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山里红(3)北方梦里水乡—范公亭公园

昕宇(带你去旅行)

<p class="ql-block">‌ 11月9日阴天,抬头望去,云层如画卷,每一层都是岁月的故事,静谧而深邃。在阴天的柔光里,世界仿佛变得柔软而温暖,心中涌动着一种宁静的美感。</p><p class="ql-block"> 早餐后,从临朐县驱车26公里,9:30到达青州北方梦里水乡—范公亭公园。</p> <p class="ql-block"> 范公亭公园‌位于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路西端,占地面积约300亩,始建于北宋,因范仲淹惠政知青州而得名。公园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主要包括范公亭、三贤祠、李清照纪念祠、洋溪湖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 沿着林荫小道首先来到了李清照纪念祠。</p><p class="ql-block">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p> <p class="ql-block"> 李清照和她的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住在青州时常到顺河楼游赏。他们常常在归来堂前的花月之下,对酒赏花,唱和诗词。李清照的创作,独成婉约一派,还有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包含铮铮硬骨的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威望。为了纪念著名词人李清照,1988年在范公亭公园内建李清照纪念馆,面积3000平方米,有归来堂、金石斋、易安室、人杰亭、词廊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p><p class="ql-block">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p> <p class="ql-block"> 李清照妾身以为,这最撩人之诗,当属以下五首:</p><p class="ql-block"> 一是《点绛唇·蹴罢秋千》。“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此词写尽少女怀春之情,羞涩而又大胆,那回首嗅青梅之态,实是撩人心弦。</p> <p class="ql-block"> 二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虽非直接言情,然那误入藕花深处、惊起鸥鹭之景,却似在诉说着少女心中那份纯真与悸动,撩人于无形。</p> <p class="ql-block"> 三是《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此词中,寒梅点缀,香脸半开,玉人新妆,尽显娇柔妩媚,亦是撩人至极。</p> <p class="ql-block"> 四是《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此词写尽相思之苦,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之句,道尽心中那份缠绵悱恻、挥之不去的情思,令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 五是《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此词中,绣面芙蓉,眼波流转,风情万种,半笺娇恨,亦是撩人无限。</p><p class="ql-block"> 此五首,乃妾身心中最撩人之作,愿君子能从中体会到妾身当时之情感,共赏诗词之美。</p> <p class="ql-block"> 李清照的千古绝句包括《夏日绝句》和《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p><p class="ql-block"> 《夏日绝句》是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借古讽今,抒发了她对国家的悲愤之情。诗中提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表达了对为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对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的讽刺。</p> <p class="ql-block">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则是李清照的一首词作,通过描写暮春景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苦闷和忧愁。词中“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句子,展现了词人对故国故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过往的无奈感慨。</p> <p class="ql-block"> 李清照的作品以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著称,这些千古绝句不仅展示了她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她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p> <p class="ql-block"> 游览李清照纪念祠,感慨万千。漫步溪湖边,楼台参差,湖水潋滟,花木隐翳,溪流蜿蜒,古木交叉,竹柳翩翩,曲径通幽,得趣天然。地势低洼,绿树成荫,南阳河穿流其间,这里与城里只有一墙之隔。</p> <p class="ql-block"> 我们游完溪湖,便来到范公亭公园亭东侧的三贤祠,祠内有范公亭,亭为六角飞檐,顶开圆孔,与井泉上下相对,天光下射,水光潋滟。亭柱为上木下石,别具风格。</p> <p class="ql-block"> 井亭迎面的柱子上镌刻着一副对联:“井养无穷兆民允赖,泉源不竭奕世流芳”。言辞简约而意味深长,展示了后人对范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品格的慕念。亭子背面柱子上也有一副对联,写着:“四境著闻行若无事,千年遗址因其自然”。</p> <p class="ql-block"> 北宋皇佑三年(1051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以户部侍郎知青州,兼淄、潍等州的安抚使。他才高志远,为官清廉,深得百姓爱戴。范仲淹为政时,青州一带流行一种病,蔓延很快。为此,范仲淹亲自在此汲水制药,发放民间,很快制止了瘟病的流行,众百姓感激不尽。于是在范公亭亭柱上刻对联书曰:“井养无穷兆民允赖,泉源不竭奕世流芳”。</p> <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南阳河畔涌出一股泉水,水质纯净,甘甜可口,百姓认为这是范仲淹行德感动了苍天,于是将这股泉水命名为“醴泉”。范仲淹病逝于赴颖州途中,人们感念范公,就把“醴泉”叫做“范公井”,并在井上建造了一座亭子,命名为“范公亭”。这座亭子历代多有修葺,成为人们追思范仲淹的游览胜地‌。</p> <p class="ql-block"> 范公井不仅解决了当地居民的饮水问题,还成为了纪念这些清廉官员的象征。范辂和范仲淹的事迹被后人铭记,他们的清廉和为民着想的精神也通过这些井得以传承。这些井不仅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 清顺治十八年(公元 1661 年)青州知府夏一凤重修,并于祠后崇台之上建“后乐堂”,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之意。范公亭之北有高地曰范公台。民国初年,在台南侧建“澄清轩”8间,亮窗前后均出厦,为游人休息之所。</p> <p class="ql-block"> 三贤祠院内有数棵唐楸、宋槐,老干虬枝,大可几人合围,虽说已活了千年之久,仍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院门南侧,植翠竹千竿,使这一组古老的建筑越发显得清静幽雅,生机勃勃。古树下,耸立着一块石碑,刻爱国将领冯玉祥先生1934年5月拜谒范公亭时,触景生情,挥笔写下的一副联语: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关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p><p class="ql-block">下图:宋槐树龄约500年</p> <p class="ql-block">下图:宋槐树龄约1000年</p> <p class="ql-block">下图:世界楸树王</p> <p class="ql-block">下图:宋槐树龄900年</p> <p class="ql-block"> 今日的范公亭,成为人们追思范公,激励来者的游览胜地。院内一块块的石碑,或为重修井、亭、祠、堂的铭记,或为历代名人缅怀先贤的题刻。这座亭子历代多有修葺,体现着人们对范公的景仰之情。</p> <p class="ql-block"> 青州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九州之一,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和两千余年的建城史。作为东夷文化的发祥地,青州在历史上曾是山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信美东方第一州”的美誉。青州古城自西汉初年始,先后存在过广县城、广固城、东阳城、南阳城、东关圩子城等六座古城,作为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的时间长达1000多年。</p><p class="ql-block"> 青州的文化遗产丰富,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 上午的游览结束了,原本午餐后计划去青州宋城,因突发状况耽搁了3个多小时,故没有成行,原本的好心情多多少少的受了点影响。</p><p class="ql-block"> 感谢浏览!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