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间烟火、最抚人心》,是汪曾祺先生的一部散文集的名字。
</p><p class="ql-block">扉页上,有与先生画风一致的题字:顿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所以,烟火气是底层百姓的苦中作乐,是辛劳后的那碗饭,是辛劳后的人间温暖。所以大家更喜欢这样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个“凡”字,着实要紧。</p> <p class="ql-block">要感受烟火气,老北京的胡同是个极佳所在;而且,这里也是感受时代跌宕的极佳所在。在一个初冬的午后,我就在这样一条胡同里踯躅半日,浓浓的烟火气,燎过我脑海中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场景的科技感。</p><p class="ql-block">忽然间,有了一种松弛感。</p> <p class="ql-block">今天,在北京的胡同里,依然能见到提着鸟笼子互致问候的大爷们——纯正京韵的老派寒暄。但见到一位大妈在小院子里拉手风琴时,我惊讶了一下,后悔当时没问问可否给她拍张照片。
</p><p class="ql-block">今天的胡同,除了容纳依然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本身也成了多种风格并生并存的谋生与休闲的场所。年轻人可以在这里领略过往、享受当下,也可以实践自己的创业梦想。</p> <p class="ql-block">在咖啡氤氲的院子里畅谈的年轻人,用朝气铭刻着岁月的新痕:
</p><p class="ql-block">不同的时代,
</p><p class="ql-block">不同的年代,
</p><p class="ql-block">不同的味道;
</p><p class="ql-block">相同的烟火。</p> <p class="ql-block">汪曾祺先生透过烟火气的书卷气,颇有大雅与大俗的浑然天成。
</p><p class="ql-block">要是修为不够,读书是能带来苦恼的。书读得好,自是带来认知的改变,也带来人之间差异的增大;于是乎,读书带来了相处的困难甚至苦恼。毕竟,“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风范也不是那么容易养成的。
</p><p class="ql-block">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然知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等如画般美丽的前景是可遇不可求的;于是乎,有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达观。
</p><p class="ql-block">世事再多经历些,书也再读一些,就知道,“求同存异”方是这个世界的美丽。
</p><p class="ql-block">尤其是我们这帮退休了而聚在一起的同学们,对着好山好水聊至凌晨:同感处随风入怀,相异时马放南山。与人不争加上与世无争,得到了快乐。
</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又回归了简单:
</p><p class="ql-block">文论不求相和;
</p><p class="ql-block">诗酒且伴余生。</p> <p class="ql-block">我以为,人生当可学汪曾祺先生:既垂涎荷叶粉蒸肉的好吃,也不碍着琢磨:为何荷叶的叶面不沾水呢?
</p><p class="ql-block">吾等凡人,或许学不来大师的样子。不过,叔同大师作品集的名字极好地诠释了如何应对:人生何必太饱满,允许松弛。
</p><p class="ql-block">松弛下来,想想这个样子:
</p><p class="ql-block">生活本苦,苦中作乐因人间烟火气;
</p><p class="ql-block">日子有趣,趣里得意缘世上道骨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