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潍县往事一(3)东关安丘巷

新华

<p class="ql-block">作者:葛宝琦</p><p class="ql-block">协作:李新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建筑风格既具有传统色彩,又富有现代气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整个巷子,青砖到顶的房子占到七、八成,不乏一些古香古色的院落。如,2号王大先生院落,3号谭家院落,6号梁家院落,10号邢家院落,11号刘家院落,14号裴家院落,15号徐家院落,17号二层小楼张家,19号李家院落,21号梁家院落,23号银号四合院,24号聚丰楼大院,27号燕月楼大院,29号李家院落,32号李八先生家院落,37号高家院落,39号陈家院落,40号韩家院落,41号韩家院落,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安丘巷中北部有四座现代式楼房格外引人瞩目,大概距今有140多年的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座楼,是位于安丘巷最北头路西的聚丰楼。这是一座砖墙瓦顶砖木结构的现代式二层楼房,南北九开间、东西五开间,整座楼体呈“回”字形,四周有房间,中间是方形院落。从外观看,楼体高大,明亮宽敞的木制玻璃门窗环绕四周,楼的大门设在沿街一侧中间。楼内一层地面用青砖铺设,二楼地面则是在木梁上用木板铺设而成。二楼的楼梯和回廊平台,设置在楼体内侧墙外。在楼院四周,距楼体一米半的位置,高高树立起一排二十公分方木,支撑起二楼回廊平台和回廊顶棚,立柱底端设有圆型石墩,起防腐作用。二楼回廊平台围绕楼体四周相连,回廊平台外侧设有木制围栏。回廊顶棚有宽探檐,探檐下方有白铁制成的雨水槽,雨水槽连接白铁竖管,将雨水引入地下。二楼楼梯设在回廊四个角,由精致结实的木制踏步和扶手组成。全楼的木制件全部用深咖啡油漆包裹,显得十分高雅,富有现代气息。该楼是一傅姓家族的产业,上世纪四十年代及以前,开设酒楼,五十年代初收归公用,成为中国交通银行潍坊支行的办公场所,后来成了职工家属宿舍。七十年代末,通过落实政策,部分归还傅家。</span></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撤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座楼,是位于安丘巷中部偏北的燕月楼,也是一座砖墙瓦顶砖木结构的现代式二层楼,整座楼呈“7”字形,南北三开间,坐落在安丘巷路西,东西六开间,坐落在石家巷路南。楼的正门开在安丘巷,门正中上方,镶嵌在楼体上的青石牌匾上,清晰地镌刻着“燕月楼”三个字,在石家巷一侧设一偏门。楼的内外结构,特别是二楼回廊平台、回廊顶棚、楼梯等结构,与聚丰楼大体相似。该楼起初是为开酒楼而建的,后来也挪做他用,上世纪四十年代张东生大夫在此开办中医诊所。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收归公用,成为税务部门的办公场所,后来成了职工家属宿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座楼,是位于安丘巷路东最北头银号大院内的一座砖墙瓦顶砖木结构的现代式二层楼。这座楼东西走向六开间,楼内楼外建筑风格与聚丰楼十分近似,只是二楼回廊平台和楼梯设在阳面,更显得耀眼夺目。银号大院应该说是全巷风格最独特的一个四合院。它的进户门洞宽一点五米,高二点五米,两扇黑漆大门用铁皮包裹,并整齐密布着铁铆钉,坚固无比。院内二层楼坐北朝南是主房,还有东厢房、西厢房和南厢房,都比一般民房宽敞、高大和洋气,而且设施完善。比如,西厢房是临街房,玻璃木窗高大而坚固,装有铁制安全护栏,最外面还有折叠式的木制遮挡窗,白天敞开,晚上关闭,显得十分高雅。说起来,这个四合院仅是银号的后院,从后院向北延伸到叶挺街路南才是银号的前院和门面房。门面房一层三开间,高大而洋气。门脸墙高出房顶,用颗粒大理石敷面,高大的玻璃门是推拉自动关闭式样的,门的外侧装有推拉式钢制伸缩防护门,两边的窗户上也装着推拉式钢制伸缩防护窗,防护门窗上班时敞开下班后关闭,既美观又安全。在院内北楼地下设有金库,确保银号安全措施到位。之所以称之为银号是清朝中后期的产物,到民国时期就改成中国银行的驻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四座楼,位于聚丰楼和燕月楼之间路东,也是一座砖墙瓦顶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虽然只有两开间,独立在众多平房中间,显得非常别致。楼底有进户门和一间门面房,楼梯设在门面房内。上世纪四十年代,张师傅举家从鲁西南迁来潍县,买下这座小楼和后院的八间平房,开办馒头作坊,前店后厂,买卖十分兴隆,使这座小楼充满了生气。这座小楼紧靠梭布行,说不定当时是梭布行的一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请看第四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