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爱与情

风雲(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爱情,自古以来便是人类社会最为珍贵的情感之一。对于老一辈的父母来说,他们的爱情故事往往充满着纯真、执着与坚贞。这些情感,在时光的流转中沉淀为永恒的记忆,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为我们后辈树立了榜样。</span></p> <p class="ql-block">父母生活的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却是精神丰富的年代,简单而又纯粹的年代。他们之间没有山盟海誓的承诺,没有轰轰烈烈的浪漫,没有繁复的社交网络,没有奢华的约会场所,只有那份平淡而真实的陪伴。</p><p class="ql-block">他们经人介绍结识始于60年代末,父亲比母亲年长十岁,父亲那时家徒四壁。父亲不止一次回忆起:“那时候穷啊!那时婚娶的费用大约二百块都拿不出来,东拼西凑,最后作介绍人的那位长辈把自家的母猪卖了,把钱给凑齐。”就这样,父母才得以办妥了他们的婚事。母亲也不止一次地在我们面前感叹:那时自己的家人也多次规劝,说我父亲的家里很穷,连住的地方都破烂不堪。但母亲坚持自己的选择,与父亲携手共进。在岁月的长河中,他们一起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一起走过了人生的高低起伏,如今,他们已经步入了人生的暮年,子孙绕膝,四世同堂,虽不是大富大贵,但家庭和睦,后辈孝顺,深受旁人称赞与羡慕。他们的脸上虽然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亦有满足与幸福。</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家庭生活虽不富裕,但父母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父亲努力劳作,竭尽全力为家庭提供物质基础,母亲勤俭持家,用她的温柔和爱心,温暖着这个家。他们为了子女的成长和家庭的幸福,不惜付出一切努力。用勤劳的双手为家庭创造了幸福的生活,用温暖的怀抱给予子女无尽的关爱。父辈的爱情是携手并肩,相互扶持,对彼此关爱,更有对家庭的付出与责任。</p><p class="ql-block">父辈的爱情很平淡但真实,虽说不出“爱”那个字,没有深情的告白和浪漫的举动,但生活中每个点滴里都体现出爱。父母年纪大了,性格倒像小孩子了,彼此总经常斗嘴闹小脾气,但言语间都深藏着对彼此的关爱。母亲总让我们不要往家里买酒了,有时还会偷偷把父亲的酒藏起来,家里就父亲喝些酒。离家去上班了,带回家里的香烟,母亲总往我包里塞,包括其他兄妹孝敬父亲的香烟都要我一并带走,说父亲咳嗽不要留烟给他。</p><p class="ql-block">日常中,父亲在母亲眼中就像孩子,穿衣吃饭等等,总有看不“惯”的方面,时常出言“干预”,父亲有时会像无辜的小孩看着我们,偶尔也会大发脾气言语相怼。我说:“爸,怎么我发现你年纪越大脾气越大了呢!有话不能好好说吗?”</p> <p class="ql-block">父亲被母亲“管”着,有时会表现得很“嫌弃”母亲,但一旦从外面回到家,总会在家转一遍。我说:“爸,找什么呢?”“你妈呢?去哪了?”我问他:“找她有什么事?”他又说不出,其实能有什么事呢!他这是典型的“见面嫌弃,不见又惦记”。</p><p class="ql-block">有次母亲在对面我哥的屋前,父亲在家坐一会就站起来,走出到屋门口朝我哥的屋前张望,一边嘴里嘀咕:“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玩的,整天不沾家。”我心里觉得很好笑说道:“都闲着,你不让她过去坐吗?那里也是你们儿子的家啊,妈在那跟她的重孙子,孙女玩呢!”每次听到我哥的孙子,孙女喊我母亲:“太奶、太奶……”,母亲满脸洋溢着幸福,边回应边把孩子拥入怀里时,我的心里也是甜的,能看到老人家的这种天伦之乐。</p><p class="ql-block">一天下午,父亲回到家,没看到母亲,又问我。我说没看到哦,也没有听说她去哪儿。父亲想了想,然后说:“可能去菜园子了。”然后骑着自行车就出去了,说去看一下,帮忙拎菜。父母就是这样,日常中彼此交流不多,一交流总会有言语“冲突”,但他们始终相濡以沫,携手一路前行。想起一句词,这应该也是他们日常的真实写照:“一生夫妻半世嫌,两看相厌心里烦,梦里掐他千百遍,醒来添衣怕他寒。”</p> <p class="ql-block">外婆走了很多年了,我有个舅舅。母亲每年春节的节前节后,都会去探访她的哥哥,我的舅舅。只要我在家,我都会载母亲前往,叫上父亲,他总是说要留下守家,以防有亲友到访。上一个春节,那天我有事出去了,回到家才知道父亲骑着摩托车,与母亲去舅舅家了。天气寒冷,还有小雨,天都快黑了,父母才回到家。我用责怪的口吻说:“下次不要这样了,八十岁的老人了,你们一个敢骑,一个敢坐。春节期间车多人多,雨天路滑的。那么多儿孙,如果想去那里与我们说就好了,都有小车安全舒适多了。”</p><p class="ql-block">过后,我想起了小时候,父亲骑着他的“二八大杠”载着我们去外婆家的情景,一时又感慨万千。是啊!我们都长大了,各有各的生活圈子了,已很少随父母去探亲访友了。另外我们是否也应该给予父母,他们自己的空间,给予他们两人更多的同行机会,重温那曾经属于他们两人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一部分当代青年男女的婚恋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的感受和需求。通俗点说就是自私逃避,希望乐享其成,不愿牺牲与付出。所以当下产生这么多的恐婚恐育的男女青年。</p><p class="ql-block">一次与女儿去她外婆家的路上,她忽然对我说:“爸,你日后不要催我嫁人哦。”她说单身自由自在,没有牵绊过得更开心。我问她:“我们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她似在思考,我说:“生命的意义是爱与被爱。”她说有父母就够了,自己有父母的爱,自己可以去爱父亲及现在的家人。我说父母也会老去的,哥哥弟弟日后也会有各自的家庭与生活,不可能一直与你在一起,你现在的底气是源于还有我们。我对她说:“我以过来人的经验对你说,婚姻就算再苦,但还是值得的,人生再苦,也要好好过着,组建家庭不留遗憾。你现在大二了,如果有心仪的男孩就大胆地去追求好了,不求他的家世背景,只要人品好,性格好,有些上进心,孝顺父母就行了。”</p><p class="ql-block">想想父母,他们平淡而真实的婚姻,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他们那种致力家庭建设,注重稳定与延续传统的观点,当下是不是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社会在进步,人的价值观也会转变。但我认为,像父辈他们一直秉承的爱情观与家庭观念,应该得以保持,并发扬。</p> <p class="ql-block">图片:图5取材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