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二0二四年阳历最后一个月的第一天。应老同学余云新的热情邀请,我们修师的几位同学,趁着暖冬的阳光,乘着卢方贵,卢洪平的小车,沿着抱子石水库,向四都镇飞奔。很快车子转进乡村公路,不一会就到了下页村。</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较为偏僻的小山村,田平地坦,群山环抱,一条平整的水泥路穿村而过,余云新同学就在长方形村所中心地段。</p><p class="ql-block"> 余云新同学,也是年过古稀之龄的人。我们这批老学生,入师范时,都是成家立业,并种着责任田的特殊群体。我们亦工亦农,肩负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双重担子,生活的艰辛,养家的重任使我们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第二个学生时代,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仅非常珍惜师范的学习时光,更珍重同学之间那份真挚的友情。今年,国庆节长假期间纪念毕业四十周年的这场聚会,又把我们团聚在一起,使我们的距离又更近了,感情更深了!</p><p class="ql-block"> 余云新同学,因为那时常戴着一副眼镜,同学们就把“眼镜”当成他的绰号,叫他“眼镜”似乎更随和,更亲切,更有同学味!</p><p class="ql-block"> “眼镜”是一个好学上进,待人尤为诚恳,真心实意,脚踏实地的人。不少同学在师范读书时就多次去过他家。他师范毕业后历任四都镇中小校长,为乡村教育立下了汗马功劳!</p><p class="ql-block"> 我是第一次拜访老同学,一踏进他的家门,乡村小别墅清新,整洁,豪华,静谧的亲切感如同春风扑面而来。他们夫妇那种热情,朴实,仿佛让我们又回到了六、七十年代,是那么的真诚,亲密,重礼!</p><p class="ql-block"> 我们带着好奇感,怀着羡慕心,从屋内观到房外,从新屋参观到老宅,从院内到村场,屋后看饲养到房前赏菜地,象新亲“采家舍”一样。我们不得不佩服老同学治家有方,安居乐业,陶渊明式的晚年生活!</p> 老友,热情相迎 嫂子,茶果招待 菜地,满园芬芳 老宅,易主换新 村头,山近场阔 午餐,肴佳酒浓 <p class="ql-block"> 两位大姐年纪也不小了,因为我们的到来,她们肯定辛劳忙碌了不少时间,菜肴之丰,真的是倾囊而出!荤多素少,乡村特色浓厚;酒品繁多,香淳味浓,让人醉不思返!</p> 屋后,鸽飞鸡鸣 后人,兴旺发达 惜别,依依不舍 友情,长长久久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聚会后,继渣津徐力农同学后,第二次拜访乡村同学家,我们深感:勤劳好客的传统美德,他们依然保留和发扬;公职人员反朴归真的田园生活,他们在享受和提升;安度晚年的健康理念他们在履行和见效!</p><p class="ql-block"> 走亲访友,情义长久!是啊,每一次的相聚总能让人感到那么畅快,那么珍贵,那么温馨!邀请者真诚而热切,受邀者新鲜而感动,这种互动不仅增进了学友之间的情谊,更是健康养老有益身心的好方式。我也在老家筑了个小窝,非常欢迎老同学在天气尚好的周末光临寒舍,增辉蓬荜!</p><p class="ql-block"> 衷心祝愿我们的老同学,人人健康长寿,家家兴旺发达!</p> <p class="ql-block"> 编辑制作:龚著泉</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