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桐城六尺巷

东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都桐城因桐城派文学而享誉海内外,但现在比桐城派文学更家喻户晓的是六尺巷。自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桐城,给六尺巷高度赞誉之后,各地来六尺巷参观学习的人员络绎不绝,我也因此加入了参观的队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进六尺巷摩肩接踵的人海,伸开臂膀量一量,确实不过六尺宽。那些承载历史信息的黑色方砖,是现代人一块一块砌上去的,横平竖直,墙面平整,足见今人对六尺巷的敬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越过两米来高的墙,南边是张府,层楼重叠,北边是吴宅,粉墙黛瓦。上牙还有咬下嘴唇的时候。说起张吴两家,还是亲戚,张英的母亲便是吴家的姑娘。两家比邻而居,难免有龃龉。这一次,吴家为了房子盖得舒展,侵占了一点张家的空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要知道,我国古人一直钟情土地,视土地如生命,晋文公曾经捧着百姓送给的一抔土,说,这是土地啊!我们乡下的先民更是为了一个田埂,为了一条沟打得不可开交。张家怎能容忍自己的土地被别人占去,于是两家理论。两家家大业大势大,县太爷不敢管,久儿未决。于是张家人写信给此时正是文华殿大学士,红得发紫的权臣张英,妄想借势压人,扳了这一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正在日理万机的张英,接到千里之外的家书,以为何事呢,打开信,看了内容,不觉一哂,遂用如椽大笔批上:“千里家书只为墙,让它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信后,也颇感惭愧,事到急时,怎么忘了“积和谦让”的家风?。于是照张英所说,让了三尺。吴家人听说此事,感于张家人的仁义,也让出三尺。于是,一个消除两家隔阂,且让世人通行方便的六尺巷诞生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故事,记录在桐城派传人姚永概写的《旧闻随笔》中,因为桐城派文学的流传而流传,在群众中传播甚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桐城考察,走进历史文化街区,了解六尺巷的历史及其传承,看到了马路上,写着“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楼宇间,有“礼让三分,心明眼亮;六尺有涯,心宽无界”,学校里,传扬着“包容无限大,和谐诗中藏”的歌谣……感受到了六尺巷六尺宽,桐城人的心胸无限宽,礼让美德代代传,六尺巷窄天地宽。总书记非常欣慰,亲切地对一同参观的干部和群众说:“人民内部矛盾要用调解的方法解决。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从网上一查,原来六尺巷的故事在全国各地有多个版本,故事的主人公也不尽相同,不但有好多街道叫六尺巷,有的大学还在校园里建起了六尺巷。不管版本怎样,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六尺巷建在哪里,其实故事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就是用和为贵的理念启发人,用知进退境界感召人,让人们大度做人,克己处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参观中,我看到了一个个少年儿童,在六尺巷留影,一脸的灿烂笑容。我相信他们一定会践行六尺巷的文化精神,做一个讲求礼让、以和为贵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新人,创造一个和谐文明、人间正道的社会。</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