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中旬,我因家事去了趟四川冕宁县,没想到那里有许多红色景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你可能没听说过冕宁,但你一定知道两件足以彪炳中国史册的事件:第一、《彝海结盟》——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彝区。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和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在这里演绎了中国革命历史上一出浪漫的英雄主义的故事。 第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的第一颗通信卫星在这里升空,我国的嫦娥登月计划从这里起飞,名为西昌,实际所在地是冕宁境内。<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提起冕宁,我是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我的老丈人,建国前参加工作,属于南下工作团,曾随刘邓大军南下四川,在成都、雅安、最后留在冕宁交通局工作。我的岳母也曾在冕宁粮食局工作。直到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由于大凉山地区解放初经济发展落后,粮食供应紧张,为了四个孩子能吃饱饭、健康地成长,响应国家号召,62压回到了老家平遥。所以,老人们会经常说起冕宁。<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说陌生,是因为二老常常提到那里山高路远,交通很不方便,去一趟,路上就需要好几天,所以近三十年来他们都没回去过。夫人虽出生在雅安,5岁离开冕宁,但时隔六十年了,从来没回去过。这次有机会陪夫人及她的亲人们一道去冕宁,心里还真有点小激动。<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冕宁,因“山似冠冕、水有安宁”而得名,冕宁县地处四川省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南距州府西昌85公里,北距成都357公里,属于成都到昆明的中间地带。冕宁有汉、彝、藏、回等20多个民族,2023年底,全县总人口41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数的46 %。自古以来,冕宁就是四川往来于祖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之一。1978年撤销西昌专区建置,冕宁县改隶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属。 出发前我们了解到,2022年从成都到冕宁已开通了动车,期间只需要3个多小时,但一天只有三趟往返列车。我们从成都南站上车后,就发现车厢内格外拥挤,走廊上和列车连接处挤满了乘客和行李,虽然内部设施和动车一样,但我从来没见过动车会有这样拥挤的场面。经了解才知道,列车是时速160公里、号称“绿巨人”的复兴号动车组,并不是真正的高铁。而且,正逢“彝族年”临近,是外出打工人员返家的高峰期,所以车上人特别多。到达冕宁站,(实际是泸沽镇所在地),离冕宁县城还有25公里。<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此后,在几天的时间里,我们重点游览了几处红色景点:<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改建后的冕宁站 出站留影 进入冕宁县城 <b> 一、红军文化广场:</b> 坐落于安宁河畔的冕宁红军文化广场,是冕宁县城地标性的场所,这里有巨大的红色大理石的雕塑《长征颂》,是广场的主题与灵魂。雕塑长二十点五米,高七米,形制如山,巍峨挺拔,主题深远,气势恢宏,给人以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雕塑人物,以长征过冕宁时的红军主要领导人为原型: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陈云、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表情凝重而坚毅,内心自信而乐观。是纪念红军长征过冕宁70周年,于2005年落成的纪念性广场。 走过雕塑,后面是红军文化草地公园,入眼可见的便是一个城市生态湿地公园,集教育、休闲、健身、娱乐等功能于一体。 红军文化广场 与夫人合影 充满敬意 广场上的彝族舞 广场后的湿地公园 生态环境优美 <b>二、红色冕宁纪念馆</b> 在红军广场的南侧,是毗邻的红色冕宁纪念馆。以红军长征、彝海结盟为起始,串连起新民主主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时期的内容。以恢宏的未来规化为收尾,向大家展示了冕宁的光荣历史与发展前景。走在纪念馆内,参观各个展厅,驻足观看党史实物、文献资料,重温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言,都能够感悟到红军长征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纪念馆外景 留影纪念 纪念馆展厅 红军过冕宁路线图 5月19号到28号在冕宁大事记 重要活动 爆竹声声迎红军 在文庙召开千人大会 彝海结盟的见证者 彝族、汉族一家人 参加红军、支援红军 军民共建卫星发射场 肩挑车载 隆重纪念“彝海结盟” 冕宁县城发展规划模型 <b> 三、陈家大院</b> 陈家大院位于冕宁老城东街。1935年5月22日,毛主席随中央军委纵队到达冕宁,入住陈家大院,毛主席在这里居住了3天2夜。在冕宁期间,毛主席深入了解冕宁的风土人情、地理地形;召集冕宁地下党开会,指导地下党在冕宁、越西开展游击战;接见了彝族代表果基达涅,向他讲述了党的民族政策等动人的故事。此处于2021年开馆。 陈家大院 毛主席路居 前言 小院天井 毛主席住过的家 毛主席用过的书桌 陈云也在此居住 朱德在群众大会上讲话 小院生辉 <b>四、冕宁红军长征纪念馆</b> 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老城内东街8号。房屋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面积404.32平方米,砖木结构,三重厅堂布局。1965年辟为“红色冕宁纪念馆”,新馆建成搬迁后,这里改为冕宁红军长征纪念馆,至今仍保留了当年毛泽东接见彝族代表和地下党代表的厅堂布局原貌,并陈列文献、文物、图片近200件。在馆内展出的文物中有红军进入冕宁后以朱德总司令的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b><font color="#333333">在这个布告中第一次提出了“红军万里长征”</font></b>这一词,从此,“长征”一词从冕宁传遍凉山,传遍全国乃至世界。1980年7月7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红色旅游工程启动后,该处被列入全国百个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之一。 省级文保碑 门匾 厅堂 播撒火种 老照片 红军标语 小叶丹的夫人珍藏的“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队旗 刘伯承旧照 红军赠送的背篓 宣传群众 经过冕宁的中央领导人 路径冕宁的将帅墙 <p class="ql-block">意外搞到的老门票</p> <b> 五、西昌卫星发射中心</b> 19号一早,我们按计划从县城包车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这个基地位于冕宁县泽远乡,距离冕宁县城和西昌市区约60公里。出发前做攻略时了解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为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之一,始建于1970年,于1982 年交付使用,1984年1月发射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是我国唯一采用液态氢低温推进剂的航天发射中心,发射次数最多,对外开放最早,发射轨道最高的卫星发射基地。自1970年成立以来,它一次又一次创造了中国奇迹,在中国航天的历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参观基地主要有发射场区、火箭厂房、科技公园和指挥控制大厅,可参观三号发射塔架、二号发射塔架活动勤务塔、卫星实体、浮雕文化墙等景点。<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这个地方选在了中国的腹地和深山之中。在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属于“大三线建设”,基础设施不易遭到破坏,有利于保密。其次,这里的纬度较低(约北纬28.2°),发射效率比较高,使用相同的燃料,可以发射质量更高、轨道更高的卫星。经过对全国25个地区、8个省的81个县的大规模立体调查,最终选定在冕宁建设,体现了中央的远见卓识。当初,成昆铁路建设方案没有选择苏联专家的中线方案,而是选择了里程最长、地形最险峻的西线方案,这条线的建设为运输火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回顾历史,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在西昌通车,年底成立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这也看出两个项目的战略关系。<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虽然是六十多公里,司机为了省钱没有走高速,由于道路不好,走了两个小时才到,当我们兴致勃勃前往游客中心买票时,却被告知,由于昨天基地内施工发生事故,今天临时决定闭馆谢客。我想买张全品门票留念,工作人员也没同意,只能乘兴而来扫兴而返。面对变故,我决定临时调整路线,下午去彝海结盟纪念馆。由于是相反的方向,还要原路返回县城,与司机商量后,由二百元包车费改为四百五十元。 身后是卫星发射中心办公区(右侧是大门通往发射区) 游客中心宣传图片 门票、交通车、讲解费共110元 景区交通游览车 买个火箭模型做纪念 嫦娥奔月的地方 <b>请继续关注《红色冕宁》下</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