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十二节气我就钟情立春和冬至,其他自始始终没感觉,后来自媒体发达,开始注意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中医讲这四天的前一天是四绝日,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还有四个节气忘了。从小就钟情立春,因为听大人讲。立春的那一刻,如果用火柱(就是六十年前家里用来捅火的那个铁棍子,一头是尖的)。在地上扎个洞儿,放一根鸡毛进去,立春的那一刻,鸡毛会从地下漂出来,说地下阳气起来了。我一直想验证,一直没验证。一直想着在屋里的地上扎个洞儿,那时房间的地都是土地,可以随便扎,然后放进去鸡毛,看着它在立春那一刻从地下腾气,直到现在我依然到了立春这一天,就想起这档子事儿,可就一直没去弄,所以也没见过鸡毛是不是真的会在立春的那一刻从地下升腾起来。同时我也奇怪,古代的人,如果不是神?怎么能把立春那天的时刻算那么准?有一种现象也是可以证明立春这天是阳气生出地面了,那就是立春前井里的水是温的,有时从井里打出水,还冒着热气,立春后,井里的水就凉了。这个估计六零前后出生的才有体会,后来就不去井里拔水了。五十多年过去,我每到立春这天就想起火柱,地上的洞儿,洞里的鸡毛。一直在脑海里,从没到现实中。</p><p class="ql-block">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节气是冬至,感觉是一年中最冷一天,飕飕的北风,裹着雪粒,是那种被冻的要化不化的雪粒,打在冻的通红的脸上,很疼的,地上一层雪已经被冻结了冰,溜滑溜滑的,但是仍然阻止不了我们满街跑的激情,因为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饺子。这顿饺子,距离上一顿饺子应该至少有七八个月,上次记得是农历二月初二吃的饺子,还是三十做的馅,那时天冷,馅一直在院里放着,每年除夕大年初一吃了饺子就是正月十五晚饭的饺子了,再吃就是二月二吃对月饺子。其他时间好像没吃过。但是冬至家家户户是一定要吃饺子的,无论什么馅肉馅很少的,大部分是白菜萝卜馅,有个大葱很不简单了,都要包成饺子,因为冬至这天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那时我们小伙伴到邻居家看,谁家在包饺子,包的什么馅,还有的用红薯高粱面包的饺子,感觉特别稀罕,但是小伙伴说不好吃。还有就是冬至前后村里会死人,我们也是去看的,都是躺在敞开的街门楼里,盖着草席,脚上没有袜子露在外面干黄干黄的,等着着家人去埋葬,我们也不知道害怕,就跟着大人看他们张罗,风会卷进屋子里,那些面无表情的人,偶尔会抽泣,然后外面有人拉来生产队的排子车,顶着北风脚下一滑一滑往村外去了……</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现在闲着没事倒是注意起二十四节气了,但是远没有了任何乐趣,因为外面的气温也不随节气走了,小雪的时候没小雪,大雪的时候没大雪。中医说是冬行夏令人的身体要遭殃的。人遭殃不遭殃也无所谓了,无论什么节气,医院总是乌泱乌泱的,是目前最热闹的地方。季节不随节气走,蔬菜水果也没有春夏秋冬了,无论什么季节都能吃到你想吃的水果。人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不是胜天吗?围着火炉吃西瓜稀松平常,只要你愿意吃,至于有没有西瓜味道就别管了,它长那样子就叫西瓜。人也不随年龄走,尤其是大妈,披红挂绿眉似僵蚕横卧唇如猕猴猩红屁股。年轻的时候都不容易,想疯就疯要作就作吧,反正横竖都是风景!</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