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没在岛城里的(32)总督府屠宰场

自然国地

说起位于青岛市南区西部的观城路,论“年龄”可是够长的了!因为此路修建于德占早期,至今已经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在那个时候它有着另外一个名字叫“屠宰场路”。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里坐落着德国人修建的青岛历史上第一座现代化屠宰场。选址于火车站西侧,其四周禁止建造民宅,它紧靠胶济铁路, 且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德国人建的屠宰场有一个复杂的名称“总督府屠宰场和生物化学制药厂”,一般简称为“总督府屠宰场”,青岛民间称之为“打牛房”。 厂房为全钢结构的单层厂房,厂区主要建筑由屠宰车间和管理用房两部分组成,包括1座管理楼、1座大型实验室及宿舍和3间屠宰大厅。很多从历史照片资料上阅读工厂的人们,一时难以辨认出其真正的用途。 早在1899年的秋天,德国人就把在青岛修建一座屠宰场写入了当时的一份殖民地政府报告中。为了符合卫生需求,胶澳总督府将屠宰场建在原清朝骧武营军营(今市公安局)以西的海岸边。这里位于青岛火车站西侧,易于日后扩建;同时也与欧人区保持了适当的距离,不会让腥腐气息飘散到城区;因为临海,还可以将屠宰的废物直接排入大海。 德国胶澳总督府屠宰场,由德国政府建筑师埃格布雷希特于1902年秋天完成设计,建设工程则在第二年春天正式开始。德国建筑师斯蒂塞尔负责监造,建筑面积约1110平方米。经过1903年至1906年6月为期3年的建设,一座具有欧洲农村庄园式加工作坊风格的屠宰加工场出现在青岛的土地上。楼后建有马厩及供屠夫停放畜力车的车库。 政府建筑师斯蒂赛尔最大限度地把古典风格的办公楼和公寓与后面的现代化厂房集合成一个整体,并使之不与政府兽医埃格布雷希特的专业要求冲突。二层的办公楼和上覆的大坡顶与高大的一层厂房取得了高度上的和谐。最终出现的被处理成乡间尖顶塔楼式样的供水塔,更使这一组功能差异极大的建筑群完成了漂亮的收尾。 建筑规划阁楼及地下室,花岗岩砌基座,正门东向,方形花岗石砌门套,上有尖顶露木凸形封闭式阳台,墙角镶嵌花岗岩隅石。折坡屋面变化丰富,立面装饰讲究、精致。屠宰厅包括大畜、小畜及肉猪宰杀几个部分,其四壁砌有白色瓷砖。冷藏大厅分为大小不一的小间,供屠夫租用。后人从仅存的办公楼去回望时,很难想像其曾是一间极为现代化的工厂。 史料显示,屠宰场是德国胶澳总督府在青岛设立的第一个全面实施卫生检验的屠宰加工企业,青岛正是得益于这些措施而成为当时中国最健康的新港口城市。屠宰场按德国最新卫生标准设立。由于这些关系到部队和居民的健康,德意志帝国议会同意拨给这项工程较高的费用。 《屠杀章程》规定:严禁在市区(包括台西镇、台东镇内)对牛、小牛、猪、绵羊、山羊、马、骡、驴进行宰杀、剥皮、剖腹,此等事项仅可在公共屠宰场办理。德、华屠户须先将其所要屠宰的牲畜牵入屠宰场供兽区检查,符合健康标准者方可由各屠户本人在严格的监视下屠宰。所有肉类离厅之前,须经屠宰场场长查验,也可存于租用的大小不一的冷室内。 屠宰场除德籍厂长外,还配有兽医、会计、机械操作手以及中国搬运工人。此后先后经历了日本、北洋军阀、国民党政府的管理,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后屠宰场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归属于山东省畜产进出口公司生产车间。后被改组成为青岛肉类联合加工厂,如今的屠宰场早已不再加工肉类。现在,屠宰场建筑大部分已拆除,仅办公楼得以保存。 一百二十余年后,当我们远观德国人依照先进的卫生条例建造的屠宰场时,不能不心生感慨,这种感慨不在于德人不惜75万马克,建造了一个现代化的屠宰加工场,而在于其使这个城市从一开始就创立了严格的卫生制度和对生命的珍重观念。这是我们今天依然怀有热情去追述屠宰场建筑及其历史的真正原因。 始建于德占时期的三座屠宰场房连同高高的塔楼早已被拆除,仅剩下那座两层的孤立办公楼,随着青岛日新月异的发展,业已被掩没在岛城中。自然国地近几年考察搜集了大量的青岛地区古近代遗迹及书面、展览文字资料,设想配以图片整理完善后逐步发表,敬请期待!部分文字和图片采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来删除,谢谢! 2024.12.02.整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