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话岔斜

由之

<p class="ql-block"> 闲来无事话岔斜</p><p class="ql-block"> 王文波/山西闻喜</p><p class="ql-block"> “岔斜”(这里读xia)是咱们晋南地区农村的一句土话,即走小路,用比较文雅的书面语言来表述就是走捷径,它是根据几何学上“任何三角形的两条边都大于第三条边”的原理来的。</p><p class="ql-block"> 我最早听到这个词,是我高小毕业后。那时“文革”开始,学校停止招生,我回村成了一名人民公社小社员。有一次,我随农民伯伯在地里劳动,休息时有个伯伯说了一句歇后语:生孩子从肚脐眼出来了——岔斜了。大伙听了后捧腹大笑。因为,这个斜岔得也太邪了!所以,我对“岔斜”一词记忆颇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说起岔斜,我就想起了我小叔。 他从小天资聪明,但很任性。他6岁时我爷爷奶奶去世,他就由我父母抚养。那时,我父亲在闻喜县东镇高小教书,把他带到身边。我小叔在学校,各科成绩都是第一。升到6年级时,学校放暑假,他回村和几个小伙伴玩得挺开心,便死活不去上学了。我父亲劝他上学,软硬兼施,都无济于事。后来逼他急了,他偷偷地钻到家里的大橱柜里呆了一天一夜。家里人为找他急死了!那天正在商量对策,忽听家里大橱柜里有“呼噜”声。柜门打开,他竟在里面睡着了!因为我父亲怕再逼他急了有个三长两短,便由了他的性子。这样,他高小没念完就回村务农。</p> <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和他去绛县南永青村我姑姑家,途中有一块麦田里的小路可直达南永青村口。可是,路旁赫然立着一块大牌子,上写着:“走小路者罚款5元,抓住一名走小路的人奖励10元。”见到此牌,我胆怯不敢走小路。而我小叔看完牌上的字,一阵窃喜。他看我站在那里有些犹豫,便说:“咱们走小路,你别怕,我有办法!”我问他有什么办法,他说:“到了村口再告诉你。”我随他胆战心惊地走到村口后,问他的办法。他说:“你看牌子上写的,走小路者罚款5元,抓住一个走小路的奖励10元。如果有人见咱俩走小路,我就抓住你的后袄领,说:‘我抓住了一个走小路的,要把他送到大队。’到了大队罚你5元,奖励我10元,咱俩总算帐还赚了5元。”我说:“你真想得出来,如果你多领几个人合谋走小路,还成了一条致富门路。”</p> <p class="ql-block">  我上四年级的时候,和几个小伙伴去礼元镇看电影,在行村的玉米地里走小路,被村里的一个老头逮住了。他要我们跟他去大队,并说要罚款。我们好言相求,他仍不依不饶,我们只得和他乱吵一通。这时,小伙伴中不知谁说了一句:“我们走的是玉米地里的路,不是小路!”我们像统一了口径,都说:“走的不是小路!”这实际上也是在偷换概念,混淆视听。可我们这样一说,把这个问题上升到了理论和学术的层面。当然我们那时并不知道这些。可老汉却被我们这些毛孩子弄懵了头脑,就高抬贵手,放过了我们。多少年以后,我在学校学逻辑学,才知道这是逻辑学上典型的“白马非马”谬论。</p><p class="ql-block"> “万荣笑话”里万荣人在处理走小路的人时,出招更绝。有个万荣人见有个人正在自己地里走小路,当时,人已走到地中间,他在地头大喊:“让那人站住,不准动!”那人想赶快走出来,可被他的叫声惊呆了,便原地不动。只见他飞快跑到那人面前蹴下,让他爬在自己背上,把那人飞快背到了地头,并非常生气地说:“你在我地里走了一回,要不是我喊得紧,你还要再走一来回啊!”大家听后都说:“嗨,你看人家万荣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的大路和小路到处都有,但什么样的人走什么路也是有区别的。 歌曲《走西囗》唱道:哥哥你出村口,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走路走那大路口,人马多来解忧愁……妹妹让哥哥走大路,而不让他岔斜走小路,一是怕哥哥走了邪路,二是怕哥哥走小路身遭不测。可是男女私奔却不一样了,他们大都是走小路。私奔同小路,挺标配滴! </p><p class="ql-block"> “岔斜”这个词,我在新华字典和百度上都没查到。从战略层面讲,孙子兵法、鬼谷子兵法以及三十六计都少有其说。看来战争中的岔斜是属于战术层面的,但绝不可小觑。</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看电影《南征北战》,我军和国民党军队抢占凤凰山制高点。敌人有汽车,而解放军靠两条腿跑。记得我军首长说:“我们的两条腿一定要跑过敌人的汽车轮子!”兵贵神速。我军由当地游击队做向导,从山上岔斜走了捷径,抢到了敌人前面,占领了凤凰山制高点,取得了战场上的优势和最后胜利。</p> <p class="ql-block">  小说《林海雪原》中智取威虎山也是岔斜取胜。解放军小分队根据夹皮沟老乡们提供的情报,沿山后一条小路可直达座山雕老巢,出奇不意打进威虎山,里应外合,一举歼灭了长期盘踞在威虎山的这股顽匪。</p><p class="ql-block"> 在辽沈战役中,由于林彪不听毛主席多次电催先打营口后打锦州的指示,致使国民党52军军长刘玉章岔斜海路,率14000余人从营囗乘军舰逃往上海,后来在淮海战役中对我华东野战军创伤不小。刘玉章也因此得到蒋介石赏识,对其加官进爵,1981年死于台湾。</p><p class="ql-block"> 岔斜有时候还会出现人们意想不到的事情。早年在修建石太铁路(原正太铁路)时,本来规划铁路从当时的河北省正定修建,可是正定府的地方官员们认为铁路会破坏正定的风水,所以坚决反对。这样石太线只好岔斜避过了正定,从距离正定36里地的石家庄修建后连接京广线,后来又开通了石德线(石家庄到德州)。这样,正定失去了一次历史的发展机遇。接下来有趣的事情出现了,历史上一直隶属正定府管辖的石家庄,反过来管辖了正定。因为,石家庄有了铁路后迅速崛起,它由一个不足百户人家的小村庄,1947年成为了河北省省会,现有人口达到1123万,去年的GDP总量是 7534.2亿元。有人打趣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村庄。</p> <p class="ql-block">  如果兵不厌诈,那么,艺应也不厌斜。艺术离不开斜。戏曲、舞蹈、杂技、绘画等 ,斜姿频出,无所不在。 </p><p class="ql-block"> 斜,最令人叫绝的是唐.元和年间,在浔阳江头小舟之上斜抱琵琶的那位女子。那时,离“安史之乱”已过去了60多年,大唐的国运之象,如牡丹开败,日渐枯萎而凋零。从长安教坊流落至浔阳江上的琵琶女裴兴奴,从“天下无二裴”说起,这位女子的祖上还是咱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人。巧啊,她同大诗人白居易同乘一叶小舟,斜抱琵琶弹出了红颜老去、战祸连连、遭遇亲人生离死别的人生悲怨。她的身世令人叹息同情,她的琴技出神入化。那夜,她斜抱琵琶精彩的演奏,成就了白居易的千古名篇《琵琶行》。 </p><p class="ql-block"> 斜在诗中的出现,不仅会丰富诗的美学内涵,还会增加其画面感,从而大大提高诗歌的艺术境界。以唐诗为例,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经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李峤《风》: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斜在诗中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是水系上的最大岔斜。1194年至1855年间,黄河通过淮河的河道作为其入海口。黄河的这一岔斜,导致淮河流域的水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淮河流域的豫东、皖北、苏北和鲁西南地区成为黄河洪水经常泛滥的地区。这一事件持续了600多年,直到1855年黄河改道,才结束了这一现象。但彻底解决淮河流域的水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5月,毛泽东主席题词,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后,淮河两岸数十万民工和工程技术人员,经过8年的艰苦奋战,才彻底根治了淮河流域的水患。</p><p class="ql-block"> 斜如果出现在高楼和房屋上,就可能会有坍塌的危险。船在海上如果长时间出现倾斜,那就问题大了。如,泰坦尼克号,它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庞大、内部设施最豪华的客运轮船,有“永不沉没”的美誉。在处女航中,它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驶向美国纽约。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相撞,船舱进水后,船体开始倾斜,不到3个小时,船体断裂后沉入大西洋底,2224名船员及乘客中,有1517人丧生。</p> <p class="ql-block">  因为泰坦尼克号上的救生艇不能满足所有人逃生的需求,所以,只能让老人、妇女和儿童优先上艇。船是23点40分同冰山相撞,次日凌晨2时20分沉没。在这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里,考验了船上每个人面对死亡的态度,他们在大难临头的表现,留给了后人不尽的评论和思考。 </p><p class="ql-block"> 亚斯特四世(当时世界首富),把四号救生艇上的唯一位置,让给了三等舱的一位爱尔兰妇女。他的财产可以打造几十艘泰坦尼克号,可他却把逃生的机会让给了别人,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愿望——帮助弱者。</p><p class="ql-block"> 著名银行大享古根海姆,身穿华丽的礼服,他说他要死得体面,像一个绅士。他写给太太的留言是:不能因为我抢占了救生艇上的位置,而让一个妇女留在甲板上,我不会像一头畜牲那样死去,我要像一个男子汉。</p> <p class="ql-block"> 斯特劳斯为世界第二巨富,他是梅西百货的创始人。当时,他的太太死心踏地要和他共存亡,不管他用什么方法,他的太太都不肯上救生艇。67岁的斯特劳斯也拒绝了船员让他和太太一齐上救生艇,挽着63岁的太太走向甲板,俩人坐在藤椅上,等着最后一刻的到来。后来,纽约市布朗区为这对夫妇建立的石碑上刻着这样的文字:再多再多的海水也淹不没的爱。 </p><p class="ql-block"> 但也有例外,日本铁道院的副参议事细野正文,男扮女妆爬上了满载妇女和儿童的10号救生艇,回到日本后遭到了报纸舆论和多人的指责,他在忏侮和耻辱中不久死去。 </p> <p class="ql-block">  扯远了!因为写岔斜,可能我的文章写到这里也岔了斜。其实无论是小路还是大路,都是人走出来的。正如鲁迅先生说的:“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也正因为有了路,岔斜也就在所难免了!</p><p class="ql-block"> 于闻喜县龙海大道</p><p class="ql-block"> 2024.11.2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