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常熟游(一)——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

君子兰

<p class="ql-block">25日早上在酒店用过早餐后坐车来到了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又叫沙家浜风景区,原先没有“沙家浜”这个地名,那是阳澄湖畔某个小镇被戏曲编剧虚拟的名字。京剧《沙家浜》出了名,于是沙家浜镇也就因戏得名,在这里可以参观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了解当年的抗日历史。</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拥有独特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资源,形成了革命传统教育区、红石民俗文化村、芦苇水陆迷宫、国防教育园、横泾老街影视基地、沙家浜湿地科普园等功能区。</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镇原名横泾公社。在抗战时期,沙家浜是新四军英勇战斗、发展壮大的地方,也是新“江抗”部队诞生的摇篮。自从现代京剧《沙家浜》在全国唱红后,百姓自发办起了“横泾地区抗日斗争展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今天阴雨天气,</span>如诗如画的江南湿地景观展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构成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等多种形态的水面或陆上芦苇空间,形成一个个迷宫,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追寻野趣和体验新四军辗战芦苇荡情景的场所,有诗云:“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p> <p class="ql-block">园区通过还原常熟典型的古镇村落,为游客展现原汁原味的传统江南水乡渔民特有的生产、生活状况与民风民俗。</p> <p class="ql-block">红石民俗文化村集江南水乡特色建筑之大成,再现抗日战争时期江南水乡小村风貌,建筑依水而建,门前是石埠岸水码头,可以靠船,典型的江南水乡村镇,家家临水,户户通舟。</p> <p class="ql-block">水乡婚育馆</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还有许多表演可看,如京剧《沙家浜》的唱段和婚俗表演等。</p> <p class="ql-block">为了不绕路,红石村只参观了一部分,就按照景区路线顺时针先参观其他景点了。</p> <p class="ql-block">景区里有景区车按站停靠,因为怕错过美景,决定步行游览。</p> <p class="ql-block">沙家浜国防教育园,展示了军用飞机、坦克、大炮等,并配备素质拓展设施,适合各种类型的游客前来游玩和学习。</p> <p class="ql-block">鲍家渔村。旧时江南的渔村都是临水而筑的草屋茅舍,方便下湖捕鱼捉蟹,更方便乡亲们与“芦苇深处把身藏”的新四军伤病员联络传话。其中横泾的鲍家渔村河湾偏僻隐蔽,江南印报所、修枪所也驻扎与此。</p> <p class="ql-block">修枪所 。“江抗”成立后不久,修枪所在沙家浜一带正式建立,开始枪械的修理与制作。修枪所工具简陋,一条木船,几个铁墩,还有些榔头、钳子、炉子等。战士们利用这些简陋的工具修理旧枪,改装子弹,自制手榴弹和刺刀,又及时把这些武器送到抗日前线。</p> <p class="ql-block">制造手榴弹需要大量的生铁、焦炭、火药、小五金等原材料,这些原材料都是日伪军严格控制的物资,常由爱国小商人帮助采购。战士们和技术工人一起自制熔铁炉和风箱,还仿制了一台铁木车床,专门车制手榴弹柄。当日军突然冲进草荡村,群众会立即把修枪所的船伪装成瞎子算命船,在日军的眼皮底下安全转移。</p> <p class="ql-block">芦荡摇曳,冬天里沙家浜景区更是别有一番韵味。</p> <p class="ql-block">沙奶奶菜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横泾老街则是为了重现电视剧《沙家浜》的场景而重建的,</span>保存了农村建筑旧貌,吸纳江南小镇精华,重现了二十世纪三十、四十年代的江南乡间风貌和文化特征。</p> <p class="ql-block">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沙家浜》就是在这里完成的,此外还有《三言二语》《金色年华》《中国酒王》《茉莉花》等电视剧到此取景拍摄。横泾老街影视基地每天定时有挑花担表演和婚俗表演。</p> <p class="ql-block">这里聚集了许多地道小吃和手工艺品店‌。</p> <p class="ql-block">横泾老街与红石村相接,于是继续参观红石村其他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春来茶馆再现了当时遍布沙家浜村落的小茶馆原形,“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p> <p class="ql-block">铁匠铺</p> <p class="ql-block">戏台</p> <p class="ql-block">农俗馆。馆内展示了大量江南水乡农家的生产、生活用具,包括捕鱼捉蟹的网笼、耕田、收割脱粒、弹棉花、纺纱织布等器具,真实反映了水乡人家的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刁家大院,是本地显贵刁氏世族聚居、三世同堂的家园,大院面街临水而筑,分北宅南园。采用传统的三合院结构,宅中有院,园中有屋,简巧雅致<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朴典雅,彰显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span>是较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宅第之一。</p> <p class="ql-block">刁家大院不仅是《沙家浜》电视剧的重要拍摄场景地,还曾被《芳华》电影用作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六顺堂 ,此厅堂是主人用于见客、宴会、行礼、交谈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聚福阁,为刁宅偏厅,用以会见客人。</p> <p class="ql-block">每一间房屋都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仿佛让人穿越回了历史的长河。</p> <p class="ql-block">沐福阁,此阁是刁氏一家休憩、娱乐和享受天伦之乐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刁家大院的整体氛围按照诗礼簪缨的家族来设计,处处弥漫着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儒雅气息。</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沉淀。</p> <p class="ql-block">现二楼有搪瓷展。</p> <p class="ql-block">另外,沙家浜景区鸟类邮票博物馆展馆也在此。本馆是以鸟为主题,以世界各地濒危鸟类的珍贵邮票为载体,通过集中展示,向大众宣传保护鸟类理念,让更多人了解鸟类和人类的密切关系,进一步认识它、保护它。</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每一步都是景,每一景都是诗,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在这美好的江南风光之中。不知不觉一圈逛下来用了三个小时。下一站,方塔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