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本文作者:欧阳晁野</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奇石收藏:欧阳晁野</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编辑制作:欧阳晁野</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赏石是文人雅士之道",赏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文人雅士通过赏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从中得到心灵慰藉与精神寄托。</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现代社会中,赏石藏石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b></p> 灵壁石《和平使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东方人积淀了七千年的“石头美学”,人类古文明都经历过以石头为工具的“石器时代”。约七千年前,古人在选石制器的过程中,就意识到,可以用石头制成饰品点缀自己,美化生活。我国的奇石欣赏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至今有2226一2785年,逐渐形成了奇石鉴赏文化。</b></p> 太湖石《云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每一方奇石的背后都有一段神奇的生长历程:奇石是亿万年前地质变迁,地壳的间歇上升和下降,还有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岩浆冷却和固化,冰冻融化,海浪侵蚀及风化,渐渐形成了奇特万变的形状和纹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赏石是文人审美之最高趣味!“院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陶渊明醉卧醒石,面南山而思,苏轼,郑板桥,蒲松龄仰石,敬石,米芾拜石,可谓千古佳话!</b></p> 英石《别有洞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说起赏石,大多数奇石爱好者都了解“瘦,皱,漏,透",赏石四字决。最初只是针对太湖石的鉴赏标准,之后被应用于各种观赏石的评价中。</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瘦皱漏透”赏石四字决是宋四家中的大书法家米芾提出的。赏石四字决涵盖了造型岩石的基本美学特征,同时,体现了米芾对石头形态和纹理的深刻理解与总结。影响并指导了古今赏石文化的发展。</b></p> 夜郎石《狼牙古韵》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瘦皱漏透"四个字的具体内容是什么?1,瘦:体态挺拨秀丽。2,皱:石头表面凹凸有序,纹理多变。3,漏:孔洞层层相套。4,透:孔洞贯通。</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奇石的可贵之处是其天然性,艺术性,稀缺性,不可再造性。</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赏石蕴含着文化和艺术价值,只了解某种石头的产地,质地,皮壳等一般性常识,作为赏石是远远不够的。作为造型艺术,必然要从文化与艺术的角度去理解与认识。每一方石头,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都涉及到艺术及文化特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大化石《人生平台》 英德石《灵韵轻舞》 松花石《风骨》 灵壁石《高山流水》 松花石《妙境奇观》 英石《独步英山》 米石《功行圆满》 松花石《悠然》 大化石《玉润华光》 灵壁石《珠联碧合》 江石《牛气冲天》 武陵石《梦境神柱》 米粒石《禅意》 灵壁石《妙境》 松花石《江山》 米粒石《稻花香》 孔雀石《屏展楚天》 松花石《巍然屹立》 灵壁石《回望》 长江石《锦绣芙蓉》 松花石《金玉满堂》 金纹石《寒碧》 古陶石《漓江祥云》 太湖石《归心似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松花石《异峰突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