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军工》创作纪实

康乐谷

<p class="ql-block">编者按:</p><p class="ql-block"> 大型文献纪录片《哈军工》连续多次荣获大奖。2011年荣获红旗飘飘90年中国红色纪录片经典作品奖,并被中央档案馆收藏,随后荣获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2013年《哈军工》又荣获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纪录片《哈军工》的成功,可以说是哈军工精神的生动再现。</p><p class="ql-block"> 本文详细记述了纪录片《哈军工》创作的全过程,很值得一读。</p> <p class="ql-block">  2012年3月4日至13日,大型电视纪录片《哈军工》在中央电视台第9频道(纪录片频道)开播了!得知这个好消息,哈军工校友比过年还高兴,大家奔走相告,电话、短信、网络、信函一切可以运用的信息传递手段都使用上了。影后反映强烈,好评如潮。观众的评论集中到一句话就是:震撼!大气!感人!这是一部很好的军事历史片,也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励志片。</p><p class="ql-block">  早在2009年9月8日北京召开的专家审片会上,本片就受到了纪录片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应邀出席的航天英雄杨利伟少将说:“看了《哈军工》这部片子后,很受教育!原来我国的航天队伍中许多骨干,包括专家和领导都是来自哈军工的,他们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报效祖国的精神也使我深受感动。”</p><p class="ql-block">  2009年10月18日,本片刚刚杀青,就拿到哈军工的发祥地——哈尔滨工程大学进行试播。在容纳1500多人的礼堂里,从退休的学校元老到年轻的学生,座无虚席,3个小时的放映,中途无一人退席。笔者观察,剧场里是鸦雀无声,大家静静地观看,看到感人处,不时会发出唏嘘声、呜咽声。看到令人振奋处,许多人发出了会心的笑声。当放映结束时,全体起立,报以长时间的热烈鼓掌。</p><p class="ql-block">  《哈军工》纪录片的诞生,使观众感到振奋,许多老军人、老干部、知识分子看完后夜不能寐,一时出现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景象,众多的哈军工学子仿佛又来到了当年的母校身边。为什么这部纪录片能有如此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让我们从该片的酝酿开始讲起。</p> <h5 style="text-align: left;"><b>  2011年大型文献纪录片《哈军工》荣获红旗飘飘九十年红色经典作品奖,并被国家档案馆收藏</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长期的酝酿</b></h1> 2005年,哈军工第13期校友南方影视传媒集团总裁王克曼荣膺“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的桂冠,这在哈军工校友里是一个不可小觑的职务。从此,哈军工的历史和广东电视艺术家联系在一起,哈军工的创作便有了电视媒介作为平台。 <h5><b>  2007年哈军工65571班学员王克曼、吴新明、陈玉平在广东策划大型纪录片《哈军工》</b></h5> 2006年2月,春节刚过,还在一片浓浓的节日气氛里,王克曼致电给我,邀请我到广州协助他创办《电视艺术家》杂志。我本来是学习工科的,从哈军工导弹工程系无线电遥控遥测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电子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可是,军人的工作往往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1989年2月组织上安排我去军事教育学院进修军事教育和管理。从此,我就和军事教育历史与现实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学习和研究中,经常接触到母校哈军工的资料和历史,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有了长期调查研究的基础,在2003年9月哈军工50年大庆之时,我创作出版了大型纪实文学《王牌军校哈军工》专著。这本书不仅记述了哈军工的历史,更多的述评了哈军工发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在校友中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些影响。鉴于我对哈军工历史有一定的研究,也鉴于我与哈军工校友保持长期广泛的联系。我窃想,王克曼这次请我去广东帮他办杂志,一方面是因为工作确实需要,另一方面他大概是想为母校哈军工做些文章吧?于是,我欣然应邀前往广州,开始了退休后长达4年的与广东电视艺术家协会以及广东电视台的合作。 <h5><b>  2008年哈军工65571班学员吴新明、刘小沁、陈玉平、易小冶、王克曼在北京参加纪录片《哈军工》创作研讨会</b></h5> 《电视艺术家》杂志创刊,我的全部精力都在杂志及各种组织协调上。2007年,杂志很快走向成熟。这时,我和王克曼有了更多的精力去谈母校的事情,我们在茶余饭后、在散步的路上、在乘车的途中,交谈中总觉得应该利用好电视这个当今最有力度、最活跃的传播媒体,以此纪录和总结哈军工的光辉历史,这既是我们出于对母校的情结、也是应承担的历史责任。<div>  2007年“八一”,迎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王克曼设想在广东电视台做一个军事励志片哈军工来纪念建军80周年。要拍纪录片首先要有剧本,我们试图请电视媒体的专业作家写出本子,由于他们对哈军工的了解有限,或有的只考虑新闻效应,所以总是不尽人意。由我来直接执笔写本子,也不现实,因为从纪实文学到电视脚本之间有很大的距离。但不管怎么说,哈军工纪录片的问题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开始运作。各种版本的文学剧本也初步形成,下一步关键是组织领导了。</div> <h5><b>  2008年哈军工65571班同学在南京参与大型纪录片《哈军工》采访活动</b></h5> 经过一番工作,我们把初步的剧本和拍摄方案上报到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得到了黄丽满主任热情支持,她批示:<br>  要把握好片子的宗旨,就是做好片子的主题;<br>  要反映出军工的特点,要尊重历史,总结出精华来。人物、事件都要为主题服务;<br>  这部片的政治属性较强,难度比较大,要有总体概括,完整的思路。剧本应当请了解情况的人参加写作。<br>  丽满主任的批示为本片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为进一步收集意见,2007年10月22日,王克曼总裁在北京顺成饭店409房间,主持召开了《陈赓院长与哈军工》电视系列片(草案)第一次座谈会,倾听校友们的意见。到会的有总装技术指挥学院院长常显奇少将、海军工程大学政委高学敏少将、海军葫芦岛基地总师霍玲少将(女)、中国科工集团空间科学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王永汉书记。蚌埠坦克学院吴新明教授、广东电视台高级编辑曾伟文也出席了会议。<br>  王克曼首先介绍了摄制本片草案产生的经过,以及黄丽满主任对本片的批示,吴新明同志就草案的具体内容做了简要说明。<br>  与会人员对草案展开了热烈地讨论。<br>  常显奇认为:拍好哈军工资料片,首先要有一个好剧本。这个剧本要做到:一要突出陈赓的办学思想,陈赓是哈军工的创始人,是哈军工之父,没有陈赓就没有哈军工的一切成就。陈赓的办学思想集中到一点就是“两老办院”,“两老”指的是老干部和老教师;二要突出哈军工的办学特色,她体现在两个方面,哈军工首先培养学员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人,其次哈军工培养学员在专业技术方面有着坚实的基础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三要突出哈军工的品牌和成就。常显奇少将还建议,每一集都要有独立的主题,每一集都能总结出哈军工的一条基本经验,并且每一集所采访的人物和谈话要和主题内容相吻合。<br>  高学敏认为:此片意义重大,现在拍摄是抢救历史,一定要把此事办好,谈历史注意要与现实相结合。<br>  在脚本的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br>  哈军工的长项除了技术之外,她的亮点是成功地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一大批复合型人才,成功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活跃于各行各业的领导者,这一点是哈军工区别于别的学校的地方。<br>  为了启迪后人,在写哈军工时要突出哈军工校风的建设,那就是“忠诚于党、热爱人民、英勇善战和豪迈的团队精神”,哈军工人有着科学的思维方法、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和和谐发展的能力。<br>  在风格上要求揭示“神秘、神奇”最后达到“神往”的效果。<br>  霍玲认为:人老了容易怀旧,在片子的制作过程中,要避免这种倾向。要把哈军工的魂挖掘出来,使之发扬光大并一代一代传递下去。此外,霍玲建议要突出宣扬陈赓对哈军工的贡献,是他缔造了哈军工的精神,这就是大将的风度。<br>  王永汉认为:在科学研究领域,最需要的是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团队精神。哈军工人突出的特点就是综合素质好,团队精神强,这种特质是在哈军工特定的文化氛围里培育出来的。片子要大力宣扬这些育人的氛围的巨大作用。<br>  北京会议为本片的写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br>  王克曼以他惯有的军人作风果断决策:成立顾问组和编导组。依托广东电视台,组成纪录片的编导组:由副主任陈小莉负责,两位资深的高级编导黄若青、曾伟文负责具体工作。以军工校友为主体成立顾问组,由原海军工程大学政委高学敏、蚌埠坦克学院教授吴新明和广东省商业厅高级工程师陈玉平组成。从此这两只队伍开始了历时3年的密切合作。一个历史性的鸿篇巨著开始了。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艰辛的采访</b></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吴新明带摄制组在哈尔滨开拍</b></h5> 纪录片的创作首先从采访开始。顾问组和编导组密切配合,从2008年1月12日冒着零下26度的严寒、顶着大雪在哈尔滨正式正式开机,到2009年5月完成最后一个采访,其间为寻找哈军工校友的足迹,摄制组北到黑龙江边,南到广州,东到鸭绿江边的丹东,西到青海湖北麓的海彦县大漠深处原子城,风餐露宿、宵夜兼行、冒严寒、顶酷暑,历尽艰辛,耗时一年半,纵横全国13个省(直辖市),采访了哈军工时期的院、部首长、干部、教员、学员累计一百二十人。他们当中,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原海南省、河北省书记白克明等政要,有总政副主任唐天标上将、沈阳军区政委黄献中上将等一大批将军,有为国防科技、工业事业贡献终身的院士、教授、专家和各类社会名人,包括93岁高龄的“两弹元勋”任新民院士、“飞豹”歼轰机研究所原所长李洪毅、三代坦克总设计师90岁高龄的祝榆生等……<br>  全剧共拍摄磁带250盒,素材总长度超过120小时。略举一组数据就可知道工程的浩大。我们采访了哈军工出身的院士就达13人、将军22人、教授、学者38人。这些人都不是常人可以采访到的,就凭着“哈军工”这个金字招牌,拉近了大家的距离。当然整个采访制作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军委、总政、总装等高层领导、各地哈军工校友会、哈军工六校领导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br>  2008年1月12日本片于哈尔滨正式开机,当天,哈尔滨正值冰天雪地,最低气温降到了零下28度。当地人尚且怕冷,没事一般都躲在家里不出门,何况从祖国的南方来的的客人呢!编导曾伟文是一支老烟枪,烟瘾很大。但在长途飞行中,大约4个半小时没有抽上一口烟,飞机刚一着陆,我们还在候机厅等行李,曾伟文就披上棉衣,帽子也没有戴,摸出一支早就准备好了的香烟冲出了门外,在外面借了火,美美地吸了一大口,正在吞云吐雾,沉浸于烟的美味时,突然觉得不对?耳朵好像被猫咬了似的疼痛,头也开始发麻,只好连扔带跑地逃回候机厅,一边跑一边摸着耳朵连声说:“我的耳朵要掉了!”看得我们哈哈大笑,这时他的烟瘾好像也没有了。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摄制组在哈尔滨开拍</b></h5> 来到哈军工的发祥地,哈尔滨工程大学,久经沙场的编导们也被校园里雄伟的教学大楼所折服。大家不顾寒冷,顶风冒雪在校园里拍摄外景。雪景是纪录片必不可少的素材。近年来哈尔滨的冬雪经常下得很晚,我们赶上了第一场冬雪,自然有天助我也的感觉。兴奋是短时的,长时间室外工作还是冻得受不了,没办法只好临时到车里去暖和一下,关键是手和脚,疼得不得了!<br>  与严寒的考验相反,房间里的采访也不好过。哈尔滨的房间室温高达25度,我们穿着棉衣,只好一件一件往下脱,不一会儿就口干舌燥。 <h5><b>  哈军工65571班吴新明、韓立拓、王克曼、陈玉平、耿宇真重返五十年前当兵锻炼之地齐齐哈尔榆树屯,在老营房前留影</b></h5> 连日的劳累,再加严寒与燥热的折磨,我终于病倒了,元月15日深夜,在宾馆里我被剧烈的腰痛疼醒了。接着大滴的冷汗掉下来,送到医院急救时,才知道原来是肾绞痛发作并且结石掉落在尿道里,所以疼痛难忍。急救了一夜才脱离危险。第二天一边打点滴一边安排下一步的采访工作,就这样一直在哈尔滨医院里住了5天,也坚持工作了5天。<br>  为了揭示哈军工学员为“两弹一星”所承受的艰苦和默默无闻的贡献,摄制组于2008年8月顶着酷暑奔向青海高原的金银滩核工业部第221厂旧址。金银滩原来是青藏高原上的一片荒原。1964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成功研制,当年这里戒备森严、高度保密,警卫人员连飞鸟经过都想审查一番。现在这里的保密已经解除,成了世人瞩目的地方。当年的试验场已经改名原子城。原来试验原子弹的现场,也开放给游人参观。为了再现当年的情景和哈军工人在这里艰苦奋斗的历史,我们决定去那里采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当年已经是73岁的李火计校友自愿给我们带路和讲解,他把我们带向了那遥远的金银滩。车过文成公主进藏的“日月山口”,呼啸的大风吹得天昏地暗,山顶上的藏族同胞布置的经幡被大风吹得哗哗作响,真是有点“日月潜行”的味道,盛夏的8月我们看见游客们都穿着租来的棉衣。李火计告诉我们,这里平均海拔3500米,怪不得我们都觉得有点上不来气,还头疼。不久到了金银滩,李火计校友指着一个个像暗堡一样的工事告诉我们,那装着厚实钢板和混凝土工事叫“工号”(带掩体的试验所),当年哈军工的校友们就是在这里,日复一日的进行着枯燥并危险的爆炸试验。在工号里透过面积很小的观察孔,可以看到外面重新茂密生长的青草和遍野的羊群,这些都被我们收进了的镜头里。不远的前方有一块大石头,那是西部歌王王洛宾歌唱“在那遥远的地方”的位置,于是有人勒石纪念。这多少给原子城带来了几许浪漫。<br>  抢救历史是艰巨的任务,也是十分惬意的事情。本片拍摄采访耗时一年半,摄制组广种精采。哈军工群英荟萃,以院长陈赓为代表的各路英雄贤集,在哈军工的历史大舞台上,演绎出一篇篇动人的故事,许多故事都是闻所未闻。其中“左太北拜会陈赓”、“陈阿溪赤脚进哈军工”、“谭国玉从零分到全优”都极富传奇。<br>  烈士左权的女儿左太北,报考哈军工竟然政审不合格?这真是天方夜谭!在陈赓的干预下,才得以走进哈军工的大门。更令人惊讶的是左大姐告诉我们,彭德怀不支持她到哈军工去学习。当年左太北被哈军工录取,兴冲冲的跑到吴家花园向彭德怀报喜,可彭德怀冷冷的说:“北京那么多大学你不去读,非要读那个哈军工?”又说:“军工学院太贵族气!”采访使我们认识了真实的历史,真实的伟人!伟人也是人,他也有自己的生活与感情。<br>  谭国玉是哈军工闻名的一期学员,他误打误撞进了哈军工的大门,入学后,以初中的基础在大学学习,困难可想而知。他几次打退堂鼓,想回部队,但陈赓留住了他,在陈赓的支持和帮助下,他以命拼搏,并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终于获得了全优的好成绩。就是这位老学长,接受采访时,开始还不愿意讲,是同期的女同学以和他拥抱为条件,换来了这次采访。就是这样幽默的学长,在片子即将制成放映时却离开了我们。临行前他还想念自己的母校,想念哈尔滨。<br>  哈军工学员的主体是工农子女。采访中我们得知,北海舰队的副司令陈阿溪当年家境贫穷,家徒四壁,考上哈军工时他竟然没有鞋子穿,光着脚就上路了。在上海市光脚的人不能上公交车,没办法只好向队长借了一双胶鞋,尺码大了,没法穿,就塞进很多报纸。著名全国名师邹逢兴教授当年考上哈军工的时候,有人通知他考上哈军工了,通知书在县城里,正在人民公社大田里锄地的他,高兴得扔下锄头,撒腿就往县城跑去,跑了20多里地才拿到这份改变了他一生命运的通知书。<br>  采访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风吹雨打是家常便饭,高学敏将军原是海军工程大学政委,他同大家一样挤公交、等出租。三伏暑天顶着焦灼的烈日,在北京站外面坐在行李箱上等出租车,没有一点高级军官的架子。自然环境的恶劣大家都可以克服,但人为的障碍往往使我们感到孤独和无助。采访中我们曾多次遭受挫折。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国防科技大学,接待部门按规定要我们出示总政的介绍信,广东台是一个地方台,到哪里去拿总政的介绍信?与广东有关方面联系均表示无奈。经过短暂的协商,我们做了最坏的打算,怕人家销毁我们的采访资料,准备让高学敏政委带着人和资料先离开,留下我一个人再做斡旋。后来,经过高学敏的多方协调,总算没有发生这种不愉快事件,不过我们的采访也受到一些限制,大打折扣,留下了许多历史遗憾。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吴新明、陈玉平采访粟戎生夫妇</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精心的设计</b></h1> 2009年3月中旬,采访基本完成,分镜头也写出了初稿。王克曼总裁适时在广东恩平市召开座谈会。广东电视台海外中心主任施燕峰、副主任陈小莉,顾问吴新明、陈玉平和曾伟文、黄若青两位编导参加了会议。经过两天的讨论,大家对《哈军工》全片的架构、脉络、主要人物、时代背景进行了全面的审查和反复打磨。王克曼对每一集的主题、人物和内容都做了精确的界定,并对每一步的工作做了具体布置。这次会议确定了以下几个问题:<br>  一是片名确定为《哈军工》。二是确定了纪录片的整体架构和逻辑关系。全剧共十集,分为四个单元,可称之为“三个三加一”。<br>  第一个“三”(第一单元)讲述了哈军工办校成功的三大因素。<br>  三大因素之一是中央和军委最高层对办学的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毛主席选定了一位名将陈赓当院长兼政委。陈赓是一个传奇人物,让他办校是高度重视,超常规的分配,在国家经济严重困难时期,还批准了哈军工实报实销的财务政策,批准了在全国优选人才,这是其它地方院校、军队院校都无法比拟的,历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br>  三大因素之二就是"两老”办院,这也是哈军工成功的一大要素。教师队伍是精选全国著名的教授、专家,包括苏联的专家,形成了学院的教师队伍、教学力量。另一支队伍是学院的老干部队伍,这些干部同选来的教授一样当时并不老,他们是经过战火考验的优秀指挥员,很多人的经历都有传奇的色彩。没有这“两老”的言传身教、全程培育,哈军工是不可能涌现出这么多优秀人才的。<br>  三大因素之三是生源问题。哈军工招生分为两个历史时期,一是早期从部队保送、优选,那时候形势逼迫我们要把一些学历不高的人锤炼成钢。但后期形势变化了,学院就纳入正规的高考,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高。哈军工最后4期,要求高考成绩不低于清华,还要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全面优秀。例如,当时全国各个地方的理工状元,包括上海数学竞赛的第一名、第三名都进入了哈军工。哈军工早期是从部队挑选或保送的,后期是高考择优录取的,总之,所有学生不论是宽进还是严进,最后都是严出。任何名校都是执行严格的淘汰制。<br>  王克曼讲,他在访问西点军校的时候就问过西点的淘汰制,在他的印象里,西点的淘汰率是13%,哈军工一次“泻大肚子”就是八九百人。<br>  第二个“三”(第二单元)是展示哈军工的辉煌,反映了军工的办学成果。哈军工的学员们参与完成了导弹的研制、原子弹的试验、两弹一星发展。还有其它现代化装备,如第三代主战坦克、“歼—10”飞机的总设计师都是出自哈军工,这就实现了陈赓的科技强军,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办学目的。<br>  第三个“三”(第三单元)就是教育兴国、人才战略。哈军工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一是军事人才,光将军就一百多位。“将军之路”,就是讲述这方面的内容;二是科技人才,“院士风采”,讲科研上有重大成果的,有突出贡献的成功人士。三是综合人才,如俞正声、黄丽满、李慧芬等人,还有从事教育的彭云,各行各业都有代表。<br>  最后一集(第四单元)是哈军工全片的总结或者说哈军工精神的传承,就是总结哈军工经验,继承哈军工传统,弘扬哈军工精神。<br>  根据王克曼的意见和会议的讨论结果,整理出详细的“电视系列片《哈军工》汇报提纲”。<br>  2009年4月1日编导组在王克曼总裁的率领下到达北京向总政副主任唐天标上将汇报。4月2日早上9时,唐天标上将在家里接见了汇报组。黄若青编导汇报了剧本的内容提要。受到了充分肯定。唐天标上将指示:全片的架构很合理,内容也很丰满。要把主题提炼得更鲜明,选材要典型、要实事求是,形式要生动活泼、老少皆宜。<br>  唐主任表示:我没有其他想法,就这两条,第一个就是基本精神体现出来,第二个就是要把采访的和没有采访到的(人物事件)都要表现出来。<div>  汇报后,王克曼代表《哈军工》摄制组,聘请唐天标副主任为总顾问,唐主任愉快地接受了聘请。<br>  4月3日,汇报组继续北上来到沈阳,向沈阳军区政委、上将黄献中作汇报。黄献中听取了汇报后,又在去年的谈话基础上接受了新的电视采访。他第一次把“哈军工精神”与现代军人的核心价值观联系了起来。采访后,王克曼代表《哈军工》摄制组,聘请黄献中政委为总顾问,黄政委愉快地接受了聘请。至此,《哈军工》已经有了两位上将级总顾问。<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鲜明的主题</b></h1>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纪录片总顾问、</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专家、将军们</b><b style="color: inherit;">参加北京审片会</b></div></h5> 2007年7月3日纪录片前三集已经剪出毛片,组织各方面人士审查后王克曼指出,本片值得肯定的方面是:<br> 1、整体架构比较合理,体现了恩平会议确定的原则;<br> 2、内容比较丰富,反映了前期工作做得比较细致;<br> 3、使用的资料比较翔实,展示了前期的采访成果;<br> 4、画面质量清晰,代表了广东台的技术水平。<br>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顾问组、编导组做了大量、艰苦、卓有成效工作的结果,值得肯定和表扬。<br>  存在的不足是:<br>  1、节奏比较平缓、起伏不够明显;<br>  2、情节比较平淡,缺乏感染力;<br>  3、内容上略显松散,缺乏亮点;<br>  4、传奇故事少,缺乏吸引力;<br>  5、在观赏效果上,情、彩、魂三个字没有充分表现出来;<br>  6、解说词需要进一步加工。<br>  王克曼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意见:<br>  一是突出特色<br>  特色是:“三高”,即高层决策、高起点办学、高端成果。这是汇报提纲里总顾问肯定的内容,务必遵照执行。本片风格是:历史厚重、手法大气、故事传奇、情节震撼。<br>  二是把握主题<br>  增加人物的故事情节,减少历史过程的叙述。以第一集为例,这里要突出主题 形成亮点。第一,突出为什么要举一国之力来兴办哈军工?要突出朝鲜战争的大背景下,创办哈军工的紧迫性和中央高层的重视。第二,要突出陈赓,一切从陈赓说起,创办哈军工为什么要选择陈赓?他雷厉风行、事必躬亲、才华横溢,他在人格、作风、情感等方面都有许多动人的故事。<br>  主题是片子的灵魂,对每一集要严格按恩平会议明确的要求去完成。主题要鲜明,选材要典型,形式要生动,事例要精彩。<br>  本片的主题就是陈赓和哈军工,陈赓院长的大将风范、传奇故事、人格魅力。通过哈军工的成功,哈军工的辉煌体现哈军工精神。就是黄献中政委把哈军工精神纳入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五句话。这就是本片的主题,也是十集的主线和灵魂。<br>  这是一次关键性的审片会议。通过这次会议,明确了片子修改重点是进一步提炼主题。编导们对纪录片做了大幅度的修改,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主题问题已经解决。解说词等问题又显现出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王克曼再一次召开了清远会议。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在北京审片会上</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哈军工校友与航天英雄杨利伟合影</b></div></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艺术的提升</b></h1> 这次会议主要研究提高艺术性的问题。王克曼强调:没有艺术性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哈军工》要增强感染力、提高可视性。各集都要出“彩”、出“情”、出“魂”。要面向观众、面向社会,纪录片能否被观众接受关键在于艺术上是否成功。<br>  充分运用电视艺术元素并实现有机的结合,使内容和形式、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完美的效果。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再次修改的重点是提高艺术性。<br>  一是解说词的修改,王克曼组织顾问吴新明,编导陈小莉、诗人吕岛连续几天对解说词进行逐字逐句地推敲,以达到语言的流畅、优美、隽永。最后一集的总结简直就是一首抒情诗,令人回味无穷。<br>  “哈军工,一所为了战争创建的学校,却成了和平时期铸造钢铁灵魂、灿烂人生的熔炉,让人们时时怀想!<br>  哈军工,一所为了培养工程师的学校,却在中国国防科技的史册中,谱写了一首首创新之歌,让人们不断传唱!<br>  哈军工,一所只在哈尔滨办学17年的学校,却为中国的当代教育留下了一座辉煌的殿堂,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br>  哈军工,一个因为保密,校名从来没有亮牌的学校,却被推崇为“军中清华”、“中国西点”,至今令人神往……”<br>  二是增加了片尾曲,该曲由著名岭南作家徐南铁作词,连向先作曲。片尾曲采用了中国人最习惯的民歌风格,曲调优美动听、婉转不失激昂;歌词深情感人,全篇没有一个哈军工字样但哈军工人听了,自觉心领神会!“我把岁月种在你的院子里,我的生命和你连在了一起,宽厚的土壤拥抱着我,让我青春绽放美丽。春风走过,秋风走过,你把我的梦想燃烧成激情,山河不老,真情不老,那是我们永远、永远的风景。”片子第一次播出就引起了所有“哈军工”人的感动和共鸣,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不仅是爱国主义的历史教育,他还是一种艺术享受!<br>  到此一个主题明确、故事传奇、历史真实、手法大气、情节震撼、语言生动、音乐优美、整体和谐、引人入胜、老少皆宜的记录片终于诞生了。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与平面媒体配合</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出版《王牌军校高端访谈》</b></h1> <h5><b>  哈军工65571班学员王克曼等编辑出版《百家访谈哈军工》(上、下册)</b></h5> 为了弥补影视作品是快餐文化的不足,也为了充分利用我们采访获得的大量有关哈军工当年的珍贵史资料,南方影视传媒集团前任总裁王克曼先生和岭南美术出版社徐南铁社长商定,编写一本被采访者的口述实录。电视(影视媒体)和书(平面媒体)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就可相得益彰,使《哈军工》中的人物形象变得更充实!这样奉献给读者的是一个当年真实的哈军工人的形象并具体的表现了哈军工精神的实质。<br>  为了编写这本书,徐南铁社长调集了精兵强将,包括李觉先生、易文翔博士、王威廉先生、刘音女士,他们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王克曼除了策划全书的系统结构、规定写作风格外,还组织了几位哈军工校友来配合这项工作的完成。为了梳理资料,吴新明、沈善中、陈玉平校友同年轻人一样,每天面对电脑不停地敲击键盘。这滴滴答答声音奏出了他们的欢乐,也奏出了他们对哈军工的片片深情!<br>  当然,平面媒体也有篇幅的限制,编纂时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全书精选了32位当年哈军工的人物,让他们面对面的和读者对话,从他们的深情讲述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当年陈赓大将在北国办学时的风采、哈军工学子们一往无前、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面貌。读了本书,读者会觉得自己仿佛进入了一个激情燃烧的的岁月,思绪起伏,自觉不自觉的会去思考教育兴国,科技强军、人才培养等国家大事,也会去思考应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坐标,大、中学生和家长还会发现,自己找到了一条如何培养自己和孩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的成功之路。 <h5><b>  哈军工65571班学员吴新明编辑出版《王牌军校哈军工》</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观众的反响</b></h1> 大型纪录片在制作过程中得到了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哈尔滨市委书记亲自接受了广东台和哈尔滨台的联合采访,并把此内容补充进片子里。校友成培杰是哈尔滨市的安全局前任局长,他无论在任还是退休,都一如既往的热情支持对哈军工的宣传,是哈军工精神的忠实的传承者和宣传者。经过广电总局的审查,专家们提出了吃不准的一个问题:本片涉及国防机密过多,建议总参或总装保密委员会给出审批意见。这又给我们出了一个大难题!审批不是问题,但审批机构不顺,从地方到军队,有多少难以逾越的关节?在总装迟万春政委关心下,通过高学敏的四处奔走,总装保密委员会的批准证下发。2010年12月31日广电总局重大历史题材办公室下发了大型纪录片《哈军工》的准播证。经过千辛万苦,这个婴儿终于拿到了合法的准生证! <h5><b>  2011年在哈尔滨举行大型文献纪录片《哈军工》开播仪式</b></h5> 2011年1月4日纪录片《哈军工》在哈尔滨电视台首播,受到了哈尔滨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哈尔滨观众普遍反映:纪录片《哈军工》通过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人物访谈,生动地再现了哈军工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热情讴歌了哈军工为我国国防建设和科技发展做出的丰功伟绩。纪录片立意、取材、视角独特,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和理论高度。<br>  许多观众赞誉:“《哈军工》是一部很好的军事历史片,也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励志片”、“《哈军工》既是一部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作品,也是宣传哈军工和他的后继者的重要范本,更是一部弘扬军工精神、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生动教材”、“这个片子对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是一部非常好的爱国主义教材”。一些80后青年反映:“看了《哈军工》,等于接受一次精神洗礼,哈军工是我们不朽的楷模和永远追求的精神!”、“这个片子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回忆,制片者功德无量”。<br>  许多观众认为:“哈军工在共和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将永载史册,哈军工精神值得发扬光大”。“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哈军工的重要一脉,哈尔滨工程大学师生对哈军工有永不磨灭的崇敬和记忆,哈军工精神是我们共同的精神的家园”。“我们不仅为前辈的非凡成就而骄傲,更为我们能成为其中的一员自豪”。<br>  一些党政机关干部反映:“哈军工是哈尔滨的骄傲,哈军工精神是哈尔滨宝贵的精神财富。纪录片《哈军工》在央视播出对于提高哈尔滨的知名度,激发哈尔滨人民热爱家乡、奉献事业、开拓进取的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r>  在这前后,广东电视台先后在黄金时段两次重播了本片,加大了社会影响。<br>  2012年3月4日至13日,大型电视纪录片《哈军工》在黄丽满主任的亲自关怀下,于全国“两会”期间的黄金时段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中央电视台是我国最高级别的媒体,宣传力度自然强大,影响力更加广泛,从网上的评论可见一二。 <h5><b>  2011年哈军工65571班学员陈玉平、耿宇真、吴新明、王克曼和五系65级高学敏、成培杰等校友在哈尔滨参加大型文献纪录片《哈军工》开播仪式</b></h5> 校友米立根教授在网上撰文说:“广东卫视从3月21日11:55-12:25陆续播出了由校友王克曼等策划出品的十集电视纪录片《哈军工》,我们怀着对母校深情的回忆按时收看了这十集电视片,从中看到了许多熟悉校友的画面。哈军工是我们的母校,作为校友我们非常关注反映哈军工办学历史的各种形态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建院50多年来陆续有一系列这类作品出版和播出,很感兴趣地阅读和观看过相关作品。此次广东卫视播出的十集历史纪录片《哈军工》,较之此前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和其它电视台曾经播出的各种版本的有关哈军工的纪录片,无论从视野的宽度、历史的深度和理论的高度都要略胜一筹,高出一节,把个人与集体、历史与现实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不单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注重对现实的启迪和对未来的展望,不仅使人自豪,还会受到鼓舞,值得新老校友、军校办学者和军校学员们观看,从中得到启发和教益。哈军工和陈赓院长都已经不在了,但哈军工精神值得发扬光大,哈军工在共和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将永载史册!”<br>  大批的网友纷纷发帖:<br>  网友“jsr”说: 这几天CCTV9纪录频道在放哈军工纪录片,应该看看,了解一下学校历史。娓娓道来的感觉很好! <br>  网友“TATRA”说:我父亲是哈军工1962年空军系毕业生,很遗憾老人已经过世,要不然听他讲讲这一段历史,应该是件很快意的事。我父亲没有什么辉煌的头衔和显赫的光环,只是在一个普通的单位,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了44年。我对J10感兴趣的时候,经常问问他进展如何,他总是表现出与这部分工作无关,不了解的样子。他去世后我整理遗留材料时才发现其实他全知道,而且什么都懂,但是他不能告诉我,因为那是纪律(热泪盈眶中……),航空和军事领域是我最大的爱好,小时候没什么课外书,我最爱看的书就是父亲的1981年版国外飞机手册,我从没到过哈军工的校园,但是我对这个学校,却有一份感情。<br>  网友“从头越”说:昨天看央视纪录片,说早年苏联人技术援助,最大的援助不是军事技术,是军事教员。说的就是哈军工,当年苏联的专家不是直接授课,是教会教员,然后让教员教学生,然后他们再旁边监督教员的教学,授之以渔。<br>  网友“jsone”说:我也在看CCTV-9的纪录片,这两天同时放映两部重头戏,一部是反映中苏友好亲密的《哈军工》,一部是反映中美恶斗的《上甘岭》。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集体的成果</b></h1> <h5><b>  2012年纪录片《哈军工》总策划王克曼参加在长沙举办的第二十六届金鹰奖颁奖大会并领取奖杯和证书</b></h5> 2011年11月28日经电视艺术界专家评审,本片在“红旗飘飘经典中国红色纪录片颁奖典礼”上获得了“经典作品奖”并被中央档案馆收藏。《哈军工》纪录片成功了,其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br>  王克曼在《哈军工》获奖表彰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br>  一是大型文献纪录片《哈军工》的获奖是全体创作人员的共同愿望;二是《哈军工》的获奖是全体哈军工人的光荣和骄傲。陈赓大将当年创办的哈军工本身就是军校中的经典。没有当年的经典军校,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经典作品;三是《哈军工》的获奖是集中了集体的智慧、发挥了系统优势的必然结果。 <h5 style="text-align: left;"><b>  哈军工校友黄丽满主任给纪录片《哈军工》主创人员颁奖</b></h5> 优势之一,得到了高层领导的关心。他们的直接参与使我们正确地把握了电视片的主题和灵魂。<br>  优势之二,得到了权威专家的指导。纪录片摄制完成后,我们在北京组织了一次军内专家评审会。《哈军工》作为重大题材纪录片还经过了国家广电总局组织的两次全国顶级专家的评审。专家们的评审对《哈军工》样片的修改、完善给予了权威性指导。专家们首先肯定了全剧的创造思路、结构体系。但是,也存在不足。比如军事装备数据的准确度的把握;历史人物职务的把握都要求准确无误。又如如志愿军每个军的火炮的门数应该搞出准确的数字;陈毅当时还不是军委副主席等等。这样本片从政治、军事各个细节上,在专家们的指导下达到了完美。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黄丽满主任在《哈军工》获奖表彰大会上发言</b></h5> 优势之三,得到了军工六校和校友的支持。使我们获得许多宝贵的历史资料。<br>  哈尔滨工程大学谷焕民书记、刘志刚校长、魏潾副书记像接待自家人一样,为摄制组提供了温馨的生活条件和方便的工作环境,使摄制组感到了家的温暖;在装甲兵工程学院梁永生院长亲自派来了专门的干事陪同采访;在防化兵学院同样受到礼遇;在南京军地两个理工大学,学校高度重视,不厌其烦的帮助采访;国防科技大学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给摄制组提供了帮助。北京校友会尚发尊、石振春校友提供了大批北京校友的地址和电话,并做工作让他们接受采访。李慧芬会长带头接受采访并对摄制工作做了许多指示;四川校友会、西安校友会、沈阳校友会带着摄制组四处联络、找人。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陈玉平在《哈军工》获奖表彰大会上发言</b></h5>   优势之四,得到了传媒集团的投入。南方传媒集团的两任总裁担任该片的总策划,对该片的制作实施了强有力的领导,加大了各方面的投入,调动了电视台的精兵强将,使《哈军工》经历了几十次的修改、打磨,最终成为了经典。<br>  领导关心的程度,专家指导的深度,校友支持的广度,集团投入的力度,在军事纪录片制作方面都是空前的。所以《哈军工》获得最高奖项是集中了各方面力量、发挥了各种优势的必然结果!<br>  《哈军工》是一部大型军事历史片,它涉及到的领域特别广泛,从政治、军事、经济、历史、教育、文化,林林总总、方方面面,要做好这件事,首先要具备综合知识方能把控全局。 <h5><b>  2012年65571班耿宇真、陈治香、吴新明、王克曼等人参加《哈军工》采访影像资料、获奖奖杯等捐赠仪式</b></h5> <h5><b>  王克曼代表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向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军工纪念馆”捐赠纪录片《哈军工》奖杯和证书,刘志刚校长接收赠品</b></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  吴新明代表65571班向刘志刚校长赠送《哈军工》采访资料硬盘,被“哈军工纪念馆”称之为“镇馆之宝”</b></h5> <h5><b>  耿宇真代表65571班向刘志刚校长赠送《哈军工》采访资料</b></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  耿宇真、陈治香等人代表65571班接受哈尔滨工程大学赠送的航母模型</b></h5> 片子的领军人物既有热情又有能力<br>  本片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王克曼是哈军工的第十三期学员,他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阅历丰富,从哈军工毕业后在空军导弹部队担任过连长、营长、团参谋长、高炮师参谋长,一直到防空混成旅旅长、空军高炮学院院长,戎马半生,后又转到广电系统,先后担任广东省广电厅(局)长、南方传媒集团总裁、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等职,积累了军地两个方面的领导经验,是个“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式的人物。由他领军策划、拍摄纪录片《哈军工》有着先天的优势:懂军事、懂教育、懂媒体、有资源,符合这样的条件的领导是不多的。他既能在宏观上把握,又能从微观处指导,是位名副其实的总策划。这就是本片成功的先决条件!<br>  顾问组长高学敏也是哈军工十三期学员,海军工程大学原政委。他政治敏感性很高、对政治问题分寸把握得体,对哈军工历史也很有研究,对哈军工感情尤深。高学敏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身为高官但为人随和,能团结队伍。他的加盟为片子的运作增加了成功的因素。<br>  顾问吴新明、陈玉平都是王克曼的同窗好友,对哈军工的历史有研究并且与校友有广泛的联系,他们的参与为片子的领导层增添了得力的助手兼第一线的指挥员。<br>  在整个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王克曼时时处处亲临亲历,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使工程处于有效调控之中。他做了大量的调研,首先听取校友的意见,争取黄丽满主任的指导,果断作出成立顾问组的决策。在片子的采访阶段,凡有重点任务尤其是高层人物的采访必亲自参加;剧本写成之后,召集会议,专题研究,写成书面报告,向唐天标主任、黄献中政委当面汇报,听取意见;在主题的把握阶段,从亮点的形成、到艺术的装点,每一步都是按计划严密组织实施并注重反馈,及时调控,做到步步提升,整个片子的创作没走弯路。这是科学领导的结果! <h5><b>  2013年9月5日哈军工65571班在北京广东大厦聚会庆贺《哈军工》荣获二十六届电视金鹰奖并分发《哈军工》获奖影碟</b></h5> 精心打造了两支队伍:顾问队伍 编导队伍相结合<br>  王克曼不愧是熟知军队和媒体的领导,他精心组建了纪录片的两支队伍,一是顾问队伍,二是编导队伍。顾问队伍负责解决哈军工的历史与现实两方面问题。保证哈军工历史的准确、真实。为编导组提供需要采访的人物线索并协调采访顺利进行。顾问组由高学敏任组长,他出面参与采访,大大提高了摄制组的规格。在对国防科技大学的采访中,高政委发挥了他的特殊作用,从组织序列上,国防科大不可能接受广东台的正式采访,高政委利用他在军中的地位和影响,说服了当时的在任的徐一天政委,基本上完成了我们预定的采访任务。吴新明同志是哈军工校友会的活跃分子和哈军工历史问题研究学者,认识的校友多,为采访提供了充足的人事资源。陈玉平同志是一位很有亲和力的作风又十分严谨的女同志,她负责文案工作,为摄制组作了许多默默无闻的工作。<br>  编导组选取了广东台三位资深的编导陈晓莉、黄若青和曾伟文,他们有着丰富的纪录片编导经验。黄若青曾经成功编导过许多大型历史人物片,包括叶剑英、陶铸等。陈晓莉、曾伟文两位编导都是广东台的中坚力量,他们年富力强、才思敏捷,既善于挖掘采访对象又善于把握、组织艺术材料,都曾参加过台里许多重量级节目的撰稿。曾伟文还有着丰富工作阅历,曾供职于中央电视台,三人共同努力终于建造出雄伟的艺术大厦。<br>  两个组相结合,可谓珠联璧合,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顺利地完成了采访任务。为创作准备好充足的粮草。<br>  拍摄队伍和广大校友相结合<br>  《哈军工》纪录片从拍摄一开始就得到了广大校友的支持和帮助。王克曼请高学敏出山当顾问组长,高学敏二话没讲就踏上了征程,陈玉平是个女同志,抛家离舍随队全国各地去采访。项目立项报告报到省人大,黄丽满主任作了7点批示,给我们鼓劲。 <h5><b>  江纯与65571班王克曼、陈步云、吴新明、郝红星参加南京校友会纪念哈军工建校六十周年座谈会合影,65571班向校友会赠送《哈军工》获奖光碟</b><br></h5> <p class="ql-block">  政治局委员俞正声在收到了采访报告后,在百忙中爽快地接受了采访。两位上将唐天标、黄献中多次接受采访、听取汇报并做出许多高屋建瓴的指示并为我们解决难题。</p><p class="ql-block">  为了采访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221基地,72岁的李火计校友自告奋勇带领摄制组登上了海拔3000多米的青海省海彦县。青海高原天高云淡,美景无限,但好看不好过。一上高原,几乎所有人第一的反应是头疼、心慌。想到这位72岁的学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奋斗了十几年,我们的内心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在采访中最感人的是谭国玉将军,他在病重的时刻,两眼失明的情况下,坐在轮椅上口述,让他夫人逐字逐句地记录、修改我们送审的稿件。为了拍摄外景,94岁的任新民院士、91岁的祝榆生主任不厌其烦的听任摄影师摆弄,怎么摆都能配合;导弹工程系老领导苏克为了接受我们的采访,几夜不睡,回忆历史,给我们作了精彩的讲解,采访完毕他大病一场,毕竟是快90岁的老人了;校友冀国林听说我们在沈阳采访,不顾有病在身,从锦州跑来看望我们,给我们鼓励、支持,期望这部作品早日问世;校友成培杰为了帮助我们收集资料,多次从北京到哈尔滨帮助我们协调各种关系,给我们排忧解难,被尊称为纪录片的“志愿者”。另外,我们在摄制采访的过程中还得到了哈军工六校的和各地校友会的大力支持。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是做不出这部片子的。</p><p class="ql-block">  专业人员和艺术专家相结合</p><p class="ql-block">  《哈军工》是一部历史大片,内容涉及历史、政治、军事、教育、文化等许多方面的问题,把握这样的问题绝非一方面人物可以完成。当片子形成初步的版本后,除把握历史的真实性、严肃性、科学性外,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必须提高他的艺术性,不然就会失去观众。为此,请来了中央电视台军事部的刘效礼、黄国柱前后两位主任,现场指导,他们为提高片子的艺术水平起了很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在修改解说词时还请来了广东电视台诗人吕岛参与创作、润色,这是本片获得好评最多的一点,是该片的亮点之一。许多校友观后,纷纷来信、来电要求尽快出版光盘,要长久保存这部伟大的历史巨作。对我们来讲,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p><p class="ql-block">  2012年,本片又获得了国家级奖项:中视协举办的电视“金鹰奖”在长沙电视台隆重召开。参评的二十多位评委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纪录片专家,在全国推荐的200多部作品中总共评出前10名为优秀奖《哈军工》排名前三甲。后20名为提名奖。《哈军工》纪录片的制作、《哈军工》纪录片的成功,可以说是哈军工精神的再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文字原创 吴新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图文编辑 孟庆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