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榅桲小记</p><p class="ql-block"> ——一种香气四溢的古老水果</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初冬,随着倏忽即化的一场小雪宣告它的到来,天气倒感觉不到多么寒冷,门口小道上的银杏叶金灿灿的挂了一树,楼下的海棠树和玉兰树,绛紫和墨绿对映;临近中午,艳阳高照,天高云淡,与深秋无异。</p><p class="ql-block"> 平淡的日子如冬日的流水,波澜不惊。一日收到友人寄自南疆的一种水果,他们称“木瓜”,说是做手抓饭很好吃。拆开包裹,一堆鸡蛋大小梨形金黄色,果身斑驳布有淡褐色小绒毛很像柠檬的水果,散发出淡淡的果香,清新馥郁。举家穷极所识,不知何物。遂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查资料,比实物,确认乃“榅桲”无疑。</p><p class="ql-block"> 榅桲之称源于《开宝本草》;别名木梨、比也(维吾尔语)等;属蔷薇科苹果亚科榅桲属灌木或小乔木。原产南欧与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也是欧洲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我国引入榅桲的历史悠久,在晋、唐、宋代均有记载;如《西京杂记》记载,汉上林苑内即栽有榅桲,当时称“蛮植”;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说“榅桲,树如林檎(今沙果),花白绿色”;宋代《图经本草》说“榅桲,旧不著所出州土,今关陕有之,沙苑(今陕西大荔县南洛水、渭水之间)出者更佳”。</p><p class="ql-block"> 目前,榅桲在新疆栽培较多,在陕西、河北等也有少量分布。树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度可达8米,果实10月间成熟。可作为水果食用。在新疆用于“抓饭”佐料,味道鲜美,被视为上等食品;也可制作果冻、果酱、果脯、果汁、青红丝,榅桲酒、糖果点心等。更兼具药用价值。在《食物草本》、《海药本草》、《日华子本草》、《开宝本草》等古医书中都有记载;中医认为,榅桲性温无毒,有祛湿、解暑、舒筋活络、消食等功效。</p><p class="ql-block"> 晚上即按图索骥,取榅桲果两枚,洗净绒毛,中刨两半,去果核果蒂,内置泡发银耳、百合、枸杞;冰糖等物,上屉蒸20分钟,酌淋蜂蜜少许,食之,绵硬适中,清甜适口,果香四溢,余味萦绕,古人诚不欺我也!</p><p class="ql-block"> 依稀间,记忆深处似有如此味道。甘肃天水盛产苹果,小时家乡有一种小果子,人称“林檎”,也是香气浓郁,蒸煮食用,与此物甚似。</p><p class="ql-block"> 《食性本草》记,林檎分三种:大长者为柰,圆者林檎,小者味涩为梣。今多称花红。小女学《千字文》问及“果珍李奈,菜重芥姜”时我给解释为小苹果,确有勉强之意。</p><p class="ql-block"> 今食榅桲,感觉和林檎,苹果大差不离,且欧洲到现在俗称榅桲为“金苹果”。</p><p class="ql-block"> 幼时家贫,村里苹果园很多,均为生产队所有。自入伏后不同品种的苹果依次成熟,看管果园的人很凶,经常大声呵斥着周围徘徊的像我一样的馋嘴小孩,偶遇一善良老者会偷偷塞给我们一人一个落果(因风雨或自然掉落的果子),皆不敢声张,揣兜里嗅着诱人的芳香跑回家里,兄妹几人分食。</p><p class="ql-block"> 至入秋,园子里的苹果卖完,总会有几棵树梢挂有红彤彤小果子的树在哪里茕茕孑立,特别显眼,看园子的人说那是“林檎”,树太高摘不下来,酸涩不好吃。默许我们去摘。于是乎大家各显身手,爬树的,扔土坷垃的,想尽办法全都摘下来,远处的鸟在一旁默默的看着,似乎很不乐意,但我们顾不得这许多,因为太馋了……</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物质的匮乏,生活的贫困,感觉一切东西都是美味。回忆总是不经意间被激活,苦日子经过时间的沉淀只剩感慨了!</p><p class="ql-block"> 安小斌 随笔</p><p class="ql-block"> 2024.12.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