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独行快,众行远!</p><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提升老师们的教研水平,2024年11月26日周二上午,我们初二年级语文备课组的老师们,在备课组长朱林波老师的组织下,大家例行集中在教学楼多媒体教室,进行八上语文第四单元的集体课。本次集体备课的主讲人,是王槐珂老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上语文课本第132页,有这样一段文字:“《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阅读这样美妙的经典是一场愉快的精神盛宴。”</p><p class="ql-block"> 王槐珂老师在集体备课时说,老师们深读课文就会发现,《昆虫记》与一般的科普作品不同,它是一部严谨的自然科学著作。书中一词一句都是作者把自己亲自观察实验的结果,用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述出来。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可以认识很多鲜为人知的昆虫,了解它的外形、生活习性、繁衍、死亡等知识。《昆虫记》既是一部学术研究成果,也是一部文学著作。</p><p class="ql-block"> 王槐珂老师建议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们去找寻《昆虫记》中的“不一样”,探寻不一样的昆虫世界,访寻不一样的作家人生轨迹,追寻不一样的科普作品,激发读者阅读《昆虫记》的兴趣,学习科学家尊重生命、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p> <p class="ql-block"> 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春》《济南的冬天》等散文的学习,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散文学习基础,但对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并不了解。</p><p class="ql-block"> 王槐珂老师强调,本单元的教学,教师要注意散文教学的共性,教给学生一定的文体知识和赏析知识,引导他们自主进行散文赏析;又要注意本单元教学任务的特殊性,抓住“类型”这个关键词,避免泛泛而教,防止学生在既有的认识、欣赏水平上停滞不前。</p> <p class="ql-block"> 教材分析: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人文主题为“情感哲思”,选编的五篇课文《背影》《白杨礼赞》《散文两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昆明的雨》,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法选择: 八上第四单元的教学,我们应该指导学生们在阅读这些散文时,把握不同散文的基本特点,品析、欣赏各具特色的语言,领会作品的情思,可以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p><p class="ql-block"> 备课组长朱林波老师强调,老师们在教授这个单元的课文时,要以读促品,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八上第四单元第15课,是茅盾的《白杨礼赞》。这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散文,文章篇幅不长,却起伏跌定,颇能撼动人心。作者描写白杨树“绝无旁枝”“紧紧靠拢”“绝不旁逸斜出”“片片向上”“微微泛出淡青色”等形象特点,将其与北方农民、北方的抗战军民以及抗战军民的“精神和意志”建立起联系,层层深入地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次集体备课结束后,我们备课组的语文老师们纷纷发表看法,并形成共识:大家群策群力,发挥好每个人的主体意识,才能保证集体备课有效开展!</p><p class="ql-block"> 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是我们初二语文备课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实现备课资源共享的一种重要形式。大家精心研究教材与课标,围绕课堂教学改革,通过集体参与,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彼此交流,集思广益,共同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努力提升语文备课的实效性!</p> <p class="ql-block">图文:曾丽霞老师</p><p class="ql-block">审核:朱林波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