彩云之南,昭通行摄三

张武华

<p class="ql-block">十二月三日</p><p class="ql-block">今天是干主要工作的一天,上午全体参加布展,长江沿岸精品书法展在昭通博物馆举行,七十几副作品一件件挂起来,整理好,这是我们此行云南昭通的主要任务,很快就完成任务了,顺便在昭通市博物馆优先参观学习了一下昭通的历史文化!因本人才学疏浅,对这些不太了解,但是经过馆长的介绍,我又学到了很多东西!更加对这神秘的昭通有兴趣了,那些珍稀文物,每一件都代表着昭通的历史,每一件都代表着昭通的文化,从古至今,就像一条长长的石板路,每一块都记录着一个生动的典故…明天继续去学习!</p><p class="ql-block">中午权哥带我们去昭通最最网红的米粉店吃了一下地道的米粉!那碗端上来。吓我一跳,那么大一个碗,满满的羊肉米粉,上面抓了一把薄荷叶,红彤彤的辣油,绿油油的薄荷,娇嫩欲滴的羊肉,本生就是一道风景,诱人,垂涎,增强我的饥饿程度!这个米粉吃法是有讲究的,端起碗来闻闻味道,先把薄荷叶放到米粉下面烫一下,再翻上来吃,薄荷的清香四溢,吃几口原味米粉,有劲道,很香,喝几口纯昭通羊肉汤,鲜美无比。再吃几口薄荷叶,把薄荷香跟羊肉汤有机结合,这时候可以上第一次作料了,蒜泥,多放一点,浸泡在滚烫的羊肉汤下,让蒜泥充分发挥羊肉的香味,和薄荷清香。这时候再喝汤,味道又不一样了!一下子由清香变成浓香!回味无穷。到这个时间点上,羊肉汤没那么烫了,米粉也随着浓香型的辣汤下去一半了,薄荷叶也吃的差不多了,滴上三五滴醋,不知道是哪里的醋,三五滴即可,不能搅拌,醋在哪里就在那里启动米粉,吃在嘴里立刻有一种酸汤的味道,比起那正宗的酸汤毫不逊色!一口米粉一口汤,再加上原始的辣油,我的天啊。额头立刻有了汗珠!真心好吃,那么一大碗,被我吃的差不多见底,难怪好多外地人驱车遥远来吃一口米粉。来感受一下昭通的饮食之最,来昭通一定要来这里打个卡,顺便吃上一碗吃一次终身不忘的米粉!</p><p class="ql-block">回宾馆的路上一直回味这个米粉,太好吃了,连我们同行的小姑娘不能吃一点点辣的人,都吃了满满一碗!</p><p class="ql-block">回宾馆睡了一会我们驱车去龙氏祠堂参观,去的路上就有点排斥。一般祠堂都是大富大贵之人才有的产物,我们平民百姓只能想想而已,可是到了目的地,我没进护城河就惊呆了。这哪是一个家族的祠堂啊,整个建筑结构是个浓缩的故宫啊!前后三进两边厢房,应有尽有,一样不少,特别是祠堂入口处两座门牌坊,一看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设计理念的。既有阿拉伯风格的顶缀,也有少数民族的花纹图腾,更有现代风格的罗马柱,还在图案上暗藏玄机,哪年哪月修建的,细心一看就能明白!二是门楼牌坊有两块,分别是源远,流长四个字组成,我这时候才问这是谁家的祠堂。怎么保存着这么好!文化馆长跟我们介绍这座祠堂的历史。原来这是最后的云南王龙云的祠堂,最后的云南王是受到蒋介石毛泽东共同赏识的一个彝族首领,也是中国历史最具有胆识和最具领导才能得云南王!</p><p class="ql-block">龙云先生在世之年,有三件对国家的重要贡献和功绩:</p><p class="ql-block">第一,他对中国民主革命有贡献;</p><p class="ql-block">第二,他反对蒋介石个人独裁,有功;</p><p class="ql-block">第三,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他坚决支持,直至胜利,有功。</p><p class="ql-block">龙云是“我国近代史上有影响的、为人民做了好事的爱国民主人士”,他的一生“是一个光荣的爱国者的一生”。</p><p class="ql-block">在他的祠堂里看到了龙云先生的生平,以及他回家乡时,老百姓对他的欢迎场景。游览一圈之后,又回到现实中来,直奔半个多小时的路,来到了陡街,这是当初迎接龙云回故里,乡亲们夹道欢迎的场所,特别奇怪的是沿街建筑都被换成国外的建筑风格了…没有一点古街味道。纯商业行为完全占据了古街的特色和风貌,也就没有古街的沧桑!一路而过,完全没看有些什么!直接来到了昭通市文化馆…跟镇江文化馆差不多,房屋破旧,基本没有活动场所可以支配。最引人注目的是门口一个毛泽东雕像。很有文化的一个地方。</p><p class="ql-block">看一座古宅,了解中国历史,</p><p class="ql-block">看一座古宅,感叹前人不易,</p> <p class="ql-block">街角网红米粉店味道一绝!</p> 龙云家祠,最后一个云南王的家族祠堂, 城墙角楼,负责守卫这座家祠的安全处 照壁墙,颇具现代风味,墙上的壁画与众不同 主建筑和下房之间的柏树 进大门处后第一眼看到的三棵柏树,这是其中两棵,另一侧死了一棵,换成松树, 城墙之上的风景 龙云回老家时,当地政府百姓为了迎接龙云,把一条古街改建成现在这个样子。 <p class="ql-block">龙氏祠堂的大门全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遭遇破坏的祠堂,也是昭通市文旅人的远见!更是昭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两座门牌坊就是对龙云的一个诠释,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蒋介石特意送龙云的一块匾,赞誉其母教子有方!</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五十年代就在中国云南出现的壁炉,</p> <p class="ql-block">这也是昭通建国初期四块网球场之一,真正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古今智慧的体现!</p> 陡街现状,古建筑一概不见了,一眼过去全是现代建筑。可惜啊! <p class="ql-block">陡街对面的古街,倒是嗯有味道!</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为迎接龙云先生归故里时改建过的陡街!</p> <p class="ql-block">至今保存完好的衙门大门。。。。门留着,衙没了</p> <p class="ql-block">昭通酱,非遗产品,味道绝美</p> <p class="ql-block">民族服饰。也是现今在排练的一个音乐剧主角的服饰和道具</p> 服饰是原服饰,主人翁肥了点。不像彝族的帅小伙,倒像地主老爷,。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在昭通第四天所欣赏到的美景,是很有文化底蕴的一座建筑。更是我看过规模最大的祠堂…好好保护,好好开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