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吴江师范情

贵有恒

<p class="ql-block">  日前随意刷手机,无意间看到了江苏省吴江师范学校的几张老照片,勾起了我的些许回忆。</p><p class="ql-block"> 江苏省吴江师范学校是我大学毕业工作的第一站。记得1985年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时候,我们班主任高朝俊老师是很希望我留在南京的,而且替我找好了工作的地方。但我执意要回苏州,希望能到当时吴县的木渎中学任教。高老师和我说,他最多能把我分配到吴县教育局,至于吴县教育局把我分配去哪里,他也无能为力了。第二天一早,高老师就把我从宿舍里喊出,告诉我有一个地方他可以直接把我分去,那便是江苏省吴江师范学校。而且还跟我说,“我帮你查过地图了,木渎到吴江通公交车的。”真把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了。有这样的老师,是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我与当年分别从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毕业的8位大学生一起,走进了吴江师范。他们分别是李国、肖耀良、胡建东、季鹤斌、陈湘平、顾明华、陆文兴、顾桂南。</p> <p class="ql-block">  据说江苏省吴江师范学校原先是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农村分校,民国11年也就是公元1922年8月就成立了,只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而停办了。1984年12月10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恢复吴江师范学校,校名为江苏省吴江师范学校,面向苏州各县(市)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为3年。</p><p class="ql-block"> 我工作的1985年,是吴江师范学校恢复招生后的第一届,面向当时的吴江和昆山共招收90名学生,分为两个班级,一班班主任是毕业于苏州大学物理系的李国老师,二班班主任便是我。当时校舍暂借位于吴江松陵镇三角井的吴江县教师进修学校。从木渎公交站坐上公共汽车到苏州南门汽车站再换乘去往吴江松陵镇的公共汽车到三角井下车,便到了学校。学校的大门就在公交站台旁。</p><p class="ql-block"> 印象中,当时中师的语文课主要包括了普通话、语文基础知识和文选与写作等几种。记得普通话是由吴江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张瑞华老师任教的,语文基础知识则是由吴江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曹慧娟、吴槐英老师执教,而我,则担任文选与写作课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  由于当时小学师资匮乏,全省各地都有中师恢复招生,教材便是一个问题。当时的教材,还是由省里编写的试用本,并不是正式出版的。《文选与写作》课类似于中学的语文课,既要讲课文,也要负责作文的写作、批改,好像课时是最多的。只记得当年《文选与写作》第一课是十八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的《马》,至于当年是怎么教的,已经印象模糊了。</p><p class="ql-block"> 因为是课时多,又担任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就比较长。又因为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热情也比较高涨,所以自认为当时的工作是很认真的。除了备课、讲课、批改作业,便是深入学生教室、宿舍,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当年的我,与学生也相差不了多少年纪,又都是寄宿在外,也便多了许多的共同语言。这些学生,当时都是吴江、昆山初中的佼佼者,换做今天,那都是应该在苏州头部高中就读的优等生,无疑,985、211高校的大门向他们敞开着。有人曾经说过,“不吹不黑,80年代的中师生,相当于现在的985学历”,此言极是。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走进了中师。也正因为他们,撑起了中国基础教育的一片天。从这个意义上讲,说他们是“中国教育的基石”也不为过。就说我带的吴江师范第一届的这两个班,毕业以后都成为了吴江、昆山基础教育的优秀教师,其中不乏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学生走上了管理岗位,成为学校的校长、主任。</p> <p class="ql-block">  学校在暂借吴江县教师进修学校办学的同时,着手在县城西门外流虹路建造新校,首届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还去参与学校的建设,搬砖递瓦,平整土地,为即将启用的新校舍献上自己的一份力。1986年,占地面积2.87公顷,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江苏省吴江师范新校初步建成,学生也顺利地搬入新校开始正常的学习。新的校舍,新的教室,新的宿舍,新的食堂,一切都是新的,师生们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之中,学习的热情和干劲也格外的炽烈。</p><p class="ql-block"> 由于个人的原因,我1987年暑期,费了一番周折调回了吴县,同样也费了一番周折进到了木渎中学工作,但是和吴江师范学校这批学生的联系却没有中断过。记得1987年秋的一个星期天,我正在乡下家中看书,窗外突然有人喊“顾老师”,我探出窗口一看,居然是吴江师范我班上的几个同学,真是让我喜出望外。原来,他们来灵岩山秋游,曾经听我说过我家离灵岩山不远,他们就没去游灵岩,而是一路问讯找到了我家,为的就是来看看我。即使到今天,他们也会经常在微信上问候我一声,特别是在我最痛苦的那段日子里,他们会不时地关心我,安慰我,鼓励我,或者找个机会一起聚聚,聊聊。真心的感谢他们。</p> <p class="ql-block">  现在,我的这批首届学生,许多和我一样,已步入了退岗、退休的年龄,但每隔五年,他们几乎都要聚上一次,在苏州,在吴江,在吴中,在安吉。每次相聚,总要邀请我一起参加。每次我因公或者因私去吴江或者昆山,他们都会热情安排,让我感动。</p> <p class="ql-block">  2003年,吴江师范学校并入南邮吴江职业技术学院,停止招生,曾经辉煌多年的吴江师范不再。‌但是,在我心中,吴江师范却依然是神一样的存在,因为那是我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站,还有一群那样可爱又出众的学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