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之死

周宁

<p class="ql-block">晁错是西汉文景时期的大臣、学者、政治家、文学家。文帝时期,他针对当时农民生活极为困苦,粮食供应极为紧张的社会问题,提出:重农贵粟、强本抑末,采取以栗为赏罚的办法,收集商人贮存的粮食,减轻农民的税赋,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国家储备。这些措施为国富民足,边疆安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景帝即位后,晁错官至御史大夫。在他不断地建议下,景帝为巩固中央政权,对封国实施了一连串削减土地的措施。由于举措过急,激起了以吴王为首的七国之乱。他们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声称要清除皇帝身边的奸臣晁错。朝中晁错的政敌袁盎联合窦婴借机攻讦,向皇帝建议用晁错的人头换取和平。皇帝惊慌失措之际接受了此项建议,晁错遂被腰斩并屠三族。一个治国才能卓著的知识分子,忠君爱国的大臣,就这么悲惨地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与生命。为什么如此?我们通过史料来分析其原由。</p> <p class="ql-block">晁错在汉文帝时期任太常掌故,屡屡上书对朝政提出建议,其中《论贵粟疏》最为著名。文帝对《论贵粟疏》全盘采纳,这篇文章反映出了晁错的治国才能。他观察社会问题洞察秋毫,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入木三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症得当。可以这么说:《论贵粟疏》对打造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文开头说:圣明的帝王在位,百姓就不会受冻挨饿,这并不是帝王能够种粮食给他们吃,织布给他们穿,而是能够给他们开辟物资财富的途径。文中说:人们肚子饿没有吃的,身上冷没有穿的,再慈爱的母亲也不能保护他的儿子,君主又怎么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贤明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使人民致力于农桑,减轻田赋捐税,多积粮食用于充实仓库,防备水旱天灾。文中又说:人们追求利益就象水往低处流一样,东南西北是不加选择的。珠玉金银,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大家宝贵它是因为主上要用的原故,所以贤明的君主重视五谷而轻视金玉。文中还说: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让人民从事农业生产,要百姓从事农业就要重视粮食。重视粮食的方法,在于使百姓可以用粮食来求得奖赏和免除惩罚。……神农曾教导:有高高的石头城墙,有宽阔的护城河,有百万守城军队,没有粮食也守不住城池。因此对君主而言,粮食极其有用,是治理国家的根本。这些文字可谓是直白的语言,深刻的道理,治国的善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文学角度讲,这篇文章中心明确,层层发展,逻辑严密,分析透切,文笔流畅生动,是难得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晁错之死缘于削藩。汉朝实行郡县制加分封制,郡县制的国土面积大于分封制的面积。分封的诸侯王均为刘姓皇族(异性王在刘邦任上均被消灭),本意是壮大皇家势力。但是,当诸侯王实力强大时,对中央政权就构成了威胁。文帝时期贾谊、晁错都向皇帝建议削弱诸侯国的势力,以防尾大不掉威胁皇权。文帝为避免战争,对诸侯采取怀柔政策。景帝即位后,对自己的智囊晁错十分信任。在晁错的不断建议下,开始对诸侯王实施打压。今天追查楚王的过错,削去一个郡,明天追查赵王,削去六个县。又追查胶西王,削去一块封地。一连串的削减封国土地的措施,引起诸侯王的震动。吴王刘濞联络其它六国起兵,发表文告,指控晁错罪状,要求诛杀晁错。这就是史称的七国之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晁错在朝中与袁盎相互仇视,晁错曾调查到袁盎接受吴王贿赂的证据,要求皇帝依法处死,皇帝下令赦免死刑,贬为庶人。如今吴王叛乱,晁错想借机除掉袁盎,消息走漏。袁盎得到消息后大惊,夜星拜访窦婴,与之密谋后由窦婴代为约见皇帝,得到允许。袁盎见到皇帝,要求屏退左右,然后对皇帝说:七国起兵文告说得很清楚,他们只要求诛杀晁错,恢复失土,一旦满足要求即行退兵。景帝面对叛军的凌厉攻势已经惊慌失措,问晁猎对策,晁错要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后方,又要景帝送两座城池给吴王。景帝听得一头雾水,心中大为失望。袁盎如此说,景帝沉思后同意,让袁盎秘密出使吴国。十余日后,景帝令中尉、廷尉联名弹劾晁错离间皇亲,欲送城池给叛军的罪行,依律应处腰斩,父母、妻子、同母的兄弟姐妹全部处斩。景帝收到弹劾后批: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晁错不知道一点消息,还在为军事平叛尽力。景帝派人传话让晁错入宫进见。晁错身穿朝服,在乘车入宫的途中被武士摔下,拦腰砍断,一代英才竟是如此悲惨的结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景帝杀了晁错之后,邓公从前方回来汇报情况。刘启问邓公:晁错伏诛,吴楚联军班师否?邓公说:吴国阴谋叛变酝酿了十有余年,削地只是导火索,杀晁错不过是借口,怎么会班师。晁错忧虑封国强大,将来会失去控制,所以主张削弱封国领地,把权力集中中央,这是皇家之福。想不到刚刚实施竟被灭族,这是堵忠臣之口,代叛国诸侯报仇,陛下做得不恰当。景帝闻言叹息说:我也后悔。随后派周亚夫率军平叛,三个月后平定。</p> <p class="ql-block">从史料看,晁错被腰斩并灭族,其原因有三。首先景帝非明君仁君。景帝还是太子时,晁错受到文帝称赞,被任命为太子令与太子朝夕相处。太子对晁错言听计从,视为自己的智囊。即位后对晁错更是宠信,提拔为御史大夫,修改法律制定政策都听从晁错的主张。削藩是景帝批准实施的,激起七国之乱也是预料之中,为什么相信袁盎之言,用晁错的人头换取和平?而不是派军队平叛。退一万步讲,即使被吴楚联军的攻势吓懵,要用晁错的死换取和平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要处腰斩这种酷刑?为什么还要灭族?晁错可是景帝一直信任、依重的大臣!从决定杀晁错换和平到杀晁错,相隔十余日,期间景帝常面对晁错,竟不动声色地与其谈论国事。这样的皇帝真是刻薄寡恩到极点!伴君如伴虎这是最好的例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次晁错自身也有相当大的责任。晁错曾上书说:吴王开矿铸钱,晒海水制盐,收罗天下亡命之徒,阴谋作乱。削他的土地,他固然反,不削他的土地,他也会反。现在削地,他反得快,但祸小。现在不削地,他反得迟,但祸大。景帝以为晁错应对吴国的反叛已胸有成竹,当七国叛乱时,向晁错征询意见。晁错竟然要皇帝亲征,而自己留守后方,又说送两座城池给吴国。说明晁错这样的知识分子,谈论应对事变头头是道,真的面临事变却方寸大乱。怎能让和平环境下,在宫庭里长大的皇帝身临险境御驾亲征,由自己坐镇后方安享太平!又怎能要景帝送两座城池给叛王(我以为:送城池说不通,可能是为增加其罪行的栽脏)。此外,面临七国之乱,晁错首先不是想如何平叛,而是不忘借机消灭政敌袁盎,这不是一个政治家的胸怀,也是招致杀身的因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是袁盎、窦婴这般老臣对晁错一直看不惯,只恨没有机会除掉他。袁盎得知晁错要对自己下手时,随即联合窦婴设计攻汗陷害。他们看准了皇帝急切求和平的心理,提出用晁错的人头換和平的方案,达到了借皇帝之手消灭政敌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再看看历史名人对晁错的评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苏东坡写了一篇《晁错论》,就晁错之死给出的结论是:晁错急切削减吴楚诸国的土地,激起反叛在情理之中。面对七国之乱,晁错如能挺身而出率军去平叛,未见得不成功。而晁错竟然要皇帝冒风险领兵去打仗,自己留守京城享安全。皇帝心中不悦又难以反对,这时袁盎的建议自然会得到皇帝的采纳。惹起七国之乱却不能勇敢应对,自然招来杀身之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班固说:晁错为国家谋求安定,锐于仼事,而看不见自身的危险……。下场虽然凄惨,但世人悲哀他的忠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司马迁说:七国作乱,晁错不急于匡正挽救危机,却想报私仇,反而因此丧命。常言道:改变古制,扰乱常规,不是身死就是逃亡。难道是说晁错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