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历史—讲述上海犹太人的故事

阿高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我们在美国达拉斯市的“达拉斯大屠杀与人类人权博物馆”出席了一个《隐藏的历史—讲述上海犹太人的故事》(2024.08.09-2025.02.16)展览开幕式。</p><p class="ql-block">展览通过文物、幸存者的故事,以及美国著名摄影记者阿瑟·罗斯坦的摄影镜头,呈现了二战时期犹太人寻求庇护和重新定居的移民在中国上海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40年前,超过125名当地大屠杀幸存者建立了现在的达拉斯大屠杀和人权博物馆。他们的目标是纪念他们的亲人和600万犹太人在大屠杀中被杀害,并成为大屠杀历史教学中心,以确保"永不重演"成为现实。他们的故事和其他许多人的故事现在存放在博物馆的图书馆和档案馆。</p> <p class="ql-block">展览馆大厅展出的部分历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同样,在中国上海也有座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它位于上海虹口提篮桥地区,这个区域曾经是“无国籍难民限定居住区”,在二战期间接纳了近两万名犹太难民。这些犹太难民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共同度过了艰难的时期。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大多数犹太难民得以幸存。</p><p class="ql-block">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至今仍保留着当时作为犹太人居住区的风貌,是中国境内唯一能够反映二战时期犹太难民生活的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主办方在会议演讲厅介绍主讲人及展览情况。</p> <p class="ql-block">演讲厅里济济一堂,出席者都认真聆听报告并关注屏幕上的投影照片。</p> <p class="ql-block">关于演讲者:安.罗斯坦-西甘(Ann Rothstein-Segan)博士和她的丈夫布鲁迪·赫夫纳(Brodie Hefner)负责阿瑟-罗斯坦(Arthur Rothstein)遗产项目。</p><p class="ql-block">通过这些活动,他们创建并展示教育展览、课程和出版物,重点关注Segan博士的父亲:阿瑟-罗斯坦(著名的社会纪录片摄影师)的工作和职业生涯。</p> <p class="ql-block">西甘 Segan博士作为美国摄影档案组的特许成员,致力于促进前数码时代摄影的重要收藏的保存。Segan博士和Hefner先生还通过新媒体倡议,并作为众多专业人员的积极参与者,扩大了他们的教育工作组织包括纽约大都会档案学家圆桌会议、美国档案学家协会和美国博物馆联盟。</p> <p class="ql-block">西甘博士在演讲中介绍了她父亲阿瑟.罗斯坦先生的生前事迹,主要还是讲述1946年被派到中国工作的采访,用大量的照片和采访资料将隐藏在上海的犹太难民的那段历史一一道来,她的丈夫布鲁迪·赫夫纳也配合叙述。</p> <p class="ql-block">阿瑟.罗斯坦 (Aithur Rothstein1915-1985)。 美国著名摄影师、摄影教育家、作家。他曾经在1946年作为特派记者来到中国进行采访任务。</p> <p class="ql-block">阿瑟.罗斯坦主要成名作: 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干旱风暴图》(Dust Bowl)奖项: 获得超过50项摄影奖,其中包括美国摄影协会1985年的进步奖章。</p> <p class="ql-block">沙尘暴迁移图路线(1930-1940)</p> <p class="ql-block">美国战争情报办公室(OWI)是二战期间成立的一个联邦机构,负责协调和传播与战争有关的情报。它旨在通过各种媒体,包括电影、无线电广播和出版物,提高士气,促进爱国主义,鼓励支持军事和后方行动</p> <p class="ql-block">阿瑟.罗斯坦先生读欧洲战争结束的报道</p> <p class="ql-block">被派遣的各路记者们</p> <p class="ql-block">任务培训</p> <p class="ql-block">中国上海这个自由港,在二战时期,意外成为犹太人逃离纳粹控制的欧洲反犹太主义政策和暴力的避风港。</p><p class="ql-block">“隐藏的历史”特展通过文物、幸存者的故事和美国著名摄影记者阿瑟·罗斯坦的镜头探索了这个多样化、重新定居的犹太社区鲜为人知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1933-1940从德国犹太移民国外的示意图,他们分布在世界各地,由陆路和海路途径到中国上海的欧洲难民也很多。</p><p class="ql-block">上海犹太人难民区(Shanghai Ghetto)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下的上海虹口区有一块面积约为1平方英里的犹太区,那里居住着大约2万名从纳粹德国、奥地利、波兰和立陶宛逃亡来此的犹太难民。</p> <p class="ql-block">无国籍的难民没有许可不能通过这里</p><p class="ql-block">(上海虹口区周边张贴的标识)</p> <p class="ql-block">二次大战期间,中国云贵高原的交通公路形势。</p> <p class="ql-block">贫穷饥饿的中国小孩</p> <p class="ql-block">抱母鸡的中国娃娃</p> <p class="ql-block">拉人力车的车夫</p> <p class="ql-block">一对中国农民</p> <p class="ql-block">中国江河上的帆船</p> <p class="ql-block">犹太难民搜索集中营幸存者名单</p><p class="ql-block">上海,中国。1946年,阿瑟·罗斯坦摄</p> <p class="ql-block">伍德路难民区</p><p class="ql-block">1946年4月,中国上海虹口</p><p class="ql-block">1938年末至1940年间,许多欧洲犹太难民在国家政府的暴力活动的驱使下来到上海。所谓的水晶之夜(1938年11月9-10日),许多犹太人被有计划地剥夺了他们的金钱和财产,并以有限的资源前往上海。直至1946年有成千上万的难民们依靠救济机构提供的拥挤不堪的难民所社区住房。</p> <p class="ql-block">虹口犹太难民区</p><p class="ql-block">中国上海,1946年4月</p><p class="ql-block">"这是前上海犹太人区的进入口,是UNRRA救济分发中心的入口。这面墙展示了典型的战后图像,暗示着当时的前犹太人区里的形势:“V代表胜利”的标志被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的四大国旗帜围绕着。</p> <p class="ql-block">潮峰路收容所 (Heim)</p><p class="ql-block">1946年4月,中国上海虹口</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公共之家(德语,beim),是国际救援机构在上海为贫困犹太难民开办的八个收容所之一。在每个城市里,男人和女人都有分开的住处,而且条件非常拥挤。</p> <p class="ql-block">忍受拥挤的条件的犹太难民</p><p class="ql-block">1946年4月,中国上海虹口</p><p class="ql-block">1939年从维也纳来到上海的约翰夫人每天都会在这张小床上放上一碗花。她正在一张铺得整整齐齐的床上写信,这张床是她白天的办公室。从背景中可以看到这座位于虹口的公共住宅的拥挤状况。</p> <p class="ql-block">对传入的邮件进行排序</p><p class="ql-block">1946年4月,中国上海虹口</p><p class="ql-block">十几个焦急的难民挤了过去,每个人都希望能收到一封信。对于滞留在上海的居民来说,对信息的渴望是一种强烈的、每天都在关注的事情。战争结束后,重建被切断的通讯线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邮政服务是通往外部世界的重要渠道。一封信可能揭示了家人的命运,在欧洲方面,提供移民必备的赞助,或带来签证申请成功的消息。</p> <p class="ql-block">读《上海先驱报》</p><p class="ql-block">1946年4月,中国上海虹口</p><p class="ql-block">一位虹口居民正在读德语《上海先驱报》,他的妻子在虹口的欧洲犹太难民营地缝补衣服。这份《先驱报》的特刊报道了UNRRA提议将 1700名德国人和</p><p class="ql-block">1300名奥地利人移民回到他们的国家。最后,只有几百人返回了他们的原籍国。大多数难民在以色列、美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找到了永久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医生与结核病患者在临时治疗中肺病房</p><p class="ql-block">1946年4月,中国上海虹口</p><p class="ql-block">塞西莉亚·巴斯夫人,76岁,1939年来自维也纳。在这里,难民医生在虹口的一家医院照顾她。在上海拥挤、不卫生的环境中,疾病一直是一个威胁。美国陆军报告说,在1946年4月、5月和6月期间,居民面临着天花、斑疹伤寒和霍乱的连续流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拥挤的宿舍和欧洲难民</p><p class="ql-block">1946年4月,中国上海虹口</p><p class="ql-block">德国和奥地利的难民挤在公共住房里,住在轮船的行李箱里,睡在双层床上。衣服挂在天花板上以节省空间。</p> <p class="ql-block">社区庭院的厨房和洗衣房</p><p class="ql-block">1946年4月,中国上海虹口</p><p class="ql-block">肮脏的建筑物之间杂乱无章的庭院是难民家庭的洗衣房和厨房。尽管条件艰苦,他们还是利用美国军队囤积的剩余口粮,在临时搭建的炉灶上准备传统的德国和奥地利菜肴。</p> <p class="ql-block">无国籍儿童难民</p><p class="ql-block">1946年4月,中国上海虹口</p><p class="ql-block">许多虹口难民儿童出生在中国。有些人就读于由难民营中的教育工作者组织的学校。所有这些孩子都会说德语和英语,还有几个学过中文。</p> <p class="ql-block">用中国炭炉制作逾越节特色“麦塞”饼</p><p class="ql-block">1946年4月,中国上海虹口</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捕捉到虹口的难民有趣的生活细节。我们看到穷人的生活条件,简陋的房间,用一个创造性的烹饪方法。注意那盘matzah麦塞球,那个女人煽风让炭炉加热来煮熟传统的食品。</p> <p class="ql-block">跟中国老百姓一样生活</p> <p class="ql-block">延续欧洲生活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离开UNRRA食品配送中心</p><p class="ql-block">1946年4月,中国上海虹口</p><p class="ql-block">一名难民从虹口的一个配送中心拿着她定量的食物和衣服。正义与发展委员会和近东救济工程处的救济工作人员在后面。食物配给是许多犹太难民的生命线。</p> <p class="ql-block">下国际象棋提供娱乐</p><p class="ql-block">1946年4月,中国上海虹口</p><p class="ql-block">左边的是美国联合分配委员会(AJDC)救济机构的工作人员查尔斯·乔丹。从1945年开始,他担任该机构远东活动主任,后来被任命为AJDC执行副主席。1967年8月在布拉格被谋杀。这个案子仍未解决。</p> <p class="ql-block">经营的康乐厅</p><p class="ql-block">1946年4月,中国上海虹口</p><p class="ql-block">这是虹口的一个社交大厅,难民们可以在这里保持联系,并花时间等待移民手续的完成。菜台上面的菜单上列出的食物和饮料种类会让难民想起家乡。</p> <p class="ql-block">开幕演讲结束后,主办方邀请观众观看展览馆陈列的当年犹太人在上海社会生活和工作学习等的历史实物文字图片介绍。</p> <p class="ql-block">在上海的犹太难民虽然经历了艰难的时期,但他们得到了当地中国人的帮助和支持。许多犹太难民从事各种职业,如木工、铁匠、裁缝等,还有一些开设了自己的生意,比如咖啡馆和俱乐部。</p> <p class="ql-block">尽管生活条件艰苦,更受到战争和死亡的威胁,但犹太难民仍然能够维持一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他们甚至还有属于自己的两家日报,而在他们的集中居住区,还有专属于他们自己的酒吧间、工厂、商店、事务所、营造厂等等,他们甚至还有自己的戏院、教堂,可以供他们主持各种演讲,灌输一切精神食粮。</p> <p class="ql-block">在观看展览时,我们遇到了安.罗斯坦-西甘博士,当她听说我们来自中国上海,非常高兴地与我们交谈。</p> <p class="ql-block">这次出席展览和演讲会给我们留下深深的印象。勿忘历史,愿世界和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