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见闻——倒牛奶

王俊杰

<p class="ql-block">  澳洲见闻——倒牛奶</p><p class="ql-block"> 王俊杰</p><p class="ql-block"> 2024.12.02</p><p class="ql-block"> 我家在墨尔本经营着一个小型社区副食百货门市,其中,销售四个品牌的七种鲜牛奶。四种桶装(每桶2L)三种瓶装(每瓶1.5L或0.75L)。鲜牛奶都是冷链运输和储藏,保质期七天或十五天、二十天不等,保质期限的截止时间,喷涂在包装桶(瓶)的显眼处。由于是社区门市,固定的消费者群体占客户总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购进的鲜牛奶数量,虽基本能做到量销订购,且在保质期限到期日之前也会降价销售,但仍时常有购进的鲜牛奶未能在保质期内售罄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贫农家庭,亲历了1958—1963年的饥荒苦日子,18岁之前没见过牛奶,对食品短缺和挨冻受饿刻骨铭心。受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意识影响,对包括食品在内的物资浪费深恶痛绝。民生为本,保护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尽义务,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亦是责无旁贷。如何处理到保质期仍未销售完的鲜奶,着实费尽心思。</p><p class="ql-block"> 曾经反复思考过:一、将未销售的到期牛奶送人。到保质期鲜牛奶的数量不确定,有时一两桶(瓶)、最多不过四桶(瓶),品牌也不确定;牛奶虽然营养价值高,但有些人喝(接触)牛奶过敏或肠胃不适,别人未必喜欢;门市营业时间从早9点到晚9点,经营操劳已是身心疲惫,回到家还要忙活儿日常生活,没时间、没精力外送;鲜奶到期前已打折促销,到期时应属于虽有使用价值但无价格的物品;卖不掉的东西送人,还要考虑受赠者的心里感受。二、摆在货架上任取。制作免费的标签并粘贴,牛奶始终冷藏,货位不能腾空,作为经销者,要增加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和人工成本;任取者取回后误食,可能带来不必要的诉讼风险;由于固定客户较多,作为消费者,当然希望商品价格越便宜越好,易产生等待打折降价再购买的依赖心里;作为经销者,如果购进的鲜牛奶总是不能如期销售,就会停止经销,这对自身和消费者群体的利益都是损害;顾客任意拿取时发生磕碰跌伤等损害,销售商很难解脱责任,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精神、商誉、经济损失;只要是有顾客进门,经销者就要全神贯注的考虑随时提供服务,无形中增加了劳动强度。三、自己再利用。其实,刚到保质期的鲜牛奶,虽然有些理化指标已经不符合行业标准,但并不等于不能饮用。拿回家来,再冷藏保存2—3天。期间,除了饮用外,还可以和面,护肤,擦皮革,发酵后也可以种地浇花等,废物再利用。如果还有剩余,最后再倒掉。思来想去,到保质期的鲜牛奶,还是拿回家来自用,用不完最后再倒掉,是为最优选择。</p> <p class="ql-block">  中学政治课有倒牛奶的课文,记忆特别深刻,恨透了资本家。现在,了解了从饲养奶牛到消费者购买成品鲜牛奶的流程,以及各环节存在的经营风险,接触了鲜牛奶产、供、销的资金链循环实务,亲手实施了倒牛奶的行为,真正理解了加工者、经销者之所以倒牛奶,是经过了痛苦的思考才做出的无奈之举。他们倒掉的岂止是看得见的牛奶,而是他们保持或扩大生产能力的真金白银,是企业的兴衰未来呀。</p><p class="ql-block"> 做为鲜牛奶经销者,全家饮用和使用刚过保质期的鲜牛奶成常态,时不时的还会把未用完的牛奶倒掉,深感市场就是战场,倒牛奶就是打败仗。经营中的任何环节不符合预期,效益就会受损。效益经常受损,经营就不能持续,甚至破产倒闭。通过极为痛心的亲手倒牛奶,刷新了对原来政治课倒牛奶理论的认知。宇宙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思想不更新就陈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审思明辨,与时俱进,每更新一次思想,精神就获得一次升华。精神升华,能指导人生过的更加美好、更加有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