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良渚古城遗址。</b>距今约5300年-4300年之间,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地处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天目山东端山前河网平原,是中国早期区域文明的重要代表。作为良渚文化的权力与信仰中心,良渚古城遗址以建造于约前3300-前2300年间的规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等一系列相关遗址,以及以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系列玉器为主的出土物,揭示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并以其时间早、成就高、内容丰富而展现出长江流域对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多元一体"特征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城市考古遗址的空缺,为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提供了独特的见证,因此被誉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名地"。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正式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面积约14.33平方公里,包括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范围内的城址区、瑶山遗址和外围水利系统遗址。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城址区是公园的核心部分,由宫殿区、内城、外城组成,呈向心式三重布局结构,古河道贯穿其间。城址总面积631公顷,人工堆筑总土石方量约717万立方米。宫殿区居于城址中央,地势较为高敞,面积约39公顷,是良渚时期较高统治者居住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内城由城墙围合而成,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南北长约1910东西宽约1770米,面积280公顷(含宫殿区)。以宫殿区为中心,内城分布有墓地、居址(含手工作坊)台地、古河道等遗址。外城位于内城外围,由17处断续分布的台地构成半闭合的外郭轮廓,包括居址作坊和墓葬遗迹,面积约351公顷。外城台地和穿行其间的河网形成临水而居的水乡景观。瑶山遗址位于城址外东北方向约5公里的一处山丘顶部,是一处祭坛和高等级墓葬的复合遗址,属于良渚文化早期。瑶山墓地的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分南、北两排埋葬,出土随葬品754件(组),其中玉器共出土678件(组)。外围水利系统为良渚古城建设之初统一规划的城市水资源管理工程,由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的11条人工坝体和自然山体、溢洪道构成,总土方量288万立方米,是中国迄今发现较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也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较早的低坝系统之一。 2024年11月9日周六在参观完"良渚博物馆"后,11:06分坐出租车到"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由东出入口进入。<div><b>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城址区全景图。</b><br></div> 11:05分到达遗址公园东门。 11:28分进入遗址公园。 <b>地面上的地图。远处是东城墙。</b><div><b>居址作坊展示区。</b>钟家港古河道南段的台地边缘,出土了大量玉料、玉钻芯及燧石、砺石磨条等玉器加工工具;中段和北段,出土了较多石器坯料、木器坯件、大木作等手工业半成品。根据对良渚时期建筑形态、手工业制作和生活方式的研究,本区域模拟展示了古城内相关的生活和手工业制作场景。<br></div><div><b>河道与作坊导览图。</b></div> <b>打磨石钺</b>。石钺的制作过程较为简单,取料制坯后打磨、钻孔即可。钟家港古河道曾发现成批的石钺坯料,如果这些坯料来自外地,最终在城内制作完成,那就意味着石钺有粗加工和细加工的专业分工。<b>石钺外形打制/石钺打磨。</b><div><b>漆器作坊。</b>良渚文化不仅以精湛的琢玉技术闻名于世,髹漆工艺也十分成熟。制漆过程包括制坯.调漆.上底漆.上色漆.罩面漆等步骤,最多的可达6层漆膜,颜色以红、黑为主。主要的器形有觚、豆、圈足盘、筒形器、杯等。个別漆器绘有精美图案,贵族使用的漆器中,有的还采用了嵌玉技术。</div><div><b>角骨器制作。</b>良渚文化的骨角器较少见,且大多为锥.镞.鱼钩等小型工具。通过切割.劈裂.推磨等步骤,可将动物肢骨和尖角制成合适的实用工具。用鹿角制作的靴形器,可能是编织渔网的工具。牛骨切割/牛骨器磨制/鹿角切割/角器磨制(靴形器)。<br></div> <div><b>建房。</b>良渚时期的房屋遗迹仅存基槽、柱坑等残迹。根据陶质房屋模型、木骨泥墙残块、白灰墙面,大型木构件,以及陶器上房屋形态的刻划图案,我们大体能还原当时的房屋样式通常先做长方形的基础或台基,然后立柱网,再架设四面坡或两面坡的屋顶。墙面用细木棍为骨架,两面敷泥烧结刷白灰,屋顶大多用编好的茅草片覆盖,有的还没有气窗。<br></div> <div><b>竹木器制作。</b>木材和竹子是良渚人最易获取的资源,因此也一定会利用这些材料做成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这是一组良渚工匠的作业场景,正在分别制作木陀螺、漆盘的木坯、木臿、木屐、竹筐和建筑木构件。<br><b>木屐制作/陀螺制作/竹筐制作/木臿制作/木构件制作/木盘制作。</b></div> <div>钟家港居址作坊展示区。</div> <b>水井。</b>良渚文化的水井有土坑壁、石砌壁、竹编井圈、木筒井圈和木构井架多种类型。庙前遗址发现了两处制作考究的木构水井—先挖大坑,内设"井"字形榫卯套合的木构框架,土坑和木构框架之间填满砂性土用于过滤水质。井为人们提供了清洁的水源,同时也提供了交流的空间和机会。庙前遗址出土的木构水井。<div><b>纺织。</b>良渚人究竟穿什么样的衣服,我们至今不得而知。已发现当时有丝、麻、葛等衣物材质。从出土的纺轮和纺织器具部件来看,良渚人应该是先用纺轮捻纱成线,再用腰机织成布匹。<br>浙江余杭瑶山遗址出土的玉纺轮/浙江余杭反山遗址M23出土的织机构件玉端饰/良渚织机复原图。<br></div><div><b>饮食。</b>这是正在用餐的一家人。良渚人的炊具大多是陶鼎,也有带甑的甗,食物可蒸可煮。稻米是主食,蛋白质的菜肴有鱼、河蚬、蛏子、螺蛳等水产品,也有人工饲养的猪肉,此外还有菱角、芡实、杨梅、桃子等副食。良渚时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造就了"饭稻羹鱼"的饮食结构,富足的食物资源也为良渚王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br></div><div><b>玉器作坊。</b>在良渚社会,玉器是信仰与观念的载体,身份和地位的标志。因此琢制玉器成为良渚王国最重要和尖端的手工门类,良渚玉器的制作水平也由此达到了史前时期的高峰。钟家港河道中发现大量跟制玉相关的玉料及加工工具,显示古城内设有专门的玉器作坊。一件玉器通常要经过选料、制坯、钻孔,抛光、刻纹等加工工序。眼前所见的是一群正在制作玉琮的工匠。</div> <div><b>木陀螺。</b>良渚遗址中发现了不少木陀螺,材质有栗树、榉树、松树、杨桐等,形状和今天我们玩的陀螺基本没有区别。要不你也试试这种已经被人们玩了5000年的玩具?<br></div> 钟家港居址作坊展示区。 钟家港居址作坊展示区。 11:47分到下一个展示点在搞活动。 <div><b>夹河而居。</b>夹河而居是良渚古城内较常见的生活景象。美人地遗址发现用枕木、垫木和立木来做河道护坡。钟家港遗址则用木桩和竹编对河道进行护岸。在江南地区这种沿河道两岸建房居住的生活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只不过现今的驳岸方式大多改为了块石垒砌或混泥土浇铸。<br></div> 11:47分到东城墙站。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色。 活动内容:良渚遇稻你,我们在此休息了一下,补充能量。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色。 13:06分出发坐观光车去下一站"雉山驿站"。 "雉山驿站"内景。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色。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色。 越过一座小土丘。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色。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色。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色。 越过一座小土丘。13:33分再坐观光车到下一站"莫角山"。 13:45分到达"莫角山"站。<div><b>莫角山宫殿</b>。眼前这片隆起的巨大高台由人工借助自然山地堆筑而成,面积约30万平方米,其上的3个小台相对周边地面高出约15米。五千年前良渚王国的宫殿就矗立在这片台地上。良渚的统治者在这里生活、办公,就像明清时期紫禁城一样,是国家权力中心。<br><b>乌龟山台基/小莫角山台基/大莫角山台基/沙土广场/莫角山台地</b>。莫角山上建有大莫角山、小莫角山和乌龟山三座独立的宫殿台基,发现有35座房屋基址,沙土广场面积达7万平方米,是举行大型仪式的场所。<br></div><div><b>宫殿区。</b>宫殿区位于城址区中央,地势最为高敞,遗存面积39公顷,包括莫角山台地及其南侧的皇坟山台地、池中寺台地,是良渚时期的权力与信仰中心。宫殿区及内城、外城组成的城址区的空间布局,反映出区域性早期国家意欲借助空间秩序的规划,建立和强调权力中心场所、明确社会阶层差异。<br></div><div><b>发现莫角山。</b>1987年是莫角山台地考古发掘的起点,之后考古学家对这片台地进行了长期的发掘研究,逐渐解开了良渚古城权力中心的神秘面纱。<br>1987一个人工堆筑而成的超大型土台遗址。深度达10-12米的人工堆土总厚度/200余平方米的红烧土堆积。<br></div><div><b>1992-1993确认为大型礼仪性建筑</b>。已知良渚文化最大的单体遗址。礼仪性建筑的大型柱坑。多达15层泥沙相间夯筑而成的沙土广场,面积达7万平方米,施工工艺及其考究。大莫角山西南部的沟埂遗迹。<br><b>2006-2007这里是宫殿的所在地。</b>随着良渚古城城墙被发现,证实了考古学家的推测,莫角山就是良渚古城的宫殿所在地。<br></div><div><b>2010-2013莫角山是如何营建的。</b>在莫角山东坡的考古研究,让我们终于了解了其内部结构和营建方式。莫角山东坡还发现了2.6万斤的碳化稻谷,这里会不会曾经是宫殿厨房的所在地?<br>沙土广场/覆土堆筑层/青膏泥填充层/版筑层/青色淤泥/自然山体。<br></div> <b>2013-2016更多发现、更深认识。</b>2015年考古工作者发现小莫角山台基顶面发现的四个房屋基址属于两个不同的时期。由于破坏严重,乌龟山上虽然没有发现任何建筑遗迹,但可看出块垄状分布的黄色堆土,应该也是一处宫殿建筑台基。莫角山台地西坡发现了一片草裹泥堆筑层,同时发现的还有木构遗迹和竹编遗迹。<div><b>2014首次发现大莫角山上的建筑基址。</b>大莫角山上编号为F02的房屋基址是最早在宫殿区发现的较大面积、高规格房屋台基。大莫角山底部垫着大型方木地梁。<br><b>神秘的巨型木构件。</b>在钟家港河道中段靠近莫角山东坡的河道堆积中,考古学家发现了6根大型木构件。其中一根木构件加工平整方正,长达15米;一根木构件上出现了密集的卯孔;另有一根木构件还保留着原木形态。这些巨型木构件为什么会出现在离宫殿这么近的地方,它们是用来建造宫殿的吗?虽然目前的研究还不能给我们明确的答案,但不妨想象一下,用如此规模的木料可以建造起多大规模的建筑。2017钟家港河道中段出土的大型木构件。<br></div><div><b>良渚的"国家粮仓"。</b>2017年池中寺台地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面积约10000平方米、平均堆积厚0.63米、总量不少于20万公斤的大量炭化稻谷遗存。良渚古城生活着众多人口,但是城内却没有发现稻田遗迹,池中寺会不会就是当时的"国家粮仓"?<br></div><div><b>积石遗迹。</b>在大莫角山北部和南部,考古学家发现了多处积石遗迹。这种先挖槽后铺石块的长条遗迹,有的笔直延伸,最长可达100多米;有的则纵横交错,形成多个框状结构。目前还无法确认这些积石遗迹的功能,有人认为是墙基,也有人认为是排水的盲沟。<br><b>大莫角山台基/积石遗迹分布。</b><br><b>2号房屋基址。</b>2号房屋基址分为东、西两等间,长、宽约7.5米,建筑面积约112平方米。在其西南侧有纵横分布的浅沟槽遗迹,内填红烧土,槽内部原应方木,其上铺设木板,构成建筑的户外木构活动面。房屋基址和户外平台遗迹总面积约280平方米。<br></div> 朝圣之路。 朝圣之路。<div><b>良渚古城遗址遗产价值。</b>良渚古城遗址由瑶山遗址区(01)、谷口高坝区(02)、平原低坝-山前长堤区(03)和城址区(04)4个片区组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良渚文化的权力与信仰中心,以建造于约前3300-前2300间的规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等一系列相关遗址,以及以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系列玉器为主的出土物,揭示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并以其时间早、成就高、内容丰富而展现出长江流域对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多元一体"特征所作出的态出贡献;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城市考古遗址的空缺,为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提供了独特的见证。良渚古城遗址城址区在空间形制上展现出的向心式三重结构—宫殿区、内城与外城,成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等级的"秩序"建设、凸显权力中心象征意义的典型手法,揭示出长江流域早期国家的城市文明所创造的规划特征,并在中国古代礼制社会的都城规划中多次出现。良渚古城遗址所展现的"水城"规划格局与营造技术,反映了人们在湿地环境中创造的城市和建筑特色景观,特别是作为城市的水资源管理工程,外围水利系统在工程的规模、设计与建造技术方面也展现出世界同期罕见的科学水平,展现了5000年前中华文明、乃至东亚地区史前稻作文明发展的极高成就,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堪称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div> 良渚遗址宫殿区模型。 <b>小莫角山台基。</b>位于莫角山台地顶面西北部,呈矩形覆斗状,台基四至边界清晰,高6米,面积约3500平方米,海拔高程163米,小莫角山顶面存在4个房屋基址,部份保存较好、规模较大,丰富了对宫殿区内房屋基址形态及聚落布局的认识。小莫角山台基周围末修建围沟。 <b>良渚古城城址。</b>良渚古城城址由宫殿区(39万平方米)、内城(280万平方米)、外城(631万平方米)构成,整体为三重向心式格局,凸显出权力中心的象征意义。内城以宫殿区为核心,周围设有贵族墓地、仓储、手工作坊及水路交通系统等诸多功能区块。外城则由17处断续分布的长条形台地连缀而成。<div><b>大莫角山台基。</b>位于莫角山台地顶面东北部,呈矩形覆斗状,台基四至边界清晰,高6.5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海拔高程18米,是三座宫殿台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也是城内海拔最高点。台基顶面共发现7个面积约300至900平方米的高台式房屋基址,呈南北两排分布。早期台基周围有宽4-15米、深0.6-1.5米的围沟环绕。<br><b>大莫角山台基复原图/大莫角山台基鸟瞰(西南向东北)。1号房屋基址-7号房屋基址/方木地梁遗迹/围沟遗迹。</b><br></div><div><b>房屋基址。</b>莫角山台地共发现35座房屋基址,其中7座位于大莫角山台基上,4座位于小莫角山台基上,其余24座位于莫角山台地上。这些房屋基址多朝向正南北,少数东西朝向,平面呈矩形,略高于所处地坪,由较纯净而坚硬的黄土堆筑而成,可能是良渚古城内王族与贵族们住居与活动的场所。<br></div><div><b>沙土广场。</b>分布在莫角山台地上面,平面大致呈曲尺形,面积约7万平方米,海拔高程12.2-13.2米。沙土广场由粘土和沙土相间夯筑而成,平均厚度为30-60厘米,最厚处达130厘米,制作考究,质地坚硬,是举行大型仪式的场所。<br><b>沙土广场(西北向东南)/大莫角山南坡沙土广场解剖照/夯筑层内的夯窝/夯筑示意图。</b><br></div><div><b>莫角山台地。</b>位于城址中央的宫殿区内,利用自然山体人工堆筑扩建而成,朝向正南北,长方形覆斗状,四至边界清晰,人工堆筑厚度约10-12米,面积约30万平方米,体现出早期都城规划中以中为尊、追求高耸的设计理念,展现出统治者对自身地位的强调。莫角山台地顶面上建有大莫角山、小莫角山、乌龟山三座独立的宫殿台基,沙土广场以及35座房屋基址,是良渚时期最高统治者的活动与住居场所。<br><b>莫角山台地/皇坟山台地/池中寺台地。莫角山台地复原图。莫角山台地鸟瞰(东南向西北)。</b><br></div><div><b>良渚古城宫殿区。</b>在良渚古城的中心位置,地势最为高敞的地方,莫角山、皇坟山、池中寺三座台地组成了良渚古城的宫殿区。五千年前这三座台地上曾矗立着宫殿和巨型粮仓。这片经过精心规划的区域,是良渚古城乃至整个良渚王国权力与信仰的中心。作为良渚古城三重城池结构的中心,宫殿区是古城内最接近天空的位置,权力和社会阶层的差异通过空间秩序得以彰显。曾被水域环绕的池中寺,就像是古城中的一座孤岛,却发现了40万斤碳化稻的遗存。这里会不会是曾经的国家粮仓?<br></div> 沿着小路徒步至反山墓地。 <b>17号房屋基址。</b>东西长15.5米,南北宽9米,建筑面积约138平方米。房址分东西两室,两室四面均有基槽,內有柱坑,推测是墙立柱。在西部基槽的中间存在一条残宽约1.1米的缺口,可能是西隔间的东门道,门道内发现柱坑2个,可能是门柱。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色。<div>沙土广场。</div> 沿着小路徒步至反山墓地。 反山墓地发现于1986年,坐落于内城西北部的一座高出地表6米的人工土台上,东侧与莫角山相邻。反山墓地发现的11座墓葬大致按南北两排分布,等级最高的12号墓在南排居中,等级同样较高的20号墓在北排居中,而等级较低的15号墓和18号墓分布于墓地西北角,显示出一定的布局规范。墓向大都为南略偏西,均为竖穴土坑墓,使用葬具。出土物包括玉、石、陶、象牙、嵌玉漆器等珍贵文物1200余件(组),其中玉器占90%以上。反山墓地出土随葬品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制作之精,为其他良渚文化遗址所未见,是迄今所见等级最高的良渚文化墓地,被称为"反山王陵"。<div><b>墓穴分布图。</b></div><div><b>反山遗址地层。</b>1/近现代地层。2/汉代地层,其下开口汉墓。3/4良渚晚期后段地层,其下开口良渚晚期墓葬(19号墓和21号墓)。5/良渚晚期堆筑土,其下开口9座良渚早期墓。6/本层及以下为良渚早期堆筑土。7/汉墓。</div> <b>15号墓。</b>位于墓地西侧稍远,墓穴较浅,随葬品的数量、种类等均逊于12号墓、20号墓等5座墓,以单件计61件(不含玉粒和玉片)。随葬有雕琢神人纹的冠状器等数十件玉器,应为"臣僚""巫觋"一级的人物。<div>15号墓玉冠状饰等出土情况/15号墓玉镯形器和石钺出土情况/玉鸟/玉冠状器。<br></div> <b>18号墓。</b>位于墓地西侧稍远,墓穴较浅,随葬品的数量、种类等均逊于12号墓、20号墓等5座墓,以单件计66件(不含玉粒和玉片)。随葬有琮、冠状饰等数十件玉器,可能是"臣僚""巫觋"一级的人物。<div>18号墓随葬器物分布情况(北向南)/18号墓部分随葬品出土情况(东向西)/玉冠状器/玉琮。<br></div> <b>21号墓。</b>21号墓为残墓,是反山墓地晚期阶段的墓葬。出土遗物包括玉器、绿松石、石器和陶器,以单件计共166件。绿松石共10件,种类有镶嵌片和球形隧孔珠。石器共38件,种类有镞、管和钺。陶器共3件,均为高领罐,位于残墓坑北端。<div>21号墓随葬器物分布(东向西)/绿松石/玉琮。<br></div> <b>19号墓。</b>19号墓为残墓,是反山墓地晚期阶段的墓葬。出土遗物以单件计共37件,除1件为石钺外,其余均为玉器。<div>19号墓平面图/19号墓随葬器物分布情况(南向北)/成组锥形器/石钺。<br></div> <b>20号墓。</b>20号墓位于北排居中,随葬品数量居反山墓地第二位,以单件计538件(不含玉粒和玉片),种类齐全,玉琮有4件,石钺达24件,反映了墓主人拥有很大""神权"和军权,它的主人可能是良渚国王。<div>20号墓中部象牙器穿进玉琮的出土情况/20号墓中部玉琮出土情况/玉钺/玉串饰。<br></div> <b>22号墓。</b>22号墓位于12号墓的北侧,随葬品以单件计185件(不含玉粒和玉片)。22号墓是反山唯一发现在玉璜上雕琢有完整的神人兽面纹的墓葬,与12号墓所见相同。该墓无玉钺、无玉琮,但随葬有玉璜和雕琢龙首纹的玉圆牌等,玉器的纹饰风格最接近12号墓,可能是良渚王后或女性王室成员<div>新华社摄影记者在现场拍摄22号墓/22号墓玉璜出土情况/22号墓玉圆牌出土情况/玉鱼/玉璜。<br></div> <b>23号墓。</b>23号墓位于14号墓的北侧,随葬品数量居反山墓地第四位,以单件计467件(不含玉粒和玉片)。随葬有玉琮,但无玉钺,随葬品中的玉璜、玉纺织件、玉圆牌等说明该墓应属女性贵族墓。<div>23号墓北端大量玉璧叠压情况/23号墓墓底葬具痕迹/精心剥离随葬器物/成组玉半圆形器/玉琮。<br></div> <b>14号墓。</b>14号墓列于12号墓东侧,随葬品数量较多,以单件计共388件(不含玉粒和玉片)。随葬有象征军权的成套玉钺与男性常用的头饰玉三叉形器,它的主人可能是良渚国王或男性王室成员。<div>精心剥剔随葬器物/玉三叉形器、玉锥形器出土情况/玉琮、玉璧出土情况及朱砂痕迹/玉三叉形器与配套使用的玉管/玉琮。</div> <b>17号墓。</b>17号墓位于12号墓东侧,出土较多随葬品,以单件计321件(不含玉粒和玉片)。随葬有象征男性贵族身份的玉三叉形器、成组玉锥形器,也有高等级玉礼器琮、钺等,它的主人可能是男性王室成员。<div>精心剥剔随葬器物/17号墓石铖/玉钺/玉冠状器/玉龟。<br></div> <b>12号墓。</b>12号墓处在反山11座墓葬的中心,随葬品的种类齐全、数量最多,以单件计共658件(不含玉粒和玉片)。琮王、钺王、柱形器等玉器上雕琢的完整神人兽面纹及高达6件的玉琮占有量,显示了12号墓墓主人至高无上的"王"者地位。<div>精心剥剔随葬器物/12号墓随葬器物分布(北向南)/"玉琮王"出土情况/墓底葬具痕迹/琮王/钺王。<br></div> <b>16号墓。</b>16号墓位于12号墓西侧,随葬品数量在反山墓地中排第三,以单件计494件(不含玉粒和玉片)。随葬有象征男性贵族身份的玉三叉形器、成组玉锥形器,也有高等级玉礼器琮、钺、璧等,它的主人可能是良渚男性王室成员。<br>16号墓玉冠状饰出土情况/16号墓随葬器物分布情况(北向南)/16号墓玉鸟出土情况/玉璜/玉钺。<br> 14:34分离开遗址前往反山展示馆。 <b>王族陵寝-反山墓地展示厅。</b>发掘于1986年的反山墓葬,是迄今为止规格最高的良渚文化墓地。墓葬中出土的至高无上的玉琮与玉钺,神秘威严的神人兽面形象以及无可超越的玉器数量,为我们构筑出那个神权至上、王权兴起、信仰统一的恢弘时代。反山王陵是如何被发现的?为什么它们是良渚文化的至尊陵寝?神王合一的王之陵墓呈现出怎样的气象?<div><b>反山墓地</b>。1986年5月31日在考古队员们的努力下,一座随葬精美的玉琮王、玉链王以及其他前所未见的玉器的良渚大墓-反山12号墓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在此后4个月的发掘工作中,在600多平方米的范围里,陆续发掘出11座良渚文化贵族大墓。无论在墓葬规格、随葬品数量和制作工艺上,反山墓地都冠绝所有良渚文化墓群,是良渚文化最高级别的王陵墓地。<br></div><div><b>发现反山。</b>1986年夏天,在浙江省余杭县一个名为"反山"的土墩,考古工作者开始了发掘。这个长满杂草的地方到底蕴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当考古队员小心翼翼地清理出一座座墓藏,一件件沉睡数千年的良渚古玉露出了独特的光泽。反山墓地的发现,是良渚文化考古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div><div>探方位置图/发掘前的反山(东向西)。<br>1986.5.8进驻现场,发掘工作正式开始,在反山的西端,向东布了6个10x10米的探方。<b>1986年夏季发掘场景。</b></div><div><b>1986.5.31发现12号墓。</b>考古人员接连发现嵌玉漆杯与玉琮,确认第一座反山墓葬-12号墓。<br></div><div>12号墓随葬器物分布(北向南)/"玉琮王"出土情况/墓底葬居痕迹/嵌玉漆杯出土情况。<br></div> 1986.9.10-10.10反山考古队相继发现20号墓、22号墓、23号墓以及21号(残)墓。<div><b>20号墓1986.9.10-10.10。</b>20号墓南端玉半圆形饰出土情况/20号墓东南部的成组玉锥形器出土情况/20号墓中部玉琮出土情况/20号墓中部象牙器穿进玉琮的出土情况/20号墓西北部玉璧出士情况<div><b>18号墓1986.6.2-7.5</b>。18号墓随葬器物分布情况(北向南)/18号墓部分随葬品出土情况(东向西)。<br></div></div><div><b>22号墓1986.9.10-10.10。</b>22号基玉冠状饰出士情况/22号墓玉璜出土情况/22号墓随葬器物分布情况(北向南)/22号墓玉圆牌出土情况。</div><div><b>23号墓1986.9.10-10.10</b>。23号墓南端玉半圆形饰出土情况/23号墓北端大量玉壁叠压情况/23号墓墓底葬具痕迹/23号墓随葬器物分布情况(北向南)。</div> 1986.6.2-7.5考古队陆续完成反山14号 、15号、16号、17号、18号、19号(残)墓的发掘清理工作。<div><b>14号墓1986.6.2-6.15。</b>14号墓随葬器物分布(西向东)/玉三叉形器、玉锥形器出土情况/玉琮、玉璧出土情况及朱砂痕迹。<br><b>16号墓1986.6.2-7.5。</b>16号墓随葬器物分布情况(北向南)/16号墓玉冠状饰出土情况/16号墓玉鸟出土情况。<br></div><div><b>15号墓1986.6.2-7.5。</b>15号墓随葬器物分布情况(北向南)/15号墓玉冠状饰等出土情况/15号墓玉镯形器和石钺出土情况。</div><div><b>17号墓1986.6.2-7.5。</b>17号墓随葬器物分布情况(东向西)/17号墓石钺/17号墓玉钺。</div> <div><b>反山王陵。</b>反山墓地出土随葬品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制作之精,为其他良渚文化所未见,是迄今所见等级最高的良渚文化墓地,推测应是王陵。这些墓葬中有哪些重要的随葬品?这些随葬品蕴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奥秘与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参与到反山陵墓的随葬品解读中,从物质文化的视角探索良渚王族的生前世界。反山墓地在良渚古城中的位置。我们在反山发现了什么。</div><div><b>墓葬情况统计表。</b></div> <b>至尊王陵。</b>目前发现的良渚文化墓葬,根据选址特征、墓葬排列方式、随葬品的数量和级别,可分为高、较高、中、低4个或更多的等级,揭示出良渚文化时期社会上至少存在着4种以上的阶层分化,形成社会地位与身份等方面的多重级差。反山墓地无论在随葬品总规模上,还是象征权力与信仰的玉礼器的拥有量上,都占据绝对领先的地位,不仅是良渚古城区域内当之天愧的最高等级墓葬,也是迄今所见整个良渚文明的至尊陵墓。<div><b>土筑金字塔。</b>反山王陵位于古城宫殿区西北部,东侧与莫角山台地相邻,坐落在一座高出地表约6米的人工土台之上,面积近1万平方米。反山墓地的选址位置、营建过程与工程量反映出其作为良渚社会最高阶层安葬之所的显赫地位。<br></div><div><b>墓葬分布。</b>反山墓地目前发现11座墓葬,大致按南北两排分布,等级最高的12号墓在南排居中,等级同样较高的20号墓在北排居中,显示出一定的布局规范。墓坑单体面积在4.4-8平方米之间,墓向大都为南略偏西,均为竖穴土坑墓,使用葬具。<br><b>出土物。</b>反山墓地出土物包括玉、石、陶、象牙、嵌玉漆器等珍贵文物1200余件(组),其中玉器占90%以上,种类丰富,制作精良,许多雕刻有精细的纹饰。反山墓地出土随葬品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制作之精、为其他良渚文化墓地所未见,是迄今所见等级最高的良渚文化墓地。被称为"反山王陵"。平均每墓随葬品数量。以单件计约307件,玉器291件,石钺8件,陶罐2件,陶豆1件,陶鼎1件,嵌玉漆器1件。高等级玉礼器总数量130件(玉琮20件,玉钺5件,玉璧130件)。</div><div>反山墓地西墙及遗址断面远眺(1986年)/反山遗址东部分(1986年)/反山周围环境(1986年)。</div><div><b>反山墓地的选址。</b>反山墓地位于古城宫殿区西北部,两者相距不足百米,仅一河之隔。反山墓地在选址上讲求地形的高爽,以及与宫殿区的距离,并拥有独立的地块边界。<br></div><div><b>反山墓地的土台营建。</b>反山是一座人工堆筑的长方形士墩,人工堆筑厚4-6米,东西长约120南北宽约80米,海拔12.4米,相对高度约5-6米。作为良渚古城内的王陵区,反山墓地选址、设计、营建、埋葬等一系列过程都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br></div><div><b>分层级聚落。</b>环太湖地区已发现的600多处良渚文化遗址,从遗址类型、内涵、规模、出土玉器等级等方面可区分出4个层级的聚落级差。与其他良渚文化遗址相比,良渚古城遗址有规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大型水利系统、最高等级的墓葬以及种类齐全、数量丰富、纹饰精美的出土玉器,是良渚文化至高的权力与信仰中心。多层级的聚落分层,与多等级的人群分化一起揭示出良清时期社会分化的复杂化程度,是良渚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实证。<br></div><div><b>分等级墓地。</b>良渚古城遗址内的墓地存在至少4个等级,揭示出良渚社会至少存在4种以上的阶层分化与地位级差。无论从随葬品数量,还是墓坑规模与墓葬排列,反山墓地是所有分等级墓葬中的"至尊王陵"。<br></div><div><b>良渚古城遗址分等级墓葬分布图。</b></div><div><b>姜家山墓地。</b>位于莫角山台地西侧是一处依托自然岗地人工堆筑的土台,14座墓葬大致呈三排分布。随葬品425件(组),包括玉器、石器、陶器、骨器等,其中玉器有363件(组),是一处较高等级的贵族墓地。平均每墓随葬品数量。以单件计约46件,玉器41件。高等级玉礼器总数量20件(玉琮10件,玉璧20件)。</div><div><b>文家山墓地。</b>位于外城凤山台地群中,18座墓大致呈两排分布。墓可分大、中、小三个层次,大型墓仅1号墓一座,随葬品共106件。文家山墓地出图石器、玉器、陶器等随葬品近400件(组),是一处中等级墓地。平均每墓随葬品数量。以单件计约16件,玉器10件,石器3件,陶器3件。高等级玉礼器总数量2件(玉璧2件)。</div><div><b>卞家山墓地。</b>位于卞家山台地遗址西部,共发现墓葬66座,无明显排列规律。其中有30座墓向朝南,为男性墓葬,34座墓向朝北,为女性墓葬。随葬品共462件,是一处低等级墓地。平均每墓随葬品数量。以单件计约7件,玉器3件,石器1件,陶器3件。高等级玉礼器总数量0件。</div><div><b>瑶山墓地</b>。瑶山墓地是年代较早的良渚墓葬,位于良渚古城城址区东北方向的一处山丘顶部。墓葬分南、北两排,南排7座、北排6座,南排居中的7号墓与北排居中的11号墓等级最高。随葬品共754件(组),其中玉器678件(组),是一处高等级墓地。平均每墓随葬品数量。以单件计约222件,玉器215件,陶器4件,石器2件。高等级玉礼器总数量14件(玉琮8件,玉钺6件)。</div><div><b>权利与信仰。</b>良渚是一个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的社会,玉以其美丽、坚韧和稀有等特性而成为表现权力与信仰的主要载体。良渚人创造了统一的神灵信仰图腾-神人兽面像,并将其雕琢在最高等级的玉礼器上。统治者通过对神权的控制,以及等级严明的用玉制度来达到社会秩序的维持与区域国家的统治。<br></div> <div><b>良渚国王的棺椁模拟。</b></div><div><b>夫玉,亦神物也。</b>玉是良渚人跟神灵沟通的重要媒介,拥有玉料,也就拥有了跟神灵沟通的话语权。玉器是良清文化最高精尖技术的集合体,拥有琮、钺、璧等玉礼器,拥有神灵的形象,便拥有了在世俗和精神生活中的绝对权力。良清文化玉器多属透闪石真玉。什么样的玉料在良渚人看来才算上等?类似这块质地细腻、含杂质和杂色较少,半透明的淡湖绿色或青绿色的玉料,往往会获得统治者们的青睐。<br></div><div><b>玉礼制度。</b>良渚社会形成了一整套等级用玉制度。不同身份等级的人群,支配与占有着不同类型与数量的玉器。通过用玉差别来表现社会身份、等级的方式,是早期国家文明统治权力的外在表达,反映出玉器在建立与维持早期复杂社会秩序的功能。<br></div><div><b>玉器种类与等级。</b>良渚文化玉器类型丰富多样,不同种类的玉器具有不同的象征内涵,玉器本身划分出严格的等级差异。<br></div><div><b>王族用玉。</b>良渚王族使用玉器数量多、种类全、制作精。王族随葬玉器可达数百件,高等级礼仪用器数量多、组合全,玉琮等重要玉器上往往琢刻神人兽面纹。<b>玉琮/三叉形器/玉冠状饰/成组锥形器/玉钺。</b><br><b>贵族用玉</b>。贵族使用玉器的数量、种类比王族明显减少。随葬玉器数十件至百余件,高等级玉器数量少且往往组合不全,多素面无纹,仅极少数玉琮等玉器上琢刻简化神人兽面纹。<b>玉璧/玉踪/玉冠状饰/玉串饰。</b></div><div><b>平民用玉。</b>平民随葬品以陶器为主,仅使用少量小型装饰性玉<br>器,如玉管珠、玉锥形器等。<br></div><div><b>礼仪用玉。</b>玉琮、玉钺、玉璧是围绕神权、王权而产生的一套玉礼器,也是良渚玉器中最典型的器物,象征着拥有者的权力、身份和地位。<br></div><div><b>玉琮</b>。玉琮内圆外方,中部贯穿,是巫师通天地敬神灵的一种法器。</div><div><b>玉璧。</b>玉壁是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因其苍碧的质料、浑圆的造型象征苍天,玉璧成为巫师祭天的法器。<br></div><div><b>玉钺</b>。钺的最初功能是作为生产工具或武器的斧,后来演变为非实用的礼器,象征权力与威严。甲骨文与金文中的"王"字和"父",就分别是钺的象形字和手执权杖的象形字。<br></div><div><b>象征身份类用玉</b>。包括玉冠状饰、玉三叉形器、玉璜、成组玉锥形器等,它们通过器形、图案、组合和数量来表现身份等级和性别的差异。<br><b>玉冠状饰。</b>玉冠状饰造型取于良渚神人兽面纹的大冠帽,底部有孔,与象牙质梳齿相接,插于发上。通常只见于高等级墓葬,墓主头戴冠状饰,自认神的化身或代言人。<br></div><div><b>玉三叉形器。</b>玉三叉形器边缘轮廓一般为圆弧形,上有三个分叉,造型颇似一只俯冲的鸟,中叉上方往往再配装玉管。圆弧底端的卵孔与簪体套接,插于发上。<br><b>成组玉锥形器。</b>锥形器上端为尖状,下端成短榫状,有成组和单件之分,多以3、5、7、9、11的奇数为一组,数量多少与墓主人的等级和地位相关。<br><b>成组玉半圆形器。</b>半圆形器正面微弧凸,背面相应内弧凹,有多对隧孔,四件成组,等距缝缀在冠帽上。<br><b>玉璜。</b>一般出土于等级较高的大型基葬中,可能是贵族女性的身份象征。<br><b>一般装饰类用玉。</b>除礼仪用玉与象征身份用玉之外,良渚文化玉器中还包括一般装饰用玉,主要有玉带钩、管珠串饰及玉镯等。<br></div><div><b>玉串饰/玉镯/玉珠串。</b></div> <b>统一的信仰。</b>繁简不一的神人兽面纹是良诸文化玉器最通行的主题纹饰。神人善面纹及其变异形态,遍布良渚文化的分布范围,贯穿良诸文化的发展始终,是良诸人心中共同尊奉的地位最高、乃至唯一的神像,标志着当时的社会有着高度一致的精神信仰。<div><b>"神王合一"的国家形态。</b>最完整的神人兽面纹发现于反山12号墓的玉琮王和玉钺王之上。钺是掌握军权、琮是掌握神权的标志,反山12号墓出土刻有统一"神人兽面纹"的"琮王"和"钺王",可论定良渚文化至此已经实现了神权与王权集于一人的统治形态,形成"神王合一"的早期国家形态。<br></div><div><b>扁平体造型上的神人兽面纹。</b>在玉璜、玉三叉形器、玉冠状饰、玉半圆形饰、玉牌饰等扁平体造型与柱形器等圆柱体造型玉器上,神人兽面纹的简化与省略,体現出逐渐隐藏神人,凸显兽面的特征。</div><div><b>圆柱体造型上的神人兽面纹。</b>在以玉踪、玉琮式管、玉锥形器等方柱体造型玉器为代表的载体上,神人兽面纹的简化和抽象,呈现出越来越强调神人形象而彻底抹杀兽面的倾向。</div><div><b>遗址公园内的指示牌。</b></div> <b>M12。</b>12号幕位于墓地中心,出土物(单件计)共658件,其中玉器(单件计)647件,是反山墓地中随品数量最多的墓。发现了体量最大的"琮王",刻有最为完整的神人兽面纹;出土的"钺王"是目前唯一雕琢有神人兽而纹和鸟纹的玉钺,显示了墓主人至高无上的"王"者地位,可能是良渚国王。<br><b>重要出土物。</b>玉踪("琮王")玉钺("钺王")/三叉形器/半圆形器/玉冠状饰(玉梳背)/嵌玉漆杯。<div><b>M14。</b>14号墓位于墓地南排最东侧,出土物(单件计)具388件,其中出土玉器(单件计)370件。随葬品中有象征军权的玉钺,男性常用的头饰玉三叉形器和锥形器,表明墓主人可能是良渚国王或男性王室成员。<br></div><div><b>M15。</b>15号墓位于墓地西侧稍远,墓穴较浅,出土物(单件计)共61件,其中,出土玉器(单件计)54件。随葬品数量、种类逊于其他墓,但从随葬琮、雕琢神人纹的冠状饰等玉器看,幕主人应为等级较低的贵族。<br></div><div><b>M16。</b>16号墓出土物(单件计)共494件,其中出土玉器(单件计)488件,可能是男性王室成员。<br></div> <b>M18。</b>18号墓出士物(单件计)共66件,其中出土玉器(单件计)61件,随葬品数量、种类逊于其他墓,但从随葬的琮、雕琢神人纹的冠状饰等玉器看,墓主人应为等级较低的贵族。玉冠状饰(玉梳背)/玉琮/玉锥形器。<div><b>M20。</b>20号幕出士物(单件计)共538件,其中,出土玉器(单件计)490件。随葬品数量居第二位,种类齐全,表明墓主人拥有很大的"神权"和军权,可能是良渚国王或男性王室成员。<br></div><div><b>M17。</b>17号出土物(单件计)共321件,其中出土玉器(单件计)316件,可能是良渚国王或男性王室成员。<br></div><div><b>M23。</b>23号墓位于墓地北排最东侧,出土物(单件计)共467件,其中出土玉器(单件计)459件。随葬品中有玉踪,但无玉钺,随葬品中的玉璜、玉纺织件、玉圆牌等说明应属女性贵族墓。<br></div><div><b>姜家山1号墓。</b>位于墓地南排中央,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有葬具,保留有部分人骨。随葬品有玉器、石器、陶器等,以单件计175件,其中玉器164件,是姜家山墓地内随葬品最丰富的墓葬。出土的成组玉锥形器、玉琮、玉钺等,表明其为男性贵族墓葬。<br></div> <div><b>姜家山1号墓出土物。</b>玉琮/玉冠状饰/三叉形器/玉璧。<br><b>分等级墓地。</b>良渚古城遗址内发现的墓葬,根据选址特征、墓葬排列方式、随葬品的数量和级别,可分为高、较高、中、低4个或更多的等级,揭示出良渚文化时期社会上至少存在着4种以上的阶层分化,形成社会地位与身份等方面的多重级差,分等级墓地主要由5片分布在不同地块的墓地组成,瑶山墓地分布于瑶山遗址区,反山、姜家山、文家山和卞家山墓地都分布于城址区。<br></div><div><b>姜家山墓地。</b>发现于2015年,位于莫角山台地西侧一处依托自然岗地人工堆筑的土台上。姜家山墓地发现14座墓葬,大致呈三排分布,位于南排中央的男性整葬1号墓是等级最高的墓葬。该墓地出土随葬品425件(组),包括玉器、石器、陶器、骨器等,其中玉器共363件(组)。姜家山墓地是一处较高等级家族墓地,与反山、瑶山、文家山、卞家山等一系列分等级墓地,共同揭示出良渚社会阶层分化的特点。<br></div><div><b>姜家山墓地现场。</b><br></div><div><b>张忠培人物雕像。</b>张忠培(1934-2017),湖南长沙人,著名考古学家。曾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浙江省良渚遗址保护咨询委员会专家等职。张忠培先生在确认良渚古城发现,推动良渚古城申遗等方运发挥显著作用,作出了杰出贡献。<br></div> 良渚遗址公园景色。 在稻田里留影。 在稻田里留影。 15:29分来到遗址公园"南城墙遗址"展示点。 "南城墙遗址"展示点。 "南城墙遗址"展示点。 "南城墙遗址"展示点。 良渚城墙是怎么被发现的? 城墙的功能是什么? 城墙遗迹。 城墙遗迹。 <b>城墙考古发掘。<br>城墙探沟分布。</b>为了证实钻探成果,考古工作者同时在北城墙开了2条探沟,东城墙和南城墙各开了1条探沟,进行解剖性发掘。发掘的结果证明,四面城墻在结构、堆筑方式与生活堆积的年代上都是完全一致的。<br>北探沟(河池头端)/北探沟(馒头山段)/西探沟(葡萄畈端)/西探沟(白元畈端)/东探沟(外逃顶段)/南探沟(上泗村段)。<div><b>西城墙遗址(葡萄畈段)。</b>2006年西城墙葡萄畈段的发掘,首次揭露了良渚古城城墙的存在。城墙西侧的城河中,发现大量良渚时期的生活废弃堆积,分属良渚文化不同时段,说明城墙使用历经相当长时间。<br><b>西城墙遗址(白元畈段)。</b>2007年在西城遗址白元畈段考古发掘时,发现城墙内外均有城河,城墙的坡脚也铺垫石头护坡。内外城墙的边缘均有良渚文化晚期前段的堆积。<br><b>北城墙遗址(馒头山段)。</b>2006-2008年在北城墙的馒头山段东侧考古发掘时,发现在石头以上仅存约30厘米的墙体高度,上部在汉代就已被破坏。城墙外侧河道内出土少量陶片,属良渚文化晚期。<br><b>北城墙遗址(河池头段)。</b>2006-2008年在北城墻河池头段解剖点,发现城墙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弃堆积,出土圈足盆、折盘豆等陶器。城墙自上而下可分成7个大层。其中最底层为石头地基以下的黑色胶泥,是筑墙时直接铺筑于生土面上的基础层,其上为铺底石层,再往上的土层属于墻体的堆土部分。<br></div><div><b>南城墙遗址(上泗村段)</b>。2006-2008年在南城墙上泗村段解剖发掘,发现城墙在堆筑时,先在地面上铺垫一层青胶泥,然后铺垫石块再在石块上堆筑黄色粘土。城墙堆筑土与石头地基,都呈明显的条垄状,生动反映出堆筑的过程与方式,表明堆筑的石头和堆土的来源于不同地方。东城墙遗址(外逃顶段)。</div><div><b>东探沟(外逃顶段)。</b>2006-2008年在东城墙外逃顶段解剖发现,城墙堆筑土主要以黄土为主,部分区块用青灰土,堆土呈块垄状。底部铺垫石头地基,石块主要是山谷中的自然砾石。城墙外侧叠压着良渚文化生活堆积层,包含较多灰烬和陶片。<br></div><div><b>城墙的总体情况。</b>良渚古城内城以城墙围合,平面呈圆角长方形,面积280万平方米。城墙宽40-60米,最宽处达150米,残存的最大高度约4米,周长近6000米。底部先用淤泥填平,然后铺设块石,其上再逐层堆筑黄色粘土。城墙内外两侧设有形似埠头的墩台,内侧24处,外侧28处。<br></div><div><b>发现良渚城墙。</b></div><div><b>城墙的发现历程。</b>2006年6月至2007年1月考古工作者在瓶窑镇葡萄畈高地西侧发现了一条良渚时期的河沟,高地完全由人工堆筑而成,最底部铺满人工采集的石块。考古工作者认为这很可能是良渚古城的一小段城墙,如果找到围合起来的城墙,就相当于找到了良渚的城址。<br><b>2007年上半年。</b>考古工作者确认了南起凤山,北到苕溪的约一千多米的城墻遗迹分布,这段墙体的南端连接到了凤山,而北端墻体部分被苕溪大堤叠压。2007年6月9日开始考古工作者通过钻探确认了从苕溪到雉山800多米长的墻体。然而继续向雉山方向钻探时,墙体又消失了。寻找城墙的行动陷入了僵局,因为发现的遗迹与苕溪平行,无法确认这两段到底是良渚古城的西、北城墙还是古代的苕溪大堤。<br></div> 2007年10月考古工作者在莫角山的东面,发现了北连雉山,南连小斗门村的墙体,结合之前的勘探,考古学家确认这就是良渚古城的东城墙。2007年10月27日东起小斗门村西,西至东杨家村与凤山东坡相连,全长约1600米的南城墻被确认。<div><div><b>码头。</b>良渚城墙有多处类似于后世城墙马面的凸出结构,由于临河,且良渚的主要交通方式为水运,因此良渚城墙的凸出构造可能起到类似于码头的作用,可以装卸出入古城的物资。<br></div><div><b>居住。</b>良渚古城晚期人口大量增长,居住密度很高。考古工作者在城墙的顶面发现了居住面遗迹,可以推想,在晚期城墙也像城内的台地一样,成为良渚先民居住的地方。<br></div><div><b>防御。</b>虽然良渚古城城墙的宽度达40-60米,坡度缓和,和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城墙很不一样。但由于城墙外大多有河道,城墻相对高度约为4米,城墙应该能起到一定的防御功能。<br></div></div> <b>运输路径。</b>因为大部分城墙垫石都分别从南北两侧不同区域采集,考古学家根据各墙垫石岩性,推算出8条对应的运输路径。四面城墙垫石的平均运输距离约为4千米,每次运输平均耗时约3.24小时。<div><b>岩性。</b>良渚城墙垫石的岩石类型很丰富,可细分为11种。<br><b>岩石分布图。</b>地质学家勘察良渚古城遗址周边的山体,画了一张高精度岩石分布图。通过比对岩性、磨圆度和块度,就可以知道城墙垫石是从哪些山谷里来的。<br></div><div><b>运输工具。</b>通过分析一垄垫石的重量,考古学家计算后发现,8米长的10根毛竹组成的竹筏可以运输600-700公斤垫石,双筏可以运载1.2吨左右,分别和小垄以及大垄的垫石重量一致,因此良渚人应该是用竹筏来运输垫石的。<br></div><div><b>磨圆度</b>。磨圆度是指岩石表面在自然搬运过程中表面被磨蚀而圆化的程度。通过对良渚城墙垫石的磨圆度进行系统测量和统计,考古学家发现大多数铺垫石仅经过短距离的自然搬运。<br></div><div><b>块度。</b>块度是指岩石的大小。良渚城墻的垫石大小不一,以块状为主,少量呈条状,甚至长条状。<br></div><div><b>分垄现象。</b>城墙垫石和堆土都发现有分垄现象,说明城墙在建造现场并不堆料,而是从不同的地点取料后直接在现场铺装和堆筑的。<br><b>城墙垫石。</b>岩石学家对城墙探方中发现的10526块垫石都做了鉴定,鉴定内容主要是质地、磨圆度和块度。<br></div><div><b>城墙营建</b>。根据考古学家的分析和推断,良渚先民是用竹筏运送建筑材料的。满载物料的竹筏停靠在城墙边上,人们排成队传递石块或黄土。先把石块均匀地铺垫在经过修整的地表,然后把黄土堆筑在垫石上,最终形成宽约40-60高约4米的城墙。</div> 良渚遗址公园景色。 <b>城墙垫石研究。</b>采集垫石→运输→铺石→堆士土。<div><b>铺石面积。</b>良渚城墙底部的铺石面积达29万平方米,相当于4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br><b>堆筑土方量。</b>良渚城墙堆筑黄土总量110万立方米,可以填满440个标准游泳池。<br></div><div><b>南城墙发掘点。</b>此处发掘点位于南城墙东部,2018年进行解剖发掘,发掘面积100平方米。这段城墙的堆土呈块垄状,局部有明显的草裹泥痕迹。铺底石也呈块垄状,且与堆士的块垄存在对应关系。块垄现象表明,无论垫石还是黄土都是从不同地点搬运过来,运到后按批次铺设和堆筑,没有混合备料的过程,每一垄代表每一批次运输的总量。<br></div><div><b>文化层</b>。也称"文化地层",特指遗址中人为活动所形成的土层堆积。土层中包含人工遗迹和遗物,故称之力"文化层"。考古学家通常将一个遗址文化层堆积的厚度作为判断遗址遗存丰富度的直观标准。文化层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时间早的在下面,时间晚的在上面。在这个剖面上可以看到,下部是良渚城墙的剖面,它又分成垫石层和堆士层;中间是汉代和宋代地层;最上面是现代的耕作层。<br></div><div><b>分垄现象。</b>此段城墙各区块堆筑的土质和石头都有所差异,表明不同来源的石头和堆土,在堆筑过程中依次铺设。</div> <b>草裹泥堆筑遗迹。</b>在城墙的堆士层中,可以看到草裹泥堆筑的痕迹。草裹泥是一种由茅草或芦荻包裹泥土、再用植物条带绑扎固定的块状堆筑材料。它是良渚时期临水位置广泛使用的堆筑材料,在莫角山、水坝等多处遗址都可以见到。城墙的其他发掘点没有发现使用草裹泥,这里使用草裹泥堆筑可能是因为靠近水门,草裹泥相当于在土里加筋,可以提高土体的结合强度,防止崩塌。 <b>南城墙东水城门。</b>南城墙东水城门南北长约120米,东西宽约30-45米。南内城河经该水城门与城外连接。<br>南城墙东水城门/南城墙东水城门(北向南)。<div><b>南城墙东水城门。</b>水门是城墙上连接内外河道的口子,良渚古城四周的城墙上共有8个水门。此处为南城墙的东水门,南北长约120米,东西宽30-45米。从防御的角度,水门内应建有木质栅栏和闸门。眼前所见河道两岸的立柱,是标识水门的展示方式。<br>南城墙东水城门(北向南)/水城门的标识展示。<br></div><div><b>堆筑城墙。</b>堆筑城墙是我国最早的城墙建造方式。墙体逐层堆土增高,底部较宽,高度较低,坡度较缓。堆筑城墙早在距今6000年前就已出现,多见于史前时期的长江流域。距今5000年的良渚古城城墙是堆筑城墙的典型代表,建造时底部先铺一层淤泥,再以块石铺垫,然后逐层堆筑黄色粘土。良诸古城城墙。</div><div><b>夯筑城墙。</b>夯筑城墙是我国城墙的一种基本形式,墙体用版筑的方法逐层叠加增高,版筑时用模板框定,里面填土后再用夯具夯实,夯筑城墙早在距今45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就已出现。距今3500年的湖北盘龙城城墙是我国商代夯筑城墙的典型代表。盘龙城城墙。<br><b>石砌城墙。</b>石砌城是我国北方史前时期一种较为常见的城墙形式,墙体内部为土石结构,外部包砌石块,有的还用木构(红木)加固。主要流行于距今4300到3800年之间。陕西石峁古城的城墙是石砌城墙的典型代表。<br></div><div><b>砖砌城墙。</b>明清砖砌城墙是现在我们最熟悉的城墙形式,墙基和墙体用土夯筑,外部用砖块包砌,城墙高度和宽度可达十米以上,上面有的还带有门楼等附属建筑。砖砌城墙的做法,汉代就已经出现,随后逐渐成为主要的城墙建造形式。山西平遥古城城墙即是典型的明代砖砌城墙。平遥古城城墙。<br></div> <div><b>城墙的演变。</b></div><div>良渚城墙局部模型(比例1:5)。<br></div><div>石峁遗址城墙局部模型(比例 1:4)。<br></div><div>盘龙城城墻局部模型(比例1:4)。<br></div><div>平遥古城城墙局部模型(比例1:7)。<br></div> <b>良渚文化典型玉器模型(石)。</b><div><b>玉鸟。</b>玉鸟一般都为展翅飞翔的形态,因背面有穿孔,推测应是服饰上的装饰件。<br></div><div><b>玉琮。</b>玉琮内圆外方,是良渚文化首创的最具代表性玉器,是神权的象征物,仅有少数巫师和首领所拥有。</div> <b>良渚文化典型玉器模型(石)。</b><div><b>玉鱼。</b>鱼是生活在水网地带的良渚人的食物之一。玉鱼造型简洁,但雕刻风格写实、栩栩如生。推测应是服饰上的装饰件。<br></div><div><b>玉璜。</b></div> 良渚遗址公园景色。 16:03分观光车到了出口。16:05分出了景区,16:06分坐上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