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国古建——(一)斗拱</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陈保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斗拱,又称枓栱、斗科、欂栌、铺作等,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它是古代工匠卓越技艺与非凡创造力的集中展现,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独特标志。从巍峨壮观的宫殿庙宇到朴素典雅的园林民居,斗拱以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深远的文化寓意,贯穿于华夏大地的每一处建筑角落,成为解读中国古代建筑密码的钥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斗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最初出现在青铜器上的装饰图案中,后逐渐演变为实际的建筑构件。到了汉代,随着木构架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斗拱开始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等大型公共建筑之中。唐代是斗拱发展的黄金时代,其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设计体系;宋元明清各朝虽有所变化和发展,但基本保持了唐制的风格特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关于斗拱的产生,要从一个遥远的传说讲起。据《营造法式》记载,春秋时期鲁班游历四方,见一燕子衔泥筑巢,其巢结构精巧,能承重且稳固,遂灵感乍现,将燕巢的“弓形结构”巧妙融入建筑设计之中,创造了最初的斗拱雏形。至唐宋年间,斗拱的制作技艺达到巅峰状态,它既是一种建筑行业的功能性构件,更成为了等级制度、审美情趣和社会观念的综合体现。随着明清两代对传统建筑形制的继承与发展,斗拱虽逐渐淡化了其在建筑结构中的核心作用,但其装饰性和象征意义却愈发凸显,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斗拱,这一古老而精妙的建筑元素,以其独特的组合方式和深远的寓意,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标志之一。它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翘等基本构件精心拼接而成,形成了一套复杂而有序的结构系统。这种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部件排列,更是力学原理与美学理念的完美融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斗拱的每一个构件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位于柱顶的方形垫木“斗”,作为受力的基础,巧妙地承接着来自屋顶的重量;而插入斗内或跳出的短横木“拱”,则像一把把托举的大手,将屋顶的压力均匀分散到柱子上。拱上的斗再承载着更长的横木“昂”,昂端又可再置斗,如此反复重叠,形成了一个稳定而坚固的支撑体系。斗拱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对力学原理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他们对美学的追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斗拱的结构逐层出挑,形成舒展而开阔的檐口曲线,这种“如鸟振翼欲飞”的形态,赋予了建筑独特的动态美和空间感。斗拱的存在,使得屋檐得以深远地伸出墙身之外,既保护了台基免受雨水侵蚀,又增强了室内的采光效果。同时,斗拱的层层叠加和出挑,还营造出一种高远深邃的视觉效果,让人站在檐下即能感受到建筑的雄伟与庄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古代社会,斗拱的应用还有着深厚的等级观念和礼制思想。只有宫廷、庙宇等高级建筑才能使用斗拱,且斗拱的规模、层数和形状严格遵循着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因此,斗拱不仅是建筑技术的结晶,更是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灵魂之作,斗拱不仅以其精湛的建筑技艺令人赞叹,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象征意义。它是古人智慧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中华文化的独特智慧和深邃哲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斗拱的出现,是古人对自然观察与思考的结果。它的造型源于自然界中的大树之冠,层层外挑的结构模仿了树枝向外伸展的生长姿态,展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古人眼中,建筑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和谐共生的整体。斗拱的设计正是这一思想的生动体现,它将自然的韵律引入人造空间,使人们在居住和使用中感受到自然的亲近与和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此外,斗拱还是力量与美感的象征。它犹如巨人手臂般托举起整座建筑,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感;同时,其精致的雕刻和复杂的结构又散发出高雅别致的艺术魅力。斗拱的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与雕琢,无论是线条的流畅、比例的协调还是色彩的搭配都充满了艺术美感。这种力量与美感的完美结合使斗拱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元素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除了美观之外,斗拱还具有重要的实用功能。它可以有效地分散屋顶的重量,减轻墙体的压力,从而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同时,斗拱还可以调节室内光线和通风,使居住环境更加舒适宜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随着时代的变迁,虽然现代建筑已经不再依赖传统的斗拱结构,但斗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艺术形式,依然被广泛传承和应用。许多现代设计师在创作时也会借鉴古代斗拱的元素,将其融入现代建筑之中,创造出一种古今交融的独特风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斗拱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承载了无数代匠人的智慧和汗水。今天,当我们走进那些古老的建筑群落,依然可以感受到斗拱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未来,我们应该继续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斗拱的美。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更多的年轻设计师和建筑师学习和借鉴古代斗拱的元素,将其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之中,让这一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艺术形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斗拱不仅展示了古代匠人们的高超技艺和无限创意,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它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值得我们去珍惜、保护和传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