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川蜀游 (一)

大计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有幸应朋友之邀我参加了川蜀聚的旅游团队。团友都是各地党校图书馆的负责人,曾在中央党校同班学习过,同学情深。虽然大多数人我都是初次相识,但却一见如故,彼此相处愉快融洽。组织者尽心尽力尽善尽美的安排,让大家有了极其丰富多彩的体验。我只能删繁就简,长话短说,否则篇幅就会太长啦。</p> <p class="ql-block">  11月17日傍晚,我们一行三人抵达成都。这次的组织者当年的吴班长及夫人热情迎接了我们。他们整整一天都在宾馆欢迎各地的朋友,不辞辛苦非常热情。</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出门去吃晚餐。在附近找了一家小吃店点了餐,非常好吃,价格又便宜,主人又善良,所以必须记一笔。</p> <p class="ql-block">  原来这是一家河南来的老字号连锁店,吃客很多。已经开了五六年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旅游正式开始。上午参观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下午参观了三星堆博物馆,都是国宝级的哦!</p> <p class="ql-block">  全体人员首次合影</p> <p class="ql-block">  百度一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基地总面积达3570亩,其中扩建区面积为2535亩。基地以造园手法模拟大熊猫野外生态环境,大熊猫产房、熊猫饲养区、科研中心、熊猫医院分布有序,若干处豪华熊猫“别墅”散落于山林之中。扩建区充分遵循并沿用原始地形地貌,利用山体冲沟及溪流形成山地溪谷多层次景观带;根据熊猫主题特点,将项目总体划分为多个区域。截至2020年末,大熊猫种群数量达215只,是全球最大的圈养大熊猫人工繁殖种群。</p> <p class="ql-block">  听导游的介绍我才知道,原来每只大熊猫都有自己的名字,长相也各不相同。原来我以为大熊猫都是盼盼的样子呢。而且它们是独居动物,4岁以后就离开妈妈了,永不见面了。它成熟了,要找自己的另一半了。平时则是独自生活的。小时候它们住幼儿园时会有三四只在一起的。</p> <p class="ql-block"> 导游说,大熊猫平时就是两件事,吃和睡。因为竹子的营养少,它们只能睡觉不宜多活动。我们到的时候它们已经吃过了,要准备睡觉了。但我们的运气真好,那天温度适宜,大熊猫还是愿意出来活动一下。</p><p class="ql-block"> 每人都拍了八九个视频吧,都很难得很珍贵。但如果我全部发上来,担心读者会审美疲劳,所以精挑细选了三个视频。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人们会那么喜爱大熊猫。</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大熊猫过独木桥,准备睡觉。</p> <p class="ql-block">  这个视频最富戏剧性了。妈妈吃饱了,在平台上躺着睡觉。孩子是活泼好动的,去找妈妈,还从杆子上掉下去了。结果惹恼了妈妈,把它推开,还吼了一声。孩子又独自玩了一会儿,也挂在杆子上睡觉了。睡姿真萌啊!</p> <p class="ql-block">  园里还有小熊猫。那可是另一个属类的哦。我们到的时候它正在吃第三碗饭。吃完了上哪里去呢?原来也是准备睡觉了,而且立刻就睡着了。入睡真快哦。我用照片做了个视频。</p> <p class="ql-block">  下午参观三星堆博物馆。进门不久就看见“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醒目大字。</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有三大展区: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和天地人神。展品丰富,越看越震撼。本着“删繁就简、长话短说”的原则,我只能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记录在这里,忍痛割爱,再割爱!其余的只能写“外一篇”作为资料保存了。</p><p class="ql-block"> 图为甲骨文的蜀字,是一条大眼睛的蚕虫。</p> <p class="ql-block">  蜀王世系。古蜀有五代,共传十二世,至公元前316年。因为李白的《蜀道难》的诗句,我们通常只知道2位。“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随着考古的不断深入,那茫然之谜也在一点点揭开来了。</p> <p class="ql-block">  先发一个陶猪,我觉得很可爱。</p> <p class="ql-block">  这些陶器就很有规模了。</p> <p class="ql-block">  再发一只石蛤蟆。我也觉得精细可爱。有点像玉了。</p> <p class="ql-block">  因为我属虎,所以对这只青铜虎也格外青睐。可爱生动的动物造型还有,但限于篇幅就不发上来了。</p> <p class="ql-block">  为了减少篇幅,我把2个玉璋拼图了。为什么人们要把生男孩叫做“弄璋之喜”呢。查了百度,知道是希望男孩有玉一样的高贵品质。而璋,最早是在三星堆出土的。‌那为什么是璋而不是其它玉器呢?</p><p class="ql-block"> 再查,璋是古代重要的礼器之一,常用于朝聘、祭祀和丧葬等重要场合。璋在古代贵族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象征着权力和地位‌。那“弄璋之喜“也有望子成龙的意思吧。</p> <p class="ql-block">  当然最壮观的还属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雕像群了,这是三星堆青铜文化重要标识之一。青铜人头像造型生动、内涵丰富,头冠、发型和服饰各异,是当时族群构成与等级秩序的反映。</p> <p class="ql-block">  戴金面罩的自然具有特殊意义。</p> <p class="ql-block">  青铜纵目面具。据推测,与文献中记载的第一代蜀王蚕丛纵目传说有关。</p> <p class="ql-block">  上最震撼的吧。我第一次用视频拍展品。非如此不得以记全。骑兽顶尊人像。研究性复原。</p> <p class="ql-block">  青铜大立人像!据介绍,他既具王者之风,又有大巫之仪,应是集神、巫、王身份于一体的古蜀国最高统治者的形象。是三星堆博物馆里被永久禁止出境的文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  鸟足神像!请看视频!</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鸟为沟通天地人神的使者,人鸟合一的形象被赋予了神性。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鸟足神像,人身鸟足,倒立,按罍顶尊。尊盖上有一立人,头戴高冠、双手握龙。这一罕见的青铜艺术杰作是中原商文化与古蜀地域文化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 这件商代的青铜神树也是被永久禁止出境的文物。请看视频!</p><p class="ql-block"> 以下说明来自网上:高3.96米,是体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件神树,也是三星堆甚至世界范围内已知最大的单件青铜器。神树上共站立9只神鸟和一条神龙,从《山海经》记述的内容可知,神鸟是背负太阳的,这也再次表现了三星堆人对太阳的崇拜信仰。</p><p class="ql-block"> 三星堆博物馆里还有两件永久禁止出境的文物。一是同时期出土的体量最大的雕刻精美的金杖,一是祭山图玉璋,是迄今最早的精美绝伦的线刻画玉璋。</p> <p class="ql-block">  看了展览我了解到了,古蜀人是以玉通神的。玉璋、玉戈、玉琮、玉璧等都是重要祭器,以此来祭礼天地山川,沟通祖先神灵。</p><p class="ql-block"> 玉石壁的圆形,符合古蜀人认为天是圆的,所以用来礼天。玉石琮内圆外方,符合古人的宇宙观,所以用来沟通天地。</p><p class="ql-block"> 在5000年的良渚文化中也出土了大量的玉璧、玉琮和玉鸟,我也更加理解了其中的涵义。三星堆文明也是中华文明多元共生、兼容并蓄、创新创造的证明。</p> <p class="ql-block">  我特别喜欢“天地人神”展区开头的这段话:</p><p class="ql-block"> 三星堆精美绝伦的文物群体,是古蜀先民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礼敬天地的美玉、造型独特的神坛、纵目千里的面具、人鸟合一的神像、振翅翔飞的凤鸟、达地通天的神树--深藏着对天地神祇、自然万物的无比虔敬,展现了古蜀先民浪漫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  最后来点小光影玩玩吧。</p> <p class="ql-block">展览馆一瞥</p> <p class="ql-block">(11月18日 参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三星堆博物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