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城古城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也是山西省十大古建筑群之一。 汾城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初,最早为尉迟公的封地鄂公堡。唐贞观七年,县城自古城迁徙至此,并赐名太平县。此后,历朝历代均有修缮扩建,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它不仅仅是几座古老的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密码。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4年11月28日中午,我随丽华携程旅游团来了的的汾城古城。漫步在汾城古城的街头,每一处都散发着历史的厚重与沉淀,我被这里的古色古香的建筑所吸引,我踏着青石板路,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千年前的繁华世界。 我们首先来到了汾城鼓楼。汾城鼓楼位于汾城镇的十字街中心,是太平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太平县城的变迁和发展,成为当地居民引以为豪的历史遗迹。我站在鼓楼下,仰望那巍峨的身姿,仿佛能感受到岁月的厚重与历史的沉淀。 据介绍,鼓楼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四十七年重建,并在清道光二十二年和民国二十四年进行了重修。鼓楼是一座方座双层、十字歇山重檐楼阁式建筑,鼓楼的建筑风格为十字歇山重檐楼阁式,通高约15米,底部为十字券洞式拱洞,通往四条主街。 鼓楼的上下两层结构独特,下层有女儿墙,中部为清水墙,四面开门,内部设有木梯通往二层。二层设有木栏杆,可以远眺四方,整体结构以斗拱承托出檐和翼角,外观威严而华丽。 汾城,这处气势恢宏的城邑,风风雨雨数千年,经历了古晋城——古汾城——古临汾——赵康古城遗址,积淀了太多的历史信息和前尘往事。 最早的临汾县县域也很大,包括今天的襄汾县南部和新绛县,以及稷山县的一部分,到了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朝廷把临汾县一分为二,南部设为绛洲,北部改为泰平县,隶属绛洲管辖,县治设在古城乡北三里(今古城镇),北周为避周文帝宇文泰名讳,改为太平县,隋时把县城迁到关东(今景毛乡北古县村),唐贞观七年(633),太平县移治敬德堡(今汾城镇)。 “太平”也是个好名字,民国年间,全国竟有3个地方称“太平县”。1914年,山西省在全面调整省内区划时,为了不重名,决定启用太平县境内古地名“汾城”,改名为汾城县。<br>老汾城县城也有4处:即晋城村(赵康古城),历时700余年;<br>古城镇(泰平关南),历时169年;北古县村(关东),历时19年;汾城镇(敬德堡),长达1321年。 汾城鼓楼二层南北面檐下悬挂:“太平古邑”、“揽月留云”。在鼓楼底层四面券洞上方,东面匾额是“东眺塔汾”,意为东面对应的是汾河;西面匾额是“西望姑射”,意为西面对应的是姑射山;南面匾额是“南通禹畿”,意为南面对应的是大禹的都城郓城市,大禹是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北面匾额是“北临尧都”,意为北面对应的是尧的都城临汾,尧是古代传说中的圣王。这些匾额不仅展示了汾城鼓楼的历史文化背景,还反映了汾城与周边地理环境的紧密联系。 汾城东坡堡门,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汾城镇的东坡村,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历经三百余载风雨沧桑的岁月洗礼。这座古城门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变迁,车辙印迹记录着岁月的流转。东坡堡门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当地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油黑光亮的石板路仿佛诉说着它曾经的繁华盛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访。 东坡堡门不仅是汾城古镇的重要历史遗迹,还见证了明清时期的历史变迁。明清时期,东坡堡属于太平县管辖。1914年,国民政府改太平县为汾城县,东坡堡门随之归属汾城县。1954年,襄汾县和汾城县合并,东坡堡门归襄汾县管辖至今。 汾城洪济桥位于汾城古镇的南关石坡下,是一座单孔单券石拱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是连接南关石坡和大南关的要道。洪济桥的宽度为7.2米,长度为14.2米,桥上建有多间桥廊,木石结构、单檐歇山顶。<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洪济桥为石券单孔拱桥,券顶雕有吐水龙首,桥上东西纵向建桥廊五间,木石结构、单檐歇山顶,该桥券洞中部嵌有一突出的巨形龙头石雕,桥面东西走道青石铺地,南北柱外花墙相对。民国九年(1920年)重修,至今保存完整。 洪济桥不仅在结构上独特,还在文化上具有重要意义。桥上的16根石柱凌空架起五间桥廊,石柱顶檩,斗拱承梁,飞檐桃角,兽脊雄踞。整座桥结构奇妙,古朴大方,既高大轩敞方便车马行人通过,又视野开阔利于游客凭栏远眺。据说桥上建廊在国内亦不多见,以石为柱尤为稀罕,有内行称“洪济桥”不失为桥梁建筑中的精品。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社稷庙。汾城社稷庙位于汾城镇卫生院内,是一座祭祀土地神(社)和五谷神(稷)的场所。 社稷庙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现存主要建筑包括献殿、大殿、钟鼓楼及东西廊房。现入口在东侧的钟楼处,献殿和大殿前后紧挨着。献殿面阔三间,歇山顶,清道光九年重修。大殿面阔三间,歇山顶,清嘉庆十六年重修。 现存有:献殿、大殿 、钟鼓二楼,东西两庑,这些建筑布局精巧严谨,木雕工艺细腻精湛,特别是大殿和献殿的木雕与彩绘,精巧细腻,美观大方,实为雕刻艺术中的精华。 钟鼓楼上有雕刻繁复的八卦藻井,反映了古代建筑技艺的高超水平。 大殿前沿下和献殿逐层叠加的斗拱和雀替、额坊都是精美的清代木雕作品,还有很多砖雕、石雕。 汾城文昌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嘉庆六年(1801年),由知县李实创建。文昌祠在文庙的东侧,正殿有三间,后宫也有三间,每年春秋两季都会举行祭祀仪式,包括两跪六叩首礼,并献上猪和羊作为祭品。 文昌祠的建筑风格独特,正殿为砖木结构,保存完好,并且有石刻碑文,具有较高的古代建筑及雕刻艺术价值。文昌祠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即梓潼帝君张亚之,他是掌管人间文运、官禄的天神,负责管理三十三天籍、人间寿天祸福以及十八地狱轮回。<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文昌祠不仅是当地重要的文化建筑,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昌祠的题字“阴骘”源自《阴骘文》,这是一部劝人行善积德的善书,首句为“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此外,文昌祠的建筑风格和内部装饰也体现了古代文化的传承和积累。 汾城鉴察坊是汾城古镇中重要的古建筑之一。鉴察坊建于明代,是为了纪念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员而设立的,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鉴察坊以其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众多游客。牌坊上雕刻有各种寓意吉祥和美好的图案,如龙凤呈祥、牡丹富贵等,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 此外,鉴察坊还与另一座牌坊翊镇坊一起,矗立在古镇的街道两侧,成为古镇的重要标志之一。 城隍,起源于古代对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最初为城市的保护神。明太祖朱元璋先于洪武二年正月大封城隍,后又诏示天下府州县立城隍庙(按王公候伯的爵位大封城隍,各府城隍为“威灵公”,正二品,州级为“灵祐侯”,正三品,县级为“显祐伯”,正四品,比阳间的县令还要高三品)。同时命令各级官员赴任后,首先要到所在地的城隍庙宣誓就职,订立盟誓,保证廉洁奉公,爱民如子。从此,城隍成了守御城池、保障治安、掌管水旱吉凶、人间善恶乃至科举功名、因果报应的全能之神。 城隍庙,创建于明洪武二年(1636年),现存建筑为明天启年(1627年)所建,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有影壁,石旗杆,左右牌坊,山门,过亭舞台,献庭,大殿,钟鼓二楼及西庑组成。屋面琉璃构建,保存完整,正脊与垂脊花鸟怪兽光彩夺目,不失为明代琉璃佳作。<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庙内建筑布局呈“凸”字形,从前往后依次为影壁、石旗杆、二牌坊、山门、过亭舞台、献亭、大殿;两侧有钟鼓楼和西庑。影壁和屋面的琉璃都是明代的遗存,山门和戏台的木斗拱层层叠叠特别精美,正殿和献亭也都是明代的遗存。庙内影壁、山门、戏台、献殿、大殿、钟鼓楼、厢房、配殿等均保存完好。 房檐下雕刻的富贵牡丹,丰满庄重,中间的福(蝙蝠)、禄(鹿)、寿(老寿星)三星高照,形象生动。 “美人如玉映花阴,眉似远山横翠黛,眼波流转似秋泓。轻步凌波微尘起,罗衣轻扬若云轻。”献殿的树荫下,一位妙龄美女下作画,她轻挽罗裳,在献殿前缓缓铺开宣纸,仿佛春宵里的芙蓉帐暖,浪漫与妩媚并存,她眼含秋水,笑意撩人,一顾便倾城,手中的笔在纸上轻舞飞扬,她的嫣然一笑,如春风拂面,醉人心扉,在献殿前作画,仿佛仙子下凡尘。 城隍庙古朴典雅,气势恢弘,原汁原味, 透过戏台的木瓦砖石,可以感受元、明、清三个朝代的建筑风格。后半部主建筑的用料,大块的石料根基和粗大的木料构架,体现了元代建筑的粗旷之美。而戏台前半部分的石雕木刻则显得细腻,展现了明清建筑的特色。 屋面琉璃构建光彩夺目,保存完整,正脊与垂脊花鸟怪兽光彩夺目,是明代琉璃的佳作。 漫步在汾城街头,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配上刚出炉的烧饼,是冬日里最温暖的记忆。羊汤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吸引着过往的行人,烧饼则是另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在寒冷的冬天,一碗羊汤和几个烧饼不仅能暖身,更能暖心。羊汤的鲜美与烧饼的香脆相结合,让人回味无穷,成为记忆中难以忘怀的味道。 满肚子装着羊汤和烧饼的香味,满脑子装满了汾城古城的历史文化知识,我们离开了汾城古城。但是汾城的古建筑的独特美丽和汾城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镌刻在我的脑海,对故人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它们不仅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而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这里文化的厚重与历史的深邃,也深深值得我们深思和体会。在此,让我们衷心祝愿汾城古建筑群永远保持其历史的风貌,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后人能够在这里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