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美友】漫步千年古桥,聆听千年故事

浩如烟海

眼明泉湖泊流域宽阔,小桥众多,而在眼明泉水系北侧有一座千年古桥,名叫西泉桥。桥面由青石铺就,桥呈拱形,如同一驾马鞍卧在湖面之上。这是眼明泉湖泊最古老的小桥。 <p class="ql-block">  虽说我生活在这座小城有几十年了,也不知从这座古桥上沿着被磨平的青石板上走过了多少回,竟不知这是座千年古桥,而且还蕴藏着一段历史传说。</p><p class="ql-block">  话说,不久前我在写《巍巍壮观的眼明泉大桥》一文时,才知横跨眼明泉湖泊还有一座明清古桥西泉桥。</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日的上午,我骑电动自行车来到了眼明泉公园,漫步这座千年古桥,聆听西泉古桥千年故事。</p> <p class="ql-block">  我从西泉桥不同的三面看到,这座石桥属东西走向,长约二十米,宽约四米左右;桥面由青石铺就,斑驳古老,车履沟深,尽显沧桑岁月;桥的栏杆是最近新修安装的,为青灰色石料;桥面的中部隆起呈拱形,如同马鞍形状。古桥有三个石拱桥洞,上面全是长方形的条石,由于历经年代久远,条石皆已磨损略为变暗;中空上部雕刻镇水兽,因年代久远已模糊不清。据说,以前在桥头上立有雕刻着“西泉镇”字样的石刻。</p> <p class="ql-block">  2004年建设眼明泉公园时,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不仅为桥加设了护栏,而且又在桥的西侧又建了一座桥,新桥和古桥连在了一起,成为游客跨越眼明泉湖泊的重要通道。</p><p class="ql-block">  看似极为普通的这座古老小桥,在历史上却承载着重要使命。它是济南通向淄博、青州经塘子村进入明水镇的必经之路,是一条重要的官道,车水马龙,来来往往的客流非常热闹。</p> <p class="ql-block">  这座古桥曾一度叫塘子桥。</p><p class="ql-block">  眼明泉河流曾穿越一个叫塘子村,村中有一座横跨眼明泉河流的千年古桥就是上面说的西泉桥,老百姓习惯称它为塘子桥。塘子村整体搬迁后,古桥被保留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现在之所以称这座古桥为西泉桥,是因塘子村以前叫西泉庄,当时管辖“领导”应该是西泉镇。西泉镇的界碑仍存,就放在眼明泉碑的西侧。这个界碑并不全,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幸亏有爱心的老百姓保护才得以留存至今。因此,这座千年古桥因西泉镇界碑,便恢复了叫西泉桥之名。</p> <p class="ql-block">  西泉桥之所以呈马鞍状也有其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 桥原来是平的。明朝万历年间,石桥年久失修。有趣的是,河西岸以魏、马姓居多,财力不足;河东岸古城里康家却是名门望族,财大气粗。明朝嘉靖重修桥时,相距不远明水城里的名门望族康家,捐了大半的钱,而塘子村的马、魏姓氏都是老百姓,生活不宽裕,捐钱少。康家自然主持修桥大事,拥有了话语权和决定权,便将平板桥修成拱形的,外形就是一座马鞍,意为用沉重的马鞍压住塘子村的“马”,避“康喂马”之嫌,破了康家风水。</p><p class="ql-block"> 河西岸的马姓和魏姓对河东岸的康家把桥由平的修成马鞍状很不服,为了破马鞍之桥,联合在尽头处建了一座文昌阁,拜文曲星。嘉庆五年修文昌阁记的碑文。后来日本鬼子进章丘时,为过汽车把文昌阁给扒了。</p>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西泉桥横跨眼明泉湖泊有上千年的历史。曾经的塘子村整体搬迁,老百姓住上了楼房;曾经宽度不大的溪流被建设成水域宽阔、风景秀丽的眼明泉公园;曾经的车水马龙,东来西往的客人必经之桥却变成游客游览眼明泉湖泊专用桥梁;河东,河西已经被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的都市;......。 <p class="ql-block">  那天,我漫步在西泉桥面上,低头看着脚下一块块斑驳古老、车履沟深青石,仿佛让我穿越了、恍惚了,马蹄铃声仿佛回荡在我的耳旁,我被卷进了路过古桥熙熙攘攘的客流中。是一声稚嫩的童声才把我唤醒,那是他与父母欣赏古桥周围美景而发出的惊叹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