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10月深秋,永安微风带着几分凉意,天空如洗,云淡风轻。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迎来了一个温暖的约定,我让爱人驱车前往三明北动车站,迎接从榕城而来的,且在我心中占有特别位置的郑翠华老师。而我,则留在家中,精心准备着一场家宴,希望用这满满的心意,为恩师的到来增添一份温馨与喜悦。 厨房里,锅碗瓢盆交织出悦耳的旋律,每一道菜都承载着我对老师的敬意与感激。我想象着老师品尝时的笑容,心中便充满了期待与幸福。终于,当爱人带着恩师踏入家门的那一刻,所有的等待都化作了无尽的欢喜。<br> 郑老师依然那么精神矍铄,岁月似乎对她只留下了淡淡的痕迹,却从未改变她那份由内而外散发的优雅与睿智,却更添了几分从容与慈爱。尽管年近八旬,但她的眼神依旧明亮,笑容依旧温暖。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无需多言,那份师生间的默契与情感便在这一刻流淌开来。<br> 为了让老师的永安之行更加丰富多彩,我特意邀请了三位异地的女同学作为陪伴。她们都是郑老师的学生,她们心中那份对郑老师的敬爱与感激也从未改变。 永安,这座被竹海环抱的城市,在秋季的装扮下更显清新与雅致。 永安,这座被竹海环抱的城市,在秋季的装扮下更显清新与雅致。正值永安一年一次的笋竹节,我们陪着郑老师漫步在展览区,欣赏着各式各样的竹制品,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也感受下永安传统文化和小吃节的魅力。郑老师不时停下脚步,仔细端详,眼中闪烁着对美的追求与热爱。 夜幕降临,永安城换上了另一副迷人的面貌。我们受邀参加了一场笋竹为主题的演唱会,舞台上灯光璀璨,音乐悠扬,演员们用精彩的表演诠释着永安的热情与活力,郑老师坐在我们中间,脸上洋溢着开心幸福的笑容,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岁月静好的模样。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陪着郑老师游览了永安的鳞隐石林与桃源洞。爱人开车送我们到景区,车窗外,风景如画般一幕幕掠过,金黄的稻田、火红的枫叶、还有远处连绵的山峦,都似乎在为这次我们师生重逢做着最绚烂的铺垫。 鳞隐石林之中,奇峰异石,形态万千,其中有剑丛石、惊人石、接笋峰、接吻石等,我们穿梭其间,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千年一吻”。<u></u> 它是进门不远的一处景观,很有点现代色彩的名称。一块悬垂的钟乳石和下面的石笋相对而视,据说,测算估计千年以后,上下两块石头才能“吻”在一起了。 我们走过了冰室沿石阶而上,过飞虹桥,就来到“猴子抱仙桃”景点,只见一石芽独立,其峰顶酷似猴子,身旁有一大桃子。 此景真可谓是大自然的艺术佳作,那猴子五官俱全,神态专注形象逼真,敢与天下最优秀的雕塑作品相媲美。 郑老师更是兴致盎然,不时停下脚步,用相机记录下这些美丽的瞬间。 永安另一处景点桃源洞,则如同世外桃源一般,清幽宁静,我们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最终来到了令人心潮澎湃的“一线天”。 一线天是桃源洞的绝佳景点,宽不足一米,是由陡峭的裂缝如刀削斧劈一般,两块狭长的巨石几乎想要把人夹扁,中间只裹着一条细细的缝隙,这个考验体力与勇气的挑战,郑老师却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与速度,她步履矫健第一个轻松通过。 郑老师还主动拿起手机,为我们拍录下汗流浃背爬一线天这难忘的瞬间,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老师年轻时的影子,那份坚韧与乐观,让我们敬佩不已,也让我们汗颜自愧不如。 和老师小住的日子里,我们师生围坐在餐桌旁,品尝着永安的美食,聊着彼此的生活与过往,我们聆听了老师许多精彩感人的故事,在这里回述几例:郑老师自幼起,在她几个月大时,便失去了母亲——在抗战期间被日本生化武器无辜夺去了生命,母爱对于每个人来说是爱的源头,也是人生最需要的,老师迄今为止都在揣想母亲是长怎么样的?也在怀想母亲如有健在,可以在母亲怀里撒娇或牵着她手逛街,有母亲陪伴长大那该多好等等的遗憾之言。听完后我们泪目不已。然而,老师作为家中的长女,她没有因缺失母爱和命运的不公被击垮,反而以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心中种下了不屈与希望的种子。 岁月流转,她以非凡的毅力与努力,考上了师范学院,最终站在了三尺讲台上,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优秀的年段长。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工资微薄,每月仅44.5元,但她却毫不犹豫地拿出2元,去资助一个家庭困难的乡下学生。那时学生的一个月生活伙食费6元,老师那2元钱就帮那学生解决了十天的伙食费,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给予,更是给一个孩子心灵的慰藉与温暖。多年后,当那个曾经受助的学生,已成为村干部,他四处打听老师,通过种种努力,终于打听到了恩师的去处,那一天,他激动得几乎无法自持,赤脚踏过乡间小路冲到浦城县一中门口,只为亲口对老师深深说一声:“谢谢!” 郑老师刚毕业曾在临江中学(现浦城三中)任教过,这是她职业生涯中一段难忘的旅程。老师说记得有一次去水北乡家访途中,她向一位家长问起另外一个学生家如何走时,这位家长告诉她地址后并未直接离开,他知道那地是一个偏远荒凉的小村,并谎称自己也要顺路办事,陪老师一同前往,他本无事,实则是默默地跟在老师身后,守护着她的安全。这份淳朴而真挚的善举,直今说起都让老师感动不已。 在听着郑老师的讲述,我似乎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的她。她不仅仅是我敬重的一位恩师,更像是一位母亲、一位长姐、一位朋友、一位智者。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生活给予我们多少磨难与考验,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坚强与乐观的心,执着追求做一件事就能成功。就想当年她鼓励我的那句话:“你有一颗敏锐的心和对所有情感能细腻的理解和把握,用你的笔好好的抒发它”。<br> 在郑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的风采。她不仅传授知识,更以身作则,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面对生活的风雨。她对学生的关爱,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指导,更是心灵上的慰藉,她因材施教,用爱心与耐心,点亮了一个又一个学生的心灵之灯。如今,虽然她已经退休多年,但那份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却从未减退。 几天的时间,转瞬即逝,但与郑老师共度的这段时光,却如同一部精彩的电影时时回放着,那些有营养有温度的话语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她对我们这些学生一如继往的关爱着,我们可以随时和她聊各方面的话题,她都会给我们一些宝贵的建设性意见,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 岁月悠悠,温情永存。愿我们都能像郑老师那样,像一束光照亮自己也照亮了别人,以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的行动去传递爱与温暖。 写于2024年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