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点滴(2020年5月6日)

小草

<p class="ql-block">  2020年5月3日,陪母亲去了趟云居山,参拜了真如寺,如母亲所愿去观音塔绕了塔。说是陪,其实还是姐姐和亲友在细心地关照母亲,而我又“形式”了一回陪伴,但母亲是开心快乐的。其实我知道这是包容的快乐,是深爱传递的快乐,是寄予希望的快乐。这次同行的还有一个朋友陪着妈妈,这位阿姨行走不是很方便,不能同步前行去相关的地方。当妈妈知道原因后,马上叮嘱我要陪伴照顾好这位阿姨,所以显得我这次陪伴母亲更“形式”了。母亲的善解人意又让我想起了她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  大概是1995年开始,我大学毕业刚毕业时,偶然发现母亲对佛教慢慢地有兴趣。从这个时候开始,母亲在行为上更加严格要求,还坚持学习佛经,生活上不再吃荤,坚决把长期吸烟的习惯给予戒除。二十多年来,这就是母亲的寄托,她从不去名山大川,但不能不去佛教道场;不舍得为自己花费一点,但从不吝啬放生及做好事、善事的开销。</p><p class="ql-block">  如今母亲年过八十,惦记和在意的还是她的寄托。虽然不图热闹,而且体力不便,却一如既往。这次陪伴母亲再上云居山,看着步履蹒跚的她,心中还是有些感慨,也为自己的顺之少而深感不安。表面上看,好像陪伴不少,可是真正地走入她心中的交流不多,或许是观念、方式、习惯不一的理由,其实还是我自己换位思考的不够。</p><p class="ql-block">  感到欣慰的是,母亲的寄托纯属自己的信念,是对自己的行为约束,但从不强求儿女,也不迷信。她的寄托给了我从善从简的方向,体会了吃亏是福、付出为本的做人道理,对待朋友、亲人、同事应有真心真诚的本分,对待家庭和工作主动担当作为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母亲这一辈子生活简朴,经历坎坷。短暂的幸福童年后,一路风雨,受尽了世间冷暖,承受了人生中的各种沧桑。由于出生在动荡年代,生活总是那么孤单、无助和茫然。 从记事起,一直感觉母亲对信念都很执着,对人总是那么善良,对生活现状有点不甘。没有忘记,围炉边母亲常常教我唱儿歌,讲述她在南昌的小学生活,感觉到她有怀念,但更多的是对我和姐姐的期待。</p><p class="ql-block">  在上初中之前,大部分时间是母亲保护下度过的,饱含了她的担心和爱心,凝聚了她的用心和操心。虽然在初中上学后,经历了高中和大学,哪怕独立工作和生儿育女,而我却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爱的视线。我成长和收获的过程,是个充分享受母爱的过程,是个吸取动力源泉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日本侵略祖国时,母亲出生在永修的乡下,成长成人在新中国。外婆在抗日逃难途中离世,缺少母爱的母亲,在那动乱年代,比常人经受更多的苦难,从小培养了坚定、坚毅的性格。记忆中家里的大事,都会自然地由母亲做主;而我印象中,没有妈妈的坚持和智慧,就没有老家的新屋,那个年代在村子里还可以的房屋,虽然举债不少,竣工时母亲还是坚持请了黄梅戏班子隆重庆贺,答谢给予帮助的左邻右舍。</p><p class="ql-block">  当然,母亲对我的培养上,更是倾注了心血。小时候教学条件和水平有限,母亲总是会让我抄课文练习习字,也是熟练掌握的一个方式方法;还有一个说起来有点溺爱的事情,母亲为了让我专心尽心学习,从来不吩咐我做农活和家务事,每天书本和桌子都给我整理明镜,不留丝毫灰烬;母亲对我希望的承载也是严厉的,要求我考上大学吃国家粮的苦心是坚决的,否则很有可能没有我的大学生活和成长之路。</p><p class="ql-block">  母亲对孙辈非常疼爱,秉持了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尤其是妮妮加入家庭后,她更是开心不已,笑容更多。而在大是大非面前,母亲却是非常识大体、顾大局,纵然那么想多要个孙子,国家没有开放二胎政策之前,从来没有抱怨和逼迫我们,总是设身处地地替我们着想。</p><p class="ql-block">  虽然母亲在成年之后经历了太多的不顺和挫折,但是对毛主席和社会主义的崇拜从不讳言。今年疫情发生后,母亲多次向我表达了她的欣慰,对国家治理成效的赞同,表达了她略表心意的心愿,直到我说爱人和我已经参加单位的募捐后,她才稍加安心。</p><p class="ql-block">  母亲对信念的追求、习惯于换位的思考、不愿麻烦别人的遵守、非常讲究卫生和节省的坚持,以及婆婆嘴、豆腐心的善良,都是留给我的宝贵财富,也是她影响后辈们的高度。家有老,是个宝。母亲节即将来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她带给我的启示和记忆,也让我再次体会到母爱无私和母爱无疆的享受。</p><p class="ql-block">  母亲还有一个坚持,就是对姐姐、爱人和我还是不那么“放心”,在生活习惯和平常琐事等方面,对我们还有点严厉,纵然我们都已经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虽然有时感觉母亲有点“唠叨”,但她“唠叨”完后,我们还是感觉很温厚温暖。每年母亲都会牢记我的生日,没有仪式,但是无论我在哪里,通过一个苹果或一通电话,都能感受到她真诚的希望和祝福,还有满满的爱意。</p><p class="ql-block">  养儿方知父母恩。近年来,我随着彦博和妮妮的慢慢长大,对母亲养育的艰难体会更深,对母亲含辛茹苦的过程体会更多。虽然平常总是会回忆童年的幸福片段,回忆人生旅程转折时母亲的身影,回忆成长过程母亲挂念、担心的点滴,但为母亲真的还是缺少有质量的付出、陪伴,孝不多、顺不足。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回味母爱,祝福母亲,吉祥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