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饶的乡村之秋

杨生贵

<p class="ql-block">霜降已过,冬日将临。按照对旧时的记忆,秋收冬藏,籽粒归仓,秋收的大幕应该已经落下。那个时节,农村的野外,除了麦田有片片绿色,基本上就是草枯叶落,一派荒凉。</p> <p class="ql-block">可是如今已大不相同。我们接到老家外甥女打来的电话,因为劳动力紧张,约我和老伴去她家帮助採摘分捡苹果。虽然我们都是在农村长大,但是几十年了,秋冬季节,我们从来没有在乡下住过。</p> <p class="ql-block">出村来到地里才感觉到,一切都是那样陌生,一切都是那样新鲜。以前所谓的秋忙秋收,随着产业调整和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早已变成了序幕,到了十一月份,才是真正的秋收的重头戏。</p> <p class="ql-block">到处都是成片的苹果园,又大又红的红富士苹果,等待着人们採摘。</p> <p class="ql-block">因为收摘分捡装箱入库费工费力,单靠一家一户根本不能完成。而且村里的青壮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或者跑运输干工程。所以全靠雇用中老年人完成。能爬高上树的,一天八、九个小时工资130元,坐小凳分捡归类的老年人,每天100元。</p> <p class="ql-block">到处都是红红绿绿的柿子树。柿子红啦,树叶也慢慢变红,煞是好看。城里人稀罕的火罐柿子、灯笼柿子早已熟透,在地头劳作的农民老哥告诉我,从经济效益和精力上来讲,这些柿子就没人要了。因为需要收获的东西太多,这些柿子将成为飞鸟口中的美食和路人眼中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过去,我老家一带的柿子加工成柿饼,外贸大量收购出口日本,据说参加过侵华的日军老兵点名要货。现在这些侵华老兵已经在世不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柿饼外销内销的销路不畅通了。当地农民来钱的路广了,做柿饼费工费力不说,遇见多雨天气,很难出好产品。所以,柿子这些年受到了冷落。</p> <p class="ql-block">冷落归冷落,好东西还是好东西。但是,市场经济用钱说话,不合算,效益差,再好的东西也不会有人经营。</p> <p class="ql-block">这些年,随着中医药的复兴,中药材日渐紧俏,农民紧跟市场,家乡发展成了中药材基地。丹参,苦参,地黄,射干,柴胡……,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有花有叶,美化了环境,有经济效益,富裕了农民。</p> <p class="ql-block">地黄到了收获季节,它的根茎长得象小红薯似的,是用途很广的中药材。苏东坡曾有五言诗赞云:地黄饲老马,可使光鉴人。我闻乐天语,喻马施之身……,全诗赞颂了地黄让他从衰老无力恢复到身轻体健的神奇作用。</p> <p class="ql-block">丹参是一味名贵药材,它的花儿也很美丽。</p> <p class="ql-block">家乡的农产品种类比过去增加了很多,这是本地出产的山药。田野里的山药架旁,常常可以看到年迈老人拎着水桶拣拾山药豆。小的可以另卖或自家食用,大的专门有人收购,给老人换个零花钱。</p> <p class="ql-block">山楂果几十年前还是稀罕物,现在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冬储大葱已经上市,地里还有大片大片的大葱等待收获。这里的大葱品质好,产量大,每年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客商前来采购。</p> <p class="ql-block">除了应季的萝卜、胡萝卜、白菜、土豆、甘蓝等,设施农业丰富了城乡居民的餐桌,红透了的西红柿、紫色光亮的茄子、水绿水绿的各色青菜,让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家乡美,秋丰饶。过去我们这里只有粮农、棉农的称谓。现在棉花不种了。农村除了粮农,还产生了果农、菜农、药农、菇农、瓜农。还有养猪、养羊、养牛、养鸡等专业户。搞建筑工程的、跑长途运输的。果品收储销售、杂粮收储销售等等。分工门类越来越细,致富门路越来越广。</p> <p class="ql-block">过去一到秋冬,田野一片干枯,庄稼的秸秆、掉落的树叶都被人们收回家当柴烧。现在水利条件好了,电力、燃气等基础设施好了,气候也变好了,不但农业丰收,就连田间地头的野花野果也美丽诱人。</p> <p class="ql-block">看着眼前的丰饶景象,我从内心发出感慨:我爱故乡,我爱乡村。乡村振兴大有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