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青岛人的记忆里,德占青岛时的地名一直延续到今天还在使用的已经屈指可数了,“大窑沟”应该算一个。青岛人非常熟悉大窑沟,这恐怕主要因这里的6路公共汽车终点站、市场三路商业街和胶济铁路桥等显明地标,而对大窑沟这一地名形成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则大多来自史料上的简单描述,很少有机会直接从影像上去感受它、认知它。今天,所看到的这个图片,就是昔日大窑沟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场景。 这幅照片拍摄的具体时间,估计大约拍摄于1899年前后。画面是德国捷成洋行(DiederichsenJebsenCo.&)在德国胶澳租借地开办的砖瓦厂。德国捷成洋行成立于1895年,是由德国基尔的迪德里希森和住在德国阿普恩拉德的丹麦人叶布森联合创办的。在德国侵占胶澳之前,捷成洋行已经在香港设了分公司,并在中国沿海贸易口岸有商业活动。该公司最初为货运代理商,后扩展成为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翻阅捷成洋行在中国的贸易史,可发现该公司涉猎的贸易领域非常广泛,不仅有航运、燃料、建材等,甚至还是一家小有名气的军火贸易商。 德国租借青岛后,捷成洋行是较早在胶澳租借地设立贸易机构的洋行之一。在德国总督府最初的《胶州地区发展备忘录》中记载:“保护区的通邮业务是通过捷成公司每四至六天往返于上海、青岛、芝罘和天津的轮船进行的。行船日程的安排最便于在上海与大型欧洲邮轮,特别是德国帝国邮轮相联系。”由此可见,德国胶澳租借地最初与德国本土的通邮也是通过捷成洋行代理完成的。我们不得不佩服捷成洋行老板的果敢与精明! 德国租借青岛初期,当许多德国商人还在犹豫,还在观望租借地发展前景的时候,捷成洋行已经实打实地干了起来。他们不仅开辟了经由胶澳租借地的航线、代理邮政业务,并且瞄准了租借地大兴土木的时机,最先在大鲍岛北投资建起了大规模的砖瓦厂,及时地淘得了第一桶金。2015年,在老建筑考察活动中,专业人员在许多正在修缮的早期优秀建筑里,发现了带有“DiederichsenJebsenCo.& TSINGTAU”德文字样标记的瓦块。 这幅图片,就是当年捷成洋行的砖瓦厂。这座看似像三层楼的建筑,是砖瓦厂车间,里面安装着青岛首台蒸汽锅炉,那高高的烟囱正是给这台锅炉配备的。大鲍岛北原有一条大沟,沟顶是一个以孟姓为主的村落叫孟家沟,该村土地于1901年6月被胶澳殖民当局征购。之后,捷成洋行、德远洋行等在这里建厂后,许多中外砖瓦窑商也随即在这里开辟窑厂,不久在这条沟里,大窑小窑联成一片,当地人就慢慢地称这条沟为“大窑沟”。这一叫,就叫了一百二十多年。 德国商人罗伯特卡普勒,也是最早来到青岛的欧洲侨民之一,1899年48岁的老罗伯特和19岁的大儿子约翰·弗里德里希·卡普勒先行来到了青岛。老罗伯特最初接受的职业培训是木工,但他在青岛却从事了不同的职业。开始,他曾尝试制造如马鞍和室内装潢品之类的东西,但不久就开始经营起了德远洋行(俗称卡普勒砖瓦厂)。其砖瓦厂在大鲍岛和大港之间的大窑沟海滩上,他们雇佣中国工人,教授给他们生产方式。德国租借地时期,1901年出台了《城市规划》,明确规定,此后建筑屋顶不再使用瓦楞铁,一概改用红色陶土瓦。 《城市规划》奠定了青岛百余年的城市基调与色彩。青岛的大规模开发建设也孕育了巨大商机,包括对红瓦的大量需求。卡普勒砖瓦厂的出现,为已经着手进行大规模开发的新城市建设,增加了大量机械方式生产的标准建筑材料。当时,卡普勒砖瓦厂德远洋行的规模仅次于捷成洋行。1901年卡普勒家族着手建设位于今青岛市南区曲阜路、浙江路口西南侧的安娜别墅(据说,卡普勒最喜爱的小女儿名字叫安娜,也有的说是他的母亲名安娜),建成于1903年。建筑通高13.4米,属欧洲古典式流派风格,西北转角建有“洋葱头式塔楼”,在东立面的柱身上,标有建造年份的标记“1901”。 安娜别墅用红砖取代了中国常见的青砖,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黄色海滩,五种色彩呈现出青岛令人心旷神怡的异域情调。建成后的第三年即1906年,因健康原因,老罗伯特就和大女儿一起离开青岛,去了慕尼黑。他离开青岛后,将砖瓦厂的生意交给了大儿子弗里德里希管理。不久,弗里德里希又去了符拉迪沃斯托克(今海参崴)从事建材生意,而由他弟弟卡尔继续打理青岛的生意,业绩也很突出。1913年,卡普勒家族将别墅出售给了朝鲜王室闵咏瓒。1918年,闵咏瓒又将这栋别墅出售给了后来的青岛首富刘子山。 刘子山,山东掖县人。解放前,在青岛曾拥有天津路、肥城路、武定路、甘肃路等整条街道的房产,人送绰号“刘半城”。因此,安娜别墅也被称为“刘子山宅”(注:2014年,安娜别墅修缮后对外开放成为旅游景点。现为爱情博物馆,每天吸引着无数的年轻人前来参观游览)。1914年,刘子山就在大窑沟建立了复合永窑厂,后因周围土源用尽,他的窑厂迁至红石崖,生产设备有小土窑5座,占地面积20亩,砖棚2座(可容纳砖坯100万块),有职工70名,以手工制作砖坯,再经土窑焙烧,年产砖300万块,皆用船运过胶州湾往青岛市区销售。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就开始在青岛设厂经营砖瓦窑业,1914年11月,大窑沟的迪德里希森和叶布森砖瓦厂、卡普勒砖瓦厂等均被日本人接管。1914~1919年, 日本人先后建了孤山窑厂、青岛地所建物株式会社、东华公司青岛支店、岩城商会、村本炼瓦工厂等。民族砖瓦业也有王殿甲、戴玉生、魏殿臣于1921年在复合永窑厂以东合伙成立同风窑厂,占地面积60亩,有土窑6座,砖棚1座(可容纳砖70万块),瓦棚3座(可容纳瓦3万页),有职工200人。年产砖250万块、瓦20万页。所产的砖是手工操作制坯,瓦是用手摇压瓦机制坯,后改用马拉压瓦机制坯。 到了20世纪30年代,因大窑沟周边土源用尽,绝大部分砖瓦厂迁往了外地。据《青岛时报》记载,由今中山路、市场三路、堂邑路、冠县路、济南路五路交会的“大窑沟”,几乎有半个体育场大,这也是岛城最大的交叉路口此时已成为繁忙的交通要道,马车、人力车、小汽车、自行车、胶皮大车等都汇集于此。青岛当时已经有了先进的红绿信号灯,大窑沟还建起了堂邑路邮局、劝业场和青岛商埠电气事务所等地标性建筑,大窑沟已经成了彼时岛城重要的交通枢纽。 早年的青岛人,知道栈桥的,知道中山路的,必定知道大窑沟。若说栈桥是中山路南端伸向大海的景点,大窑沟则是中山路最北端迎送游人的集散地。可如今,纵横交错的青岛东西快速路高架桥从大窑沟上空穿越,中山路商业街亦黯淡了当初的辉煌,大窑沟现已真正的淹没在岛城里。自然国地近几年考察搜集了大量的青岛地区古近代遗迹及书面、展览文字资料,设想配以图片整理完善后逐步发表,敬请期待!部分文字和图片采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来删除,谢谢! 2024.12.02.整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