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5.13.</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安驿镇,地处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西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考证,在秦代,都城咸阳通往北方包头一带的“秦直道”就经过文安驿。西魏时在此设驿站,以“文昌礼义,国泰民安”之意取名文安驿,之后,设文安驿县。隋开皇三年(583年)裁文安驿县,并入延川县。明清时期一直是陕北重要的驿站和集镇。</p><p class="ql-block"> 2014年6月9日,文安驿城址被省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导览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文州书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延川县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也是陕北十分罕见的古代黉学遗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旧址现存六孔窑洞,从右至左依次为孔子祠、学堂、书房、教书先生起居室、学生寝室和延川教育历程展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延川地方教育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通过图文形式展现了延川乃至中国教育、教学机构的演变过程,追根溯源,展现一脉相承的崇文尚教传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延川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黄河文化底蕴,素有“文化之乡”称誉,在陕北,古有“文出两川,武出三边”之说。延川虽处偏僻闭塞之地,但自古以来一直崇尚教育,重教兴学。唐代李郃在文宗大和元年(827)殿试中名列进士榜首,成为全国凤毛麟角的文状元。明清以来,延川文化名人辈出,进士、举人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清代本县有进士5人,举人22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社会改革及一系列兴文兴教举措,延川教育得到极大发展,2010年更是被陕西省政府授予“陕西省教育强县”称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庙</p><p class="ql-block"> 又称孔庙,自汉代起学宫都祭祀孔子,府、州、县学旁都建有孔庙,为封建社会崇尚儒学推行儒教而建的庙宇。延川文庙始建于唐代前期,至宋代时由南关迁建于县城西北高阜,即今城关小学和延川中学一带。延川文庙历经元、明、清三代多次重修扩建,至清代中叶,其“规模宏大,金碧辉煌,陕北称最。”被前来延川视察教育工作的省、府督学官誉为延川“特色所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庙碑记</p><p class="ql-block"> 國家之盛在人才,人才之興在學</p><p class="ql-block">校;學校隆则人才出,人才出则國</p><p class="ql-block">家愈盛,而文廟尤為學校之本也。</p><p class="ql-block">今延之士不憚瘠貧,殷然舉文廟</p><p class="ql-block">而焕然新之,坚完美富可垂永</p><p class="ql-block">久,而科名之盛當更有倍于吾邑</p><p class="ql-block">者。位幸亦與其勞而再會逢其盛</p><p class="ql-block">耶。是廟也托始于嘉慶十二年四</p><p class="ql-block">月,蔵事于十五年十月。吾願春</p><p class="ql-block">秋釋奠、釋莱祀孔子之祀者,益</p><p class="ql-block">道孔子之道,則為國家培植人</p><p class="ql-block">才,昌明道學,皆于是乎在矣,區</p><p class="ql-block">區科名之盛雲爾哉!</p><p class="ql-block"> 清嘉慶延川知縣周元位《重修文廟碑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儒学为朝廷在州县设立的重要教育教学机构。延川县立儒学始兴于唐,学宫设在县城南关,宋时迁至城内西北高阜,今城关小学南侧。在元、明、清三代数百年中几度倾圮,几度重建修缮。明嘉靖年间,知县王行仁增建明伦堂楹。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知县李雍重修。道光八年(1828)知县蔡凤仪董率士民改建明伦堂3楹,建门、院墙垣,在后院建石窑5孔,为训导内宅。后儒学学宫废,改为延川县初级小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庙之东为土阜,种柳,柳深处有读书堂,书声四达,闻看乐之。夫柳院书声何足志?其中有书声,则景以人传,从学者勉旃,斯不虚此一志耳。</p><p class="ql-block"> ——清·道光《延川县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书院</p><p class="ql-block"> 之名始见于唐代,发展于宋代,后为明清所袭。最初书院为民办的学宫,逐步变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在历史的长河中,延川学宫尤以“登峰书院”为人们称道。登峰书院创建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共建有:读书堂3座。南面为讲堂,又称明伦堂;明伦堂与左右墙垣将书院分为两院,左右墙有东西两个戟门;明伦堂前是书院大门、屏风。清代官府为登峰书院置学田325亩。登峰书院柳树成荫,书声琅琅,“柳院书声”被列为延川八景之一,享有盛名。期间,李钟英任登峰书院山长,因李钟英学识渊博,授业解惑有方,就学者纷纷前来。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为高等学堂,旋改称高级小学,是延川县最早的普通小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私塾</p><p class="ql-block"> 为私学的一种,是中国古代社会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延川私塾清前不详。光绪三十年(1904)永兴里(今冯家坪乡一带)赵家河村联办私塾,赵荥宗执教。宣统三年(1911)永安里(今贾家坪乡一带)田家川田得雨办家族私塾一处,聘请杨浦川执教。清末,李丹生办柏树坬私塾。民国初,农村办学多为私塾。六年(1917),全县私塾一律改为初级小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社学</p><p class="ql-block"> 是地方官奉朝廷诏令,在乡村设立的“教童蒙始掌”的学校,属于公办形式,始于元代。时延川署衙在今上文安驿村设立文安社哔,今文安驿及周边村子弟入学,读《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等,并以教劝农桑事务。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开学,腊月初十散学。元朝灭亡后,文安社学停办。</p><p class="ql-block"> 明洪武八年(1375),文安社学恢复,文安驿及周边村15岁以下儿童自愿入学,学习文化知识与伦理道德,二月开学,腊月止。正统元年(1436)起,文安社学中品学兼优者,可免试补为秀才。正统年间(1436~1449)迁建于今下文安驿村。</p><p class="ql-block"> 清初朝廷诏令,每乡置社学一所,社师择“文义通晓,行宜谨厚”者充补。凡近乡子弟,年12以上,20以下,有忠学文者,皆可入学肄业,入学者得免差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社学教条</p><p class="ql-block"> 明正德十三年(1518),时任江西巡抚王阳明在平定山民暴动后,颁令地方官民兴办社学、选送社学教师等社学教条。它由两部分组成,其一《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主要从教育理论角度强调儿童教育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其二《教约》,是对社会具体教学方式的规定。这一社学教条经过推广与传播,深深影响了后世的社学制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义学</p><p class="ql-block"> 也称“义塾”。中国旧时靠官款、地方公款或地租设立的蒙学。对象多为贫寒子弟,免费上学。清康熙年间,一些官员、地主、商人捐资,在今文安驿镇下文安驿村专为民间孤寒子弟设立文安义学,为六岁至十一岁儿童讲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昔时贤文》等,又称蒙学教育,老师称蒙师。义学免收儿童学费,教学场所简陋,蒙师酬薪微薄。道光十一年(1831)县东南延水关村办义学一所,每年从渡口收入中捐资3万文,并置学田,为办学经费.清光绪三十年(1904),李丹生在下文安驿村创办文安驿义学,中华民国十六年裁,改办学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州书院历史悠久,传承绵长。民国十六年(1927)二月,设立文安驿高级小学,列为延川县立第二高级小学(原县城高级小学列为延川县第一高级小学),学校随即成立中共党支部,支部书记由刘兴汉校长兼,组织干事石如瑶,宣传干事李嘉谟。民国二十年(1931)三月,并入延川县第一高级小学。1953年7月,设文安驿完全小学。1960年,改办农业中学,小学迁至月寺殿,更名文安驿小学。1974年,中学迁至林湾,小学迁回原址。1980年,列为文安驿镇中心小学。2002年,更名为文州书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书先生起居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生寝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藏书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孔子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重现这段历史,在修复过程中,没有破坏它的原貌,把它完整的保存了下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走出了第一个文状元李郃、西魏宰相周慧达、清朝进士高中岳、张崇耀、还有现代作家路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牌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文安驿”牌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牌坊背面有“文安胜景”四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国泰民安”牌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背面写有“江河盛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仁善”牌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背面有“积善余庆”四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兴文安邦”、“古道流芳”牌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背面写有“仁德之乡”、“至者如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文安商馆”牌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背面写有“和气生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6.“福寿康宁”牌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知青文化教育实践基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文安驿古镇的中心,有一片知情文化教育实践基地。走进一处很大的院落,一面巨大的“知青墙”映入眼帘。墙的两边有对联:“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知青墙”记载了1969年—1977年在延川县下乡插队的1400多名北京知青的姓名,按所在公社展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诸多名字的中间部位,有一个熟悉的名字,那就是习近平。1969年,习近平和1500多名朝气蓬勃的北京知青来到延川,他们同老乡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文安驿镇东南方向 5 公里处的梁家河村,就是习近平曾经插队生活7年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知青墙”右边是一排窑洞,共有三个展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是延川北京知青概况展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9年元月,近三万名北京高、初中毕业生来到延安地区插队,其中来自北京海淀区清华附中、八一学校、第五十七中学、海淀中学等十几所中学的1383名学生被安置在延川县永坪、冯家坪、贾家坪、关庄、文安驿、禹居和张家河七个公社的67个大队、142个生产队。1975-1977年又有36名北京的中学毕业生自愿到延川插队落户。当年,尽管饥饿穷困,淳朴善良的延川老乡勒紧腰带接纳了这群还不大懂事也不会做事的年轻娃娃,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他们,呵护他们,使他们能够比较顺利地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从城市来到农村,从五谷不分到样样农活拿得起放得下,北京知青和陕北乡亲们的汗水流在一起,溶化在黄土地上。北京知青强健了体魄,体验了到生活的艰辛,了解了农村,认识了农民。陕北乡亲们生生不息与贫困顽强抗争的精神,使北京知青的理想和信仰有了现实的目标,为他们在青春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片黄土地上,北京知青切身感受到陕北历史文化和不朽的延安精神的影响。以县委书记申易为代表的延川县各级干部包容宽厚,对北京知青不但不排斥,还积极地培养提拔,全县有200多名北京知青从农村抽调上来,安排到县上各行各业工作。例如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大部分队员都是北京知青。大批北京知青被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例如各公社的妇女干部是清一色的北京知青。延川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北京知青插队于此接受中华本根文化一黄土文化的洗礼,知青文化与黄土文化的融合是延川知青文化的显著特点。远古的、现代的文明的碰撞、交融,使延川产生了一批颇有影响的文人志士。如本土的路遥、谷溪、海波、厚夫、曹伯植、冯山云、曹建标、黑家兄弟等,北京知青中的习近平、史铁生、孙立哲、丁爱笛、陈小悦、陶海粟、杨卫、陶正、蔡玉珠等,每一个人都有一番传奇,他们共同书写了延川的一段精彩历史。如今,北京知青已各奔东西,虽然在延川待的年头有长有短,但延川始终是他们共同的情怀所在,插队是最令他们无法忘怀的一段经历。每年都有大批北京知青重返第二故乡,年近古稀的北京知青看到往年的荒山秃岭已是郁郁葱葱,乡亲们早已甩掉贫困,温饱有加,感到由衷的喜悦,这是他们当年做梦也想不到的变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个是赤脚医生孙立哲展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孙立哲是咱贫下中农的赤脚医生!”延川县的乡亲们经常用这样的话称赞孙立哲。</p><p class="ql-block"> 孙立哲是北京清华附中六七届初中毕业生。1969年初和同学们一起来到延川县关庄公社关家庄大队插队落户。当年农村的医疗条件还非常落后,孙立哲亲眼看到不少乡亲因为翻山越岭去求医,耽误病情而丧命。孙立哲深感:这里的人离阎王太近了。</p><p class="ql-block"> 关家庄的知青们把从北京带来的药品凑起来,孙立哲在同学史铁生的鼓励和指导下,当上了赤脚医生。小小的医疗站经常遇到急需手术的危急病人。为了能够救人,没有技术,孙立哲就到北京的医院去进修;没有手术床,就在炕上搭木板床;没有高压消毒器,就用蒸笼代替。开始仅半年的时间,除为贫下中农治好了不少常见病和多发病外,孙立哲他们还先后做了肠梗阻、甲状腺瘤、上颌窦根治、骨结核病灶清除等较大手术三十多人次。孙立哲和赤脚医生们在插队十年中,共医治病人约二十万人次,在土窑洞里为农民做了上千例手术,无一列事故。孙立哲的赤脚医生传奇为当代人少有,更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孙立哲被毛泽东钦点为全国知青先进典型。文革后却受“四人帮”的牵连被隔离批判。陕北的老乡上书万民折,惊动胡耀邦总书记,他亲自过问并解救了孙立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个是著名作家史铁生展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1969年赴陕北延川县关庄公社关家庄大队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患肾损伤回家。1979年后相继有小说集《我的遥远的青平湾》《命若琴弦》等,散文集《我与地坛》等,以及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出版。1998年肾衰竭致尿毒症终至透析。之后,有随笔集《病隙碎笔》等,散文集《记忆与印象》等,以及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出版。2010年出版随笔集《扶轮问路》和剧本影评集《妄想电影》。2012年出版未竞集《昼信基督夜信佛》。史铁生的著名散文《我与地坛》感动了无数读者,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来最优秀的散文之一,并入选了中学语文课本。</p><p class="ql-block"> 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青平湾》是知青文学的高峰。荣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4年5月,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重回陕北“清平湾”,又见到了他念念不忘的关家庄的乡亲们。</p><p class="ql-block"> 史铁生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p><p class="ql-block"> 史铁生在轮椅上写作四十年。史铁生的文学写作直指人类的精神和灵魂,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史铁生的写作填补了中国文学史此方面的空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长长的白色墙壁上,知青留下了诗篇。《知青之想--得失篇》:“失去的,是人生懵懂无邪的畅想,得到的,是人生生活历练的刚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其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复原修建了大片的“窑居”建筑群落,成为一处集精品住宿、特色餐饮、主题文化展示和人文体验、艺术家写生基地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项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安驿古镇文化园以文安驿古驿站为核心,以原生村民社区为延伸,以丰富村域产业结构为基点,着力表现古镇驿站文化、道情文化、窑居文化、知青文化等陕北风情文化、本土特色文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安驿古镇景区充分利用古城墙、文州书院、古道驿站、烽火台等古镇众多文化遗址及悠久的历史遗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车马店演艺中心”是一个规模较大,内部结构及设施先进、装修装饰和建筑设计风格匹配的能回味历史传统的演出场地。在这里可以观赏陕北道情,千年之恋等一系列红色延安文艺作品,领略陕北文化带来的无穷乐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峰火台是文安驿镇作为军事战略基地的重要见证,八百里加急,快马扬鞭,马蹄声呼啸而过,古道卷起一阵尘烟。“日举烟,夜举火”,白天放烟叫烽,晚上放火叫燧,昔日的烽燧,早已消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修复古城墙300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已修复古窑洞313孔,建成富有陕北特色的窑洞式“文安驿古镇美术大酒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安驿古镇文化园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呈现一个集千年“古道”驿站、百年“窑居”建筑群落、千名“知青”记忆、一部路遥“人生”的文化旅游名镇。</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