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篇

yxj

美国纪行(十四)美东游之一暨大学游之二 美国东部时间8月20日 从美西回来后休整了一段时间,本想再报一个美东五日游的团,把华盛顿,纽约,费城,波士顿和大瀑布都玩一遍。但一是想起美西九日跟团很累,二是再也不想跟团走马观花的玩了,特别是全部是中国人组成的团。(千万别拍砖,原因以后会写。这是在异国他乡没办法,只好跟团去的美西,在国内从来不跟团出去玩。)于是决定和老马自己去纽约,顺便看看我俩各自的同学,就这么办。用voucher定机票,(因为我来的时候,达拉斯转机到罗利的航班事先没有通知被无故取消,我写了一封投诉信到美国航空公司,他们给了一张200美元的voucher作为补偿,可以用来定机票,我就用它订了纽约的往返机票,自己没花一分钱,哈哈,太美了) 凌晨四点起床去机场,7点的飞机去纽约,八点多就到了,效率就是这么高。出了机场,见了高中的铁杆儿老同学不免又拥又抱,多少年没见了,真的是格外亲呀。因为他出国后一直在耶鲁学习工作,现在在纽黑文的一家医院工作,因此第一站便是带我们去参观他的母校耶鲁大学,也是这次美国之行的第二所大学。一路上由于他和老马是同行,说着他们行内的事,我倒成了局外人。就这样边说边笑,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倒也没觉得怎样就到了。耶鲁,常春藤名校之一,古朴厚重,名人辈出,学校遍布着古老的建筑和名人塑像。另外由于最早是由传教士建立的,所以有很多各式教堂,大的恢宏气派,小的古朴典雅。同北卡大学一样,学校也是全部开放式,同纽黑文市融在一起,没有任何界限。同样由于是处在假期,整个学校的核心校区显得很清净,只有一些高年级的同学在准备做着迎新工作,还有一些人在教堂从事宗教活动,还有就是一些游人。在学校里漫步真的是一种享受,时而盯着一座宏伟的教堂发呆,时而又被管风琴的悠扬吸引,时而几个身穿运动装的学生在进行各种活动,时而穿着庄重的教父从教堂走来。古老和现代结合,凝重和动感交汇,让人觉得一会恍惚置身事外,一会又回到现实之中。由于面积太大,就这样走走停停不知不觉大半天就过去了,同时又感觉饥肠辘辘,恰好同学的老婆打电话来问什么时候回去,好准备龙虾和螃蟹,受不了龙虾的吸引,决定放弃其他的地方,好好地享受一下晚餐。 早晨五点就到了机场,等去纽约的航班。没多少人,虽然起的很早,但也不困。 出纽约肯尼迪机场,被出口的一幅壁画吸引,好像是陶瓷材质,又好像是木版画,色彩鲜艳丰富,描绘的是纽约曼哈顿城区的景色。 古老的耶鲁校区街景 耶鲁校区的哥特式教堂 全是这种大块方石建成的老建筑,坚固而美观。 耶鲁最老的老校区里的一座教堂,一群学生正在门口等着什么活动 老校园就像一座我们的四合院,四周由这样的建筑围起来,英文叫quad。像这样的quad耶鲁有十几个,这是最古老的一个。 这个老quad的另一面,这个老人看到我照相还摆了一个pose。其实我不是照他呢 前面提到的老教堂的内部,进门迎面就是一个很大的管风琴,教堂上部的玻璃花窗我很喜欢。 漂亮的玻璃花窗 教堂的一角 和同学的合影。这个quad的中心是耶鲁大学第一任校长的雕像,据说摸他的脚能使人变得聪明,于是他的脚被摸的锃亮。既然都摸,我也摸摸吧,不希望变得聪明,傻的慢点就行了。 大名鼎鼎的内森黑尔的雕像,这个人可是进入我们中学英语课本的,大家还记得吗?他的名言是,我唯一遗憾的是我只有一条性命可以献给我的国家。 这个大门是进入耶鲁老校区的大门,很多宣传册上以此为标志。胡锦涛主席有一年访问耶鲁,也是走的这个大门。 学校的另一座土耳其式教堂 教堂里学生正在唱赞美诗 窗户上的玻璃彩画 教堂的尽头是一个大穹顶,还有管风琴。很喜欢这座教堂和谐的色调,温暖而明亮。 边侧的平台上有一个巨大的管风琴 教堂内部全景。 耶鲁图书馆门前的小广场 学生宿舍楼,两个人一屋 前面低矮的建筑是进入图书馆的地下入口,设计的很巧妙,开始我以为是个什么建筑。 图书馆的正面照 聚会大礼堂前的石碑,谁能翻译一下吗? 学校的现代风格的图书馆。每一个方格其实都是一个窗户,是用石板磨成极薄的石片,达到光能透进来的程度。这样外面看不见里面,还能阻挡紫外线和隔音,里面读书的人能更加安静的读书。 学校的音乐厅,不过我有一种进入乾隆地宫的感觉。 同学家的house外景。 侧面是车库,很喜欢旁边的小台阶。 户外的晚餐,每人一只很大的龙虾哟。我又省钱了,本来想回到罗利去超市买龙虾吃呢,这回不用了。 同学是一个枪迷,这是收藏的半自动冲锋枪,我们北方兵器工业集团生产的,在美国达到了收藏级的级别,我很骄傲呀 收藏的两只手枪。本来想让他带我去枪店看一下,结果太晚关门了。又是一个遗憾,回到罗利再接着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