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行 游潮州

白水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广济桥</b></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位于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横跨韓江连接东西两岸。在古代广济桥是通往福建与浙江的交通要道。</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是独特的启闭式桥梁,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全长518米,东边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西边有桥墩8个,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条木梭船连接而成。白天行人在合拢的浮桥上通行,傍晚拆除浮桥让船舶通过以及排洪。</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不仅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还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桥上形态各异的亭台楼阁,装饰精美,形成了一个楼台,一个样的独特景观。因有些亭台兼作商铺,所以又有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浮桥两端用铁链固定在梁桥的矶头墩,浮桥可随水位涨落而高低变化,矶头墩各有一段石阶梯供行人上下到浮桥,船中间铺上5米宽的木板作为桥面。</p> <p class="ql-block">启闭浮桥有固定的时间,每天上午十点合桥,下午五点半开桥,冬季下午四点半开桥。开桥的方法是用拖船将十八条木梭船中间的12条梭船拖走。合桥时再用拖船将木梭船拖回连接。开合时间一般需要半个小时。每天拆拆合合,真正意义上的过河拆桥,观看开合桥也是游广济桥的亮点。</p><p class="ql-block">上桥游览门票20元。</p> <p class="ql-block">每座桥墩上都建有桥亭,风格古典传统,形状多样化,大小也不一样,基本没有完全相同的。每座桥亭的上方都有匾额冠以桥亭美称,亭柱上有楹联,高雅文艺。</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上唯一的一座石牌坊“民不能忘”,这是百姓纪念清朝太守刘浔和分司吴均为重修广济桥作出的不朽功绩。</p> <p class="ql-block">所有桥墩对来水方向都呈尖型,有效降低洪流对桥墩的冲击。</p> <p class="ql-block">桥上游人如织,或驻足欣赏、或拍照留念,桥下韓江水波粼粼,远处山峦轻描淡写,金山大桥如彩虹般横卧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两岸风光旖旎,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广济桥如梦似幻,璀璨的灯光与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美轮美奂。</p><p class="ql-block">晚上灯光秀的具体时间:周一至周四每晚一场,八点开始。周五至周日每晚两场,八点、九点半各一场。</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是潮州文化历史地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到潮不到桥,枉费走一遭。广济桥值得一游,我们来了!但在这里也留下了遗憾。上午八点多钟就到了广济桥,心心念念的想看广济桥的合拢。我们到时浮桥已合好,比规定时间早了一个多小时,原来是有一批特别人物上桥特殊化了,只怪自已运气不好。</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韓文公祠</b></p> <p class="ql-block">韓愈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首。时任刑部侍郎的韓愈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他治潮八月,驱鳄释奴,劝农兴学。在潮州文化发展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为民众所歌颂缅怀。以至山水易姓为韩。</p> <p class="ql-block">潮州韩文公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庙,位于城区东面的韩江东岸、笔架山中峰“双旌石”下,距今已有千年。</p> <p class="ql-block">从广济桥东面出囗,一路上坡向北走,很快就到达韓文公祠。</p> <p class="ql-block">正大门祠前牌坊上镌刻着“韩文公祠”四个大字,是原中共中央书记胡耀邦手书。</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是一处庭院,一眼向上望去,居高临下的祠堂巍峨雄伟,依山而建。古树郁郁葱葱,在茂密树木的掩映下,整个祠宇显得庄严肃穆,让人肃然起敬、有仰之弥高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看看陡立的台阶,有些望而生畏。不得不服老,不敢贸然攀爬。笔架山虽不算高,但对于老年人只能望山叹息。韓文公祠的核心景点:祠堂,韓愈纪念馆,韓愈勤政廉政展览,侍郎阁还有历代的几十块古碑刻及橡木园等核心景点古迹统统在山上。</p> <p class="ql-block">硬着头皮割爱,不上山了。就在下面看看“天南碑胜”长廊。碑廊总计89米,展示着不少现代名人与知名书法家游览韓文公祠后留下的墨宝,文气斐然,是一处极具欣赏价值的艺术长廊。</p> <p class="ql-block">“功不在孟子下”。商承祚题</p><p class="ql-block">商承祚:古文学家,考古学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文物鉴藏家。</p> <p class="ql-block">“一代文魁”。习仲勋题</p><p class="ql-block">习仲勋:前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p> <p class="ql-block">“师道”。徐向前题</p><p class="ql-block">徐向前: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风范长存”。饶宗颐题</p><p class="ql-block">饶宗颐:中国学界泰斗,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前西冷印社社长、香港中文大学与南京大学名誉教授。</p> <p class="ql-block">“韓山春秀”。许德珩题</p><p class="ql-block">许德珩:前水产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p> <p class="ql-block">还有李鹏、薄一波、陆定一、启功、赵朴初、刘诲粟等人的题词。</p> <p class="ql-block">年代最早的石刻是苏轼著名的《潮州韓文公庙碑》,称韓愈“文赶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遂成天下定论。</p> <p class="ql-block">韩愈以戴罪之身,在潮州七个多月,把中原先进文化带到岭南,办教育,驱鳄鱼,释放奴婢,兴修水利,为民众做了许多好事。他心系苍生、克已奉公、践履勤政,潮州人民为纪念他,以至山水易姓为韩,笔架山改名为韩山,鳄溪改名为韩江。在广济桥头修建了仰韓阁,还修建了韓文公祠,韓山书院,韩江大桥、昌黎路、韓山师范学院等来纪念韓文公。可见韓愈在潮州百姓心中的地位,居潮八月留下了万古名,潮州人将韓愈奉为神。</p> <p class="ql-block">韩文公祠不仅是对韩愈的纪念,更多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韩愈精神的传承与力量。韓文公祠是潮州文化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2006年韩文公祠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p class="ql-block">2010年韓文公祠被列为全国首批廉政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潮州古城广济楼</b></p> <p class="ql-block">潮州广济楼也称韓江楼,俗称东门楼,是潮州古城七城门之首。广济楼仿宫殿式建筑,重檐歇山顶,配以玻璃瓦红彤墙,朱柱格子窗,雕栏画栋。在古府城墙众多城楼中最巍峨壮丽。是潮州古城的主要标志。</p> <p class="ql-block">沿广济门城楼南北两侧,至今还有完好的两千多米的古城墙和上水门、竹木门、广济门、下水门四座古城楼。</p> <p class="ql-block">城墙上的广济城楼。</p> <p class="ql-block">城墙上的下水门城楼。</p> <p class="ql-block">登楼眺望,但见韓水北下,远山如黛,一路之隔,正对面的广济桥像一条巨龙静卧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城楼下车水马龙,游人络绎不绝,构成了一幅祥和太平的画卷。</p><p class="ql-block">潮州内八景有“东楼观潮”之胜。登广济楼参观内部,需买门票10元。</p> <p class="ql-block">广济楼城楼上,一楼、二楼为广济桥历史陈列馆,还设有潮州非物资文化遗产展示厅。</p> <p class="ql-block">潮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潮州民俗文化,整个不大的潮州就拥有1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展示的这些非遗作品精美绝伦,技艺高超,件件都是宝藏。这些非遗项目不仅展示了潮州的文化特色,也体现了其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位置。</p> <p class="ql-block">潮州木雕。</p> <p class="ql-block">潮绣。</p> <p class="ql-block">因为展示品没有说明标签,所以只知作品巧夺天工,技术精湛,不了解作品所属非遗哪个项目?</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广济门城楼。</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下水门城楼。</p> <p class="ql-block">夜晚广济楼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补壮观美丽。</p> <p class="ql-block">夜晚灯光下的下水门城楼。</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潮州古城牌坊街</b></p> <p class="ql-block">潮州古城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古城面积3平方公里,城内有大批明清时期留下的古民居建筑,还有众多数量的街巷,而且每条街巷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其中最不能错过的当属全国独一无二的牌坊街。</p> <p class="ql-block">牌坊街位于古城中心太平路,牌坊街的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骑楼,矗立的23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为映衬,形成独特侨乡风格。</p> <p class="ql-block">牌坊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人杰地灵的潮州树立牌坊,是为了表彰忠孝礼义,科考及第,功勋卓著的潮州人才所立的丰碑,这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和纪念,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兴盛,在这条路上有过39座牌坊。</p> <p class="ql-block">经过岁月的洗礼,到1951年牌坊街只留下19座牌坊。2006年潮州市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牌坊进行了修复。历时三年,修复后的牌坊街全长1948米,有牌坊23座,恢复了天下第一牌坊街。</p> <p class="ql-block">在不到两公里的街道上,矗立的23座牌坊,每一座牌坊都是历史岁月的见证者,每一座牌坊都有一段独特动人的故事,直观地将潮州名人才俊的故事呈现在游人面前。</p> <p class="ql-block">在这23座牌坊中,状元坊是最著名的牌坊,为纪念表彰明朝嘉靖十一年粤东唯一一位文科状元林大钦,皇帝下召而建。</p> <p class="ql-block">状元牌坊最大的特点是:中间承载整个亭上部的坊梁长9米、重达16吨,从头到尾一整条贯穿牌坊,象征着“国家栋梁”,其他牌坊都不能用这种规格建造。</p><p class="ql-block">古代科举不易,五十少进士,21岁年纪轻轻就中状元,在中国科举史上极其少见,是名副其实的青年才俊。</p> <p class="ql-block">柱史坊是潮州古城中一座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牌坊。建于明正德十二年,是潮州牌坊街中最早建成的牌坊之一。柱史坊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现有牌坊街中唯一一座敕建牌坊,这意味着它是由皇帝口头同意并出资建造的,这在牌坊等级中属于较高的等级。柱史坊是为纪念潮州龙湖人御史许洪宥而建的。</p> <p class="ql-block">榜眼坊也称为秋台坊,是为了纪念宋代名臣王大宝而建的。榜眼坊位于砖亭巷口,是潮州牌坊街上的重要地标之一。这座牌坊为四柱三开间的砖石结构,覆有琉璃黄瓦,并点缀着潮州特有的嵌瓷,屋脊上立有“双龙抢珠”的装饰,显得绚丽多彩。王大宝是南宋时期的名臣,建炎二年登科,成为宋代岭南唯一的榜眼。他刚直不阿,勤政爱民,敢于弹劾并罢免渎职官员,深得民心。王大宝在担任右谏议大夫期间,曾弹劾扳倒多位高级官员,包括四位宰相级别的高官,朝野为之震动,贪官污吏人人畏惧。他不仅在官场上表现出色,还多次为民请命减免赋税,废止地方官员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深受百姓爱戴。</p> <p class="ql-block">七俊坊的名称来源于明朝正德丁丑年的七位进士,他们分别是萧与咸、陈大器、薛侃、苏信等人。这些进士在潮州的历史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故事和贡献使得七俊坊成为牌坊街上的一个重要景点。</p> <p class="ql-block">四朝老大坊是为了纪念林熙春的卓越贡献而建。林熙春是明朝时期官员,在官场上服务了40多年,历经四任皇帝,分别是: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展现了他在政治上的稳定和忠诚。</p> <p class="ql-block">皇命三锡坊,该名称来源于布政使黄琮的三次升迀,体现了皇命恩赐的寓意。表示黄琮三次受到皇帝的恩赐和升迀,彰显了他的政治成就和地位。</p> <p class="ql-block">戊辰八贤坊建于明崇祯初年,是为了纪念崇祯戊辰科八位潮州籍先贤同榜考中进士所建的,这八位先贤分别是:辜朝荐、郭之奇、黄奇遇、宋兆禴、李士淳、梁应龙、楊任斯、陈所献。是潮州明代科举上的巅峰,展现了潮州的文化繁荣和人才辈出。</p> <p class="ql-block">木天人瑞坊是专为纪念潮州枫溪人刘起振而建立的。‌这座牌坊初建于1749年,牌坊上刻有“木天人瑞”和“玉署仙班”,顶部刻有“恩荣”二字‌。刘起振是潮州历史上最高龄的进士,他70岁考上举人,88岁考上进士,并被钦点为翰林庶吉士。刘起振在京不久便告老回乡,90岁时再次远赴京师,被升授翰林院检讨职务后返乡。</p> <p class="ql-block">潮州牌坊街记录了潮州的历史变迀和文化传承,每一座牌坊背后都有一段尘封的历史故事。牌坊街上的每一座牌坊都是后人浏览探索历史的佐证,展示了潮州古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风貌。</p> <p class="ql-block">潮州牌坊街不仅仅有古迹牌坊,还是一条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特色小吃等为一体的文化古街。</p> <p class="ql-block">游客可在这里漫步古街,感受骑楼的建筑风格;品赏特色小吃,领略潮州美食文化;参观非物质遗产店铺,了解潮州的传统工艺。</p> <p class="ql-block">非遗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两边骑楼下的店铺林立,琳琅满目的美食、香气扑鼻的潮州味道在诱惑着每个人的味蕾,让人馋涎欲滴。</p> <p class="ql-block">大店、小摊丰俭随意。还是潮州街头小吃特受游人喜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开元寺</b></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始建于唐朝开元二十六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当时因为信奉佛教的玄宗皇帝下了一道圣旨,为超度在战争中死亡战士的亡灵,要求各郡州都要建寺庙,并以年号为寺名,自此,全国有很多开元寺。现在潮州开元寺与邢台大开元寺、泉州开元寺、福州开元寺并称“中国四大古开元寺”。</p> <p class="ql-block">潮州开元寺是粤东第一古刹。步入寺内,一股神圣的气息扑面而来。殿宇巍峨、佛像庄严、香火鼎盛、文物众多。</p> <p class="ql-block">迎面大悲殿内供奉着86尊汉白玉观音菩萨大悲化身像,数量为全国之最。</p> <p class="ql-block">大悲殿四周的18条蟠龙石柱威风凛凛、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这些蟠龙石柱采用青石雕刻,活龙活现,展现了高超的雕刻技艺。</p> <p class="ql-block">从开元寺整个建筑格局看,与大多数寺庙没有多大差别,坐北朝南。作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伫立在中心位置,其余沿中轴线分布。</p> <p class="ql-block">站在开元寺的中轴线上,寺大门紧闭,现在只开放东面寺门。大雄宝殿前的天王殿,古韵悠悠映入眼帘。天王殿前两座唐朝建寺时的石经幢稳稳屹立在殿前,尽管有年代感,但石经幢上的经文,文字依然保存完整,清晰可见。殿前高悬“度一切苦厄”匾额,两边楹联: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众林。跨进大殿,菩萨威严端坐,尽显佛门庄严与神圣。</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前庭院里的两棵几百年的菩提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p> <p class="ql-block">不巧的是,大雄宝殿及其他殿宇都被工程脚手架围了起来,进行修缮。只能打道往回走。</p> <p class="ql-block">在开元寺抬头仰望,映入眼帘的便是那熠熠生辉的屋顶嵌瓷。嵌瓷这个潮州非遗项目在开元寺屋脊房檐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工匠门以彩色陶瓷为原料,经过精心雕琢、拼接,创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和神话故事,色彩斑斓、造型生动、技艺高超。这也是潮州开元寺的一个大看点。</p> <p class="ql-block">潮州开元寺大钟是开元寺内的一件重要文物。这座大钟铸造于北宋时期,重达3千余斤,高1.7米、直径1.1米。每日敲钟,声传四方,余音绕梁,历经千年现在仍然完好如初。</p> <p class="ql-block">还有大雄宝殿前的两座唐代石经幢以及元朝铸造的陨石香炉,很值得一看。这些文物和建筑共同展示了潮州开元寺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是领略佛教文化博大精深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潮州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值得每一个喜欢旅游、热爱文化生活的人去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楊锡春(白水)攝影 制作</p><p class="ql-block"> 到潮州时间:11月12日</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