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溪长歌- 张堰古镇半日游

建青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天时地利人和</b></p><p class="ql-block"><b> 2024年12月1日,初冬的下午,阳光明媚,气温适宜,外出放风的好机会。抓住身体尚可的窗口期,临时决定从养老院打车到距离十多公里外的张堰古镇看看。行程极为顺利,总共步行一公里左右,包括参观,耗时三个半小时,满意而归。去程顺风车37,回程网约车36=37-1(第一次遇到网约车比顺风车便宜 )。</b></p><p class="ql-block"><b> 观感超过预期。张堰镇不仅历史底蕴深厚,古镇干净整洁,纪念馆、风情馆、书画院、公园等对外免费开放,参观游览自由,工作人员热情有加,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b></p><p class="ql-block"><b>注:文中一些景点说明受助于智能助手软件“Kimi”, 致谢了。如有不妥请指正。</b></p> 01 浦南名镇数张堰 <p class="ql-block">张堰镇历史悠久,古称赤松里,早在春秋时期就已聚成村落。相传西汉时期,开国功臣张良曾隐居于此,因此得名“张”。唐代为抵御海潮设置了华亭十八堰,其中之一为张泾堰,张堰的“堰”由此而来。张堰镇孕育了全国性革命文学团体——南社,走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主、“光纤之父”高锟,著名书画家白蕉等名人大家。</p> <p class="ql-block">一个历史遗迹,建于明隆庆年间,为纪念广西太平府知府吴梁所立。</p><p class="ql-block">“三命”一词出自《左传》,特指“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意指官员职务一步步提升,态度越加谦卑。吴梁,字伯材,号贞石,是嘉靖十六年由拔贡中举人,他性情耿直,刚正不阿,与海瑞因意气相投而成为挚友。在嘉靖三十三年,倭寇侵犯我国沿海,吴梁挺身而出,与侄儿吴潮一同前往松江面见知府,力陈拆毁民居之弊,终使两镇百姓免遭流离失所。事后,朝廷授吴梁为邵武府推官,因其在任内表现出色,后升为刑部郎中,并最终被任命为太平府知府。吴梁在任期间恪尽职守、勤政爱民,谦虚低调、清正谨慎,可谓有口皆碑。立“三命坊”既是对吴梁官德修养的表彰,又是后世官员立德修身不矜不伐的镜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吴梁三命坊</b></p><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张塘三命坊位于张堰大街441号,为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广西太平知府吴梁所立。</p><p class="ql-block">乾隆年间记,清末仅存二柱。上世纪80年代中,街道拓宽、商店翻建拔去一根,仅存南边一柱。2012年2月,吴梁三命坊公布为金山区文物保护点。</p> <p class="ql-block">慕名瞻仰,百姓心里有杆秤,对于清官人民永远会记住。</p> <p class="ql-block">留溪广场,留溪第一楼</p> <p class="ql-block">张堰大街, 留溪和平饭店</p> <p class="ql-block"><b>三命坊附近满是脚手架说明这里在修复古镇风貌,“三命坊”显然是古镇的核心景区之一。</b></p> <p class="ql-block">  政安弄,地处镇区中部张堰最古的弄巷之 。原名官营弄(巷).清代因金山分府、张堰营汛建署弄底,故名。解放后,镇政府和公安派出所设于弄内,改成现名。</p><p class="ql-block"> 政安弄南起张堰大街,北至花贤路弄口。南端为明代吴梁三命坊遗址,北端为距今已有近130年历史的走马楼建筑陈家老宅,弄内多为一、二层砖木结构老式住宅楼建筑陈家老宅。其中一处为距今150年历史的晚清建筑群落钱培名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平安巷</b></p><p class="ql-block"> 北有胡同,南有里弄。位于张堰古镇的政安弄,南起张堰大街的“三命坊北至有近130年历史的走马楼建筑陈家老宅,是张堰最古老的弄堂之一。明代张世美《刑部郎中吴贞石碑记》记载:明嘉请三十三年,松江知府方廉因对漕泾士人有“私憾”借公济私,公报私仇,藉口抗倭需要,下令将张堰、漕泾两镇烧毁,不顾人民死活和财产损失。在危急之际,吴梁奋起力谏,终于挽救了张堰和曹泾两镇免于被毁。“三命坊”就是歌颂和纪念吴梁的“义声懿行”古有“三命坊今有“政安弄”历史有鉴镜、励志、润德大教育作 。后“三命坊”数百年 建的政安弄,记住历史、传承精中,策承“政通人和民安乐,与时俱进创平安”的理念,积极开展平安创建,同心同德同筑平安里弄,群策群力群谱和谐社区。</p> <p class="ql-block">钱培名宅三宝堂</p> <p class="ql-block">吴记臭豆腐门店前购买的人群</p> <p class="ql-block">建筑工人正在修缮房屋。</p> 02 上海南社纪念馆 <p class="ql-block">  南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它成立于1909年11月13日,由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等人发起,活动中心在上海。南社的名称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意在反对北廷清王朝的专制统治,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倡民族气节。</p><p class="ql-block"> 南社的主要成员多为同盟会会员,他们以文学为武器,为反清斗争服务,因此南社也被视为同盟会的一个革命宣传部。南社在辛亥革命前已有社员二百余人,大都是倾向革命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公开提倡民族“气节”、呼唤“国魂”归来,反对清王朝的种族压迫和专制统治,以文学创作为民族民主革命的政治斗争服务,对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起过积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南社外景1</p> <p class="ql-block">南社外景2</p> <p class="ql-block">南社五杰</p> <p class="ql-block">五杰群雕</p> <p class="ql-block">南社同人录名单刻在墙上,真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  南社是20世纪初以民主革命启蒙思想宣传家、文学家、教育家为中坚,以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为共同政治基础,以振起国魂、弘扬国粹为主导文化思想,同时注意吸收西方先进思潮的全国性近代性文学和文化社团。它酝酿于封建王朝崩溃之际,兴盛于辛亥革命前后,绵延至新中国诞生之时。</p><p class="ql-block"> 南社第一次雅集时到会社友十七人,至鼎盛时社友总数达一千七百余人。其分支社团遍布苏、浙、闽、湘、粤、辽等地,几乎囊括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人才,成为社会职业面最广的社团组织。该社团的创始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具体负责人有柳亚子、姚光和朱少屏等。</p> <p class="ql-block">姚光故居内的底楼大院</p> <p class="ql-block">松韻草堂</p> <p class="ql-block">七襄楼</p> <p class="ql-block">二楼俯瞰底楼天井</p> <p class="ql-block">盟梅馆</p> <p class="ql-block">怀旧楼</p> <p class="ql-block">上楼的木楼梯</p> 大境堂书画院 <p class="ql-block"><b>大境堂书画院(原卢家祠堂)</b></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位于上海金山区张堰镇的历史文化场所,前身是清代的卢家祠堂,后经过改造,成为了一个艺术展示空间和文化交流的殿堂。大境堂内有一个名为“境空间”的地方,原是一座废弃的水塔,经过创意改造后,变成了艺术展示和文化交流的场所。大境堂举办了多场主题画展和文化活动,成为当地文化的一个亮点。</p> <p class="ql-block">  上海市华僑書畫院和上海海上書画院坐落于老城厢有五百年歷史的古城墙大境閣上,自明清以来,海派书画家及文人墨客雅集之地。从大镜阁先後 走出無數的書畫名家,其中佼佼者有任伯年、吴昌硕、虚谷、浦华等上世紀八十年代大镜通过修復成為當代书画家聚會交流筆會创作的文化平台。画院现拥有百多位海派書畫名家,三十多年来已 先后出版大型畫冊三十多种,举办各类畫展五十多次,向社會戀善捐赠書画作品二千多幅。現擁有全國發行的专业书画刊物《上海華僑画壇》报,全國加盟的書画名家近百位。</p><p class="ql-block"> 如今,两院在千年古镇张堰设立创作甚地,把海派繪畫艺术與古旗深厚的文化底蕴相結合,这是歷史的机遇是海派文化與深厚的古鎮文化相交融的成果,同时也增添了海派書畫艺术的内涵以及古鎮的文化積淀,正是由這樣的機緣才得以誕生今日的创作基地“大境堂“ 。</p><p class="ql-block"> 我們相信,“大境堂”和“南社“将成為干年古鎮張堰的文化名片,給後人留下窗 贵的精神时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海市华侨書画院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海海工書画院 </p> <p class="ql-block">小巧金鱼池</p> <p class="ql-block">典雅摆设</p> <p class="ql-block">古韵今风</p> <p class="ql-block">画院坐落于张堰板桥旁</p> 03 张堰公园有底蕴 <p class="ql-block">  张堰公园最早是元代当地望族吴良用的私宅,后成为“吴家花园”、“钱家花园”。相传明代海瑞曾在此读书。公园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故事,据说明代名官海瑞曾在这里读书,他曾从故乡海南岛带来名贵盆景古松两株,送给吴梁后移栽成树。</p> <p class="ql-block">大门背面的双龙</p> <p class="ql-block">在张堰公园大门东侧,还有镌刻大乡贤吴梁对家乡功绩的“吴贞石功德碑”,向人们述说着吴梁造福家乡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东风亭</p> <p class="ql-block">罗汉松</p> <p class="ql-block">“宋代”茶室</p> <p class="ql-block"><b>茶室大门口“宋代点茶体验”</b></p> <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p> <p class="ql-block">连廊</p> <p class="ql-block">猴园</p> <p class="ql-block">红枫</p> 04 留溪长歌记风情 <p class="ql-block">  张堰历史人文风情馆集中展示了张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人文风情民俗。展览以历史编年为主要形式,上起先秦,瞩目当下,远望未来。</p><p class="ql-block"> 留溪是张堰镇的别称之一,张堰镇位于上海市西南部,是金山区中部的重镇,历史上曾被誉为“浦南首镇”。张堰镇的名称由来有多个说法,其中一个流传较广的说法是,相传汉代留侯张良从赤松子游,曾居于此,故名赤松里、赤松溪、张溪、留溪。在晋朝已形成商市,时称留溪镇。现张堰镇还存有“留溪路”街名。因此,留溪不仅是张堰镇的一个别称,也承载着该地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b>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其实,张堰公园与风情馆有木桥相通,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出了公园门,路过此处发现的景点。</b></p> <p class="ql-block">云山楼外景1</p> <p class="ql-block">云山楼外景2</p> <p class="ql-block">风情馆外景视频</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容取名“留溪长歌”</p><p class="ql-block">这里的介绍一定是“挂一漏万”,请读者见谅。</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景视频</p> <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文化名镇</p> <p class="ql-block">张堰有铜矿</p> <p class="ql-block">沧海桑田</p> <p class="ql-block">古柘湖</p> <p class="ql-block">张溪流芳</p> <p class="ql-block">漫步林荫路</p>