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波 ‖ 观展有感

夏威夷

杨宝敏珍藏魏启后作品展——纪念魏启后先生诞辰104周年——于11月26日在山东省魏启后书画艺术馆开展了。周日得宽暇,有幸前往细细拜观。 这展览,让我享受了艺术的美,感受了艺术带给我身心的愉悦。这展览,又超乎了展览本身。艺术凝冻了时光,艺术宝藏了情感,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生活的温情。 杨宝敏(1958—2017),书法家(我至今还记得1987年三届国展集子中杨宝敏写的那张“每览前贤翰墨林……”潇洒率脱的字。那时她尚不到而立之年。)。著名工艺美术大师杨瑞生幼女。天妒英才,不幸早逝。二十多岁参省展临米芾《虹县诗》得魏老赏识。魏老和杨老是好友,后得知杨宝敏为杨老幼女,更感欣慰,悉心指导。 人世缘份,人生偶然。没有杨宝敏和魏老的书画缘,我们怎么会有眼福看到这些魏老佳品!?诚如魏宝谈先生(魏老长子)文中所道:“回顾父亲的书画艺术历程,上世纪八十年代可谓是其创作的最佳时期,……杨宝敏的珍藏恰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杨宝敏将其视若珍宝,在书画研究的道路上伴随了自己的一生”。 艺术带人穿越时空,对话异代知音。老一辈文人生活中,“秀才人情半张纸”,生活情趣跃然纸上。今天望着老一代人的时光背影,感慨系之。魏老写给杨宝的字画题跋中每见温情,“宝敏爱竹而不喜食肉,写此勉之”、“写此为宝敏新居补壁”……,艺术在生活里,有人间烟火气,有世间温暖情。艺术不是苦思冥想,不是主题设计,而是真情流露。 人不可能不受制于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物质尚匮乏。看展览就是件奢侈的事(好多人还饿肚子),何况要去几百里外的省城。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可时代掩埋不见天日的太多了,可悲可叹。艺术有着独立的生命,“天不丧斯文”,在物质世界外,总有些人要生活在精神世界里。在印刷资料极大丰富、网络如此迅捷的今天,面对真迹的感受最不可替代。什么最珍贵?情感。艺术抒情,展对佳品,正如千言万语不如见一面。时间的关系、地理的原因,看似简单的瞻观,又是件多么奢侈的事啊! 魏宝谈先生写道:“如今,杨宝敏的四位哥哥姐姐倾囊相赠,成为馆藏力作,也是广大艺术爱好者的福祉”。诚哉斯言!好多艺术品为私人收藏后,就像被打入冷宫,世人不见真目。或为某些机构所有,置入库房,暗无天日。手足情深,哥姐为早逝的小妹办展览、出集子,艺术长生,足慰心灵。没有他们的展献,我们又何能有此眼福?当今社会,一个大家庭能抛却利益,如此凝心聚力,令人钦佩!也像魏老当年广种福田,为人写为人忙。人们珍爱珍惜,吾等后辈才有了观赡的福气!幸哉! 岁月更迭,权力金钱终究会烟消云散,唯艺术可永生。在世间,翻云覆雨的权力毕竟短暂,颐指气使的金钱也究有竟时。蓦然回首,友谊才真实不虚。 我手头原来可看的魏老资料,就是1987人美出的和1992山美出的两本集子。我想出资料少,有个人的原因也有历史的、社会的原因。不过我还是渴望见到更多关于魏老的资料,以后从网上买到了几本作品集,还觉不过瘾。自从认识了山东省魏启后书画艺术馆李德生馆长,得到大量的影印魏老书画资料,眼界大开。並时常到馆中瞻观真迹,眼界大增。 魏宝谈先生说到:“魏启后艺术馆自 2013 年建立,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收藏日丰。首先馆藏了父亲保留并亲自题笺的 160 余件书画精品,后又得李法盛先生一批大尺幅书法作品。数年来,在全国各地拍卖会及画廊出现的佳作、文件、信件等资料多收入馆藏。魏启后艺术馆经常举办展览会、研讨会,整理出版魏启后先生书画作品集,创办了《魏启后》期刊,是艺术爱好者参观、学习、聚会的场所。”魏老和李馆长如何结谊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b>李馆长做了件功德无量的事</b>。吾辈能全面深刻地理解魏老作品、艺术哲理,艺术馆功莫大焉!若是一直“养在深宫”,我们如何全面认识?没有汇聚研讨,我们如何更好传承?吾逢其时,幸甚至哉! 有时间,有机缘,还是来看看展览吧!也不仅仅是看展览!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冯海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4.12.1</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 <h5>文章图片来源于《魏启后艺术馆》公众号“齐香斋画廊官方线上平台”</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