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累了稍作休息,做在锡庆门内茶点室内,这里有北京稻香村的糕点、小食品和奶茶,供游人补给。今天游览故宫博物院欣喜不已,现在可以肆意的游走在皇宫里,欣赏皇家珍宝不怕触动皇威而惹横祸,呼吸着天地间自由的空气,心穿越古今时空,似幻似梦,如痴如醉。休息后继续游览,皇极门是内廷外东路宁寿宫区之正门,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皇极门前有东西狭长的小广场,其西侧为锡庆门,西出不远即景运门,东侧为敛禧门,东出即南北十三排,正南为皇极门前的琉璃影壁――九龙壁。</p><p class="ql-block">皇极门北与宁寿门相对,过宁寿门为皇极殿,皇极殿后是宁寿宫,这种门殿交错的独特布局是清乾隆年间改建宁寿宫时形成的。宁寿宫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原为工字殿。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将其前殿改建为皇极殿,原有匾额移至后殿,遂改称后殿为“宁寿宫”,并在宁寿宫区最南端添建皇极门。</p><p class="ql-block">皇极门南向,为随墙琉璃门3座,坐落于汉白玉须弥座上。3座门洞皆为券顶,上覆门楼,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五踩单翘单昂斗拱,枋、椽、斗拱等构件皆为琉璃烧制。正中门楼略高,称正楼,两侧稍低,称次楼。主楼与次楼的夹空处用规格略小的琉璃仿木构件做成略低于次楼的门楼,称夹楼,黄琉璃瓦悬山顶,三踩单昂斗拱。两次楼的外侧同样镶砌两座小型门楼,称边楼,琉璃瓦顶内侧为悬山式,外侧为庑殿式。主楼、夹楼、次楼、边楼高低错落,气势恢宏。每座门楼两侧皆有黄琉璃垂莲柱,并向内挑出卷草纹斗拱雀替,故皇极门亦称“三间七楼垂花门式牌楼门”。</p><p class="ql-block">皇极门形制独特,制作精美,兼有门的形式与壁的特色,恰到好处地承转了南面九龙壁和北面宁寿门的建筑风格,堪称紫禁城内琉璃门之冠。</p> <p class="ql-block">在宁寿门左边有一个小亭子是个水井</p> <p class="ql-block">从皇极门进去,是一宽阔的广场,正面对的是宁寿全宫建筑群的第二道宫门一一宁寿门。 这一区域原为明代一号殿旧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建为宁寿宫。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宁寿宫时,门制依乾隆门制度改建,门名仍沿旧称。</p><p class="ql-block">宁寿门为屋宇式建筑,黄琉璃瓦歇山式顶,面阔5间,进深3间。前檐正中3间建为敞厅,两梢间下砌槛墙,上置三交六椀菱花槛窗各4扇,中安方格风窗。两侧山墙接八字形璧。后檐以金柱为界,明间和左、右次间设门,两梢间以墙封堵,墙为素面饰砂绿边。门建于汉白玉石台基上,中设丹陛,三出阶,左右置鎏金铜狮各一。门内设高台甬路与皇极殿相连,周饰栏板。</p> <p class="ql-block">北京狮的造型风格独特,通常以一种尊严而大气的形象出现,其头部宽大,面部表情威严,毛发呈波浪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北京狮的姿态也充满了力量感,仿佛在展示其不可一世的威猛与霸气。这种造型特点使得它成为皇权的象征。在故宫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石雕狮子,它们或立于宫殿门前,或守在殿后,或置于石阶两侧,守护着这座古老的皇宫,寓意着皇家的神圣不可。</p> <p class="ql-block">皇极殿为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名宁寿宫。</p> <p class="ql-block">皇极殿,这是紫禁城中品级仅次于太和殿的大殿,作为乾隆皇帝归政后临朝受贺之所。大殿坐北朝南,面阔9间,进深5间,取帝尊九五之制。建于青白石须弥座上,前出月台。御路与甬道相接,直贯宁寿门。嘉庆元年传位授宝典后,太上皇乾隆帝举行“千叟宴”就是在这座大殿。</p> <p class="ql-block">殿内布置的富丽堂皇,中间是宝座,两旁是象驮宝瓶,</p> <p class="ql-block">殿外门外额枋挂慈禧御书【仁德大隆】匾,中间印【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左边是【数点梅花天地心】,右边是【和平仁厚与天地同意】。</p><p class="ql-block">这三方印为檀香木巨印,是成套钤在慈禧自书或有人代笔的大字牌匾上,是皇宫内最大的印章。</p> <p class="ql-block">上悬一块大匾,上面四个大字“仁德大隆”。这块匾额上没有印,两旁也没有落款,不知道是谁题写的。</p> <p class="ql-block">殿内正中是四根金漆大柱,上面的图案为江山万代云龙图。中间设地台,地台上摆皇帝宝座,宝座后面有照太和殿做的背屏。两侧的金柱上悬挂光绪题字抱柱联【日之升月之恒,八表同登仁寿域;天所覆地所载,万年常巩海山图】</p> <p class="ql-block">宝座上方置斗八浑金蟠龙藻井,挂一尺高轩辕镜。内檐绘双龙和玺彩画。</p> <p class="ql-block">阅是楼位于宁寿宫后区东路,在畅音阁大戏楼的北侧,为清宫观戏场所。阅是楼下层东西次间靠南窗均设有宝座床。楼东西辟门与两侧转角庑房相通,再与东西厢廊相连,经南部转角庑房可直达畅音阁南扮戏楼。阅是楼,是专供帝后看戏所用。楼内设有宝座。与帝后一同观看的王公大臣可没坐座的资格,只能盘腿坐在阅是楼两侧连廊的地上。</p> <p class="ql-block">畅音阁位于宁寿宫后区东路南端,座南面北,为清宫内廷演戏楼。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始建,四十一年建成。嘉庆七年(1802年)曾维修,二十二年于阁后(南)接盖卷棚顶扮戏楼。光绪十七年(1891年)维修。现存建筑为嘉庆年间改建后的规制。</p><p class="ql-block">畅音阁三重檐,通高20.71m,卷棚歇山式顶,覆绿琉璃瓦黄琉璃瓦剪边,一、二层檐覆黄琉璃瓦。阁面阔3间,进深3间,与南边5开间扮戏楼相接,平面呈凸字形。上层檐下悬“畅音阁”匾,中层檐下悬“导和怡泰”匾,下层檐下悬“壶天宣豫”匾。内有上中下三层戏台,上层称福台,中层称禄台,下层称寿台。寿台面积210㎡,台内不设立柱,采用抹角梁。台面后部设有4座楼梯,接平台,上楼梯可抵达禄台。寿台北、东、西三面明间的两柱上方装饰鬼脸卷草纹木雕彩绘匾,惟正(北)面挂联:“动静叶清音,知水仁山随所会;春秋富佳日,凤歌鸾舞适其机。”台面中部设地井,盖板可开合。台下地面四角各有窨井一眼,南边中间有一眼水井,可为戏中表演喷水提供水源。禄台、福台均将前沿(北侧)做为台面,使观戏者抬头便可看到。三层台设天井上下贯通,禄台、福台井口安设辘轳,下边直对寿台地井,根据剧情需要,天井、地井可升降演员、道具等。使用三层台的剧目不多,绝大多数只在寿台上表演。</p> <p class="ql-block">从畅音阁游览后来到了乐寿堂,步入乐寿堂,乐寿堂是故宫博物院唯一一个可以进入参观的大殿。乐寿堂是清代乾隆皇帝为其母亲寿福皇太后修建的一座宫殿,建于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位于故宫博物院的西部。乐寿堂原名“极乐堂”,意为极乐世界,后改名为“乐寿堂”,寓意长寿快乐。乐寿堂是乾隆皇帝为了表达对母亲的孝心而修建的,也是寿福皇太后晚年居住的地方。乐寿堂占地面积不大,但却是一座典型的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建筑风格与其他宫殿不同,更具有私人家庭的氛围。乐寿堂共有三层,一楼为客厅、餐厅等功能区,二楼为卧室、书房等私人空间,三楼为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进乐寿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天花,雕刻着精美的卷草叶,全部由楠木制成,显得古朴而精致。与现代的彩绘天花相比,这种木雕天花更显得独特和珍贵。</p> <p class="ql-block">故宫珍宝馆里的乐寿堂,是乾隆皇帝的寝宫,是一座两层小楼,内部装饰全部采用金丝楠木、黄花梨和紫檀,镶嵌玉石、珐琅和景泰蓝,体现了当时装修工艺的极致水平。隔墙布满字画,中间宝座前摆放着两个甪端香炉,东西暖阁雕刻着“寿山”和“福海”,背后则是故宫的镇馆之宝——“大禹治水图玉山”,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p> <p class="ql-block">“雕云龙纹玉瓮”,高70厘米,宽119厘米,重约2500千克。俗称“福海”。玉山原料来自新疆和田,由扬州玉工经四年时间雕琢,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十月完成。瓮雕九龙,底镌乾隆帝书《玉瓮记》。瓮下配海水纹铜座。象征“福如东海长流水。</p> <p class="ql-block">室内的装修材料同样讲究,多用楠木,搭配紫檀、花梨等贵重木材,间以玉石和珐琅镶嵌。在紫禁城600年展览上,乐寿堂的镶嵌有珐琅的木质槅扇(用于室内空间分隔的装修构件)展出,其上的书画小品更是优雅玲珑。</p> <p class="ql-block">青玉大禹治水图山子是以大禹治水为题材,用密勒塔山青白玉制成的大型玉雕,通体立雕,作山峰状,高224厘米,宽96厘米,重约5330千克,是现存较大的清代玉雕制品。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玉料抵达北京后,乾隆帝钦定用内府藏宋人《大禹治水图》画轴为稿本,由清宫造办处画出大禹治水纸样,由画匠贾全在大玉上临画,再做成木样连同玉料一同经水路运往扬州,由两淮盐政所辖的扬州工匠雕刻完成。清乾隆五十二年(1789年)玉山雕成之后再运回北京,还为玉山配上了嵌金丝的山形褐色铜铸底座。清乾隆五十三年(1790年)乾隆帝又命宫中造办处如意馆刻玉匠朱泰将乾隆御制诗和两方宝玺印文刻制在玉山上。</p> <p class="ql-block">“乐寿堂”匾悬于室内北部大厅北檐</p> <p class="ql-block">乐寿堂宝座前的甪端香炉,是神话中的神兽,能日行万八千里,能说话,通晓四方语言,专为明君圣主传书护驾。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的奢华生活,也展示了古代工艺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我参观故宫博物院记不清多少次了,走进故宫博物院,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印记,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沉淀,探索那些尘封已久的秘密。一堵红墙,隔绝了尘世,隔绝了北京的喧嚣与忙碌。故宫在我眼中是神秘的、神圣的。这座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不管我在里面待多久,都不觉时光的流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