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土地社日节

一个人

节日由来 社日节又称土地诞,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缘于对土地的崇拜。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社会形态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人们对土地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古人认为,土地不仅是人类居住生活的场所,土生万物,还是人类获取衣食住等生存所需的重要源泉。于是,人们便自然生成了对赖以生存土地的原始崇敬和心理膜拜。长此以往,随着原始崇拜向人格神崇拜的转变,对广袤土地的原始崇拜也转化为对土地神的崇拜,土地神管理着五谷生长和地方平安,所以,就成为被广泛敬奉的神灵之一,以前作为土地象征物的土堆,便成为土地神寄寓的场所和标志,也就是社主,祭祀社神的日子就是社日。从说文解字的角度看,社字从示从土,示表示祭祀,土是土地,因此,社当然没就是祭祀土地。 土地神家族非常庞大。顶头上司为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又有九垒三十六土皇君掌管十方三界的土地部,同时有安住各方的当方土地,经中还记载有土公土母、土子土孙和土家眷属。土地神不但家族大,而且分布广。在居家中有居家土地神,村屯有村屯的土地神,城市有城市的土地神,有的将土地供奉在家中,有的供奉在门口,有的供在村落的社庙中。总之,土地神的职责就是保佑着一方土地内的人物康泰、人口清洁和出入平安。 最早的土地神只是神灵,后来逐渐人格化了,在社会上被亲切地称为土地爷,而且还有配偶神社母,也就是俗称的土地奶奶。有时,土地神与谷神合祀,这就是古代的社稷。 史料记载,古代的社日节期依据干支历法定,因历法变动,后来改用阴历定节期。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才分为春社和秋社。按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推算,春社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按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推算,秋社大约在新谷登场的农历八月。春社和秋社的祀神功能很不同,春社主要是祈求土地神保佑农业丰收,秋社要用收获报答和感谢神明。相比之下,春社活动更多一些,祭祀活动也格外隆重。人们认为,农历二月初二是土地公的圣诞,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在我国南方地区,被定为土地公公的生日,称土地诞,许多地方会举办土地会,给土地公公暖寿;秋社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都会在这一天祭祀土地神,报谢它的保佑。这就是土地社日节的来历。 历史沿革 研究发现,作为节日的社日起源于三代,初兴于秦汉,传承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宋,衰微于元明和清。先秦时代,社神起源于后土信仰,人们勾龙为社神,击鼓用牲祭祀社神。《月令》记载,这个日子定在农历二月初一。 汉代有关社祭资料逐渐多起来。据《白虎通义·社稷》记载:“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而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封稷而祭之也。”由此可知,社为封土之坛的祭土施设,祭之以求福报功,就是春祈秋报的一年两次春秋社祭。汉代从天子到王侯,以至县乡里均有社,国家的社制外,民间还普遍立有私社。尤其是西汉时期,社日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自汉高祖刘邦起,便分设官太社、官太稷每年分别祭祀,后又将社和稷合为一坛的称社稷坛,是君王进行社日祭祀的场所。在春秋二社日,皇帝亲祭社稷或派专门的官员负责,民间也自行组织社祭活动。 到了晋代,社日祭祀变化较大,晋元帝开创太社、帝社、太稷三坛,这种祭祀方式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继承了先秦时代社日的习俗。祭社仍是以择吉日为主,只有固定的月份,并无确定日期。 隋代开始形成村落,随着百姓二十五家为一社,其旧社及人稀者不限的政策产生,社日便成了百姓欢聚的节日。 唐代社日得到了统治者大力的支持。唐高祖李渊颁布的《立社诏》指出,邦国和平繁荣必以祭社稷为先,并倡导全国关注社祭仪式。《立社诏》直接促使社日成为唐代全民性的节日。唐代社日盛行情景在唐诗中有关描写很多。反映出村闾社祭时,置鼓以聚众,尤其要备酒,祭毕饮社酒。大家认为,社祭饮酒可治聋病。社祭还有祭肉,祭毕要分食。帝王常在社日赐臣僚羊酒、海味、酒面、粳米、蒸饼和环饼等,常衮、白居易和高骈等人都曾在社日上状,感谢朝廷对自己的额外赏赐。一般来说,春社致祭是祈求神明保佑风调雨顺。民妇在社日还有停止做针线的忌针习俗。 宋代沿袭了唐代每年二月和八月上戊日祭祀社稷的前制,也就是春社一般确定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立秋后秋分前后,还在继承前代习俗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新的内容,不仅丰富了社日的娱乐性,还进一步确定了祭祀的时间。宋梅尧臣《春社》诗集中就反映了社祭的情形,书中描绘道:“年年迎社雨,淡淡洗林花。树下赛田鼓,坛边伺肉鸦。春醪朝共饮,野老暮相哗。燕子何时至,长皋点翅斜。”值得注意的是,宋代土地信仰非常盛行,各地普遍设置了土地神祠庙,土地信仰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明清时代,社祭在北方逐渐衰落,但在南方仍然盛行,土地庙得到了进一步普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明朝的制度有一定关系,朱元璋要求各地城市建城隍庙,乡村设土地庙,还规定每里一百户,立坛一所,祀五土、五谷之神。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从明代开始。江南地区把二月初二定为土地神诞日。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尽管古老的社神已经有了很多变化,但在民间,祭祀土地神的习俗一直保留下来了。如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南方在二月初二仍有祭社习俗,这个习俗还随着华人的迁徙,在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也开花结果和落地生根了。 节日习俗 祭社神。祭社神在民间俗称祭祀土地神,是社日节最重要的活动。祭社神先要设坛立庙。君王立的称王社,百姓立的叫大社。社坛还要有被称为社主的社神。最早的社主是树木,如夏代在坛上种松树,商代种柏树,周代种栗树。后来,社主改成了石头、木牌和堆土。 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就是以五色土为社主,并以东方青土、西方白土、南方红土、北方黑土和中央黄土既代表天下土地,又蕴含了阴阳五行。不只是为了祈求农业丰稔,还增加了主宰五谷的稷神,故称社稷坛,它是明清皇帝祭社的王社。 百姓立的社多称土地庙。遍布各地城乡的土地庙有大有小,城镇多由居民捐钱建造庙宇,乡间是在村外头大树下砌个一二米见方的小庙,或用四块石片,其中三块作墙,一块盖顶,还有捡块破缸片作盖的。对于人们如此委屈主宰土地、年成和人丁兴旺的尊神,竟然从来没有听到土地神的抱怨和报复,可见这位尊神有多么朴实、爱民和大度。 因此,我国民间塑造的土地神像,大都是留着长胡子的慈祥老者。后来有人觉得让他孤身独守小庙未免太寂寞,便按人间社会习俗,增添了俗称土地奶奶的夫人。 在福建和广东等西南地区,人们在土地庙里立一两块石头,盖上红布后便是土地神,这应该就是以石头作为社主的古代遗风。农家还在厅堂正墙供奉天地君亲师神位的墙根下贴一张写有土地神位的红纸,摆个香炉,便可请来护家的土地神。 祭社神是古代全民的盛大节日。帝王亲赴王社祭祀祈丰后,还要欢宴群臣。百姓也要集体祭祀本村的社神。大家要凑钱买来猪、羊。在社日这一天聚集在土地庙或田间地头,燃香烧纸,献上酒肉、糖果等供品,诚心祭拜,祈求保佑土地肥沃、庄稼茂盛、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村寨安宁。祭祀仪式中,人们还会敲打锣鼓、演奏音乐和表演舞蹈,以示喜庆和感恩之情。祭祀完毕后,要按户分肉,并在庙前野炊,聚餐欢饮,还有擂鼓、对歌、斗草等娱乐,日暮方归。 游神赛会。游神是指把神像抬到街上游行,以示敬仰和祈求。在游神赛会中,人们会抬着神像,沿着街巷巡游,接受群众的观看和朝拜。游神赛会不仅能够表达人们对神的崇敬之情,还能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社戏表演。社戏是中国传统戏曲表演的一种形式,社日节期间,通常在庙台或露天广场上进行。在社戏表演中,人们会表演传统戏曲剧目,如京剧、越剧、昆曲等,以示庆祝和娱乐。此外,一些地方还会举行舞龙舞狮、打鼓吹号等传统民间表演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众前来观看和参与。 吃社饭。社饭是指用米饭和各种菜肴煮制而成的一种美食。在社日这一天,人们会用新米饭加上肉、豆腐、蔬菜等食材来煮制社饭,分发给家人和朋友食用。吃社饭不仅能表达人们对土地的崇敬之情,还能增强身体的营养和健康。 送瘟神。人们认为瘟神是带来疾病和灾难的神灵,因此,在社日这一天,人们会用纸扎成瘟神像,然后把它放在河边或路口。 社日诗词 王驾的《社日》写道:“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生动描绘了唐代农村春社日的景象,展现了农村的宁静与和谐,以及村民们欢庆丰收的喜悦。 <br> 刘禹锡的《秋日送客至潜水驿》写于秋社日之际,词句中溢满了秋日中的送别之情。诗中说:“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梅尧臣的《春社》说:“年年迎社雨,淡淡洗林花。树下赛田鼓,坛边伺肉鸦。春醪酒共饮,野老暮相哗。燕子何时至,长皋点翅斜。”这首诗详细叙述了古代春社日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社日的热闹气氛和村民们欢乐的心情,反映了古代农村社会的生活习俗和文化氛围,表达了春社日的喜庆氛围和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春社日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画卷。 千寻古栎笑声中,此日春风属社公。割肉卜瓦馀风在,更喜畅饮治耳聋。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地域文化的影响,这些以社日节为典型代表的传统习俗,尽管在不同地区一定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它们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宝贵遗存,仍然具有强劲的生命力,长期驻守在人民的生活中。因此,我们应该心存敬畏很之心,深入了解各地传统文化习俗,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清楚认识历史进程中需要淘汰的糟粕,及时修正传承中的谬误,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我们的应该承载的历史担当,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应尽的义务。<br><h5 style="text-align: right;">(2024年12月1日 西山脚下)</h5><div><br></div><h5> <font color="#ed2308">【注】插图在网络基础上编辑制作。侵权必删,特此致谢。</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