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据普米族“大祭羊”口授经叙述,在滇巴仙罗诞生 前,有一个“斯巴亚米甲布”时代,这个时代只有喀尔 沙口授经,没有文字,由普米族中的神职人员雅毕、释毕、 别扎等以口述方式传承。喀尔沙口授经最早用文字记录 是在清朝末期,云南大理剑川县的一位白族教师在兰坪 任教期间学会了普米语,他使用汉文记音,记录了普米 族的别扎喀尔沙共 45 段。韩规属于原始苯教,其崇拜的是自然神,不是人为 神。韩规文化是普米族优秀文化遗产。由于历史原因, 韩规传承处于濒危状态。就宁蒗彝族自治县新营盘乡而 言,自 1994 年松娜农布、郭桥保、马光保等三位韩规 相继去世后,宁蒗地区没有了韩规文化传承人。从 1998 年开始,宁蒗县普米文化保护协会对韩规文化进行收集、 整理并培养韩规文化传承人,共撰写 131 种喀尔沙口授 经,出版部分喀尔沙书籍和韩规画册,分批次培养韩规 文化传承人共 29 人,韩规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取得了一 些积极成果。</p><p class="ql-block">关于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问题,宗教学者何耀华、马长寿、王兴先将其定性为原始宗教中的自然崇拜,崇 拜的是自然神而非人为神。人类社会早期只有三大崇拜, 一是山、二是水、三是念神(游动在山、水和土地之间 的一位神,他威力很大,不能惹怒他,否则会给人类带 来天灾人祸)。古时,每个普米族村寨都有一座神山, 神山上有一座祭天神坛,称为塔瓦(兴旺发达塔)。每 年农历正月十五、五月端午、七月十五都要上山祭天。 普米族先民为了保护生态,用山名来给自己的祖先命名, 如“控”部落以红花纹虎山命名,“奔雅”部落以豹头 龙身山命名,“给母”部落以平原上的花瓶山命名。为 了保护山林,普米族建筑用的木材和烧的薪柴都只能在 冬季采伐,其他三个季节不能上山采伐。白狼歌里有两 句普米歌词“综邪流潘,筰邪浔螺”,意为冬天伐木, 秋天收获。</p><p class="ql-block">普米族每个家族都有一个自己的龙洞,逢年过节或 农历初一、十五都要到龙洞去烧香祭拜。普米族起名喜 欢用带“水”含义的“越西”,如女性起名为越西卓玛、 越西拉姆,男性起名为越西此甸、越西扎实。</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历史上,作为在历史缝隙中不断迁徙的民族 , 奋进 和抗争是普米族历史上的主题。普米族认为,打仗有打 仗的领头人,经商有经商的领头人,上山打猎有打猎的 领头人,做农活有做农活的领头人 , 每个家族有自己的 领头人,称木得 ( 大人 )。每个家庭有一个当家人,称达布 ( 主人 )。普米族谚语说 :“千千有个头,万万有 个尾”,从中可以看出普米族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 民族;服从领袖、尊重英雄是普米族的文化传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普米族崇拜英雄,歌颂英雄。普米语称男英雄为“帕拉扎拉”,女英雄为“包乌肯珠”。在日常生活中,普米人无论是经商、狩猎还是远行,出门前都要先烧香祈祷扎拉神保佑。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一日三餐时都要先敬扎拉神。祭词中说:骑虎的英雄,骑豹的英雄,骑大象的英雄、嘴含猛蛇的英雄、骑雄鹰的英雄、胸挂盾牌的英雄、手拿剑矛的英雄,手握“卡中”的扎拉神,高擎“德迪”(五彩福旗)的英雄,请您保护我,打仗要胜利,过河脚要灵,爬山手要快,伸出左手得银子,伸出右手得金子,美食进我肚,衣服暖我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普米族在讴歌英雄,无限崇拜战神之时,还从灵魂深处对与生俱来的过往罪愆进行赎罪,涤荡罪孽,驱逐恶念,呼唤美好,弃恶扬善,追寻福禄安康的理想社会。这是古代普米族先民对宇宙人生中正与反、美与丑、善与恶二元观的哲理叩询,普米族的哲学史观初现端倪,而对具有普世价值命题的喻示箴言通过诗词一般流畅形象的语体进行描绘,故而在帕拉扎拉喀尔沙口授经中绽放出具象与抽象的绝妙组合,既是思想史,亦是文学诗篇。就其文化价值而言,帕拉扎拉喀尔沙口授经是哲学与文学的荟萃,是普米族先民对世间万象万物的一种宣言,一部史诗,一种激励后人对神妙莫测未知领域的永续探究和冥思苦想,沐浴在先贤们不绝如缕的神谕时光里,作为二十一世纪帕拉扎拉的传人,我们理应责无旁贷地高擎这面思想的巨擘,使普米族具有悠久传统的英雄文化得到永世传承,让后人更加热爱英雄的祖国和英雄的人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向如蓝天般高远,大地般宽广,阳光般温暖,月亮般明亮,星辰般闪耀,白云般翻卷,彩虹般美丽,桫椤树般茂盛,地球般硕大,磐石般牢固,大海般浩瀚的诸位战神致敬。</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