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塘湖口景点萃(20244.12.1)

竹林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姑山寺门口石刻景观。姑山寺原名白泉古寺,坐落在九江濂溪区姑塘镇,庐山东麓、鄱阳湖之滨,原九江海关姑塘分关处旁,背倚炮台山,面临鄱阳湖,始建于东晋年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江西省重点寺院,省级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姑山寺山门景观。现任住持释如云法师于2016年,应姑山寺前任住持慧生法师邀请来到此地,与慧生法师一同开始了重建建姑山寺的伟大发心。他初到此地便被这里厚重的历史气息所吸引,引发了法师关于人间沧海桑田,兴衰荣辱不过弹指的感叹。</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姑山寺大雄宝殿建筑景观。然而这样一座有千年历史的古寺,释如云法师来时还没有一座大雄宝殿,所以无论多么艰苦,多么困难,在释如云法师带领下兴建了如今这座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姑山寺卧佛雕亭景观。2019年姑山寺大雄宝殿奠基之时挖出此尊卧佛,初步鉴定为南唐(北魏)造像。佛陀一生的四个时刻一降生、出家、悟道、涅槃。卧佛的形象,代表着佛陀一生最后一个重要时刻一涅槃。涅槃,象征着佛陀的修行圆满、果报已尽,将进入无生无灭、自在无碍的境界之中。佛乃万物修行当中解脱困境的神物,是人们精神安慰的最佳祥物。</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姑山寺娘娘亭景观。娘娘亭(娘娘庙)原名天后宫。明《吴志》姑塘记湖滨有天后宫,崇祯年初改为送子娘娘庙,清雍正年间被毁,同治年间重修。娘娘亭一楼供位娘娘,二楼送子娘娘,三楼娘娘寝官。</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姑山寺地藏殿建筑景观。娘娘庙有一个十分动人的传说,相传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阳湖时,元璋乘战船由长江驶鄱阳湖姑塘时天气突变,被迫暂在姑塘避风雨。稍时天睛后,拉錨启航船不能行,众人都十分困惑,此时朱元璋竟然亲自下水探究竟。结果捞出一只据说是龙千金的绣花鞋。绣花鞋捞出后战船顺刑启航,因神奇的绣花鞋在航行中出现各种异象战船不得不返航将绣花鞋送回原处。在返航途中突遭陈友谅长几条战船追杀。朱元璋无准备只得上岸逃命,逃上岸后躲进了岸边的天后宫,陈友追到庙门前,发现庙门敞开,全部都是蜘蛛网网住。根本没有人进去过,于是率部继续追赶,随着杀戒声渐渐远去朱元璋才获救,庙门前的蜘蛛网原来是娘施法才让朱元躲过此劫。此时朱元璋许下诺言。日后登基做皇帝一定重修娘娘庙,后来朱元璋登基后便安排了他的堂叔朱五六修了此庙,后靠山前靠水。</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姑山寺三圣殿景观。解放前,娘娘庙被日本人炸毁坏,后经当地信众自筹资金沙门亲生领九江姑排两众童修娘娘届2012年完工。白泉寺与娘娘庙合并改为姑山寺。2016年释云海从九华山应邀来到姑山寺,率众徒重建姑山寺,到2019年6月2日完工计有现在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姑山寺视频</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姑山寺遥对的九江鄱阳湖鞋山景观,鞋山,又名鞋山岛,因其形似仙女遗落鄱阳湖中的鞋子而得名,这只被人誉为天下无双的“第一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列,鞋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鄱阳湖口南侧9公里处的鄱阳湖中),距鄱阳湖入长江口仅几公里,与长江中小孤山遥遥相对,鞋山因此又称大孤山。大孤山远小孤山,月照洞庭归客船”便是唐代诗人描写鞋山的佳句。是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有“蓬莱仙岛”之称。鞋山形状似鞋,前低后高,鞋山长约500米,宽约200米,最高处海拔90余米。传说是仙女落入湖中的绣花鞋,故名鞋山。该山周围碧波滔滔,三面绝壁,仅西北一角,可以泊船。鞋山高出湖面约70米,周长千余米,一峰耸峙,峻峭秀丽,古时有“蓬莱仙岛”之称。山上劲松挺拔,绿树葱郁,林中点缀着一座美丽的古代建筑——天花宫,殿宇雄伟,塑像辉煌,平日晨钟幕鼓,梵乐声声,令人飘飘欲仙。登山四顾,茫茫鄱湖云水和西面庐山秀色,悉在眼下。明代-德有诗赞道:“谁削青芙蓉,独插彭湖里。平分五老云,远挹九江水。日月共吞吐,烟霞互流徒。大力障狂澜,与天相终始。</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姑塘海关旧址景观。万里茶道第一关(姑塘海关),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姑塘镇姑塘半岛,修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九江姑塘海关旧址毁于日军炮火中,剩下一套由三栋欧式楼房怀抱而建的院落。2014年,九江庐山区启动了对姑塘海关旧址全面修缮和保护工程。2019年10月,九江姑塘海关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姑塘海关旧址石碑景观。九江海关是中国近代海关中推行税务司制较早的海关之一,九江姑塘海关旧址见证了中国关税制度的演变:由常关到海关。是考古已发现国内仅见的海关文化遗产类型。九江姑塘海关旧址处于鄱阳湖入长江唯一黄金水道的通商口岸和商品集散地,穿越亚欧大陆中俄万里茶道的第一关,因其地处鄱阳湖水系出长江交汇口的交通枢纽地位,决定了其在万里茶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的空间节点的遗产价值。</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姑塘海关旧址征原税处景观。征税处临湖东侧,其两侧为办公室,北部为职员宿舍。征税处矩形平面,墙体为青砖砌筑,外墙鹅卵石贴面,富有装饰效果。勒脚线以下和门套为整齐的花岗石块石,此即“姑塘石”,由当地高垅石工打制。</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姑塘海关旧址室内展览馆介绍原姑塘海关三任关长唐英景观。唐英(1682年-1756年),字俊公,一作隽公、叔子,晚号蜗寄老人,奉天(今辽宁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一作镶黄旗)。中国清代制瓷家。1644-1661年,巡抚郎廷佐督造景德镇窑事。1728年-1735年,以内务府员外郎衔至景德镇协理厂务。1728年,被任命监江西景德镇窑务,历监粤海关、淮安关。1736年,调九江海关,一任就十余年,复监督窑务,后改巡道,督府佐司其事。1737-1755年,以淮安关使等职督窑,先后在景德镇27年。1756年,卒于任所,享年七十六岁。</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图片为九江姑塘海关旧址的办公楼,在征税处两侧,两层,四坡水屋面。</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姑塘海关宿舍景观,宿舍为平房,四坡屋顶。红色水磨石墙裙,墙面光滑,墙转角处处理成弧形。屋面为青石板瓦,青石板瓦出自星子,为石灰岩青龙灰岩。建筑结构采用砖木结构,木屋架为三角形屋架。</p> <p class="ql-block">姑塘海关旧址视频</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舰军事文化主题乐园大门景观。九江号护卫舰,舷号:516,简称:九江舰,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研制建造053H型护卫舰的首制舰,也是中国海军的第一型对海导弹护卫舰。</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舰军事文化主题乐园内九江舰全景观。九江号护卫舰1975年2月2日根据中国海军“订字75-160号”合同,于上海沪东造船厂开工建造,1975年6月28日下水,1975年9月17日至10月10日海上试航,1975年12月31日正式交船,服役于中国海军东海舰队。</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舰军事文化主题乐园九江舰景观。该舰曾被命名为长沙号,1978年1月舷号由526改为516,1981年8月1日命名为“九江舰”,2019年7月1日,九江号护卫舰退役。</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舰上50管122毫米火箭炮说明。美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配合盟军的登陆作战,曾自行改装并投入了大量的火箭炮支援舰,用于对岸攻击和掩护登陆作战。战后,这些武器被大量封存,但随即又运用到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火箭炮支援舰在美国海军武器更新换代时,曾多次面临被淘汰拆毁的命运,但又多次因为亚洲的战事而重新投入实战。</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舰军事文化主题乐园九江舰景观。1996年台海危机对中国海军造成严重冲击,在常规战法完全无法威慑美国航母战斗群的情况下,中国军队采取了很多针对性强的武器和战法,如船载炮兵射击、歼-6自杀型无人机、火力支援舰、 多艘军用舰船集群登陆战等,21世纪初期,根据特定对台军事斗争准备的大背景,中国海军所发展的几乎所有的舰艇型号都重视舰对岸滩的火力打击能力。火力支援舰设想的提出目的性更强,就是在可能的登岛作战中遂行对岸火力压制和火力支援,这就是中国海军发展火力支援舰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舰军事文化主题乐园九江舰荣誉室景观。中国发展火力支援舰的构想较早源于陆军,陆军尝试了利用民船平台搭载陆用火炮,来遂行对岸火力支援任务。对于海军而言,各类驱护舰的舰炮自身都具有对陆火力支援的使命和能力,但并未研制过专职的火力支援舰。</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舰军事文化主题乐园九江舰组织结构图片景观。1970年代初,中国海军因缺少护卫舰曾提出安排对十几艘老旧护卫舰轮番大修一遍。但因为这些护卫舰船壳腐蚀严重,主机型号都是杂牌的,大修很难,修后航速也达不到原来指标,只能到12节左右。而且大修1艘周期约2年左右,至少要300万元,全部十几艘大修总费用估计要好几千万。另外,江南造船厂虽有几个修船坞可承担大修,但全部完成大修任务要5~6年的时间,这对江南厂的其他任务影响太大。当时海军装备部部长林真调任第六机械工业部(简称:六机部),他首先提出“以造代修”的设想,以解决海军护卫舰的长远建设问题。中国已具有一定能力自行研制和建造各类中、小型舰艇,国产的钢材、器材、主机、武备及多种类型的配套设备已基本能立足于国内。在工程技术设计力量方面,除七院一些专业研究院、所之外,建造过01型护卫舰的沪东造船厂已形成了一支舰艇设计和生产的队伍,但关键是必须提出切合实际的战术技术要求。于是林真亲自组织沪东厂及六机部有关局人员,向海军提出新舰研制的方案建议。</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舰军事文化主题乐园九江舰内景观。1974年4月,林真撰写《关于建造一批对海导弹火炮护卫舰的建议》报六机部领导,并附上包括两个建造方案在内的一整套文件资料。1974年5月中旬,六机部领导同意向海军发文,并附上了以林真署名的建议和方案全文。1974年9月,刘道生副司令代表海军正式同意了这一建议,中央军委给海军和六机部关于建造“江湖”级对海型护卫舰正式的批复件于1974年10月下旬下发。1975年1至5月沪东造船厂进行护卫舰的施工设计,当年就实现了开工3艘、完工2艘的创纪录的高速度,交给海军053H型护卫舰两艘同型舰。</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舰军事文化主题乐园九江舰前平台景观。21世纪初期,在中国军方领导层下达研制火力支援舰的任务后,中国海军召集军内外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对一些舰船考察论证,确定使用053H型516九江号护卫舰进行改装,使之成为专职火力支援舰。</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舰军事文化主题乐园九江舰前平台五联装火箭炮景观。"九江舰"装备两座5管1200型252毫米反火渊弹发射装置,5联装布局,分上下二层排列,上层三管,下层左右各一管,第1.5米。火前深弹型号有:62式火箭深弹、81式火箭深弹。</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舰军事文化主题乐园九江舰前平台景观。2004年1月,HPJ12型舰载火箭炮在在解放军总装备部华阴基地完成了陆上鉴定试验后装舰;2004年12月25日,516舰完成全部航行项目转入鉴定试验,由第三方组织对516舰进行国家鉴定,2005年4月初完成鉴定试验,鉴定试验结论认为:516火力支援舰满足战术技术指标书的要求,系统跟踪平稳、射击精度高、有良好的可靠性。火力支援舰的研制成功,填补了中国海军专职火力支援舰的空白。</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舰军事文化主题乐园九江舰前台主炮79A式双100毫米自动舰炮,它主要装备于中型舰艇,主要任务是及岸上目标兼顾空中目标。该炮是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制并在79年定型后经改进的护卫舰的舰炮装备,具有良好的弹道性能。早期型号主要50雷达﹣光学组成系统,后期与343改进型雷达、光电跟踪仪组接入全舰作战系统网络。该炮主要装备于053系列护卫舰和052系列驱逐舰。</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九江舰军事文化主题乐园九江舰官景观。2019年7月1日,九江舰从福建离港开航,途径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等6个省市,行程近1500公里。7月20日,退役的九江舰驶抵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停靠在湖口同方江新造船厂。</p> <p class="ql-block">九江舰视频</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湖口县劳家渡五孔桥景观。劳家渡五孔桥坐落于江西湖口县双钟镇鄱湖社区徐家岭湾南600米处,湖口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湖口县劳家渡五孔桥景观。这座桥桥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1993年维修。桥丰水期隐于湖水,枯水期才会露出,是曾经人们往来的交通要道,如今成为人们冬季旅游的“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湖口县劳家渡五孔桥景观。该桥东西走向,全长91米、宽4.85米、高4.5米、占地441.35平方米,桥身用石灰石、青石、花岗石块券砌而成,卷5孔、最大卷孔跨度5.5米、高5米,由五个单孔相连在一起,为湖口县现存规模最大古代桥之一。</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湖口县劳家渡五孔桥景观。五孔桥曾是人们往来的交通要道,承载着重要的交通功能。在清同治年间,太平军进出鄱阳湖时,曾在劳家渡湖边出没扎营,并与湘军发生过激战。</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站在湖口县劳家渡五孔桥上摄影景观。</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湖口县劳家渡五孔桥落日景观。</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湖口县劳家渡五孔桥景观。</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正在建设的湖口大岭云亭,大岭云亭最早建于明代景泰中期,有邑人孙汝颜建亭于大岭山巅,供翻山越岭之人歇息、纳凉。亭四周苍松翠柏,相传有紫云环绕,故取名云亭。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僧人妙然再次修亭,并取石板铺路,蜿蜒而上。路好走了,过往的人更多了。大岭云亭逐渐成为湖口八景之一。近代大岭云亭早已湮没在岁月的长河中,以大岭头最高点为分界线,在老供电局、凤鸣圆周边乃至杨港一带称大岭路、大岭社区。在老街东门口至老站前旅社之间称云亭路、云亭社区。为了宏杨传统历史文化,目前湖口县在扩建改造石钟山停车广场,同时再次建设大岭云亭。</p> <p class="ql-block">图片为湖口县劳家渡五孔桥景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于2024.12.2九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