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该有的样子———听课随感

清秀佳人

<p class="ql-block"><b> 语文课该有的样子</b></p><p class="ql-block"><b> 上周听了12节语文课,收获满满,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语文课该有的样子是怎样的?边听课边思索,渐渐地,答案浮现在脑海里。我觉得语文课就应该有以下的样子:有趣,有料,有用,有法,有情,有爱,有度!</b></p><p class="ql-block"><b> 第一、语文课只有有趣、有料,孩子们才愿意学。因此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注意趣味性。虽然讲解的内容是课本上固定的内容,但是我们呈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传授和学习的方式,我们可以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教学,充分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就是识字和朗读的方式也可以多样化,或者是游戏化,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感官和兴趣,学好知识。这样深度的语文教学,才能让孩子们爱上语文,学好语文。12节课每个老师都遵循了语文课的特点,注重了朗读,朗读的方式多样化,有老师示范读,小老师带读,分角色朗读,有感情的朗读,读的方式多样化,充满趣味性。在解读文本时,老师深入浅出,拓展课外的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立足于书本却迁移到更深处,这样有料的语文课对孩子更具吸引力,孩子们学得很有劲。</b></p><p class="ql-block"><b> 第二、语文课只有有用、有法,孩子们学了才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这样的语文课才是扎实有效的。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工具性就决定了教学时必须传授孩子们一些方法和技巧,要让孩子们通过一节课习得有用的技巧和技能,掌握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印象深刻的两堂课是《慈母情深》和《读写结合之剥豆》。课堂上两位老师都注重了从阅读中教给孩子们习作的方法,注重了阅读的实用性,让孩子们习得习作技能,引导孩子们提炼概括总结方法,然后设计小练笔,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样的语文课才是有效的,实现了以读促写,读写结合。</b></p><p class="ql-block"><b> 第三、有情就是老师要有激情,要努力创设情境,上出有温情的课,让学生在情境化的课堂教学中耳濡目染,受到灵魂的洗涤。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程。我们的语文课要落实文以载道,每一篇课文都有很强的人文主题,上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这个人文主题落实到位,渗透到孩子的心理,把人文精神根植在孩子的心中。比如《七律长征》,老师就将长征精神充分解读,最后用习总书记的寄语勉励学生弘扬长征精神。这就是一节有情的语文课,学生学得有滋有味。</b></p><p class="ql-block"><b> 第四、所谓的有爱就是生命的教育,要谨记课堂上绝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爱的教育,是灵魂塑造灵魂,是人格魅力影响孩子。在课堂上我们一定要注重课堂的生成性,教案是死的,人才是活的,不要只顾着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内容,而应该关注孩子,关注课堂的点点滴滴,关注孩子的需求,及时地给予处理。在课堂上很高兴看到一些老师充满教学机智,能关注课堂上的点点滴滴,因势利导,教育孩子,实现春风化雨般的情感熏陶。</b></p><p class="ql-block"><b> 第五、所谓的有法,就是以生为本。虽然教无定法,但是贵在得法!所以有法就是教师眼中要有学生,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年龄段设计出不同的教学风格。低段的课堂教学活泼有趣,以识字、写字为主,简单地阅读,不过分解读文本,点到为止。中高段的课堂教学以思辨性为主,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只做引路人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启发者,设置一些有意思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学习,在学习单的帮助下自主学习,老师只做引导和总结,学生跟随着老师的脚步向着知识的殿堂攀登。这样的语文课才是有效的。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b></p><p class="ql-block"><b> 第六、有度,就是要把握一个度,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既能解决孩子心中的疑问,又要保留孩子们的好奇心,继续探索未知。语文课更要把握一个度,就像人文主题,不要过度解读,如果挖掘太深就上成了思想课。要是太过注重于工具性,忘记了人文主题,那又变成了一潭死水的语文课,毫无生命力,毫无生机,毫无教育可言。</b></p><p class="ql-block"><b> 总而言之,本次比赛的12节语文课都上出了语文课该有的样子,值得我们细细回味。最后在此我只想向实验小学兢兢业业、追求卓越的姐妹们说声: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精心准备,为大家呈现了丰富多彩的精神盛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