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没在岛城里的(34)青岛造船厂

自然国地

1898年10月,德国造船技师芙兰茨·奥斯特在青岛湾(今青岛前海莱阳路8号院内)创建了修船所,以修理小船、小艇为主,兼修各种车辆。到1899年年底,修船所已有百余名工匠、两个小型机械车间。1900年,德国远东舰队正式进驻青岛,为便于就近维修舰队船只和制造新舰船,就把修船所收归德国胶澳总督府,始称青岛水师工厂、青岛船坞工艺厂,同时也称为总督府工厂。 为了在青岛后海(今青岛大港址)建设一个与港口相匹配的大型修造船厂,1901年9月,德国胶澳总督府在大港建设工地同时举行了建港、建厂开工仪式,新建修船厂厂址位于大港防波堤入口左方(现大港5号码头)。当时,用100余万土石方填海造地,建设长1100米的深水靠船泊位和大型厂房。奥斯特的水师工厂,也奉命由前海逐步向后海转移。 1902年,工厂生产的第一艘蒸汽机艇下水。1903年,德国技术人员根据当时东亚沿海航行的最大船舶而设计的16000吨浮船坞在大港建设工地开工营建,1905年10月12日即竣工交付使用。总建筑费5000万马克(括浮船坞)的新厂,当时地方俗称蔓菁岛船坞,胶澳总督府把新厂命名为青岛造船厂属于德国胶澳租借地的督属企业。 从1899年开始,总督府就多次与德国克虏伯等大公司接触招商而未成,迫不得已的胶澳当局只好自己动手建造。但1902年10月9日,芙兰茨·奥斯特开办的小造船厂建成了青岛历史上的第一艘船。总督府当局即采取遏制手段,把船舶维修和检查业务全转给“督属”船厂,奥斯特船厂被挤出租借地市场于1912年关门。 德国在青岛后海的大型修船厂,于1907年4月1日全部投产交付使用。新建修船厂有1.6万吨浮船坞一座,浮坞长125米。外宽30米,深13米,浮力1.6万吨,可容纳长145米、万吨级船舶入坞修理。与之相配套的150吨大型起重机也同时交付使用。还拥有各种机械设备80余台,均为电力驱动。 青岛造船厂从交付使用到1914年间,共建造舰船近40艘,修理大小舰船约500艘次。这张1911年3月17日从青岛寄往德国的明信片上的景象,展现的正是位于港口内的青岛造船厂。在画面上我们看到,两层楼房是造船厂的办公楼,左侧的建筑是船厂的车间;办公楼后的那个像吊车似的设备,是造船厂150吨起重机。 一战爆发后,日本对德宣战,1914年10月日德战争失败,德军从青岛撤退前把16000吨浮船坞和150吨起重机沉入海底。1914年11月日军占领青岛,该厂的大小浮船坞被日军打捞出,于1916年7月4日,用“富士号”军舰把浮船坞劫运到日本佐世堡军港,旋即转日本福田造船所使用。 1915年,日本将青岛造船厂残余设备迁移到船渠港口工地,并增建800吨级船台1座,可承担中小型船舶修造工程。1922年,日本把青岛主权交还中国,船厂后来改称港工事务所机工厂,生产获得一些恢复。1931年,东北海军副总司令沈鸿烈兼任青岛市长,倡议建立海军工厂和海军船坞。 1932年12月动工开挖船坞,坞长157米,宽29米,其深度在高潮时8米,低潮时5米。船坞工程于1934年4月竣工。该坞坞底、坞壁全用崂山花岗石,石坞之底背捣注0.3到2米厚的混凝土。最先进坞修理的是国军“永翔”号军舰,政记公司的7000吨“花甲”号也曾进坞修理。1935年该厂又建5000吨级船台,水工设施也较为完善。 1937年12月,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前夕,150吨起重机被国民党政府军队彻底炸毁。1938年,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日本浦贺船渠株式会社将青岛海军工厂在内的4所工厂兼并,改名为青岛工场。主要业务是修理商船和军舰,也建造过一些挖泥船、破冰船及小型近海货船,后来还为日军造过一些自杀艇。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海军当局接收该厂并改名为海军青岛造船所。1947年曾接收美国赠送的钢骨水泥浮船坞,总长119米,坞宽25.6米,内宽19.5米,坞深5.8米,载重量2800吨,排水量8500吨,可容纳4000吨级船舶坞修。抗战胜利后,1946年该厂归青岛港务局。 海军青岛造船所2年间共修理舰艇241艘,约24.1万吨。修理商船277艘,约22.1万吨。还建成排水量340吨的蒸汽机货船和功率为264千瓦的蒸汽机拖船等。1948年秋,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海军下令将青岛造船所南迁台湾高雄,将石船坞的坞门沉于胶州湾主航道北侧。1949年初还将浮船坞先后拖至厦门、广州,最后拖到台湾。 这是德占时期青岛最大的一家工厂,也是青岛第一家船厂,更是青岛地区工业的开端。经过一百二十多年演变、数易其名、四次大搬迁早已掩没在岛城。但其百年传承的产物却巍然屹立在青岛西海岸,那就是“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自然国地近几年考察搜集了大量的青岛地区古近代遗迹及书面、展览文字资料,设想配以图片整理完善后逐步发表,敬请期待!部分文字和图片采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来删除,谢谢! 2024.12.03.整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