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镇志》写序

🌏 黄河老纤夫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特别的时间,特殊的事情,往往让人回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记得2021年12月初,还是“疫情”肆虐的时段,我应邀“冒险”乘机回到家乡——陕北塞上神木。黄土高原的冬季,已是结冰积雪的气候,归来的游子,总是怀揣些许激动,反而周身温暖,不觉得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了飞机,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接待我的是当年同一中学的学长。这位学长,大学语言文学“科班”出师,一直在家乡工作,与文字“打交道”,长于撰写文字材料。在诗歌、散文、小说及行政公文等,皆有所建树,当地属屈指可数,有些名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次回乡之行,是专程参加老家所在镇《镇志》编纂工作启动仪式,以“顾问”的身份受邀。对我来说,除因被信任外,更多的是,想借此机会表达远离家乡四十多年的那份乡愁。当然,也算是“捧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位学长担任《镇志》总编,一路上,少不了一些过往回忆,更多的是相关《镇志》话题的信心满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修志存史本身意义深远,在我国是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乡村志书,早在清代康熙年间就出现,如《杏花村志》还被收入《四库全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编纂乡村志,一九五八年曾在全国范围部署过。之后,各地编纂史志进入常态化。改革开放以来,曾五次召开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多年来,撤乡并镇合村,城镇化推进,移民搬迁,大量的村庄变成“空壳”,以至消失。如此现实,不得不让人生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都知道,文化的根和魂在广大农村,倘若“根”断了、“魂”丢了,历史文化将怎么传承?挽救文化于载体丢失之前,显然是十分急迫的事。乡村修志非常重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听说《镇志》将付梓,令人欣喜,的确是大功一件。不难设想,编纂工作非常不易,春秋几度,一定费了苦心,付出不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撰写进入修改定稿阶段,此时,编委会给我一项任务——写一篇序文。为出版物写序,自己未曾有过,是有压力的。然而,经不住“劝导”,还是拎了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家所在乡镇——贺家川,位于陕北神木南部靠近黄河的土石山区,辖地属革命老区。我细细翻阅了《镇志》修改稿,对全镇的历史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乡镇史志,虽说视角聚焦于微观,但能窥斑知豹,浓缩时代社会千百年的沧桑变化,其中不乏波澜壮阔。打开《镇志》,如同展开一幅历史长卷,可读出世纪风云变幻。又仿佛推开一扇历史之门,穿越时光隧道,可探究乡镇的前世今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镇志》以可靠史料为佐证,使得历史脉络清晰可辨。如《县志》对明代贺家川的叙述:“明制县共十六寨,设有寨官、保长,领兵以守之。”“贺家川,明代于西山南端筑一土寨,村民沿山麓向阳而居,临窟野河石岸上有南北向短街200余米为贸易集市。”,等等。可见,早在600年前,贺家川已属行政区划的“官寨”建制,属繁盛之地,也是区域性中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历史宛如一条蜿蜒的长河,流淌着岁月的痕迹,被文字镌刻的印记,留存下来弥足珍贵。足见修编史志,传承历史文脉,兹事体大。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也可以说,贺家川是在“两河”怀抱中生息,沐浴着大自然的恩泽。一条是黄河,带着历史的沧桑与文明的积淀,流经这里,沿河滩涂蜕变为一块块水浇地,在四季轮回中回馈一方生民;另一条是窟野河,属黄河的一级支流,源自内蒙古鄂尔多斯沙漠地区,跨越省界汩汩而来,也为这片土地提供了滋养。“两河”交汇,养育了生命之花,也展现了自然之美。河畔村落的人们,世代繁衍,与河同生共息。“两河”是这里的骄傲与希望,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过着宁静的生活,筚路蓝缕,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与传奇。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部志书,浓墨重彩记录了贺家川的红色革命历史。作为“红二代”的我,从小就听父母对革命历史的讲述,受革命文化的熏陶。在烽火连天的年代,早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父亲,是革命队伍的一员,与他的战友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投身于革命洪流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这片土地上,一九二七年就诞生了共产党组织。当革命处于低潮时,一批批仁人志士播撒红色火种,壮大斗争力量,经受了五次反“围剿”的生死考验。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无数儿女在这里奋起,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流血牺牲、前仆后继。他们的伟大贡献应该被历史铭记,不能磨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这里,革命先烈先辈曾战斗、生活,矗立了永恒的丰碑。刘志丹、宋任穷率领红二十八军东渡黄河;贺龙、关向应率领八路军一二○师及晋绥边区军政机关驻扎,支援抗战;张闻天深入农户,夜以继日调研农村情况;白求恩为战士手术治伤,无私献血……等等,都被人们所熟知和传颂。这里也是当代空军军医大学,即原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起根发苗”的源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可以说,贺家川的山川河流,磨练了坚强意志,哺育了斗争灵魂,成长了一代英雄,支援了全国革命。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镇志》还注重对当地自然景观、资源状况、民俗风情、方言俚语等方面的介绍和描述。这些内容,不仅使《镇志》更加鲜活丰富,也让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贺家川。可从字里行间、细微之处,不仅感受浓厚的乡土气息,也能领略当地的自然风光,还能见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志书之成,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力所能及。其历史跨度大,内容浩繁,本身具有很大挑战性,需要毅力和耐力。不能不说,编纂尽心竭力,下足了功夫,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走出家乡的人对这片热土深深眷恋的荟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坚信,用严谨求实的作风撰写的《镇志》,一定会不朽。有了这部史册,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一定会传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翻阅《镇志》,也勾起我儿少时的许多回忆。求学路上的饥饿,村里劳动的疲惫,黄河拉纤的苦涩,担任“队干”的执着……跋山涉水、肩挑背扛、披星戴月,那些饱受煎熬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给《镇志》写序,回忆翻阅逝去的岁月,竟然成了我忆苦思甜的一个过程,也成了我修养身心的一次机会。(2024.12.1)</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