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值走进母校华中师范学院(现华中师范大学)50周年纪念之际,受邀撰文以记当年,心不胜惶恐,情已难自禁。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抚今追昔,心潮澎湃。作为母校曾经培育的学子,一生远行千里万里,魂牵梦萦的始终是关于母校那段挥之不去的记忆。谨作此篇小文,回忆当年在母校读书生活之点滴,以此寄托对母校的怀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一、捧在手中的清贫</p><p class="ql-block">我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成长于物质匮乏和政治动荡之时。彼时人们还没完全从能照见人影的米汤碗里露出被饥荒困扰已久、快被遗忘了的笑容。我的家乡在秀美却也极其贫困的鄂东南农村,周围都是熟悉的乡邻,生活平淡而闭塞。</p><p class="ql-block">我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民,有着中国农民传统的勤劳淳朴,一生待人以诚以礼,这是他们的底色与本色。因此,我的早年生活虽然清苦,但家庭关系融洽,父母的勤劳、坚韧、谦恭和隐忍深刻地影响了我。在困难的环境中,他们给了我许多温暖,这样的温暖伴随着我一路前行。</p><p class="ql-block">在父母的启发下我一直努力求学,并于1972年幸运地考上了华中师范学院,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那时候的大学生真算得上是百里挑一。考上大学的消息一传开,整个村庄都与有荣焉。犹记得全家人围坐在堂屋,在昏黄微暗的煤油灯的映衬下,八仙桌上荡漾着某种异于往日的喜悦气氛。红漆黯淡的桌面上,摆放着新鲜且热气腾腾的饭菜,这是漫长清贫生活里的美好一刻。现在想来,那种喜悦还像在昨天一样清晰。</p><p class="ql-block">短暂的喜悦之后,接踵而来的是生活绵长的忧虑。</p><p class="ql-block">“儿子,明天我和你妈送你上车……就不送你到学校了。”晚饭后,母亲在为我收拾行李,父亲在一边对我说。</p><p class="ql-block">父亲的眼睛里写满了内疚,我的学费和路费已经是举全家之力东借西凑而来,家中再无多余的钱财来支持父母送我一程。</p><p class="ql-block">我下意识地避开父亲的目光赶忙接过话说:“不用不用,我都这么大的人了,哪还用你们送啊!您别忘了,我连北京都去过了,放心吧!”</p><p class="ql-block">我朝父亲笑了笑,不愿看到这个果敢、坚毅的男人因为生活的贫困而流露出妥协的尴尬。我知道,那种滋味并不好受。</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父母挥着手的身影渐渐随着远去的车模糊起来,我心中涌起了强烈的不舍。那一刻,我体会到什么是孤单。虽然小时候,我也曾因为上学和父母分开过,但是几里路的路程,想回家,走着路就可以回,而现在,我除了去过北京,就没有再出过远门。再想回家,也得积攒路费才行,而那一两块钱的路费,对于当时还是穷学生的我来说,太过奢侈了。</p> <p class="ql-block">二、走向远方的渴望</p><p class="ql-block">贫穷限制了我们对奢侈生活的想象,但限制不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p class="ql-block">坐在破旧、逼仄的长途客车里独自踏上求学路,心情却一路向阳。车窗外晴空万里,云朵点缀在淡蓝深远的画布上,偶尔飞过的一只鸟、一只蝶,都为这明亮的景色平添上一分灵动。路边的田野、农舍和散养着的家禽、犬马,形成了另一幅画卷,这是我最为熟悉的家乡印象,无论今后走到哪里,都是我心中无法磨灭的印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生于斯长于斯,这片土地见证着我的成长和付出,在这里我懂得了生活的艰辛,磨炼了意志,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当然,也让我更加渴望离开农村去接触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开放、自由的生活。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学习才能改变我的命运。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每一个教过我的老师都很喜爱我。从小的经历让我明白天资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态度。即使天资不高,如果选择正确,态度端正,勤奋努力,一样也可以有好的成果。想好的、说好的、做好的,结果也一定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揣好怀里这张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我的心随着滚滚车轮风尘仆仆地穿过几座城市,车窗外的风景和回忆一起倒退着,最后无影无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知过了多久,售票员用直爽的汉腔大声喊着:“到站了,到站了,终点到了,武汉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收拾好回忆、收拾好行囊随着拥挤的乘客一起下了车。带着三分远离家乡的惆怅和七分向往大学的兴奋,带着一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打量着城市里的一切。站在这座繁华的城市,我心中更加坚定知识的力量,对接下来的求学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期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在车站离学校不远,当我伫立在“华中师范学院”的牌匾之下,仿佛有光环笼罩着意气风发的我。看着身边来往的校友们,我内心激动得难以言喻。“我是一名大学生了,我终于上大学了!”我沉浸在这场喜悦里,无法自拔。从这一刻起,母校改变了我的身份和命运,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生轨迹的改变。</p> <p class="ql-block">三、阴差阳错中的命中注定</p><p class="ql-block">母校华中师范学院是一所以1871年文华书院为源头,已走过近120年渊源历史的高等学府。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1972年初的料峭春寒中,母校迎来了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批通过高考入学的新生。我和许多身穿厚厚棉衣的同学们一起走进这所大学,成为了其中的一员。</p><p class="ql-block">校园并不算大,但给人优雅而精致的印象。进入校门,就能看见满山的桂花树、香樟树、梧桐树。苍翠掩映下,青砖教学楼错落有致。纯洁、美好的象牙塔里,永远有书卷的味道。浓厚的人文气息在校园各个角落绽放,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将在这里树立一生的志向,实现自己的梦想。</p><p class="ql-block">想到这里,我轻轻叹了口气,拿出了那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这又是一个啼笑皆非的结果一一在那张梦寐以求的纸页上,专业系别一栏,赫然写着“英语”两个字。</p><p class="ql-block">这个录取结果多少带有时代的烙印。随着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社会的发展对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大高校纷纷在考生中遴选合适的外语人才,像我们这一批应届高中毕业生,因为年纪轻、接受外来事物快,也就成为发展中国英语教育事业的不二人选。</p><p class="ql-block">一向以逻辑思维自居、顶着“数学王子”桂冠、数学成绩永远领先的我,此前只想一路朝“数学家”这个梦想奋进,孰料阴差阳错被英语专业录取。这张滚烫的通知书让我欣喜若狂,可是这个专业……让人无可奈何。骨子里不服输的我自然不甘心就这样放弃“数学家”的梦想,一心想着到学校后,找老师或者教导主任,甚至找校长都可以,一定要说服他们,允许我转到数学系。“嗯,事在人为,兴许有转机呢!”我这样打算着,心中存了一丝侥幸。</p><p class="ql-block">来到学生宿舍,已经有两三个同学先到了,大家热闹地自我介绍,很快就熟络起来。我挑了一个上铺作为自己的小窝,因为我喜欢相对自由的空间,不受干扰。</p><p class="ql-block">没过几天,稍微适应了大学生活节奏的我开始琢磨如何转系。我找到英语系领导,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不出意外遭到了斩钉截铁地拒绝。沮丧瞬间如潮水一般淹没了我,那一刻,我听到梦想破碎的声音......“数学家”,此生无缘了。</p> <p class="ql-block">四、转个弯实现梦想</p><p class="ql-block">转系虽然无望,但学业不能半途而废。</p><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可能有很多梦想,当一个梦想因现实的阻挠而无法实现时,就应该勇敢地调整梦想的方向。既然命运如此安排,与其愤懑,倒不如坦然接受。而我最喜欢的数学这门学科的核心是理性精神,对数学多年的热爱,培养了我看问题的理性态度。我迅速调整思路和心态,重振旗鼓,决定全力以赴在英语专业上,“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是父亲教给我做事的方法,也是做人的原则。</p><p class="ql-block">作为7214连(即年级)128名学生中的一员,我所在的4班一共有25名学生。因我4岁半就上小学,又是应届高中毕业生考入大学的,所以与班上其他同学尤其是工农兵学员的年龄差距较大,成了班里年纪最小的男同学。但是年龄不是进取路上的障碍,大家都是经历着文化浩劫的人,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时光。大家都一样刻苦、专注,一样有为梦想奋斗的决心,</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外语系坐落在桂子山的半山腰上,山上树木葱茏,环境清幽。外语系的学子们一个比一个起得早,天不亮就纷纷钻进山中小树林里背单词、朗读课文,学习氛围非常浓厚。</p><p class="ql-block">来自农村的我,没有专门的收音机,没有专业的语音老师,操着一口地道的家乡话和乡音浓重的英语,就这样开始了我的大学英语专业生涯,</p><p class="ql-block">第一次上课我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当时英语任课老师是张惠珍老师,她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城里人。课堂上,张老师让我读一段课文,结果我乡音浓重的英语口音把老师弄得一头雾水,完全没听懂。张老师毫不留情地当众奚落我:“你还是自己闷着读好了,这读得有多难听你不知道吧,别人还以为你在扯家常。”</p><p class="ql-block">年轻的老师,只顾着自己的感受,完全不懂体谅学生的处境。同学们也开始窸窸窣窣地议论起来,时不时夹杂着刺耳的笑声。那一刻,我强烈的自尊心本能地想逃开,这句满含嘲讽的话,这些刺耳的声音,瞬间让我脸红到了脖子,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但是委屈的心情无法补救此时的境地,我暗下决心,一定,一定会克服口音这个障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p><p class="ql-block">我知道,要想说好英语,没有多的窍门,只有不断地听,不断地模仿。第二天开始,我到小树林里再也不是收敛着沉默地背单词了,我开始放声朗读课文。同时,我会经常去英语系的电教室听发音,周末也会借磁带来听,仔细琢磨每一个发音技巧和发音方法。听多了,自然会熟练发音,正确度也会更高。这种双管齐下的方法,让我的口音迅速得到纠正。此外,我还听从老师的方法,做了许多单词小卡片,揣在兜里时不时就会拿出来看,见缝插针地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有效学习,这也是数学思维对我的帮助。我特意买了一个小手电筒,晚上宿舍熄灯后,我都会拧亮手电筒,躲在被窝里将满怀的学习热情化成一个个单词,遇到卡壳的时候,就在心中反反复复背诵,直到疲倦地睡去。我也并没有因为第一次课堂的尴尬经历而退缩,在此后的每一次课堂发言我都积极参与。</p><p class="ql-block">带着屡败屡战的斗志和勇气,一学期下来,我那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已经让同学们刮目相看,第一学期末的英语成绩,我拿到了全班第5名。不仅仅是英语方面,小小年纪的我逐渐展露锋芒,被老师委任为班上的地理课代表。</p><p class="ql-block">回望过往,我常常感慨,在人的成长经历中,有朋友相伴是快乐的,有良师相助则是幸运的。第二学期开学不久后,印尼华侨李德生先生担任了我们班上的英语老师。李老师50岁左右的年纪,和蔼可亲,为人师表。也许是我认真努力学习英语的态度被他关注到,他经常和我用英语交流,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我的英语运用能力,对我口音的改善也起到极大的帮助。就这样,在李老师的细心引导下,我对英语学习越来越有信心,最终在期末考试中拿到98的高分,位列全班第2名,由李老师指定为英语课代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1974年我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买了一部在当时还算是“奢侈品”的巴掌大的收音机,每天坚持收听美国之音(VOA)。先是听慢速广播,再听正常语速的,回头再把听写下来的内容反复诵读。就这样,在我不懈地努力下,我的英语学习之路越走越顺畅。梦想孱弱的花蕾经历风雨的洗礼也能开出绚烂的花朵。英语,已经成了我继“数学家"后,一个新的梦想,我告诉自己,无论今后做什么,都要把英语学到最好,用到最好,为这个梦想奋斗,在所不惜。</p> <p class="ql-block">选自《追忆似水年华——华师大72级(一)入校50周年纪念文集》(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