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圆明园博物馆,…马首回归展,2024年10月

刘一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圆明园遗址公园在北京市海淀区,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总面积约 352公顷,其中水域 面积100多公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圆明园遗址公园内的陈列馆,馆前是水法景观之一,有十二生肖兽首,每一时辰有一兽首喷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参观完圆明园遗址公园,我们来到南门的圆明园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0年12月,马首銅像由国家文物局划拨圆明园管理处收藏,随后在正觉寺内举办"百年梦园--园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展”至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展览共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为圆明重光,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文化内涵的阐释以及遗址公园的建设展现出圆明园古往今来的重要角色。第二单元为万园之园,展示出圆明园的造园特色、园林意境以及其特有的中西合璧建筑,为游客构建出昔日的万园之园。第三单元为圆梦之基,回顾了六首归京与马首铜像的回归之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圆明园博物馆位于正觉寺内,展览分别位于正觉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东西五佛殿、三圣殿、文殊亭、东六大金刚殿、最上楼等建筑内。通过圆明重光、万园之园、圆梦之基三部分系统讲述、阐释圆明园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着重描绘马首铜像回归历程及制造工艺。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天王殿位于山门后,为五间殿宇,殿内供奉有大肚弥勒佛一尊,东、西两侧是四大天王塑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一单元:圆明重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清代北京第一座离宫别苑“畅春园”建成。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帝将畅春园北部园林赐予四皇子胤禛,定名“圆明园”。圆明园与畅春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 万寿山清漪园(今颐和园)统称为三山五园”。它不仅是西山叠翠之中的风景园林,还是清代帝王理政之所。咸丰十年(1860年),圆明园毁于英法联军之火,文物失落,名园蒙难。新中国成立后,圆明园成为人民公园,失散文物逐渐回归,历史名园得以重光。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园居理政:雍正平均一年206天在此处理朝政,最多一年361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驻跸圆明园,给吏部和兵部发上渝:"“联在圆明园与宫中无异,凡应办之事照常办理, 等应奏者不可迟误。”圆明园历经雍正、 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很多时间在圆明园度过。圆明园的正大光明、 勤政亲贤是前初区,九州清晏是寝宫区, 形成了前殿后寝的格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农桑为本:古代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本,农桑之事为历代帝王所重视。雍正帝上渝:“凡上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皇帝还在圆明园依农时亲躬耕和种, 垂范天下,因此圆明园中建有不少与农事相关的景点,如澹泊宁静、北远山村、香花春馆、多稼如云、顺木天等。皇帝常在紫碧山房、如园观丰榭等地登高远望墙外年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圣殿:三圣殿里供奉着西方三圣,大殿中央供奉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无量寿佛),两侧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三圣殿前有东西配殿五间,周围之廊房则为喇嘛住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圣殿内十二生肖的图画(既圆明园遗址公园内的陈列馆,馆前是水法景观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乾隆十二年(1747年)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帝在圆明园中长春园北部建造了一组欧式园林建筑,称为西洋楼,是中西合璧的艺术杰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在《题泽兰堂》诗注中云: “西洋博尔都噶里雅国(即葡萄牙)来京朝贡。闻彼处以水法为奇观,因念中国地大物博,水法不过工巧之一端,遂命住京之西洋人郎世宁造为此法,俾来使至此瞻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873年,奥尔末(德国人)进入圆明园,他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装潢……五彩缤纷,…不禁怀疑自己来到了'一千零一夜’的世界里。”“西洋楼建筑为中西结合‘最极至的样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雕西洋花琉璃构件。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雕西洋花石构件 清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长春园西洋楼谐奇趣遗址出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圆明园管理处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雕西洋花琉璃构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清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长春园西洋楼遗址出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圆明园管理处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洋楼谐奇趣(局部)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音乐水世界:100多亩的西洋楼区域喷泉同时喷水,喷泉高低错落, 有水塔、雕塑等,水流过不同纹理发出不同声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8米水塔喷泉(铜版画局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乾隆帝时修建线法山、方河、线法画一组景观,通过方河水的蒸发和周边线法树对光线的扰动,登上线法山仿佛看到线法画上的景色动起来。 这是利用自然现象营造的虚拟现实, 通俗理解为“光线的戏法”。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水法建造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第二单元:万园之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园林文化源远流长,清代皇家御园圆明园, 以其宏大的建园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和兼容并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万园之园'。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江南再造:圆明园中仿江南园林的景观,如仿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花港观鱼等,仿苏州的狮子林、庐山的西峰秀色、海宁安澜园的四宜书屋、南京瞻园的如园等。皇帝再造园林追求超越古人,正如乾隆帝咏狮子林“假山”诗云:“吴下假山曰倪砌, 此间真石仿倪堆。假真真假诚何定,炙毂笑他难辨哉。”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圆明园再现诗书意境的景观,如取自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武陵春色、王羲之《兰亭序》的坐石临流、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的夹镜鸣琴、范仲淹《岳阳楼记》的上下天光、周敦颐《爱莲说》的濂溪乐处、王阳明《传习录》的廓然大公等,还有取自神话故事的景观,如仿东海龙宫的方壶胜境、仿海上三仙山的蓬岛瑶台等。乾隆帝诗云:“却笑秦皇求海上, 仙壶原即在人间。”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三单元 马首回归:(七首归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860年, 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惨遭劫掠焚毁,十二尊兽首铜像流失海外。在国家文物局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包括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在内的六尊圆明园流失兽铜像通过不同的方式回归国家。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免首人身像像身已失。据清宫旧藏铜版画可知,其原持折扇。2009年,圆明园免首铜像在法国佳士得拍卖会上现身。2013年,法国皮诺家族将兔首铜像捐赠给中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鼠首人身像像身已失。据清宫旧藏铜版画可知,其原持笏板。2009年,圆明园鼠首铜像在法国佳士得拍卖会上现身。2013年,法国皮诺家族将鼠首铜像捐赠给中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猪首人身像像身已失。据清宫旧藏铜版画可知,其原持一弓一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3年,何鸿燊先生出资从美国收藏家手中购回圆明园猪首铜像,并捐赠给保利艺术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虎首人身像像身已失。据清宫旧藏铜版画可知,其原无所持。2000年,虎首铜像出现在香港的拍卖会上,中国保利集团公司所属保利艺术博物馆将其购回。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猴首人身像像身已失。据清宫旧藏铜版画可知,其原右手持一环,左手持一长笔。 2000年,猴首铜像出现在香港的拍卖会上,中国保利集团公司所属保利艺术博物馆将其购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牛首人身像像身已失。据清宫旧藏铜版画可知,其原持拂尘。2000年,牛首铜像出现在香港的拍卖会上,中国保利集团公司所属保利艺术博物馆将其购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马首回归:2007年,国家文物局获悉马首铜像即将在香港拍卖,斡旋推动回归,何鸿燊先生慨然出资购入。2019军,何鸿桑先生将马首铜像捐赠国家。2020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将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收藏、展示,为马首铜像百年回归之路画上完满句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义购马首:2007年8月,国家文物局获悉马首铜像即将在香港拍卖,第一时间表达了终止公开拍卖的坚定立场和促成文物回归的良好意愿,与相关机构开展合作,积极斡旋推动文物回归祖国大陆。9 月,港澳知名企业家、爱国人士何鸿燊先生得知相关情况后,以高度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斥资购得圆明园马首铜像,表示会将马首捐赠国家,希望借此带动更多人参与保护中国文物的工作,共同宣扬爱国爱民族意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家文物局对何鸿燊先生的义举和表态表示赞赏。此后,圆明园马首铜像在香港、澳门进行展出,为增进港澳同胞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挥了积极作用。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何鸿燊先生与马首铜像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9年10月,以《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物回归成果展》成功举办为契机,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致函何鸿燊先生,介绍展览主题内容和社会影响,肯定义购马首善举,希望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回归20周年的双庆之年,完成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归藏国家的夙愿。何超琼女士代表何鸿燊先生复信,明确表示愿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尽快捐赠国家文物局,与正在展览的6尊圆明园兽首铜像团圆,借此表达港澳民众对祖国的牵挂和祝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0月31日,何超琼女士在澳门举办了“马首告别澳门”活动,马首公开展示一周。在国家文物局专人护送下,马首北上,安返京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9年11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时任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为圆明园马首铜像揭幕,并向马首铜像捐赠者何鸿燊先生的代表何超琼女士颁发荣誉证书。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和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致辞,何超琼女士代表何鸿燊先生致答辞,何氏家族成员与首都各界代表共襄盛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物回归成果展》序厅增设圆明园马首铜像特别展示,重点宣传这一我国流失文物回归经典案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更好弘扬、践行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地的国际共识,国家文物局决定将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收藏。经过慎重论证,选择圆明园正觉寺作为马首铜像长期展览展示场地, 确定建于乾隆年间的文殊亭为马首展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0年12月1日,国家文物局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马首铜像终回故土,百年梦圆。 </span></p> <p class="ql-block">  非凡珍品:马首铜像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理念与设计风格,以精炼红铜为材,色彩深沉厚重,历百年风雨而不锈蚀,以失蜡法一体铸造成型,神态栩栩如生,毫发毕现,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是一件非凡的中国古代艺术品。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马首制作技艺精湛:根据国家文物局工作安排,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何鸿燊先生捐赠的圆明园马首铜像利用便携式X荧光光谱仪、X光照相、可塑材料翻模显微照相、相机微距拍照观察等方法进行分析检测,以了解马首的材质、铸造工艺以及可能的用途等方面的信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化在,国家存。文化兴,国运兴。 历经沉沦与觉醒、奋斗与崛起,中华民族曾遥不可及的梦想已是望得见桅杆尖头的航船。马首的痛失与归来,便是历史浩荡潮流鲜明的注脚。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梦圆,因为不曾或忘。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历经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走过近代以来180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余年的发展史,亿万中华儿女一次次在磨难中奋起,将抗争与自强熔铸成民族品格,把追寻文脉的使命铭刻于心。一次次归来,一次次梦圆,激扬自信、凝聚力量,书写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时代华章。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梦圆,因为众志成城。中国共产党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变初心,各级人民政府保护国家文化遗产的坚定决心,亿万中华儿女守护民族根脉的赤子之心,众多国际友人尊重中国文化权利的友善之心,汇聚成护送文物回家的磅礴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时代,塑造新的文物追索返还格局--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70余年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文物回归,是万众一心奏响的文化交响乐。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梦圆,因为休戚与共。流失之殇,感同身受。在世界舞台上,中国政府坚定支持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国,积极扩大文物追索返还“朋友圈”,加入相关国际公约,与23个国家签署追索返还双边协议,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文明古国的历史担当,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文物返还贡献着中国实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推动“文物回家”成为国际共识,理念深入人心。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载于物,族髓附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运脉牵连,兴者襄见。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马首回归,辗转走过的,是一条中国流失文物的漫漫归途;一路见证的,是中华民族从屈辱颠沛到富强兴盛的历史脚步,向世人昭示“民族弱则文物失,国强则文化兴”的深刻道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马首捐赠,不仅展现了何鸿燊先生令人钦佩的家国情怀,对祖国念兹在兹的赤子深情,更代表了千千万万港澳同胞对祖国文化深沉的热爱眷恋,与祖国之间血浓于水的根脉亲缘。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马首入藏,重续断裂的历史记忆与情感链条,必将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和支持我国的流失文物回归事业,激励海内外爱国同胞们倍加呵护祖国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而共同奋斗。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百年流离,警醒国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百年梦圆,凝心聚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共铸中华文化新辉煌! </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