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笔者近日看到</b><b style="font-size:18px;">一则视频,是空军军事专家宋心之在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上的演讲,短短20分钟,与观众分享了刚刚结束的“2024珠海航展”的五大亮点。他在</b><b>解读所展装备和飞行表演说明的深层次问题时谈到:我们过去总是说我军如何“运用劣势装备,对抗和战胜具有优势装备的敌人”,看了这次航展,我空军双发重型高档战机(歼-20等)的性能和总数量都超过了美军,中型战机(歼-35)性能亦全面超过了F-35,</b><b style="font-size:18px;">连美方在2023财年实力统计报告中也不得不承认,</b><b>美空军在远东地区对中国空军“毫无优势可言”;这可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b><b style="font-size:18px;">中国空军如今可以自信地说,</b><b>在争夺制空权的战斗机的性能、质量和数量上,我们丝毫不比美国差!</b></p> <p class="ql-block"><b> 无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还是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军长期不得不用“小米加步枪”对付敌人的“飞机加坦克”,不仅在地面拼刺刀,还在“海上拼刺刀”、“空中拼刺刀”;从“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到敌我空军主力战机等部分军事装备性能优劣、数量多少的易位转换,以及“中华神盾“和“东风快递”等的大显神威,均令人感慨万千。</b></p><p class="ql-block"><b> 由此,笔者想起本人曾经服役的老部队(空军航空兵原第24师)的一个经典战例,胡寿根驾歼-6“空中拼刺刀”,击落美蒋F-104G——那场台海上空20世纪的最后一次空战。</b></p> <p class="ql-block"><b> 朝鲜停战以后,美帝国主义把新中国当成主要的假想敌,五、六十年代,东南沿海地区一直是美国当局和国民党空军袭扰侦察的重点,防空作战是大陆空军一项主要任务。在与国民党空军的对阵中,我空军航空兵部队创造了一次次成功的战例,共击落击伤各型敌机七十余架,其中我空军史上著名的“1.13”战斗,胡寿根驾驶歼-6对阵F-104G,他发扬勇敢拼搏的精神,从接到命令到打下敌机,又追踪被打中的敌机,直到看清敌机葬身大海,整个过程仅用了一分钟,而用于攻击时间只有10多秒,创造了空战史上以“打对头”战法击落敌机的光辉战例,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次驾驶超音速飞机用普通航炮击落对方性能优异、装备空空导弹的超音速飞机,成为军内外众多大型教科书上所介绍的劣势装备战胜拥有优势装备敌人的一个著名经典。</b></p><p class="ql-block"> ▽空战英雄胡寿根和他的战鹰。注意飞机座舱盖下面的红五星,这就是击落敌机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b> 胡寿根1932年1月5日出生在江西省南昌县一个祖祖辈辈务农的穷苦家庭,195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b><b style="font-size:18px;">,同年入伍参加抗美援朝,</b><b>1953年学习飞行,从事飞行工作28年,历任空24师飞行员、中队长、大队长、70团副政委、师副参谋长,空6军参谋长助理等职。在空军服役期间,他展现了卓越的飞行技能和战术水平,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并获得“空中卫士”、“空中神炮手”等荣誉称号。</b></p> <p class="ql-block"><b> 在国土防空作战中,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人民空军的飞机性能不如敌人,在装备敌优我劣的情况下,我空军航空兵扎实训练,敢打敢拼,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战例。其中台海最后一次空战,就是在性能劣势的情况下反杀敌人,以致海峡东岸长期不愿承认失败,甚至无耻地鼓吹“2:0大胜”。</b></p><p class="ql-block"><b> 那是1967年1月13日中午,国民党空军出动美国援助的1架RF-104G侦察机,在4架F-104G战斗机的掩护下,企图对福建漳州等沿海地区进行侦察并伺机偷袭我军飞机。我人民空军24师70团(时称大队)先后出动8架歼-6战斗机进行拦截。</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歼-6双机编队起飞</p> <p class="ql-block"><b> 1月13日中午时分,福建沿海我预警雷达发现国民党空军4架F-104G掩护机、1架RF-104G侦察机企图侦察福建沿海重要目标。获悉情报后,我空8军副军长徐登昆(50年代任空24师第2任师长)立即命令驻漳州的空24师70团出动歼-6实施拦截。12时45分,胡寿根所在的小分队4架歼-6(带队长机乔田福和僚机叶木佑、长机胡寿根和僚机陈国良)第一批起飞,在地面的引导下爬升到9000米高度,到安溪、长泰空域待战。这种作战指挥措施,是针对国民党侦察机骚扰“入陆纵深浅、擦边时间短、速来速去”的特点而决定的。</b></p><p class="ql-block"> ▽我军的歼-6战斗机,注意当时机身上的标语“为人民服务”和翼刀上的“毛主席万岁”</p> <p class="ql-block"><b> F-104是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研制成功的两马赫(两倍音速)的高空高速战斗机,F-104G是为了满足欧洲的作战需求衍生的一种型号,除了执行高速拦截任务外,还能对地攻击,RF-104G是其侦察改型,最大速度达到了两马赫,作战半径、武器装备、机载设备等方面都处于当时世界上先进地位,而我装备的歼-6飞机远没有敌机飞得快、飞得高,时速相差900公里。RF-104G首次窜入中国大陆沿海的时间为1965年年初,到1967年1月上旬,对大陆沿海地区的侦察已达11次。在这两年时间内,我驻闽人民空军仔细研究该型敌机的特点和活动规律,但我军的歼-6面对近两倍于我的大速度敌机,截击难度相当大,</b><b style="font-size:18px;">只能在负速度差条件下,</b><b>采取大角度斜对头进入、进行阻拦射击</b><b style="font-size:18px;">的战法</b><b>。</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国民党空军的RF-104G侦察机</p> <p class="ql-block"><b> 12时40分左右,敌护航机越过了所谓的海峡中线。随后,4架F-104G飞到了中高空,以吸引我军雷达的注意,掩护低空的RF-104G。</b></p><p class="ql-block"><b> 12时53分,我警戒雷达在台湾公馆西40公里处,发现四架F-104G敌机,航向270度,高速向厦门方向窜犯。这是从台湾公馆机场起飞,由肖亚明少校率队的国民党空军第3大队,2号机胡世霖上尉、3号机杨敬宗少校、4号机石贝波中尉。根据经验判断,这是敌掩护侦察机出动的信号,以吸引我们指挥员的视线,达到其掩护侦察机的目的。不出所料,12时56分我预警雷达在漳州东南145公里处发现RF-104G侦察机1架,高度200米。这架侦察机由国民党空军第12中队宋俊华中校驾驶,从台湾桃园机场起飞,隐蔽出航,沿台湾西海岸向南飞行,经马公岛右转对向大陆。</b></p><p class="ql-block"> ▽台湾当局空军装备的美式F-104战斗机</p> <p class="ql-block"><b> RF-104G通常采取低空进入,急速爬升,高空高速侦察的战术。宋俊华出海后一直保持着200米的低空飞行,在他身后是4架护航的F-104G战斗机。但石贝波中尉驾驶的4号机由于出了点故障,晚了一分钟起飞,落在后面。</b></p><p class="ql-block"><b> 在F-104的掩护下,RF-104G经过一番迷惑性操作后,在澎湖岛上空突然右转,朝厦门方向飞去,意图进行又一次的“偷窥”行动。</b></p><p class="ql-block"><b> RF-104G接近大陆时,宋俊华中校见时机差不多了,便开始开加力由200米急速爬高,12点59分窜至金门东南30公里时,高度已升至1.08万米,速度达到了1600~2000公里/小时,4架护航的F-104G在其后方约100公里处,成平行状态向大陆飞来。</b></p><p class="ql-block"> ▽国民党空军4架F-104G战斗机</p> <p class="ql-block"><b> 眼见敌人就要进入侦察区域,地面指挥所引导空域待战的我4机编队出击。13点02分,地面指挥员命令:“投副油箱,开加力!”4架歼-6战斗机立即转向朝RF-104G飞去。</b></p><p class="ql-block"><b> 国民党位于金门的雷达站发现了我军的动向,立即通知了宋俊华。宋俊华心里虽然有些担心,但他知道歼-6速度没有RF-104G快,速度就是最好的护身符,更何况还有4架装备了导弹的飞机护航,于是进一步加速,高度达到11000米,当敌从厦门上空通过时,我机与敌侦察机交叉而过,未能发现目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敌RF-104G飞行轨迹</p> <p class="ql-block"><b> 由于此前有不少入陆侦察的蒋军飞机被击落,宋俊华发现前来拦截的歼-6后,随即大声呼救:“发现共机,请求支援!”然后利用速度优势,以2倍音速高速掠过我沿海地区,掉头往海上方向逃窜。</b></p><p class="ql-block"><b> 我首次截击未能成功。于是指挥所引导我机在敌侦察机右侧跟踪,待敌机转弯时,再次切半径截击。当我歼-6飞机用大坡度反转改平坡度时,已落后敌侦察机4公里。我军带队长机乔田福后来回忆:“由于云层遮挡,我们一开始没有发现敌机,直接交汇过去了。当我们在地面引导下转回来,已经落后了,敌机的速度比我们快,再也赶不上了。”因敌我速度差大,距离越拉越远,敌侦察机经同安、安溪右转后,头也不回地在湄洲岛上空飞出了大陆。</b></p><p class="ql-block"> ▽台空军清泉岗基地,门口是一架TF-104B教练机</p> <p class="ql-block"><b> 此时,在海上掩护敌侦察机的4架F-104G,发现我机在拉烟层活动,认为态势对其十分有利,倚仗其飞机性能优势,以高度11000米,速度2000公里/时,从我机右侧方向迅速逼近,</b><b style="font-size:18px;">对我机实施偷袭。</b><b>13点04分,敌F-104G飞到了晋江东南,13点05分,F-104G在歼-6右侧30度方向,距离约40公里。</b></p><p class="ql-block"><b> 我指挥员发现空情急剧变化,根据敌我双方态势,</b><b style="font-size:18px;">当即果断改变作战决心,</b><b>抓住战机,指挥我机群攻击护航的敌战斗机群。</b></p><p class="ql-block"><b> 13时05分,</b><b style="font-size:18px;">空8军指挥所</b><b>下令我4架歼-6左转航向90度,斜对头接敌,打敌掩护机,并通报飞行员,敌机在右前方30度,距离40公里。</b></p><p class="ql-block"> ▽地勤战士们正在给歼-6装炮弹,30mm机炮威力巨大,打中数发即可击落敌机。</p> <p class="ql-block"><b> F-104G编队在敌金门雷达站的引导下,早就爬升到了13000米的高空,占据了有利的位置。</b></p><p class="ql-block"><b> 敌长机肖亚明少校透过云层发现了两架歼-6,他兴奋地按下了导弹发射钮,但没有任何反应,原来是出故障了。</b></p><p class="ql-block"> ▽F-104G空射导弹,当时的导弹命中率很低</p> <p class="ql-block"><b> 僚机胡世霖上尉接替长机攻击,也许他心里太激动,或者深怕距离近被“拼刺刀”,竟然还没等进入射程就发射了一枚“响尾蛇”导弹,自然是没有任何结果。</b></p><p class="ql-block"><b> 但这个小胡上尉却随即在无线电里大叫:“我打下一架共机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F-104G三视图</p> <p class="ql-block"><b> 胡寿根所在的小分队4机起飞后,首先执行反侦察拦截任务,准备截击敌侦察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胡寿根驾机</b><b>爬升至9000米时,发现了敌RF-104G。敌机见状迅速掉头往海上方向逃窜。</b><b style="font-size:18px;">正当我机追赶敌侦察机时</b><b>,又接指挥所通报</b><b style="font-size:18px;">“右后方有敌机4架”,</b><b>不一会儿,我4机果然发现在金门东边低空埋伏了4架F-104G战斗机,它企图凭借速度快、装备有“响尾蛇”导弹和帮助飞行员远距离发现目标的电子雷达设备等优越条件,向右侧方偷袭我机。</b></p><p class="ql-block"><b> 指挥所不断向我机通报敌护航机的位置:“120公里、110公里、100公里……”胡寿根一听,心想今天要拼了!前有侦察机后有战斗机,怎么打?他是僚机组长三号机,就紧急向长机报告:“你想办法把侦察机打掉,后面的(战斗机)我来对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胡寿根(左)</p> <p class="ql-block"><b> “70公里”、“60公里”、“50公里”,</b><b style="font-size:18px;">指挥所连续通报敌机位置。</b><b>正当敌我距离越来越近时,我地面引导雷达忽然出现了问题,对敌我信号掌握不够连续,导致我军战机接收到错误的指令,“左转”向了海岸线。此时敌已窜至晋江东南30公里的海面上空,而且此次敌机入窜,偷袭方式非同寻常,敌采取了“分合”战术,敌长机组基本沿侦察机航线飞行,诱惑我机上钩;敌僚机组则在内侧切半径偷袭我机。</b></p><p class="ql-block"><b> 关键时刻,地面领航员董福成在雷达显示器上发现,我机右侧有一批敌机(敌僚机组)偷袭,距离仅15公里,我左转,会把机尾暴露给敌机,敌机上的“响尾蛇”导弹很容易捕捉到尾喷管热源;更严峻的是敌我距离很快就将进入导弹最大射程的12公里范围内,若继续左转,敌机进入射程就有可能对我开火,情况十分不利。</b></p><p class="ql-block"><b> 董福成来不及请示,直接对飞行员们喊道:“不要左转,右转打斜对头!立即转,动作要快!”4架歼-6立即70度大坡度右转,准备进行刺刀见红的对头攻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歼-6三视图。</p> <p class="ql-block"><b> 信号问题还导致我编队中的乔田福未能及时接收到正确的右转命令。此时,叶木佑听到右急转口令后迅速反应,但在转弯过程中突然发现一架F-104G向他的方向袭来,距离仅5公里。面对这一危机,叶木佑果断采取反扣战术,准备向敌机开火。那架F-104G却突然下降高度并钻入云层,逃离了战场。</b></p><p class="ql-block"><b> 此时敌方掉队的F-104G僚机飞行员石贝波中尉也急于表现,朝正在转向的歼-6发射了一枚导弹。由于没有锁定热源,这枚导弹没有命中,但小石中尉却声称:“击落了一架共机”。</b></p><p class="ql-block"> ▽胡世霖(4347)、石贝波(4344)的座机</p> <p class="ql-block"> ▽宣称“击落共机”<span style="font-size:18px;">,实际上什么都没打到</span>的胡世霖(右)、石贝波(左)</p> <p class="ql-block"><b>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长期的拦截作战中,我军飞行员针对速度不如敌机的情况,从1958年起,就针对性地训练了“负速度差拦截战术”,即斜对头敌机前半球直接开炮攻击,攻击时使用固定瞄准环而不是活动跟踪光环,飞行员预估提前量射击等战法。胡寿根平时刻苦训练,这时终于派上了用场,接下来的时刻,胡寿根成为了关键人物。</b></p><p class="ql-block"><b> 听到地面传来右急转的口令,胡寿根意识到情况紧急,便带着僚机迅速大坡度转弯,完全没有注意到敌人的举动。他后来回忆道:“我不知道敌机发射了导弹,但当时我们正在急转弯,导弹很难锁定尾喷口,即使发射了,也不可能命中。”</b></p><p class="ql-block"><b> 胡寿根</b><b style="font-size:18px;">迅速搜索敌机,但在寻找的过程中,敌机却率先发现了他。当</b><b>他以最快、最大的动作量右转反扣,一转过来就突然发现左后方有1架敌机正在高速跟踪,</b><b style="font-size:18px;">面对性能远胜于歼-6的F-104G,胡寿根明白唯有在负速度差条件下打对头才有可能取得胜利。在这紧急关头,他继续右转拉杆,迅速占领内侧斜对头有利位置,</b><b>果断地冲向敌机来袭方向,以斜对头态势进行拦截:“当我转过来,就发现右侧6公里处有一架F-104G,高度在13000米左右,正在快速接近。此时我的速度也有1400km/h,我来不及改平,直接斜对头冲向敌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歼-6座舱图。</p> <p class="ql-block"><b> 胡寿根右急转弯时发现的那架F-104G,</b><b style="font-size:18px;">正是敌人另一位长机杨敬宗少校</b><b>。眼见敌人正快速朝自己靠近,胡寿根随即以“拼刺刀精神”,斜对头对准敌机迅猛冲去。</b></p><p class="ql-block"><b> 杨敬宗见对面一架歼-6朝他冲过来,马上就要相撞了,下意识地向左推杆、蹬舵,正好把机腹暴露在了胡寿根面前。</b></p><p class="ql-block"><b> 面对机会,胡寿根沉着冷静,距敌700米左右、进入角80度,在即将交汇的瞬间按下炮钮,朝敌机三炮齐射,打出了48发30mm炮弹。其中一发击中了座舱左侧并爆炸,杨敬宗少校只来得及大喊一声:“哎呀!”便再也没有了回音。</b></p><p class="ql-block"> ▽歼-6双机编队与敌机对头,注意放下了减速板</p> <p class="ql-block"><b> “当时我是豁出去了,准备与敌机同归于尽,打不下来也要把他撞下来。”胡寿根在迅速占领内侧斜对头有利位置之后,盯住</b><b style="font-size:18px;">杨敬宗驾驶的敌3号</b><b>机不放,迫近到八、九百米时迅速瞄准,然后三炮齐发,中弹的敌机从我机正前方100多米一擦而过,机头朝下拉着黑烟下栽。为了证实自己打中了要害部位,胡寿根又高速驾机,几乎以垂直角度向下追去。由于加速度太快,负荷过大,胡寿根受到强烈的冲击,一度眼前一黑,等他恢复视觉后,亲眼看见敌机坠入云海。</b></p><p class="ql-block"><b> 失控的F-104G翻滚着下坠。</b><b style="font-size:18px;">这场空战同样被我地面高炮部队目击,</b><b>我陆军高炮64师611团</b><b style="font-size:18px;">在战后提交的报告显示</b><b>,敌机坠毁在崇武西浮山岛附近海域,敌飞行员跳伞。</b></p><p class="ql-block"><b> 胡寿根向地面报告情况后,爬升与战友汇合,于13点08分开始返航。</b></p><p class="ql-block"> ▽胡寿根击落一架F-104G战斗机的照相枪画面。</p> <p class="ql-block"><b> 此时,敌人自以为取得了“2:0”的“大胜”,</b><b style="font-size:18px;">没意识到少了杨敬宗少校,</b><b>便开始报数、返航,但迟迟听不到杨敬宗的反应,这才知道他出事了。而我4号机陈国良也在右转中发现了敌机,为掩护长机胡寿根攻击安全,他不顾个人安危,在敌机发射导弹实施攻击的情况下,毫无畏惧,急转斜对头接敌反击,一次急转打对头失败后,再次向右反扣,准备伺机再打,敌机见势不妙,立即躲入云层逃回台湾。</b></p><p class="ql-block"><b> 1月14号,我方渔民在崇武附近海面打捞到了杨敬宗的尸体,只剩下了一条手臂和一条腿,极有可能是跳伞时被锋利的机翼前缘切到了。</b></p><p class="ql-block"><b> 关于杨敬宗阵亡问题,台湾当局一直不肯承认是被我军击落,因为他们不相信我军能够用落后的战机,在电光火石间击落飞行性能先进、装备空空导弹的战机。于是默默藏起了一份惨败单,可笑地把0:1吹成2:0;直到半个多世纪后的</b><b style="font-size:18px;">2020年,台湾地区的中时电子报网站披露了国民党军队前“参谋总长”、前空军“总司令”赖名汤的日记</b><b>,才突然解密了台湾海峡上空国共空军最后一次空战的真相,揭开了当年的不能告人之处。</b></p><p class="ql-block"> ▽杨敬宗肖像和当地渔民打捞的F-104G战斗机的残骸等物品</p> <p class="ql-block"><b> 赖名汤在1967年1月13日的日记中写道:“今天我们飞机飞至金门当面照相时,掩护的F104飞机4架,和共军米格19遭遇,结果我可能击落敌机一架,可惜我们也损失一架,造成一比一的战果。然而为了民心士气,我们不能承认自己损失一架。”</b></p><p class="ql-block"><b> 次日,赖在日记中又哀叹,当他看见国民党空军总司令徐焕升时,不知如何说起,似乎不好说恭喜,但是社会各界都在庆祝空军“胜利”,可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样,然而为了民心士气,又不能不如此,我真是“啼笑皆非”。</b></p><p class="ql-block"><b> 1月15日,赖名汤又诉苦说,他在下午接待空军将领董明德等人,谈到1.13空战时,他只能含糊其辞,对是否击落共军飞机支支吾吾,但国军损失一架是事实。</b></p><p class="ql-block"><b> 后来,由于台湾方面拒绝承认飞机损失,致使阵亡的少校飞行员杨敬宗长期处于“不死不活”的状态,其家人多次闹事,最终在台当局的收买和施压下只得作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不仅是“1.13”空战,台湾当局在从50年代爆发的台海空战中就屡次谎报战果,甚至造出“31比0”的神话,徒留笑柄。</b><b>赖明汤的日记,算是国民党军方高层人物首度证实台官方谎报战果的一个证据。</b></p><p class="ql-block"> ▽从台湾佳山基地的洞库中驶出的国民党空军F-104战斗机</p> <p class="ql-block"><b> 其实,在我军战机性能相对落后的年代,台湾当局“折翼”的战机远不止这一架。新中国成立后的头20年里,美、台当局共损失了战机95架,被击伤200架,敌方的“空中优势”被我人民解放军打得七零八落,“1.13”空战后,不敢再来。</b></p><p class="ql-block"><b> 对岸唯武器论者不能理解,在劣势中进行针对性训练,努力寻找战机、准确把握战机,勇于与敌刺刀见红,正是我军的优良传统。胡寿根和他的战友们不仅拥有出色的飞行技巧,还有冷静应对危机的能力,更有一往无前的勇毅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次战斗,胡寿根在速度小于敌机600千米/时的不利条件下,实施大角度斜对头攻击,开创了在负速度差条件下大角度攻击并击落F-104G的先例。</b></p><p class="ql-block"> ▽视频:台海上空的最后一次空战(来源:百度APP)</p> <p class="ql-block"><b> “1.13”空战的当天下午,中央军委发布嘉奖令,表彰作战有功部队。1月22日,福州军区在漳州基地隆重举行授奖大会,韩先楚司令员宣读中央军委嘉奖令,嘉奖令称,这场空战的胜利“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匪帮,是个沉重的打击”。空军给击落敌机的胡寿根和准确领航的董福成各记一等功1次,其他参战有功人员也分別受到记功等奖励,胡寿根被誉为“空中神炮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祝捷授奖大会会场</p> <p class="ql-block"> ▽胡寿根在讲述击落F-104G的战斗经历</p> <p class="ql-block"> ▽刊登在《人民日报》和《空军报》的中央军委嘉奖令及社论</p> <p class="ql-block"> ▽1月21日,福州军区首长接见“1.13”战斗立功受奖人员</p> <p class="ql-block"> ▽荣立一等战功的领航员董福成</p> <p class="ql-block"> ▽在战斗中表现出高度临机应变能力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2号机飞行员叶木佑(右)和4号机飞行员</span>陈国良(左)双双荣立二等功。</p> <p class="ql-block"> ▽1967年8月2日,胡寿根等作战有功人员代表受到周恩来等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参加接见的还有当年中央文革领导小组的成员陈伯达、康生、江青、姚文元、叶群等人。</p> <p class="ql-block"> ▽关于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接见击落敌机有功人员代表的报道</p> <p class="ql-block"> ▽《当代中国空军》第16章(防空作战)关于本次战斗的记载</p> <p class="ql-block"><b> 1968年,胡寿根所在部队奉调至华北地区,担负保卫首都领空的光荣任务。同年,他参加了所部在我国西北地区完成氢弹试验的监视值班任务。为了保证</b><b style="font-size:18px;">氢弹爆炸</b><b>试验圆满完成,他们除了需要保证我国上空没有敌军之外,还需要帮助科学家采集试验样本。“我们要从爆炸后的蘑菇云的侧边飞过,采集空气样本,以供科学家们研究。”然而,采集工作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氢弹爆炸后的蘑菇云中心温度极高,最高时可达上万摄氏度,在等待蘑菇云冷却半小时之后,他们从距离试验地180公里的机场起飞,开始执行任务,成功将高空中的蘑菇云残留样本气体带回。胡寿根和他的战友们荣立集体二等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老英雄胡寿根</p> <p class="ql-block"><b> 1986年,胡寿根转业,先后任江西省政府办公厅纪检组组长、江西省教委副主任,1993年退休。出于对蓝天的一片忠诚和对我国下一代航天人才的关怀,退休后的胡寿根长期担任江西航天科技学院(今南昌理工学院)的高级顾问。尽管如今年逾九旬,但他的头脑仍然十分清晰,很多物理力学方面的常量数据张口即来。正是由于年幼时读书条件艰苦,让他一生都将学习看得很重。如今满头银发的他仍然不时“客串”老师的角色,每年为学校的新生开办讲座,给学生们讲述当年的战斗故事。</b></p><p class="ql-block"> ▽2023年“五四“青年节,胡寿根在“八一讲堂“进行宣讲,并与南昌市高新区的青年们举行座谈。精神矍铄的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军人风姿不减,</span>讲话铿锵有力,寄语新一辈退役军人,要始终坚持“三个务必”,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立足于争先进位,争创一流,负重奋进,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b> “1.13”空战是台湾海峡上空的最后一场战斗,终结了国民党“反攻大陆”的梦想。在遭受打击后,敌人的RF-104G活动减少,到了1968年6月以后,敌人停止了对大陆沿海的高速战术侦察活动。</b></p><p class="ql-block"> ▽1974年1月,西沙群岛保卫战爆发,西沙海战第二阶段作战中多批多架歼-6歼击机配合舰艇编队,乘胜收复西沙三岛,有力保卫祖国海疆的领土主权完整。图为歼-6飞机巡航西沙群岛。</p> <p class="ql-block"><b> 1963年12月,由沈飞研制的歼-6投入批量生产,后曾长期作为我歼击航空兵部队的主战装备,是保卫祖国领空的中坚。笔者当初任无线电技工时,就是根据《歼击六型飞机无线电设备讲义》学习使用和维修有关设备。虽然歼-6已明显落后于当时飞行速度达2马赫的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然而在实际空战中,歼-6却大显神威,战绩累累,多次击落敌方那些性能优良的战机。</b><b style="font-size:18px;">以己之长克敌之短使歼-6闻名于世,其取胜的奥秘,除了人的决定因素,还在于歼-6中低空的机动性能,包括转弯半径和亚声速加速性比超声速战斗机略胜一筹,使之成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骄傲。</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虽然<span style="font-size:18px;">歼-6已在2010年6月12日正式退出中国空军编制序列</span>,但<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始终是</span>无数中国空军人心目中的“六爷”(军迷亦同样以此爱称“轰-6”系列)。</p> <p class="ql-block"><b> 作为台海空战的亲历者,胡寿根很关心中国空军的现在和未来。他曾说,“我们有优良战斗作风和优良的革命传统,但我们的装备也应该想办法赶上去,这样,在未来的战争中,我们人民空军才能如虎添翼,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虽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们仍然要立足于以劣势装备来对付优势装备的敌人,但他坚信,无论台海风云或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空军都有信心和能力捍卫祖国领空的主权和安全,并继续创造出以劣胜优的新奇迹。</b></p><p class="ql-block"> ▽空战英雄胡寿根家中的墙上,挂着他在战机旁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b> “1.13”空战过去半个多世纪了。这场战斗说明:台湾当局想“挟洋自重”?那是痴心妄想。但当今在中国台湾地区“执政”的民进党当局似乎还没有睡醒,不知道从何处而来的底气,勾结外敌,数典忘祖,嘴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叫嚣所谓“自主战力”,不断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底线。</b></p><p class="ql-block"><b> 如今,人民空军“钢少气多”的时代早已过去,解放军歼-20等五代战机让对手“伤透脑筋”,四代机、预警机、电子战机已成系列,军事优势的天平早已向着大陆倾斜,我军机绕岛巡航如在“自家院子漫步”。事实告诉人们,无论半个世纪前的蒋氏父子,还是当今的蔡赖之流,若想对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50年前你不行,今天你更不行!台湾当局无论是当年的“反攻大陆”,还是今朝的</b><b style="font-size:18px;">“倚美谋独”</b><b>,都是死路一条,妄图“以武谋独”,最终只能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台湾未来的出路只有统一!</b></p><p class="ql-block"> ▽空24师纪念画册《火红的年代》(2015年版,袁亚维主编)封面</p> <p class="ql-block">鸣谢:部分图文综合整理自《当代中国空军》、空24师纪念画册《火红的年代》、“凤凰资讯”《台海最后一次空战!歼-6拼刺刀击落F-104,对面竟无耻称2:0大胜》、“澎湃新闻“《鏖战长空保卫领空——空战英雄胡寿根》等,版权属原作者,特向原作者和原发布者致谢!</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中国军魂》(纯音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