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革命烈士传(9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李 白</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10.5一一1949.5.7</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中国人民革命不朽的英烈,中华民族不死的灵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湖南浏阳人。原名李华初,化名李侠、李静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四军通信连战士、指导员。1934年6月,在瑞金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学习无线电技术,结业后到红五军团任电台台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1937年10月,化名李侠,赴上海负责党的秘密电台的工作。在敌伪残酷统治、斗争环境极其恶劣的上海,克服各种困难,承载着上海党的地下组织与党中央的秘密电台联络工作的重任,用无线电波架起了上海和延安之间的“空中桥梁”。1939年,党组织安排女工出身的共产党员裘慧英与其假扮夫妻掩护电台,开展工作。两人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产生爱情,后经地下党组织批准结婚,成为秘密斗争中的患难夫妻。1942年9月,日军在对秘密电台的侦测中,发现并逮捕了他们。日寇对他施以酷刑,但他坚称是私人电台,绝不屈服于日军的凶恶残暴。1943年5月,经党组织营救获释。出狱后,夫妇俩按照党组织的安排被调往浙江,他进入国民党国际问题研究所做报务员,化名李静安,往返于浙江的淳安、场口和江西的铅山之间,利用国民党的电台,为我党秘密传送日伪和美蒋方面的战略情报。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继续从事党的秘密电台工作。1948年12月30日凌晨,被国民党特务机关侦测出电台位置而被捕。被捕后,遭受酷刑,坚贞不屈。1949年5月7日,在上海解放前夕,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延安时期就熟悉他的陈云和邓颖超同志对李白的牺牲深表怀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邮电大学为李白塑像,陈云同志为塑像题词,邓颖超同志题写碑文:“像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所写的原型李白同志,为了党的利益,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些同志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 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说 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关于李白烈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有关情况的说明</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1979年我在编辑老红军周维1957年撰写的《红色电波》回忆战友李白文章的时候,我查找了许多历史档案及那个年代从事地下工作老同志的回忆资料,并经领导和相关部门审查核准,认定李白和1958年拍摄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侠是同一个人。李侠和周维(开国少将,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电信工程大学校长)、黄有凤(开国少将,毛主席的机要秘书、中央机要局局长),在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同为中央军委机关的战友。因为他们所处的特殊工作岗位,他们的名字经常和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人的名单同时出现在某个重要的活动当中,我随即将老红军周维的文章定名为《永不消逝的电波》。此后我也以《永不消逝的电波》为名在全国许多报刊上发表了讲述李白烈士的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上个世纪80年代上海电信系统和中国邮政大学从事党史研究的部门等也找到我,请我帮助他们核准一些有关李白烈士的历史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有人引用或原文抄录我的文章,对此我是支持的。我研究党史军史一辈子,写了一辈子书和文章,我始终认为党史和军史是党和军队的,而不该属于个人。我个人不应该拥有所谓的版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有意思的是有些人引用了我的文章,时间一长,即认为原文的出处是来自于自己所写的某篇文章了,同时还讨论起我的文章的著作权,成了他们的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有些人并不知道,我写作的许多有关党史军史文献资料型的文章,无论是事件、战斗还是人物,大多是来自当年的那些老革命家亲口陈述或来自于我亲手保管过的一批文献档案资料。且不论这些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常人本就难以亲见。更何况像长期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机要人员黄有凤,不要说是战争年代,就是在和平时期,即使在中南海内,平日里就寡言少语,从不主动和熟人更不会和生人打招呼,他不约见,平常人又怎能见到这位特殊人物的尊容?黄有凤同志,看到我的文章之后,便约我到中南海面谈。这一特殊的见面,我们谈了许多有关李白烈士战斗和生活的点滴。黄有凤同志告诉我,李白的革命资历很老,如果不从事地下工作,无论是在军委机关还是在一线作战部队,他都可能是大领导。他到上海工作我们是不知道的,我们工作的纪律,不问你不知道的,不回答他人你所知道的。但李白是我们的领导,他的离去我们虽然不知道,但他发报的指法我们是熟悉的,几十年来,我们虽然不见面,但我们心心相印、肝胆相照,他的牺牲是我们党和军队的重大损失。黄有凤这位老革命家长期在毛主席身边做机要文秘工作,为人特认真、办事极严格。为了证明这一次他和我的谈话,他还分别在我的采访笔记和我写作的文章上签了名。</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