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祖孙暑假快乐自驾游记(十二)</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参观蔡文姬纪念馆)</b></div>第七天(7月23日):蔡文姬纪念馆</b> 蔡文姬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蔡王庄村,是依蔡文姬的墓冢而建立的。 蔡文姬墓位于西安城东南蓝田县三里镇乡蔡王庄村西北约100米处,冢高约8米,林木葱郁,一九五七年八月被陕西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门一侧矗立着郭沫若题写的“蔡文姬”石碑,纪念馆大门上方是由已故著名文学大师陈忠实先生题写的“蔡文姬纪念馆”匾额;两侧柱子上一幅对联:“十八拍独步千秋胡笳如诉琴韵诗才双绝唱”、“四百篇宏开万简案牍无声劫波怨海几知音”是对她的千古才情及生逢乱世的最佳诠释。 站在前院通过二门可以看见后面的蔡文姬汉白玉塑像和身后的墓冢。门两旁有联云:“才女千秋身化玉,胡笳一曲气如梅”。 90年代,蓝田县又在蔡文姬纪念馆中,将蔡文姬轶事及境内出土文物陈列展出,用四体书法镌刻《胡笳十八拍》于18块青色大理石上,这墓和村名千百年来流传在当地人之中。 蔡文姬纪念馆收藏了有关蔡文姬文物130多件,其中拥有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50件,并有相当一部分文物出土于东汉这个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朝代,形成了文物等级高、代表性强、影响面广的藏品特点。纪念馆中《蔡文姬生平展》详细介绍了蔡文姬的生平事迹和东汉末年社会的风土人情。还有《蓝田文物精品展》及现代著名书法家书丹的《胡笳十八拍》石刻。使用了反映当今高科电子技术及影像、声像技术的展示手法,首次展出各类精品文物80余件。 进入纪念馆,饱览文字介绍,使人更加详细的了解了蔡文姬一生的经历,也加深了对这位一代才女的仰慕。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一说字昭姬)(生卒年不详,一说是174年,一说是177年,但都是猜测,没有史料依据)。陈留郡圉县人,东汉末年女性文学家,文学家蔡邕之女。 进入二进院落左侧有碑廊,存放着几十通年代久远的石碑,有些碑文已经很难看清文字了。 参观完蔡文姬纪念馆,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惨;如果用两个字形容,那就是:悲惨;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必然是:红颜薄命。作为东汉末年有名的大才女,蔡文姬这个名字可谓是大名鼎鼎,但她却是那个时代乱世悲惨女性当中的一个缩影。 <b>小时候的她。</b>蔡文姬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为著名大文学家蔡邕。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蔡文姬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不管是书法、音乐还是文学,她都有很高的造诣。据史料记载,蔡文姬九岁时,父亲蔡邕夜间弹琴,突然断了一根弦,蔡文姬说:“是第二根弦断了”。蔡邕说:“你这不过是偶然说中罢了”。于是蔡邕故意又弄断一根问她,蔡文姬说是第四根。蔡文姬辨琴的故事在三字经中也有出现,蔡文姬9岁就可以辨琴,简直就是“神童”,后来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才女。 东汉末年,到处都是战乱,关中的老百姓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读书的人少之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蔡文姬作为乱世出生的女孩,还可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是非常不易的,肯定与她父亲的文人风骨是分不开的。但为什么说她是乱世当中悲惨女性的缩影呢?造成悲剧的直接原因,竟然是从婚姻开始。 <b>失败的第一次婚姻。</b>蔡文姬的第一次婚姻,算得上是才子佳人。她14岁时,在家里人的安排下,许配给了河东大族卫家的才子卫仲道,16岁成婚,才子配佳人,简直就是天作之合,按理说幸福快乐的好日子开始了。但没有想到的是,卫仲道娶了她,并非看中她的美貌或者才气,而是为了“冲喜”。据说卫仲道的身体非常虚弱,卫家认为娶了蔡文姬,就可以让卫仲道的身体有所好转,结果人娶了,丈夫的身体没有好转的迹象。二年不到,卫仲道就病逝了。就这样,只有18岁的蔡文姬成了寡妇,按理说丈夫的病逝与蔡文姬无关,但卫家人竟然将儿子的死推到她的身上,认为蔡文姬“克夫”,再加上结婚后没有子嗣,无奈之下,蔡文姬只好回了自己的娘家生活。回到娘家后,虽然顶着寡妇的名声,有时候被人指指点点,但很多人还是慑于其父亲的名声,大部分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影响到她。父亲在,家族也在,对于蔡文姬的生活来说,也没有多大的影响。但这样的日子没过几年,不幸又降落到了她的头上,相对于丈夫病逝的痛苦,现在的痛苦开始慢慢升级了。 <b> 成为匈奴战利品。</b>兴平二年(195年),先后有董卓、李傕等作乱关中,蔡文姬的父亲因为同情自己昔日的好友董卓,结果被司徒王允扔进了监狱,最后落了个惨死。蔡文姬的母亲知晓情况后,心情悲伤至极,没多久也抑郁而终,蔡文姬的娘家就这样没有了。后来,董卓死了,手下不服,国内的叛乱又开始了。不久,蔡文姬又遭遇了汉末的中原大乱,此时中原大地上烽烟四起,军阀割据,原本归降汉朝的南匈奴也趁机叛乱,他们变作流寇,在中原大地上肆意的劫掠。此间蔡文姬不幸被一伙羌胡骑兵掳去,并且这帮羌胡人见蔡文姬生的天生丽质,文雅动人就把她献给了南匈奴的首领左贤王为妻,就这样她莫名其妙地成了匈奴人的战利品,被扔上马背拉回了匈奴。昔日的匈奴比较远,据蔡文姬自己后来所述,自己作为战利品,被拉到了3000里外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她们稍有不顺之意,就被辱骂,甚至棍棒鞭子侍候,对方还亮出了弯刀来威胁这些“战利品”。最惨的当然是成为战利品的女子,她们一路上受尽了凌辱,而且这些匈奴人根本没有礼教可言,类似野蛮的原始人。于是蔡文姬在匈奴这片异域的天空下生活了十二年,并为匈奴左贤王生下两个孩子。 <b>被曹操赎回。</b>蔡文姬在北方生活了十二年,为匈奴的左贤王生了两个孩子,但相关的史书并没有记载左贤王的姬妾当中有蔡文姬这个人,说明了蔡文姬在匈奴的地位很低,连个妾都不是。或者换个角度说,当时的蔡文姬只是充当匈奴繁衍后代的一个工具而已,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这段时期,对于蔡文姬来说,是一生当中最为痛苦的时段。生活在匈奴的她,远离故乡,天天看到的都是漫天黄沙,生活习性不一样,语言不通,不说有没有朋友,甚至身边连一个能够交流和说话的人都没有。在这段时间里,孤独无比的蔡文姬,将自己小时候的音乐才能发挥了出来,她自学了匈奴的胡笳,胡笳是一种流行于塞北少数民族的管乐器,它的音色非常的空旷、悲凉,和蔡文姬的处境非常契合。 当吹响胡笳时,将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全部埋藏在了音乐中,不断鼓励自己,一定要努力活下去,只有这样,才有回故乡的希望。虽然这是一段非常悲惨的日子,但相对于其他被匈奴掳走的女子而言,她还算是比较幸运的。因为她有才气,作为大文学家的女儿,终于等到了一个好机会。<br> 建安十一年(207年)曹操在这次中原的动乱中迅速崛起,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站在了权力的顶峰。因为喜欢文学和书法,所以曹操和蔡文姬的父亲蔡邕素有深交,得知他仰慕的老师女儿蔡文姬被匈奴所掳,于是派出了自己的属官、屯田尉董祀持“白壁一双,黄金千两”与匈奴交涉,将蔡文姬赎回中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姬归汉”。 当然,其他那些被掳女子可能就一辈子成为匈奴的奴隶,再也不能回归。对于自己所生的两个孩子,作为母亲的蔡文姬,内心是非常舍不得的。但想到自己在匈奴的待遇,再想想那漫天的黄沙和经常备受欺凌的生存环境,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回家。归汉以后的蔡文姬并没有得到多少安闲与喜悦,而是整日为自己离散在匈奴的二个孩子而神伤。长期愤懑、忧郁的淤积,蔡文姬写出了一篇旷世之作《胡笳十八拍》,她在《胡笳十八拍》中叙述自己在乱世之中遭逢劫掠,身处异域思念家乡,长期寄人篱下,最后又和亲子离散的悲凉一生,文章至诚感人,赢得后世的无数赞誉。一首《胡笳十八拍》,算是给自己在匈奴的日子画上了一个句号。 《胡笳十八拍》深得近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的喜爱,他赞誉《胡笳十八拍》是自《离骚》以后,写的最好的离骚体诗。<br> <b> 再嫁,拼死救回丈夫一命。</b>曹操用金璧赎回蔡文姬后,见蔡文姬没有子嗣,便将蔡文姬赐婚给了董祀。董祀跟蔡文姬是同乡,有很多共同语言。但他才二十岁出头,精通文史、擅长辞赋,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军官。而蔡文姬已经三十多岁,是一个生过二个孩子的三嫁之女。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段婚姻都称不上美满婚姻。董祀无奈,但是迫于曹操之命娶了蔡文姬,给了她一处容身之所,彼此以礼相待,无任何感情而言。似乎命运对蔡文姬的捉弄并未停止。没几年,董祀犯死罪当斩,此时的蔡文姬不想再失去丈夫、失去唯一的家,她只想安安稳稳地生活下去,于是蔡文姬不顾什么大家闺秀的风范,严寒雪天,披头散发,光着脚跑去找曹操给董祀求情。当时曹操正在宴请公卿名士,对满堂宾客说:“蔡邕的女儿在外面,今天让大家见一见。”众人见蔡文姬披散着头发光着脚,叩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满堂宾客都为之动容。但曹操却说:“可是降罪的文书都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蔡文姬说:“你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终于被蔡文姬所感动,赦免了董祀。 <p class="ql-block"> 蔡文姬为丈夫董祀求情时,天气非常寒冷,曹操见蔡文姬没有穿鞋又披散着头发,于是赠给蔡文姬头巾鞋子袜子。曹操又问蔡文姬:“听说你家原来有很多古籍,现在还能想起来吗?”蔡文姬说:“当初父亲收藏的书籍有四千余卷,但因为战乱流离失所,保存下来的很少,现在我能记下的,只有四百余篇。”曹操说:“我派十个人陪夫人写下来,可以吗?”蔡文姬说:“男女授受不亲,给我纸笔,我一个人写给你就是。”于是蔡文姬将自己所记下的400余篇古籍内容写下来送给曹操,没有一点错误。</p><p class="ql-block"> 相府求情,感动了当时在宴席上的曹操和诸位大臣,蔡文姬又用凭借记忆默写出父亲蔡邕的藏书作为交换,换回了丈夫的命。这样奋不顾身的救命之举,再冷酷的心也被融化了。从那之后,董祀才真正地接受了蔡文姬,与她相知相守。后来两人相爱,隐居在蓝田,生了双儿女。蔡文姬归汉后,伤感悲愤之余作《悲愤诗》二首,一首为五言体,一首为骚体。此后再无蔡文姬相关记载,卒年不详。</p> 蔡文姬所作的《悲愤诗》,五言的那首侧重于“感伤乱离”,是一首以情纬事的叙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叙事诗。清代诗论家张玉谷曾作诗称赞蔡文姬的五言诗:“文姬才欲压文君,《悲愤》长篇洵大文。老杜固宗曹七步,办香可也及钗裙。”大意是说蔡文姬的才华压倒了汉代才女卓文君,曹植和杜甫的五言叙事诗也受到了蔡文姬的影响。 蔡文姬所作的骚体《悲愤诗》由于旨在抒情,首尾两节对被俘入胡和别子归汉的经历都比较简略,中间大篇幅自然风景用以渲染蔡文姬离乡背井的悲痛心情,在这些对景物和人情的描述中,蔡文姬极言它们与她故乡中土的差异,以此形容自己在这与中土迥异的环境下心情之沉痛悲愤。 蔡文姬所作的音乐《胡笳十八拍》是中国古乐府琴曲歌词,长达一千二百九十七字,是一首由十八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原载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五十九以及朱熹《楚辞后语》卷三,两本文字稍有出入。 轶事典故《文姬归汉》,《文姬归汉》是以曹操赎回蔡文姬为故事背景改编的艺术故事,京剧以及其他戏曲、影视都有《文姬归汉》的曲目,历朝历代也有画家画有“文姬归汉图”等连环画作品,小说《三国演义》中加入了曹操在蓝田遇见蔡文姬的故事。 蔡文姬的一生,正是东汉末年乱世当中人命如草芥的一个缩影,她受尽了命运的捉弄,经历了其他人可能几辈子都没有经历过的不幸。不过她也是坚强的女子,凭借一份韧性文才,创作了大量的文学和音乐,给历史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文化财富。 祖孙到此一游留影礼记之! <b>摄影、文字、编辑:</b>张永胜<br><b>网名:</b>佛 缘 <b>美篇号:</b>17317369<br> 感谢朋友们一直以来的关注和鼓励(有些照片用手机拍摄,像素有限,聊作到此一游以记录为主吧)!喜欢我的作品请在下方点赞、点评、关注,欢迎欣赏、收藏和分亨!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