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式教育,我有千千言

诗中有山海

作者:金维蓉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指导教师:贺小龄</p> <p class="ql-block">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全球化浪潮里,教育作为民族发展的基石,始终备受瞩目。中式教育,这一在时代浪潮中传承千年的教育模式,犹如一把双刃剑,在闪耀光芒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容忽视的问题,致使中国教育逐渐遭到世界人民的质疑。 </p><p class="ql-block"> 中式教育的影响范围极广,学生自是首当其冲,而父母、老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也未能幸免。在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很多人都认为学习是唯一的出路,那些不学习的学生就被认定人品有问题,不好好学习仿佛就对不起父母。在这样一系列观念的压迫下,中式教育犹如最后一根稻草,沉重地压在孩子身上。</p> <p class="ql-block">  中式教育严重限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大环境下,往往忽略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过量的考试以及标准化的答案,成为学生个性思维发展的拦路虎。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常常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这就导致答案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可言,学生们就像一个个提线木偶,按照老师和家长规划的路线生活,缺乏想象力。 </p><p class="ql-block"> 中式教育还阻碍了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十七八岁的高中生,正处于对世界充满理想与憧憬的时期,却在父母“我们是为了你好”“我们会害你吗”之类的说辞压迫下,被迫从早到晚待在学校,从而失去了探索社会的机会。受中式教育的影响,学生只知道埋头学习,却不晓得去医院如何挂号,去银行怎样存钱,办理营业执照需要哪些材料以及去哪里办理。曾经的教育是为祖国培育人才,如今的教育似乎已经偏离了教育的初衷。</p> <p class="ql-block">  中式教育的影响还体现在让人们认为学习高于一切。网上曾有一个令人诧异的视频:某高中的孩子生病了,家长带孩子去打针,却一刻不让孩子休息,马上把打着针的孩子送回学校继续上课。这样的视频传播出来,意义何在呢?家长只考虑到学习会受影响,可曾想过孩子的身体能否承受?中国是抑郁症患者最多的国家,而学生在抑郁症患者中占比超过一半,更有许多学生因受不了父母的压迫而自杀。这难道没有违背教育的意义吗?看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压迫下消逝,家长们是否意识到中式教育的弊端?是否会感到后悔呢?</p><p class="ql-block"> 不仅是孩子,家长也受到中式教育的影响。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家长和老师开始过度关注男女生之间的关系,稍有亲密就认定是在谈恋爱。更有甚者,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不允许女生和男生打闹、聊天。难道男女生之间就不存在真挚的友情吗?然而,家长永远无法理解孩子的内心,甚至可以说是不愿去了解。因为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说的都是对的,不容许任何反驳。</p> <p class="ql-block">  中式教育确实已经背离了教育原本的意义。长此以往,中国或许只会收获一群只知学习却毫无生活常识和创新思维的“木偶”,或者是一群体弱多病、缺乏运动能力的知识分子。这样的“人才”难道是祖国所需要的吗?希望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我们能够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探索、去实践,减轻学生的压力,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  金维蓉,女,18岁,一个平平无奇的高三学生,内向的美食忍者,性格稳重又内敛,喜欢打羽毛球和乒乓球,平时喜欢在音符流淌间漫步,心灵随旋律起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育培植心灵,创作点亮生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龄老师的美育作文写作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诗中有山海 第 4 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敬请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