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德满都世界遗产(二)帕坦

心的旅程(郑琪瑛)

<p class="ql-block">尼泊尔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历史上有两件事与中国息息相关。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诞生于尼泊尔的释迦族王室,他在这片土地上开始了探索真谛的旅程,最终成为佛陀。佛教由此传播至亚洲各地,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公元602年,李查维国王的女婿安苏瓦曼国王为了巩固王国的地位,将妹妹嫁给了印度的一位王子,并将女儿尺尊公主送至西藏,嫁给了吐蕃国王松赞干布。在大唐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的共同努力下,640年,松赞干布皈依了佛教。如今,西藏小昭寺内仍供奉着尺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见证着这段历史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在尼泊尔逐渐受到印度教的影响而式微。印度教逐渐成为主流宗教,影响着这片土地的文化与信仰。尼泊尔有记载的历史也大致始于这一时期,</p> <p class="ql-block">公元1200年前后,尼泊尔进入了马拉王朝的统治时期,翻开了尼泊尔历史上最为辉煌的篇章。马拉王朝通过与中国西藏的贸易往来逐渐繁荣起来,到了第三任君主贾亚斯堤提·马拉国王统治时期,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p> <p class="ql-block">这位伟大的君主不仅统一了加德满都山谷,还编纂了法典,强化了社会等级制度。马拉王朝的统治在尼泊尔持续了近五百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然而,1482年贾亚斯堤提·马拉的孙子亚克西亚·马拉去世后,他的三个儿子各自为王,加德满都山谷分裂为巴克塔普尔、加德满都和帕坦三个王国。虽然分裂带来了战争,但也在艺术和文化方面激发了竞争。每个城市的杜巴广场上,精美的庙宇和建筑纷纷涌现,成为王国间争相炫耀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帕坦这座古老的城邦,如今几乎已成为加德满都的市郊,但它依然保留着浓厚的历史气息。</p> <p class="ql-block">帕坦杜巴广场不同于加德满都那样喧嚣,显得更为宁静有序。广场左侧是庙宇区,右侧则是宏伟的皇宫,整体布局紧凑而和谐。</p> <p class="ql-block">哈利桑卡神庙雄伟壮观,面对皇宫寺院,由尤加纳兰德拉· 马拉国王的女儿于1704年前后修建。这座寺院受大地震影响严重,至今还在部分维修中。</p> <p class="ql-block">皇宫的部分建筑完成于14世纪,后来的马拉国王不断扩建,使其规模日益宏大。在三个杜巴广场中,这里的皇宫建筑最为古老。</p> <p class="ql-block">皇宫的镀金大门建于1734年,金色的三角墙上雕刻着湿婆神、帕尔瓦蒂、象神等众神的形象。门楣上方的金箔窗曾是国王接受公众朝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如今,这扇金门已成为帕坦博物馆的大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寻历史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皇宫由许多相连的庭院和庙宇组成,中央庭院是国王办公的场所,也是王宫内最古老的部分。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华丽的外墙内,楼阁亭台、雕花木窗、木质屏风,无不展现出精湛的工艺和雅致的设计,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庭院中央矗立着国王的宫廷女神塔莱珠神庙,白色大理石的屋顶,顶端闪闪发光的金色装饰象征着皇权的神圣。</p> <p class="ql-block">穿梭在迷宫般的王宫内院,欣赏着古建筑的精湛与繁复,仿佛能感受到那些窗格后曾经的神秘与庄严。</p> <p class="ql-block">帕坦博物馆由旧王宫的部分改造而成,1997年由已故国王比兰德拉揭幕成立。博物馆由奥地利政府资助,被誉为尼泊尔的艺术宝库。参观藏品需要登上一个陡峭的木梯,才能踏上一段探寻历史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巧妙地利用了建筑本身的回廊式结构,将文物陈列在通道两侧或中间。除了部分藏品用玻璃封闭,大部分都是裸露展示,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历史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独特的建筑和雕刻艺术,主要得益于李查维王朝(4-8世纪)和马拉王朝(12-18世纪)这两个文化盛世。尤其是马拉王朝,被认为是尼泊尔艺术和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被誉为尼泊尔古典文化的“文艺复兴”。</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规模虽不大,但藏品丰富,主要包括木雕、石刻、铸铜、镀金作品,绝大多数来自印度教寺院。这些作品工艺精湛,是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珍宝。</p> <p class="ql-block">一件精美的女士铜镜,展示了古代尼泊尔工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从博物馆的窗户望去,对面的神庙更显美妙绝伦。</p> <p class="ql-block">湿婆神庙是一座装饰精巧的双层塔庙,建于1627年。其最大的看点在于华丽的木雕,特别是廊柱上方的带状饰物,以及嵌入砖墙中的精美象神石雕。庙内供奉着象征湿婆的石像。</p> <p class="ql-block">两尊巨大的石象立于塔庙东侧,其中一尊大象将一人踩于脚下,象背上坐着一位象人。石象雕塑比例匀称,神态生动,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那拉杨在尼泊尔被认为是宇宙创造者,帕坦杜巴广场上的那拉扬寺庙据说是这里最古老的建筑,建于1565年。门前两只昂首挺胸的大石狮守护着这片圣地,威风凛凛。</p> <p class="ql-block">印度教的狮子形象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狮子,而是一种文化和宗教象征,代表着力量、勇气和正义。</p> <p class="ql-block">该神庙的廊柱上部雕刻着形态各异的印度教诸神,底部则布满了“儿童不宜”的色情雕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元文化。</p> <p class="ql-block">纳拉扬神庙前是尤加纳兰德拉·马拉国王及其王后的铜像。国王头上盘踞着一条眼睛蛇,蛇头上立着一只小铜鸟,象征着印度教中的保护神。</p> <p class="ql-block">一口巨大的古钟悬挂在两根结实的柱子之间,这口钟由吡湿奴·马拉国王于1736年悬挂于此。受到冤屈的人可以敲响这口钟,请求国王为他们伸冤。</p> <p class="ql-block">克利须那寺是帕坦杜巴广场上最为壮观的建筑,由希迪纳拉希哈·马拉国王修建于1637年。与周边砖木结构的纽瓦丽建筑不同,这座神庙采用了印度寺庙的建筑风格,是加德满都谷地内的精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座印度风格的锥体形神庙共有三层,每层的门廊都有廊柱支撑。神庙内供奉着印度教神毗湿奴的化身——牧羊人克利须那。尽管印度教寺院通常禁止非教徒入内,我们无法入内。神庙外观高大雄伟,廊柱精雕细琢,内外浑然一体,还是让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克利须纳神庙对面是迦卢荼雕像,在尼泊尔的寺庙中,作为毗湿奴化身之一的克利须那与迦卢荼雕像常常相伴出现 ,这尊迦卢荼铜像双手交叉,半跪在神庙对面的圆柱顶端,显得异常生动。</p> <p class="ql-block">在南边还有一座引人入胜的八角型石寺,建筑风格与北边的克利须那寺颇为相似,连名称都相似称为克利须那神庙。这座庙宇建于1723年,同样具有浓郁的印度石庙风格,是帕坦杜巴广场上的又一杰作。</p> <p class="ql-block">在尼泊尔的历史上,最后几位国王的遭遇却让人唏嘘不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01年6月1日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尼泊尔王室惨案。王储迪潘德拉在王室聚会上枪杀了几乎所有的王室成员,包括他的父亲比兰德拉国王和王后。迪潘德拉最终自杀,在昏迷三天后死亡。比兰德拉的胞弟贾南德拉随后继位,</p> <p class="ql-block">然而新国王并没有带来国家的发展。21世纪初,尼泊尔的政治局势急剧恶化,十年间出现了九届政府。2006年5月,议会投票决定取消王权,国王成为象征性领袖,标志着沙阿王室长达200余年的统治走向终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