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青州造像那是来自古老岁月的文化瑰宝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艺术结晶。它们诞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却其同承载着青州这片土地的深厚文化底蕴每一尊造像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一段尘封的历史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总书记曾深情地说:此次展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近距离感受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它们虽带着岁月的痕迹,却依然散发着无法阻挡的艺术光芒让我们一同走进《看见微笑》开启一段难忘的文化之旅。在这里,请放慢脚步静静欣赏每一尊造像的独特之美微笑,是微微上扬的嘴角,是宁静而祥和的眼神是种神奇的表情,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凝望千年前的造像,感受那一抹微笑带来的温暖与力量,在微笑中得到治愈与升华,今天您微笑了吗?</p> <p class="ql-block">福州市博物馆正在举办的《看见微笑——古青州地区造像艺术特展》福州站,为观众提供了一次近距离感受古代佛教造像艺术魅力的机会。展览的亮点之一是1996年山东省青州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的400余件佛造像,这些造像时间跨越北魏至北宋,长达五百年,数量多、品种全、雕刻精美、贴金彩绘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此外,展览还特别展出了思惟菩萨像,这种流行于北朝时期的造像艺术形式,主要展示的是悉达多太子树下思考的状态,体现了佛教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展览以“看见微笑”为主题,旨在通过这些造像,让观众感受到佛教的慈悲和智慧,以及中国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展览也强调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提倡文明观展,拒绝使用闪光灯和触碰展品。</p> <p class="ql-block">福州市博物馆。占地面积14.47亩,总建筑面积11198平方米,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博物馆。1987年,创建福州市博物馆,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于山大士殿内。1997年,福州市委、市人民政府筹建福州市博物馆新馆。2000年元旦,福州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截至2022年,福州市博物馆藏品有8014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579件(套),年度观众总数为321063人。</p> <p class="ql-block">塔式壶。新石器时代县石山遗址县石山遗址,县石山遗址位于闻候县甘蔗街道县石村,是中国东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之一出土的瓷器、陶器等器物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代表性。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陶支座。新石器时代壳丘头遗址。壳丘头遗址位于平潭县平原乡壳丘头村。距今约5890-7450年,是福州迄今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出土的陶器、贝器极具海洋文化特征。199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硬陶双耳尊。商周时期黄土仑遗址。黄土仑遗址位于闽侯县鸿尾乡石佛头村。出土的陶器造型独特,具有浓郁的仿青铜器的风格,是一处深受中原商文化影响而又独具地方文化色彩的文化遗存,距今约3200年左右。</p> <p class="ql-block">方格纹鸭形陶壶。青铜时代 古洋遗址。古洋遗址群位于福州市闽侯县鸿尾乡古洋溪两岸连绵的山岗上。遗址出土大量的陶片和一批石铸、石斧、石凿、纺轮、玉器,还有少量成件的陶杯、陶豆、陶罐、支座等,有的陶器底部刻有规范的陶文符号。古洋遗址与黄土仑遗址的文化内酒有鲜明的共性,应同属于商周时期的黄土仑类型文化。</p> <p class="ql-block">双耳三足灰陶鼎。汉代 庄边山遗址。庄边山遗址位于闽侯县竹歧镇庄边山,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期。在该遗址的上层文化层中,发掘出土战国末至西汉早期墓葬9座,出土的陶器以猪色陶衣的橙黄陶和灰色硬质陶为主,还有一定数量彩陶,文化面貌与福清东张遗址中层相近。1961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原始瓷双系罐。小箬遗址,青铜时代。小箬遗址群主要分布在福州市闽侯县小箬乡的蛇山、湖柄山、大黄山、麦格山、虎肖山等低矮的山丘上,遗址出土包括陶器、石器、青铜器等在内的具有区域特色的遗物,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延续到春秋时期,该遗址群融合了闽江上游和下游诸多文化内涵,对研究闽江上下游两大区域文化的关系有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外酱釉内青花山水纹马蹄杯。清康熙。外酱釉内青花,或外酱釉内粉彩的外销瓷,又被称为“巴达维亚瓷”。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开始流行,瓷身复以一层或淡或浓的铁棕色法琅釉,这种釉彩在中国明代开始使用,在欧洲称之为“奶咖啡色”或“枯叶色”在美洲则直接称为“棕釉瓷”棕琺琅复罩杯子和茶托的外部,未施去琅的地方呈扇形、叶形或圆圈形,而内施釉下蓝或釉上彩绘画的花草和风景。这种瓷器最早是由荷兰人从南洋巴达维亚港运往欧洲销售,因不知产地便以港口命名为“巴达维亚瓷”</p> <p class="ql-block">青花开光人物花卉纹觚。清康熙。其主要用途是作为佛教供器或陈设瓷。除了作为宗教仪式中的供器,青花开光人物花卉纹觚也常被用作陈设瓷,摆放在书房、客厅等场合,以增添美感和文化氛围。插花:由于花觚的形状和大小,它也可以用来插花,作为家居装饰的一部分。这种瓷器的特点是釉色青翠,纹饰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在市场上,青花开光人物花卉纹觚因其独特的文化意义和艺术风格,往往受到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青睐。</p> <p class="ql-block">青花色釉瓷即以青花与单色釉相结合的瓷器。“碗礁一号”沉船出水了少量此类器物,有黄釉青花器、青花青釉器和青花酱釉器。黄釉釉色较为清淡远不及明代的浓艳匀净制作亦稍显粗放。葫芦瓶有黄釉青花和青釉青花两种,制作精美,青釉釉色淡雅细匀,青花色调翠蓝。</p> <p class="ql-block">青花青柚葫芦瓶。清康熙年间。</p> <p class="ql-block">青花雏菊纹菱口盘。清康熙。</p> <p class="ql-block">五彩开光博古花鸟纹罐。清康熙。</p> <p class="ql-block">青花冰梅纹盖罐。清康熙</p> <p class="ql-block">印花裙。南宋福州北郊茶园山宋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青花缠枝花卉纹盖罐。清康熙</p> <p class="ql-block">青花花卉纹将军罐。清康熙</p> <p class="ql-block">青花菱形开光老纹直腹盖罐。清康熙。</p> <p class="ql-block">青花四妃十六子纹盖罐。清康熙</p> <p class="ql-block">弦纹双耳灰陶匏壶。汉代,这种陶壶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盛贮器,用于盛水和盛酒。匏壶的名字来源于其形状,类似于匏瓜,小口、短颈、溜肩、斜腹、平底,并带有卷曲形的双耳。这种设计不仅美观,而且实用,便于携带和倾倒。在古代,匏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器皿,用于饮酒和饮水。</p> <p class="ql-block">曾面纹双衔环铜罍。商代。主要用途为盛酒器和礼器。罍流行于商代晚期至春秋中期,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方形罍出现于商代晚期,而圆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从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渐由瘦高转为矮粗,图案由繁缛变得素雅。</p> <p class="ql-block">青釉双耳鸡首壶。南朝。早期的鸡首壶多为实心无口,主要功能应为明器,即作为随葬品使用。</p> <p class="ql-block">青瓷盘口四系罐。南朝。南朝(4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由汉族建立的四个正统王朝的统称,上承东晋下启隋朝,共历经二十四帝,历一百六十九年。</p> <p class="ql-block">德化窑观音坐像。清代</p> <p class="ql-block">福州文庙祭器”铜簋。明成化。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流行于商朝至东周。</p> <p class="ql-block">剔犀三层盒。南宋。剔犀三层盒是一种精美的漆器工艺品,主要用于存放小件物品,如珠宝、香料、文具等。它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盒子的设计通常包括多个层次,每个层次都可以独立打开,增加了使用的便利性和趣味性。剔犀三层盒的工艺非常复杂,涉及到多种色漆的交替髹涂和精细的雕刻。这种工艺在唐代就已经出现,到了元代达到了顶峰,明清时期继续发展,成为漆器工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剔犀三层盒的纹饰多为如意云纹或蔓草纹,线条简练、流畅、大方,展现出一种古朴而典雅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景德镇窑斗彩海龙祥云纹大瓶。清嘉庆</p> <p class="ql-block">青釉酱彩堆贴虎纹盖瓶。宋代</p> <p class="ql-block">魏汝奋牛角冻雕罗汉。清乾隆。魏汝奋是清代著名的寿山石雕刻家,以其独特的牛角冻雕刻作品而闻名。牛角冻是寿山石中的一个珍贵品种,以其色泽深沉、质地通灵而著称。魏汝奋的牛角冻雕刻作品,如罗汉坐像,展现了他精湛的雕刻技艺和对石材的深刻理解。</p> <p class="ql-block">福州寿山乡寿山石。</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石雕佛立像。北齐。石灰石。一级文物。青州市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北齐圆雕佛残立像。北齐。石灰石。待定级文物。临胸县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彩绘石雕佛立像。北齐。汉白玉。三级文物。青州市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北齐背雕式石雕佛苦萨三尊像。北齐。石灰石。三级文物。临胸县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石雕胁侍苦萨像。东魏。石灰石。未定级文物。青州市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石雕佛普萨三尊像。东。石灰石。一级文物。青州市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彩绘石雕背屏式造像局部。北齐。石灰石。74.5x50x15 cm。一级。青州市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北齐龙浴太子浮雕。北齐。石灰石。65x 85x15.5 cm。三级。临胸具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彩绘石雕佛菩萨三尊像。北魏晚期至东魏。石灰石。45x43x12 cm。级。青州市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彩绘石雕菩萨像。北齐至隋。石灰石。40x21.2x11 cm。青州市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石雕菩萨头像。北魏晚期-东魏。石灰石。17x14x12cm。青州市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石雕佛头像。北齐。石灰石。25x16x16cm。一级。青州市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彩绘石雕菩萨头像。北齐?石灰石,33 cm。二级。青州市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彩绘石雕菩萨立像。北齐至隋。石灰石。73x34 cm。二级。青州市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彩绘石雕菩萨立像。东魏。石灰石36x14.5x9 cm。二级。青州市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石雕佛立像。东魏北齐。石灰石。二级文物。青州市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彩绘石雕佛立像。北齐。石灰石。待定级文物。青州市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石雕佛立像。北齐。石灰石。一级文物。青州市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彩绘石雕菩萨立像。北齐。石灰石三级文物。青州市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石雕佛立像。北齐。石灰石。一级文物。青州市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彩绘石雕普萨立像。北齐—隋。石灰石。二级文物。青州市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石雕普萨立像。北魏晚期石灰石。一级文物。青州市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石雕苦萨立像。东魏。石灰石。一级文物。青州市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北齐彩绘石雕苦萨立像。北齐。石灰石。一级文物。青州市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石雕胁侍普萨立像。东魏石灰石。一级文物。青州市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石雕苦萨立像。东魏。石灰石。一级文物。青州市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石雕佛立像。北齐。石灰石。一级文物。青州市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石雕佛坐像。北齐。石灰石。一级文物。青州市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石雕胁侍普萨像。东魏。石灰石。待定级文物。青州市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北齐菩萨像。北齐。白陶。8.4 cm临胸县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石雕菩萨立像。东魏。石灰石。44x13.5x9.5cm。一级。青州市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石雕菩萨立像。东魏。石灰石。84.5x 23 x 13 cm。一级。青州市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彩绘石雕法界人中像。北齐。石灰石。一级文物。青州市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半身圆雕苦萨像。北齐。石灰石。待定级文物。临胸县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胁侍菩萨半身像。东魏。石灰石。62x26x20cm。青州市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北齐圆雕石佛立像半身残躯。北齐石灰石。49x30x17cm。临胸县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佛菩萨三尊像。东魏一北齐。石灰石。66x48cm。二级。青州市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比丘尼惠照造弥勒像。北魏太昌元年(公元532年)石灰石。50x41cm二级。青州市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石雕佛苦萨三尊像。北魏晚期—东魏。石灰石。一级文物。青州市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石雕佛三尊立像。东魏-北齐。石灰石。一级文物。青州市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石雕佛立像。北齐。石灰石。一级文物。青州市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彩绘石雕思惟苦萨像。北齐。石灰石。一级文物。青州市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贴金彩绘石雕苦萨立像。东魏。石灰石。一级文物。古青州地区的造像所呈现出来的面部观感更为柔和与亲切区别于如今我们常见造像中普遍的“距离”感,“青州风格9造像能够更为侧重的展示雕塑艺术的“优美”而非“庄严”。青州市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法界人中像”是一种将佛传故事雕刻在佛衣身上的造像形式,精彩的内容被一块块创作在福田赛装之中。除了稀有的雕刻方式,这尊造像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微微隆起的小腹和不容易被注意的脊背曲线,工匠们在创作佛像之时,如同文艺复兴时期秉持“人文主义”的大艺术家们一样,将出世的佛像,雕刻成了“生动”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