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武汉《黎黄陂路》,最洋气、最美、最具人气的老街,全长604 米。作为旧租界有很多建筑风格都有着西方复古的特色,也是武汉近现代历史的见证。这一路段1897 年辟为俄国租界。现街道两侧仍保留着 十几栋租界时代遗存的欧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栋红墙白顶别具一格的房子叫“巴公房子”。始建于1901 年,建成于1910 年。距今已有114 年的历史。是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亲戚茶商巴诺夫兄弟出资所䢖,是当时汉口最大最高级的多层公寓楼。</p> <p class="ql-block">黎黄陂路1925 年前曾经的路名为阿列色耶夫街、夷玛街。因两任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系武汉黄陂人。1946 年改称为“黎黄陂路”。</p> <p class="ql-block">网红打卡地,适合闲逛。拍照留念人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旧址纪念馆”很特别的小楼,岁月斑驳的印记,红砖外墙在老树的掩映下更具历史韵味。</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建筑有华俄道胜银行旧址、俄国巡捕房旧址等。</p><p class="ql-block">汉口东正教堂。</p> <p class="ql-block">史沫特莱旧居。(鲁兹故居)</p> <p class="ql-block">首善堂,建于1925 一1927 。</p> <p class="ql-block">很幽静的一条小街。</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黎黄陂路入驻了很多特色小店。如手工艺品店、复古杂货店、咖啡屋、酒吧……装饰温馨、品味高雅。</p> <p class="ql-block">古琴台:武汉三大名胜之一。《高山流水》的发源地。位于武汉月湖之滨,始建于北宋,为纪念楚国俞伯牙、种子期而建。有“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称。</p> <p class="ql-block">《琴台知音》雕塑。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琴师俞伯牙与种子期在此相遇,鼓琴抒怀,弹奏《高山流水》,山上的樵夫种子期能识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便视子期为知己。几年以后,伯牙得知子期已经病故,悲痛不已觉得世上再无知音,于是他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后人感其情谊深厚,特在此筑台以纪念。</p> <p class="ql-block">“琴台”方碑</p> <p class="ql-block">古琴台主要建筑有琴堂,又称友谊堂,景区内还有多个展厅。主要景点有琴台、琴园、知音园、知音馆等。</p> <p class="ql-block">俞伯牙与种子期结为知音的故事,千百年来在文人与民众之间广泛流传,给中国文化增添了可歌可泣的一页。知音,已升华为对友情的忠诚不渝,成为崇高的美德。</p> <p class="ql-block">清朝道光皇帝为陶文毅御笔亲书的“印心石屋”。</p> <p class="ql-block">山青水秀的“高山流水”水榭长廊。</p> <p class="ql-block">古琴台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我。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湖光山色、风光秀丽,幽静宜人,很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晴川阁,取唐朝崔颢的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诗句之意命名。 地处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是临江而立的名胜古迹。北靠汉水,东临长江,楼阁分上下两层,充分体现了楚人“依山就势筑台、台上建造楼阁”的雄奇风貌。</p> <p class="ql-block">晴川阁有三楚胜境之美誉。与黄鹤楼、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明清两代,众多文人墨客登临赏景,游宴聚会,或刻石作画,或赋诗填词,赞美“楚国晴川第一楼”,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p><p class="ql-block">“三楚胜境”牌匾是当代书坛巨擘林散之先生89 岁时题写。</p> <p class="ql-block">禹稷行宫:始建南宋绍兴年间,至今800 多年的历史。是武汉地区现存不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清代木结构建筑。廊柱上书画家刘海粟题写的楹联:“三过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p> <p class="ql-block">行宫大殿中央一尊金色的大禹塑像,背衬《禹迹图》。</p> <p class="ql-block">大殿墙上挂着《九州禹踪》图片展,是全国各地历代纪念大禹所建庙宇、碑刻、雕塑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大禹雕像:展示了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形象,头戴斗笠,手持耒耜,神态安详,仿佛正在视察疏导后的河道江湖。</p> <p class="ql-block">朝宗亭:相传是大禹治水成功之处。</p> <p class="ql-block">禹碑亭:因禹碑而建。</p> <p class="ql-block">禹碑: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刻石纪念,碑文77 个字奇特难识。意为大禹治水使百姓安居乐业。</p> <p class="ql-block">荆楚雄风碑刻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 年)。为荊南观察使李桭义所书。碑文意为赞扬荆楚民众与洪灾水患顽强拼搏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铁门关:始建于三国时代。数百年间一直是武汉重要的军事要塞,现为1990 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飞檐戗角的城楼,城墙用红色砂岩砌筑:城门洞上镶嵌“铁门关”匾额。</p> <p class="ql-block">诗词碑廊:位于睛川阁景区沿江长廊。有各种字体的碑刻50 余通,展示了晴川阁丰富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整个景区由晴川阁、禹稷行宫、铁门关三大主体建筑和禹碑亭、朝宗亭、荆楚雄风碑、曲径回廊等十几处附属建筑组成。无愧于名胜古迹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龟山风景区别样的风情。步步有景,每一景都是一段精彩的人文,一段厚重的历史。还是赏城市面貌的首选位置。</p><p class="ql-block">向警予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孙权、孙策铜像。</p> <p class="ql-block">刘备、关羽、张飞铜像。</p> <p class="ql-block">拂雲亭,背靠龟山电视塔。可以近距离仰望这座塔楼。</p> <p class="ql-block">龟山电视塔,很引人注目。设计人员在沒有可借鉴和参考经验的情况下自行设计,于1986 年建在90 多米高的龟山上。高达221.2 米。在建成之初高度居全国之首,是国内第一座 广播电视塔,比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早了八年,有“亚洲桅杆”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由此登上平台。</p> <p class="ql-block">巨型青铜中华第一鼎。由我国现代著名雕塑家钱斯华、赵树桐于上世纪90 年代创作。</p> <p class="ql-block">沿着蜿蜒的小道前行来到蝴蝶泉,登楼可以轻松欣赏到黄鹤楼、长江大桥和鹦鹉洲大桥。视野开阔。</p> <p class="ql-block">这蝴蝶泉朱红窗格的庭院,有古香古色感觉。</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个曾经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汉剧、楚剧的传统剧目《蝴蝶杯》,亦称巜游龟山》,就以蝴蝶泉故事为脚本。</p> <p class="ql-block">有人告诉我看长江大桥最好的选择是龟山风景区的最高点。还可以观赏到鹦鹉长江大桥、睛川桥、月湖桥等九座桥梁。此外龟山上还有屈原望郢台、蝴蝶泉、桂月亭、张公远眺台等观景平台,我们可以在这些地方360 度俯视两江四岸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登上龟山之巅,长江与汉江两岸的城市风光尽收眼底。只可惜天空不够晴朗,能见度底啊!</p> <p class="ql-block">长江大桥桥头。</p> <p class="ql-block">能观赏到蛇山上的黄鹤楼。</p> <p class="ql-block">城市美景。</p> <p class="ql-block">江汉路步行街是中国最长的步行街,全长1600 米,是武汉著名的百年商业老街保留着很多古老的建筑。</p><p class="ql-block">繁华再现,人最多最热。</p> <p class="ql-block">武汉大学是中国顶级的综合性大学之一,拥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景点值得一游,只可惜,只可惜不是开放日,进入后只能粗略逛逛。</p><p class="ql-block">这个校门牌坊是2013 年,120 周年校庆之际取福建泉州花岗石重立的。形制一仍其旧,以学统绍续,文脉传承。</p> <p class="ql-block">这座雕像是李四光当年选择校址时的场景还原。站在一头毛驴旁,举手遮阳远朓,正深情注视着他曾经洒过汉水的珞珈山和东湖。</p><p class="ql-block">1928 年初,蔡元培推荐李四光担任武汉大学新校筹备委员会委员和新校舍建筑设备委员会委员长。</p> <p class="ql-block">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一处充满艺术与历史宝藏之地。不是开放日只能外观喽!</p> <p class="ql-block">馆的造型似一块飞来的石头,周围绿树环绕。于2013 年,由泰康人寿创始人、武大校友陈东升出资1.2 亿元捐建。由当代著名建筑师朱锫担纲设计,灵感来源于陈东升在珞珈山顶刻下的“始”字,寓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15 年落成开馆。</p><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